宋威-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市榷场不绝,茶酒丝绢大肆贩卖党项诸羌,使其如昔鲜卑诸胡,尽起奢靡之风,而无斗狠争雄之勇商贸文教之力无孔不入,几有兵戈未竟之效”
“好啊!”
没有战马,以步抗骑是大宋军事上的劣势。大宋一直有谋取牧马之地的心愿,但陇右塞北草原尽为胡人所占。
这份奏疏里提到陇南之地,这个什么“若尔盖大草原”,因为紧邻吐蕃高原之故,似乎一直被忽略了。那里盛产的河曲马倒是赫赫有名,可惜青唐每年贩给大宋的数量实在有限。
如果能用茶丝大量换取马匹,那自然最好不过,茶马商道很有吸引力。还有这个谋取陇南,觊觎河湟的设想,也让人怦然心动啊!
角厮罗和李元昊乃一丘之貉,都是狼子野心,岂能容他们一直猖狂?
至于茶丝用品倾销草原之法,似乎也不错,李元昊严禁汉俗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如果党项人都骄奢靡费,失去勇武之心,西北几番激战,恐怕会是另外一番结果。大宋也不必“低声下气”岁赐,国家蒙羞,他这个皇帝也觉得窝囊。
赵祯注意到,落款是利州路转运使陈贯。他知道此人乃真宗朝进士,素喜兵略,所以这些兵法谋略之言便有足够的说服力。
不过末尾处有一段说明,此论源自兴元府定军山茶商之子孟韬,前唐孟浩然之后,年十五,聪敏博闻,盖因其父阵亡于好水川之役,常思复仇报国之念而献此策
十五岁的少年,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果真是少年英才,后生可畏啊。实话实说,单单是奏疏上这番话,赵祯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只是他不会公开承认。
“宣宰执入垂拱殿议事!”
猛然间,赵祯心中生出一个念头,让宰相们听听这番话。看看这个叫孟韬的少年,是否能与十四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的晏殊一较高下?最好是让晏(殊)相公自己来评判
*
ps:忘记说明一下,陈贯为历史人物,字仲通,真宗朝进士,有著作兵略;李喆则为小说杜撰人物,实在查不到当时的兴元尹姓名。
正好周一,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三十一章 神童与宰相(下)()
官家下诏,当值的宰执大臣纷纷进入垂拱殿。
集贤殿大学士,平章事晏殊,昭文馆大学士章得象,枢密使夏竦、参知政事贾昌朝;枢密副使范仲淹、韩琦纷纷在列。
一众人都是大宋宰执重臣,手持相印,协助君王处理天下事,地位和权柄非同一般。
接到皇帝召见的旨意,诸位宰相心中皆颇为疑惑,难不成有什么重大变故?抑或朝廷又要有什么大举措?
前面几位宰相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范仲淹和韩琦,脸上都带有几分疑惑神情,泾渭分明的感觉更加明显了。
范仲淹和韩琦这两位“新人”心里明白,自打新政开始,宰执老臣们就很不待见自己。至于今天官家召见的缘故,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直到进入垂拱殿,皇帝赵祯才笑道:“诸位卿家,有道是奇文共欣赏,朕这里得了一篇好文章,你们看看!”
说话间,便有内侍上前,将几分重新誊抄的文稿送到各位宰执大臣手中。
“咦!”几乎所有宰执都略感惊讶,一瞬间,脸上的神情都有微妙的变化,不过每个人的动机和深层次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
“如何?”赵祯先环顾众人,最后目光落在章得象身上,笑问道:“章卿熟悉西北草原局势,以为此文见解可行否?”
章得象已经六十有五,算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对西北各国和战之事颇为熟悉,赵祯这一问也算很有针对性。
“这个”章得象略微迟疑道:“不知此文何人所作?设想甚为大胆,取河湟而后平西夏之言确有道理,只是以眼下情势,这河湟只怕难以谋取。”
“道理没错是吗?”赵祯看着章得象,问道:“那将来呢?”
章得象支支吾吾道:“这个兴许可以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时机很难把握,还需有运筹帷幄,善于用兵的将帅。”
“嗯,只要有利我大宋,时机可以慢慢等候。”赵祯点点头,目光从所有宰相身上扫过,问道:“诸位卿家以为,这茶马商道,谋取陇南,以及倾销草原,还有这个文化入侵之法,如何?”
枢密使夏竦直言道:“如果真能换取战马,谋取牧马之地固然是好,只是靠那些满身铜臭,唯利是图的商人,未免有些可笑了。”
赵祯轻轻点头,转而问道:“范卿、韩卿,你二人皆曾经略西北,可有看法?”
范仲淹对奏道:“此文中所言时机不错,眼下朝廷正与西夏商谈停战之事,对青唐吐蕃的依赖减少。河州瞎毡与角厮罗内斗亦是事实。
河湟虽暂不可谋,但打打陇南的主意确实可以,如果能够拉拢羌人,得到这个若尔盖草原牧场,自是最好不过。”
“官家,谋取陇南,朝廷直接介入,确实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韩琦接口道:“不过商贾前往,不动兵卒,不至落人口实,兴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知此文何人所作?其中细节,他应该最为清楚。”
“晏卿,你以为此文会是何人所作?”
一言不发,保持中立的晏殊没想到突然被皇帝点名,而且还是这样莫名的问题。
“臣不知!”
“猜猜!”
“呃”晏殊顿时满头黑线,这不是为难人吗?皇帝突然拿出一篇文章,天知道是谁写的?不对,皇帝既然让自己猜,难不成和自己有关系?晏殊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莫名的忐忑。
赵祯满面笑容道:“如果朕告诉你,此文作者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晏卿以为此子可称神童否?”
十五岁?
不只是晏殊,满堂宰执大臣皆是一惊,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晏卿十四以神童入试,得先帝赞赏,赐进士出身。”赵祯笑道:“朕在想,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不知能否当得起神童二字?”
“十五少年郎,见识当真广博,设想虽然大胆,却可见谋略非凡,乃难得之少年英才,自也当得起神童之称。”这个问题,晏殊来回答是最为合适的。
“官家,不知此神童为何方人士?”韩琦对此颇感兴趣。
赵祯举起一份奏疏,笑道:“此乃利州路转运使陈贯送来的茶盐酒矾利弊条陈,其中提到,兴元府有茶商之子名孟韬,年十五,乃前唐孟浩然后裔,乃此文作者。”
几位宰执面面相觑,陈贯他们都是知道的,此人乃有德君子,为人正直认真,昔年曾受真宗皇帝赞誉。以其为人,断然不会信口开河,他既然这么说,看来此文内容当真出自于十五岁的少年之口。
孟浩然之后?擅长诗文倒还罢了如今既为茶商之子,熟悉经商之道不足为奇,怎地精通兵略之事?
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郎,让几位宰相心中满是疑惑。
“此子自小聪明,其父本孟诚为商贾,后效力于任福军中,战死好水川。”
提及好水川,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韩琦身上,这位昔日的败军之将满脸通红,脑海中却在急速搜寻,是否记得这么一号人物。
赵祯道:“此子有为父报仇,报效大宋之心,常思破敌之策,或因是茶商之一,才会有此等商贾手段。”
几位宰执大臣的脸色顿时不大好了,看得出来官家对这个策略颇为推崇。一个少年郎想到的办法,宰执大臣们却没想到,该怎么说呢?
是宰执尸位素餐,还是徒有虚名?
不是所有的宰相肚里都能撑船,有些度量的倒还罢了,道一句少年英才,后生可畏便一笑了之;有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少年郎异想天开,未免越俎代庖了。
再者,这番言论的来源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这是利州路转运使送来的条陈,是对朝廷之前诏命的答复。朝廷会为什么会发这样的诏命呢?范仲淹和韩琦心里很高兴,这是他们的提议,是新政的内容之一。
晏殊倒是无所谓,其他几位保守宰相心中的想法就比较复杂了。贾昌朝更是直言不讳道:“官家,臣以为陈贯失职,黄口小儿妄言岂能轻信?未免有些视国事为儿戏了。”
韩琦立即出言反驳道:“贾相公此言差矣,少年英才,为国献策,有什么不对的?”
贾昌朝不屑道:“哼,商贾之言岂能轻信?此举于国是否有利不敢说,但那些商贾肯定赚的盆满钵溢,只怕献策之人居心不良啊!”
“只要利我大宋,何须计较是何人献策呢,纵然商贾赚些钱又有何不妥?”韩琦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垂拱殿据理力争。
贾昌朝毫不客气道:“我等知晓稚圭(韩琦表字)想要一雪好水川战败之耻,却也不能这般操之过急,寄希望于一黄口小儿”
“你!”韩琦顿时气恼不已,好水川之败算是他仕途一大耻辱,贾昌朝此举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故意羞辱。若非范仲淹拉着,韩琦甚至有在垂拱殿与贾昌朝对骂的冲动。
赵祯见到此举,眼神中闪过些许不悦,目光扫过众人,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这个”几位宰相顿时支支吾吾,似乎谁都不愿意先表态,却也在某种程度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不过皇帝垂询,总得要有个说辞,枢密使夏竦只得出面道:“官家,此事还是暂且缓缓,今岁陕南大旱,抗旱救灾为当务之急。再者,商州盗匪郭邈山与张海趁机而起,需得尽早防范。”
“夏卿所言有理。”赵祯暗叹一声,叮嘱道:“此事搁置再议,不过此奏疏内容仅限宰执知晓”
垂拱殿商讨的都是国之大事,宰执们都心里有数,尤其是官家特意叮嘱,焉敢泄露?
看着宰相们的身影消失在殿外,赵祯右手在御案上重重一拍,拂袖起身道:“宣张美人侍驾春锦阁!”
*
ps:感谢书友“大师!”的打赏!
第三十二章 乌鸦嘴()
孟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闻达于朝堂,更不知道自己信口开河的言论引得大宋君臣侧目,甚至让当朝宰相出言争执。
此时的孟韬刚刚赶回定军山,虽然一出宁羌寨就派人回家报平安了,但人不回家,老祖母肯定还是不放心。
果不其然,看到孙子回来,之前一直沉稳的孟陈氏忍不住老泪纵横。
周婶和荆娘更不必说了,这几日皆是以泪洗面。连年幼的灵儿也满心担忧,这会看到许久不见的哥哥,直接扑过来哭的很是伤心。
后怕,满心的后怕!
虽说是无惊无险,但听闻羌人的凶恶,以及大安军围攻的事情之后,全家妇孺皆是心惊肉跳。要是有一点差错,韬哥儿就回不来了,天塌地陷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好在孙子平安回来了,孟陈氏立即让家里准备吃食,好好庆祝一番,看架势比过年还要热闹。
孟韬这回没有藏着掖着,表示亲自下厨烹制菜肴,孝敬祖母。一家子全家惊讶不已,孟韬则推说父亲孟诚当年曾教过自己,这次在阳平关又与成都府的大厨学了两招。
只要孟韬平安,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故而也没人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不多久,当孟韬端上来糖醋鲤鱼,烧茄子,板栗炖鸡之后,众人更是啧啧称奇,皆被美味所吸引。
“好香啊!”灵儿闻到气味之后,便趴在桌边,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孟韬给祖母盛鸡汤,荆娘则贴心地给灵儿捻鱼肉,免得被鱼刺卡了喉咙。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地享用美食。
“好吃吗?”
“鱼骨头都是甜的。”荆娘吃的无比满足,除了美味,心情亦很重要。
孟韬看着荆娘脸上尚未消褪的泪痕,柔声道:“以后遇事跟着祖母学,别哭,还好是夏天,要是冬天,脸蛋就该哭皲了。”
孟陈氏看到这一幕,满心欢喜,说道:“韬儿啊,你这回可是把祖母吓到了”
“祖母莫要担心,这不是没事嘛!”
“有事还得了?你要是有个闪失,这孟家的香火可就”孟陈氏道:“如今平安回来了就好,挑个好日子和荆娘圆房吧,早些给我添个重孙子。”
噗嗤!
孟韬一口鸡汤险些直接喷出,为什么又是这个话题,祖母抱重孙的执念真是很强啊!
“祖母,我还小荆娘也还小!”孟韬婉言推辞,十五岁当爹这种事,当真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一旁的荆娘低着头,最近周婶给她灌输不少闺房侍夫的知识,自然明白老夫人话中意思。少女羞涩天性使然,一张脸早就红透了。
“什么还小?”孟陈氏佯作不悦道:“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