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2006-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恒做慈善、做公益,设立基金会,参与当地政府的城建计划,以及积极和实权部门交好,甚至想成为人大代表,无一不是在给自己刷印象分。
他很清楚,印象分一旦上去,潜在的危险就会变少。
扎克却是不知道这些,他对陆恒的了解,更多是来源于收到这次晚餐会人员资料的时候,被陆恒的年纪所惊讶,之后做出了种种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扎克越发对陆恒感兴趣。
陆恒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商人,但他在投资领域,行事作风极为大胆,眼光非常独到。
并且,还有一个特质,十分吸引扎克。
那就是这个比自己还年轻五岁的男人,创意极多,执行力超强,往往在推出一个创意后,就会很快的投入到具体操作中。
相比自己,扎克自认他也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但是不知怎的,或许是急剧膨胀的Faebk限制了自己,他总觉得自己的创意越来越不够了。
在扎克看来,互联网这一行,创意灵感的缺乏,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也正是如此,扎克很乐意在今天的晚餐会上,认识一下陆恒,与他交流交流。
至于能不能迸发灵感,他不强求,但是朋友先交上,以后总会有些触发。
“陆,我对你那个滴滴打车十分好奇,你是怎么想到把出行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的?”
陆恒怔了怔,他总不能说自己具备超前多年的记忆吧!
当然,他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陆恒微微一笑,“你很看好我这个模式吗?”
扎克点头,“十分看好!并且在我看来,这个模式更加适合我们美国的社会环境。”
陆恒拍了下手掌,竖了个大拇指,称赞道:“你说得没错,这种模式的确更加适合你们美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毕竟这种模式,不仅需要广阔的市场需求,还得具备硬性的科技环境。从这点上来说,在这个时间段、在中国推出滴滴打车,确实不如美国。”
见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扎克伯格很兴奋。
他在花了几个小时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果,而现在,也得到了陆恒的赞同。
在他看来,美国现在打车不仅昂贵,还十分困难,但需求人群远大于中国。
而从科技环境上来讲,不管是网络环境,还是硬件环境,东方的那个国家,现目前也要落后一些。
陆恒想了想接着说道:“但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我也只能首先在国内推出这款软件。”
扎克略微思索,也就明白了陆恒的困难。
不管是资金还是人脉,乃至陆恒的国籍,都决定了陆恒不可能跑到美国来创业。
他在国内的基业,可一点不比还没见到前景的滴滴打车差。。。
“当然,就你的问题来说,出行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是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区别只是在于我先想到,并且立即付诸行动而已。”
扎克皱了皱眉,“按你这么说,那我们这边各种条件都成熟了,难道没人会想到吗?”
“谁说没人想到,其实已经有了!”
“呃。。。。。。。”
“我带来的团队正在与他们接触,如果后续顺利的话,或许扎克你也能在美国这边享受到我们滴滴的服务喔!”
陆恒神秘一笑,心情尤为愉悦。
扎克伯格愣了愣,突然意识到,陆恒这次来美国,或许并不是想象中只参加晚餐会这么简单。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我们的主讲嘉宾马上就要开讲了!”
陆恒看向前面的一个小高台,雷君已然站了上去,背后是布置好了的大屏幕。
扎克整理了一下衣袖,好奇的跟陆恒问道:“雷先生之前我有所耳闻,听说他现在开始新的创业,不知道今天所讲的内容会不会跟他的创业项目有关系。”
陆恒轻笑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前辈,不管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还是他的创业理念,肯定会有可取之处,我挺期待的。”
扎克伯格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反驳。
雷君的履历的确够精彩,运作过上市公司,投资过国内外无数潜力企业,这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前辈。
“咳咳,Hell,我是雷君,相信现场认识我的人很多,不认识的应该也会在之后认识我。所以我就废话不多说了,直接开始今天的话题吧!硬件制造商的新估值模式与不对称战争!”
掌声,热烈的响起,这场晚餐会,总算是迎来了他的主角。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目标是全球范围()
“互联网+已经是现在所有企业都避不过去的话题,以此,在这个领域内,划分出了主流的互联网软件势力,以及逐渐出现的互联网硬件势力。在后者上,背后的估值模式,便是一切颠覆变革开始的源头!”
“互联网硬件制造商与传统的硬件制造商有极大的区别!传统制造商最喜欢讲的成功标准是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而在我看来,新兴的互联网硬件制造商,则是以操作系统优化、版本迭代更新次数、用户数量等数据为成功标准。而这,也就是两套截然不同的估值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就在于你企业的估值是以硬件产品售卖量为核心标准,还是以用户数量以及单个用户的arpu值为标准,这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打法。”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fabook是按照每个用户100美元进行计算,所以才有了现今五百亿美金的估值。苹果是按照每个用户2000美元进行估值,即“硬件售卖+appstore分成”,这才能支撑苹果高估值的神话”
“由此,我得出一个观点:纯硬件售卖的估值模式正在死去,以用户来估值或将是王道。也就是说,硬件从卖出的那一刻,才应该是生意真正开始的时候。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一方讲的是出货量与纯硬件盈利模式,而另一方则是互联网估值模式,以经营用户为核心。传统制造商不一定会输,但活得好的无疑都将是我们这一批开始重估用户价值,并为此改变的企业。”
陆恒安静的听着雷君的演讲,频频点头。
这些东西听起来会显得很空泛,但是陆恒将其拿到后世,与小米的一贯经营方针做对比,就很容易懂了。
雷君不仅仅是提出了这么个概念,他也是真的在这么做,坚决的贯彻了下去。
可以说,在几年后,互联网硬件新势力这一块儿,代表企业就是小米科技。
小米科技是真的做到了经营服务、经营用户,经营粉丝群体。
在小米之前,手机品牌粉丝叫得出口的唯有“果粉”,而在小米出来之后,多了个“米粉”
至于其他手机品牌的粉丝,凝聚力实在差太多,可以说不堪一击。
当然这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那么大。
主要还是小米公司一贯的经营方针,决定了他们把用户作为了核心来经营。
一旁的扎克也在安静听着,这人是个天才,尤其在理念理解这一块儿。
他看到了faebook的未来,拒绝了无数次天价收购,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理念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陆恒的滴滴打车相关信息摆上他的桌子前,他很快就分析出了前景,甚至得出了当前的美国更加适合这款软件。
雷君所讲的东西,他理解的很快,尤其对方还拿自己的faebook做了例子。
当雷君半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掌声再度响起,晚餐会也逐渐走向尾端。
扎克对陆恒点了点头,“很有意思的话题,雷先生指出了硬件制造商未来的另一条出路。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下去,或许他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陆恒对雷君很有信心,“他一定能成功!”
晚餐会最终在ceo郝义与创始人文厨宣布第二届由长城会主办的gmic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将在今年四月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宣布落幕。
这次晚餐会到场的人,每一个都受到了gmic大会的邀请。
就文厨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一次gmic大会,预计邀请二十个国家,超过五百名行业领袖,到时候,所有人共济一堂,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发展以及探索风向等等问题。
陆恒在又认识几个知名人物后,与吴明明一道离开。
在他看来,这一次的晚餐会总体上还是成功的。
就人脉关系来看,老会员可以巩固与其他人的友谊,顺便认识新会员。而如陆恒、吴明明、任宇星这些新会员则可以搭上其他老会员的线,并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如果以实际的利益来看,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私下里保不准就有各种合作展开。
譬如陆恒吴明明不就与雷君在之前接触中,讨论到了双方合作吗?
晚会中,雷君也曾私下里拉着新浪、腾讯两边的人聊了很久,个中有没有利益纠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将吴明明送到酒店,陆恒并没有第一时间回林素那边,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召见了创世纪的团队。
以白依静为首的创世纪骨干团队很快就聚集在陆恒房间里,看着脸色红润,兴致高昂的陆恒,所有人看着他的目光,都充满了钦佩。
“老板,按照你所说的,我们在硅谷范围内,确实找到了一家做网络打车业务的的创业公司。虽然他们规模极小,经营范围也才刚刚从旧金山这座城市起步,但就定位而言,的确与恒成集团旗下的滴滴打车一模一样。”
听完此话,陆恒微眯着眼,轻轻点头。
从牟生利用恒成集团的渠道优势涉足网约车这一行业的想法开始后,他就下意识想到了,滴滴打车曾经最大的敌人uber!
也即是中文名叫优步的这家美国互联网公司。
当然,陆恒并不是害怕优步,也不存在提前扼杀优步的念头。
他很清楚,即便优步做大做强,乃至业务范围笼罩全世界,但在中国,他依然不是滴滴打车的对手。
而且滴滴打车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全球出行量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变成了一头不折不扣的大型独角兽。
加上在陆恒手中,滴滴打车有着先天优势,只要后续不出差错,那么优步压根无法威胁到自己。
陆恒挂念uber,并且不断让人关注硅谷区域,寻找这家公司,其实另有目的。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想要在海外走出一条路,往往会比美国这边的企业,更加艰难。
滴滴打车不可能只局限于中国一地,陆恒的目标是全球!
但在环境劣势的情况下,陆恒就将主意打到了uber上。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硅谷这边真的诞生了uber,那么陆恒的选择会是投资、收购,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曲线救国,将业务版图另类扩大。
但要是没有诞生uber,那么陆恒这次来,也有后手。
不管是成立海外分部,亦或者在这边直接成立一家uber,都是不错的办法。
当然,现在已经有了uber,那他就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你们与uber的接触情况如何?”
听到陆恒的询问,所有人的目光都显得有点怪异,白依静忍不住说道:“接触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好!甚至对方的创始人以及团队,十分想见一见老板你。”
“哦,是吗?”
陆恒眯着眼睛,颇有点玩味的自言自语。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那四个字的影响力()
“他们十分缺钱,在我们之前就曾找过相关风投,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因此在我们找上门之后,十分愿意就融资细节进行详谈。另外,由于资金所限,他们的团队规模一直上不去,就只有那十几个人。一直到现在,uber都没有余力踏出旧金山,将业务版图做到全美。”
白依静将之前的接触情况一一说出,得益于带了团队过来,她收集到了相当多的信息。
陆恒静静听着这些情况,忽的说道:“有关对方创始人以及创业团队的信息,你收集了没?”
白依静顿了一下,喊了一声旁边的人。
“黄兴!”
“老板,这是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的个人信息。”
陆恒接过那份纸质文件,白依静在一旁补充。
“卡兰尼克的信息很好收集,怎么说呢,这个人其实挺出名的。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出名,导致愿意投资他的人并不多。估计这也是我们主动找上门后,他那么欢迎的原因吧!”
陆恒喔了一声,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不早了,你们去休息吧!这份文件,我就先带回去了。”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