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84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784章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超过五天就会随后抵达。那么彼时常熟城要面对十万大军的围攻。

    在腊八节前各军开始以各种手段从扬州城下秘密撤军,他们护军五旅也则是搭乘运输辎重的船队回撤,为了隐藏行迹,全旅万余人挤在狭小的船舱中,吃喝拉撒皆在其中,遭了老罪了。经运河转入长江后,行了二百余里在蒙元眼皮底下转入白茆浦。为了防止被敌军眼线发现有大军进入城中,他们都是在夜晚进城,也只比蒙军早了不过两天罢了。

    即便入城后,他们依然不敢显露行踪,只能窝在仓廪之中,即便是出去活动也只能冒充搬运物资的夫役,直到看到前方传来蒙军渡江的警讯后,才敢露面,但是依然采用只准入不准出的方式,封锁了城池,以防敌军探知宋军已经有备。

    “罗都统,敌军已经紧逼城下,为何还不令全军上城防守?”常熟知县陈博远面带急色地问道。他眼见蒙元侦骑在城下往来奔驰,即使自己只是个文官,也知道蒙元准备攻城了,而这位手持圣旨接管常熟城的主将依然让大军在城中待命,只令少数兵将上城,且还换装穿着辎重军,甚至乡兵的军服,这让他不解,更不安。

    “陈知县,陛下的圣旨已经说的明白,让我们不仅要守住常熟城,还要将敌牢牢吸引在此。若是还未开战,便让大军全部上城防守,敌军就会知道我们早已经有备,意识到这是个陷阱,也许就会放弃继续南下,坏了陛下的大计!”罗大同解释道。

    “陛下早知蒙元会南侵常熟?”陈博远听了一愣道。

    “不只是南侵常熟,而是欲夺取整个江南!”罗大同纠正道。

    “即如此,陛下为何不回兵江南,而是纵敌过江?”陈博远纳闷地道。

    “陈知县,陛下英明神武,其中奥妙非是吾等能够窥探的,只要遵圣命行事就好!”罗大同扭脸厉声道。

    他同样是出身老营,曾入选侍卫营陪陛下继承大统,决胜崖山,后来又入新军训练营,然后到禁军中任职一步步的以战功升任统制官,在组建护军五旅时,回调任旅都统,现在还不到而立之年。也正因为他是看着小皇帝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将小朝廷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对皇帝有着盲目般的尊崇,听陈博远竟质疑陛下的安排,自然十分的不高兴。

    “罗都统,下官绝非对陛下不敬,只是感到如此有失常理而已。陈某必会谨遵圣命,协助都统守住城池,虽万死不辞!”对于罗大同的愤懑,陈博远也很郁闷,自己当年也是琼州首次开科的进士出身,算是天子门生。虽然他们那科的水平不高,但是对皇帝的忠心同样天地可鉴,便向北拱手施礼,板着脸道。

    “陈知县,本官眼中了,请勿见怪。”罗大同见状,也明白误会了,笑笑道,“陈知县也知常熟城是我军后方辎重重地,囤积着五十万石粮食,大批的军资弹药。而敌军渡江后便直奔此处,就是欲夺常熟以获得补给,并作为继续南下的基地。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守住城池,甚至不惜玉石俱焚!”

    “罗都统,下官明白了。”陈博远也不傻,听其说的虽然轻松,却也知形势紧迫,拱手郑重地道,“常熟得失事关战局胜负,更是关系到大宋的存亡,下官即便粉身碎骨也要与都统共赴国难!”

    “陈知县不要过分忧虑,我们护军五师虽然是末进,但也并非弱旅,又有这坚城可凭,陈知县的鼎力相助,定然能不负陛下重托,守住城池,等到战局的变化!”罗大同看看陈博远,又拍拍厚实的城墙,满怀信心地道。

    “罗都统有何需要,不要客气,只要对国有利尽管提出,下官必会竭尽全力!”陈博远拱手真诚地道。

    “如此,本官便不恭了!”对于其积极配合的态度,罗大同十分欣慰,毕竟一个能够衷心合作的地方官可以让他少了许多麻烦,也不必担心后院起火,能够专心对敌,“陈知县当下到来的敌军只是前锋,不出数日将有十数万敌军陆续到达,他们缺乏辎重补给,只有夺下城池才能获得继续南下所需,因而此战必将是十分惨烈。如此必然会让人心浮动,惶恐不安,还要烦请陈知县能够安抚民心,防止内乱。”

    “嗯,此乃下官分内之事,都统不必担心,可……”陈博远点点头,却犹豫了下又将下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陈兄,我们共守孤城,可谓是同生共死,就应肝胆相照,有什么话不必隐瞒,尽可讲出来。”罗大同看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明白其有话要说,可又有所顾忌,便扭脸盯着其的眼睛笑笑道。

    “既然陈都统如此,下官有几句话不论当讲不当讲,便直言不讳了!”罗大同也是血里火里打过滚的人,眼神中带着杀气,又带着上位者不怒自威的凛然之气,让陈博远心底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眼神不由的躲闪了一下,却又很快镇定下来道。

    “陈都统,可曾想过常熟城中也驻扎着一支辎重军,他们皆是蒙元汉军和新附军改编而成。若是常时,他们尚能中规中矩,但是当下敌众我寡,会不会心生异心,开城降敌呢?”

    “呵呵,陈兄之言只怕是一语双关吧!”罗大同听了大笑着道,但笑声中不免带有丝苦涩。

    大宋的辎重部队大多来源于在作战中的俘虏,在琼州组建了辎重一、二、三师,收复江南后又先后组建了四师、五师。后来又抽调了部分工匠、吸收了一些北归人组建工部和兵部共管的工程一师、二师、三师和都水军,负责城池的修建及承担治理水患、疏通航道的任务。

    常熟城既然定为于为一线军镇提供辎重的后勤基地,存储的物资自然归属于兵部的辎重司调配,如此管理的军兵也就隶属于兵部管辖的辎重四师的一个团,编有团部、一个负责警备和押送物资的警卫大队和管理仓廪的保管大队及担负物资输送的运输大队。

    各营根据任务的不同,编制和人员也大为不同,人数最多的是运输大队,编为骡马运输中队、车辆运输中队、舟船中队和搬运中队,人数达到千人;而持有武器的警卫大队则是一个三三编制的营级规模,且持有的武器也皆是火枪等轻武器,战斗力也相对要低的多。

    由此可以看出,朝廷应该说是对这些降兵编成的部队并不完全信任,担负的也皆是非战斗任务。而现下陈博远提及此事,而护军五旅的班底也是当初在鄂州之战中俘获的汉军编成,这也是让罗大同‘多心’的缘由……

第1116章 只有战() 
    罗大同明白当下敌军大举南侵,常熟不仅是敌志在必得之地,亦是足以左右战局的焦点。而保卫这座城池的军队却是来自两支敌方‘降军’,这让人不免会产生歧念,毕竟从表面上看敌众我寡,己方胜算不大。以常理推断,在如此情况下献城投降,投奔故主就似乎成了理所当然之事。那招致他人,甚至同僚的疑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他便是在这种来自各方的歧视和怀疑的情况下接任御前护军旅都统的任命的。

    在接任初时,对来自同僚们的质疑,罗大同还会与其解释、争辩,甚至大打出手。而他也发现无论自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低三下四的辩解,还是恼羞成怒饱以老拳,在那些心存偏见和误解的人面前是那么苍白和无力。即便有人表示理解,也不过是因为他被‘发配’到了这么一支没有前途,没有信任,充当炮灰的部队任职报以同情罢了。

    在种种非议的压力之下,罗大同不免苦闷不已,便邀同在绍兴整编降军的四旅都统贺振国饮酒消愁,喝了几杯后吐露出面见圣上调职的念头。话一出口,贺振国就苦笑不已,说起前时自己进京时的‘遭遇’。彼时他也是因为受不了同僚们的白眼想要调职,便找到了陈墩从中说项。

    陈墩还挺办事,很快便给贺振国找了个直接面圣的机会,当其说起要调职的请求时,起初还十分亲热的小皇帝顷刻便变了脸,亲手将其‘收拾’了一顿。自己是不知道挨了多少龙拳、龙脚,揍的的他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可偏偏还没有伤到筋骨,疼得他呲牙咧嘴,却仍然能跑能跳。

    一顿暴揍之后,小皇帝气‘恩准’其立刻退出现役,领取一笔不菲的恩赏致仕回乡,便其即刻出京再也不想见到他。贺振国当时就慌了,其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他知道自己若是没有小皇帝收留早就成了一具饿殍,骨头都被狗啃的不剩了,更没有今日尚未到而立之年就能身居万人之上的都统制,立刻磕头跪拜请皇帝收回成命,只要让自己能继续追随,甘愿做守卫宫门的一个小卒。

    好在这次一直不着调的陈墩没有落井下石,还念及当年一起撒尿和泥的交情帮贺振国求情,才让陛下再开龙口。而这次却没有动手,也没有痛骂,而是与其坐下来共忆当年。想当初开府之时,他们只有一个落魄他乡,惶惶不可终日的幼童。亲王,数百由败兵、乡勇和上千刚刚躲过屠杀,逃难至此的士子、难民。在任何人眼中,他们都是枚弃子,随时会被蒙元大军吞没,就像大海中投入的一颗石子般无声无息的消失。

    但就是这支由乌合之众组成的队伍,历经磨难,不仅越战越强,还将朝廷‘收编’,从琼州一隅打到了江南,占据了半壁河山。而这其中也是充满着质疑和蔑视,可小皇帝却依然能力排众议,百折不挠的坚持下来,取得了谁也无法否定的成就,成为再造大宋之君。

    贺振国作为亲历者,自然也清楚当中的艰难,而军队也经过了数次整编,其中既有本朝不同派系的军队,也有在战争中俘获的敌军,但他们经过整训都成为现下宋军中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高级军官。想想当下的情况比之在琼州不知强了多少倍,身后还有皇帝的支持,可自己仅仅因为听到了些风言风语便打起退堂鼓,真是羞愧不已。

    就这么着,前去请调的贺振国挨了顿揍就打消了念头,灰溜溜的回到绍兴继续整训部队,而他也记住了小皇帝说的一句话:既然没有办法堵住质疑者的嘴,那么就去用自己的行动和战绩让他们闭嘴,而非是徒劳的去辩解及自寻烦恼。

    在席间罗大同看了其向自己展示的遍体鳞伤,他表示深切慰问的同时,也暗自庆幸若是自己先去面圣,恐怕这顿胖揍就落到他身上了。不过他同样对陛下的那番话深以为然,既然嘴上说不清,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吧!于是乎,他也安下心来训练部队。

    想这批在鄂州之战中俘获的降兵,他们本也是蒙元汉军中的南调的精锐,灭宋后留在江南镇守。而投降后,已经对他们做过甄别,那些蒙古统兵之将和军官或被斩杀、或被剔除,余者多是出身贫苦之家,被强行签征的汉人丁壮。但是这些北方汉人在百余年间先后经历了辽、金、宋、元的统治,虽对大宋缺乏民族认同感,习惯只服从强权者,可也就具有了很好的可塑性。

    经过罗大同一年的精心训练,五旅在校阅中,各项成绩已经达标。次年的校阅成绩就达到优秀,跻身于禁军系统中一流部队之列。但他们一直驻守在绍兴地区,无缘参加与江北蒙元的数次冲突,自然也无法展现自己的战斗力,消除依然存在的质疑声,可全旅上下都憋着股气,欲在来日战场上一展身手。

    五旅这次奉御命北调参加攻扬州之战,让全旅上下士气大振。能够参战不仅是表明皇帝对他们已经认可,也是他们扭转世人对他们看法的机会。可让大家遗憾的是几场大战,他们只是承担了守备行营的任务,只能敲敲边鼓,未有机会上阵直面对敌厮杀。虽然让五旅上下感到沮丧,可也激起了众兵将的争胜之心,他们就像一把被雪藏的尖刀一般,只待出鞘的那一刻。

    在小皇帝全盘托出整个作战计划后,大家都十分清楚正处于敌军进攻路线上的常熟城重要性凸显,它不仅是全军反攻时的重要后勤补给点,也是蒙元志在必得的要点,城池的得与失关系到了整个战役的胜败。但是众将也知为了不暴露战役企图,不易遣大军前去镇守,只能以一支坚强之旅固守,直到敌军陷入圈套,所以挑选哪支部队前往常熟要慎之又慎……

    “陈知县,难道在言陛下无用人之明?”刚刚的话,罗大同已然点明其心中所想,可其并没有因此显现出尴尬,反而点点头,这让他心中不爽,皱皱眉扭脸问道。

    “下官不明都统所言何意?”陈博远知道自己所言刺到罗大同的内心,但他觉得还是要将自己的本意表述出来,以免日后发生不愉快,可没想到其搬出了皇帝。

    “陈知县,此战乃是陛下一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