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

第121章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第121章

小说: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此次开荒规模给来参加开荒的人们的震撼,工坊军带来的农具,更让大家眼热,都想着自己家能有这样的农具就好了。

    此次大开荒,因为做好了前期统筹,又有着精壮的工坊军将士们带头,虽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参加的人数多,但是一切却并不混乱,每个人,根据土质的不同,每天都有开荒的面积要求。

    提早完成的,还可以找管事申请,多去开一块地,这样就能多拿一份工钱。在工钱的刺激下,参加开荒的人们的热情完全被激发出来,每天早早的就开工,就算遇到下雨的天气,大家都会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荒地上卖力耕耘着。

    开荒的事情,赵原只是去一个荒地上看了看之后,就将开荒种地的事情全权交给了陶蒲。

    “原哥,那么多地,离家都比较远,以后我们能够管过来吗?”

    事情有人做了之后,赵原就闲了下来,在家陪着孟颖和珞珞。

    “没有问题,小颖,你看我们现在,也算是有些家业了,但是你看何时出过乱子?”赵原笑着说道。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事情,我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也就是给他们立好了规矩,人管人,是容易出问题,但是用成熟的规矩,用完善的制度来管人,就会好很多,就不容易出现问题了。”赵原笑着说道。

    不管是工坊军还是水泥工坊,现在都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在这套制度的框架下,赵原保证了对这些地方的万全掌控,现在正开荒的地也是一样。

    陶蒲是这批荒地的主管,直接对自己负责,然后下面每片地又有着专门的管事,另外还派驻有工坊军小队时常照看,在赵原看来,只要把先进的种植技术教给大家,剩下的,基本上就没有自己多少事了。

    “小叔,小叔,我看到梨树上有花苞了,是不是梨花要开了?”赵原正跟孟颖聊着天,珞珞跑进来说道。

    “那是因为春天就要来了,外面挺冷的,珞珞你不要老往外面跑。”赵原笑着说道。

    外面积雪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但是气温并没有升高,反而比以往更冷了一些,好在蜀地这边虽然冷,但是地里并不会冻上,要不然还真开不了荒地。

    家里最不怕冷的应该就是在这个冬天大大减员的鸡群了,整天都在地里刨着,菜园不得不用竹篱笆围了起来,不然几天下来,菜地里准是一片狼藉。

    “春天来了,天气就暖和了,小叔,我们还能去春游吗?”

    “当然可以,我们还能打一些野味呢。”。。

    “去年打那头野猪好大,不过没有家里的猪肉好吃,我还是想去抓几只兔子回来,家里养的兔子都死掉了。”珞珞掰着指头说道。

    赵原听到小丫头的话,不由一愣,当初在小赵庄北山上抓到的那只兔子卖掉之后,小丫头对兔子这种可爱的动物一直念念不忘,后来郭都用陷阱也抓了几只野兔回来,小丫头一直不让杀,说是要养起来。

    但是那几只兔子是什么时候死了的,赵原想了想,却发现自己想不起来,看来去年真是太忙了。

    “行,等天气暖和了,山上的草清了,我们就去老山春游,顺便帮我们珞珞抓几只兔子回来。”赵原笑着说道。

    “珞珞,你不是说等学院修好之后,你就要去读书吗,到时候怎么去春游呢。”孟颖笑着说道。

    “小叔,我去读书了还可以去山上玩吗?”珞珞有些傻住,朝赵原问道。

    “可以,我们可以去春游的时候,学院应该还没有建好。”赵原想了想后说道。

    灰原镇的学院,赵原取名为育才学院,这个学院的修建,赵原打破了好几次原有的计划,按照后世小学的配置来修的。

    有了水泥这种方便的建材,加上铁矿那边的新式炼铁炉生产出来的钢铁,赵原对这个学院的投入,可以说是异常奢侈,如果花费的这些材料拿到外面去卖,基本上可以抵得上建小半个水泥工坊的花费。

    当然,更高的要求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自后世的赵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这里,是赵原培养人才的起点。

    “珞珞,来帮小叔一个忙吧,我们把以前我教你的东西,好好整理一下,然后把它们印刷出来,作为以后书院里大家要学的书。”想到还在修建的学院,赵原摇了摇头,这才是真正的从零开始,希望以后能够有自己用到的一天吧。

    “好呀,小叔,婶娘也会,婶娘你也一起来。”珞珞拉着孟颖的手,当先朝书房走去。

    赵原在教珞珞认字的时候,其实就有了一些教材,但是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东西,趁着现在自己不忙了,赵原准备将学院以后要用到的教材整理出来。

    语文,算术,这是赵原准备首先要编写的教材,当然不可能完全照搬后世,但是阿拉伯数字其实早已在丹棱流行起来,用到算术上,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的日子,赵原带着孟颖和珞珞,开始了编写教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孟颖跟珞珞俨然成了第一批学生,由简到难,刚开始两人还能跟上,到后面,没有赵原讲解,孟颖和珞珞就看不懂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又一大产业的想法() 
沉迷在编写教材中的赵原似乎忘记了时间,直到陶蒲来通知他所有的荒地已经开垦好了一半的时候,赵原才惊觉,时间已经到了二月末。

    这期间,除了给满五岁的珞珞过了一个生日之外,赵原都在忙着编写教材。

    “原哥,你已经写好了这么多书,是不是要开始找人来抄了?”孟颖看着赵原这段时间的成果,问道。

    “找人抄书?”赵原皱了皱眉头,自己忽视了这个时代书籍传播存在的最大问题。

    “对呀,就是要找人帮着抄书呀,不然这么多书,要找印书馆刻雕版,花的钱就太多了。”已经有了不少见识的孟颖有些奇怪的说道。

    “都忙瞎了,忘了这些教材光是编写出来之后还不行。”赵原拍了拍额头,手上沾着的墨汁在额头上挂了一片。

    这个时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大都被一些世家豪族掌控着,平民难得一见。

    平民获取书籍的途径也主要靠抄,书店卖的书太贵了,但是平民却往往找不到书来抄。

    “看来我需要建一个印书坊,不然这么多书,单凭手抄,还不知道要抄到什么时候,再说手抄还可能出现错误。”赵原低声说道。

    印书坊,特别是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印书坊,建好之后,更多的是会触及世家豪族的利益,书籍的广泛传播,将打破世家豪族对知识的垄断,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这样来说,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不管了,水泥都弄出来了,再弄个活字印刷术出来,也没什么打紧的吧。”在孟颖眼里,赵原此刻显得有些神神叨叨的。

    “小颖,你不是觉得比较闲吗,我给你找点事做,怎么样?”赵原笑着对孟颖说道。

    “好呀,原哥,让我做什么?”孟颖笑着问道。

    “我们办一个印书局吧,以后我‘写’的书,小颖你都帮我印出来,怎么样?”赵原说道。

    “可是我一点都不懂呀,我们灰原镇应该也没有一个人懂,以前集市上的书院用的书,都是他们手抄的。”孟颖很想帮到赵原,听到赵原的话,为难的说道。

    “你不懂没关系,我懂就行,我来教你。”赵原笑道。

    活字印刷术,需要的活字印章,墨,纸,虽然这些东西赵原可以找到现成的,但是在赵原看来,质量都很次。

    “看来要先将更好的墨与纸做出来才行,至于印刷用的活字,先期可以用软木进行雕刻,以后有条件了,倒是可以用新生产出来的钢铁打造。”赵原寻思道。

    “又是一个大摊子呀。”赵原不由有些头痛。

    “怎么了,小叔?”看到赵原想着想着又开始叹气,珞珞走过来问道。

    “珞珞也要给小叔帮忙吗?”赵原笑问道。

    “当然要帮忙,小叔,你看我写的字怎么样?”小丫头跟赵原一样,此时都变成花猫。

    “好,我们先做点实验。”

    “是跟以前我们做的实验一样的吗?”珞珞惊喜的问道。

    “差不多,小颖你也一起,这跟即将来办的印书局有关系。”

    “好。”

    赵原带着孟颖跟珞珞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厚厚的一叠书稿放在书房的书桌上,闻着充斥在鼻间的墨香味,心里一阵满足。

    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造纸的方法改变并没有很大,赵原准备结合后世的知识,在现有造纸术的基础上,准备在现有条件下改进一下造纸的方法。

    一来现有的纸张是属于奢侈品,如果印书,纸张的消耗会占用大量成本。

    二是现在的纸质量真的不好,纸张含有的纤维有的很粗,用墨水写上去常常会走墨。

    还有就是墨水的配方,赵原准备以后将制墨发展成灰原镇的一个支柱产业。

    丹棱境内的山林,多是松树林,而且还是产油量很高的油松,这样可以提供大量产墨的原料。

    而且境内桐油树也很多,赵原相信只有多做几次实验,就能够做出一些好墨出来。

    “活字印刷,还是使用油墨更好。”赵原低语道。

    ……

    杨场镇,死人坡,这里是赵原买到的荒地中最大的一片,经过测量,面积达到三千两百余亩,此时已经开垦出来了大半。

    “吴伯,您老说这样的地有必要开垦吗,看看这里连根草都不长,全是沙子地。”一个年轻人对一个老人说道。

    这位老人,是扬场镇本地一个有名的庄稼人,名叫吴治樊。他家没有地,靠佃租别人的地,就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孩子们大了以后,佃租的地给孩子们种,恰逢陶蒲招农场管事,有人给推荐,陶蒲就把他请了过来。

    “这地在你眼里是草,但是在工坊军那里,就是宝喽!”吴老笑道。

    作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人,吴治樊知道怎么才能让一片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虽然他总结不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但是却知道,工坊军种地的方法,比自己高明。

    “好好干活吧,人家这样的,才是干大事的,不要只想着拿那点工钱,多学学工坊军种地的方法,以后有得你受益的!”吴老对年轻人说道。

    吴治樊看了看在地里正卖力的干着三个儿子及儿媳,对于现在这份活,十分满足,对工坊军,对工坊军嘴里不绝于耳的赵大人,内心无限感激。

    “一定要把工坊军和陶管事嘴里说的计数方法学会,干几年我也能去买地,当一个地主了。”老庄稼人吴治樊想到了自己期盼了一辈子的心愿,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两万一千多亩土地,一共分成了十四片,也就是在十四个地方,这意味着要找十四个像吴治樊这样懂得种地,又有一定见识的老庄稼人来当管事,这一度是让陶蒲十分伤脑筋的事情。

    不过随着开荒的不断推进,事情似乎也水到渠成,不管地大地小,都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管事。

    “是时候去跟东家说一下,开好的地可以开始下种了!”刚完成新一轮巡视的陶蒲寻思道。

    由于买的地位置都不是很好,大多还十分贫瘠,两万一千多亩地中,只有不到一千亩能开垦成水田,其它的都只能是旱地。

    。

节日快乐!()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二十八章()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二十八章 墨坊与纸坊(一)() 
    赵原是一个行动派,事情想好了就开始做,脑海中不仅有着古法制造纸墨的工艺及配方,还有现代的一些公开的先进方法。

    现在所缺少的是,一些化工得到的原料,赵原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能开始小批量的实验,制墨首制烟,造纸首造浆,这烟和浆,里面的讲究实在是太多,关系到所制墨与纸的品质。

    要做事,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做事的人,赵原仔细思考了一番在当前情况下,要制墨和造纸的工艺,就开始寻思从哪里找人来帮着开始干活。

    “还是从小赵庄找人来帮忙吧,还有把大舅哥也叫上。”赵原决定道。

    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不管是开办的几个工坊还是新开垦的大量荒地,作为自己家乡的小赵庄并不是受益最大的,这次要制墨和造纸需要的人手主要从小赵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