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加医学专家,眼看正向军事家发展。这时他便想到了以名找矿的方法,但千百年来地名变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便是琼州就几易其名,所以这个办法也是十分渺茫,但总比干等着强。
在帅府迁琼之初,赵昺就派遣事务局五部随军进入展开民事调查和经济情报收集,他便将寻找这两个地名的任务交给他们,因为琼州的地名多出自于俚人之口,因而要求不论是发音相似,还是意思相似的都算。这一找便是好几个月,在之前总算有一个相近的独田岭,但俩字还是反着的,可事务局的人还报告说附近有一个叫铁炉坡的地方有人偷偷炼铁。
将这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联系起来,赵昺断定铁炉坡就是自己要找的铁矿所在。即便大宋实行盐铁专卖,不准私人炼铁,可海南遍地都是‘无人区’,谁会选择那个远离城镇的地方去呢?除非这些私自炼铁的家伙都是傻子。唯一的解释就是那里就有铁矿,他们开采后就地冶炼,然后再将成品运出去私下贩卖,这样可免于往来运输之苦……
“殿下,找到地方了!”正说着倪亮回来了,不过却多了个人。
“怎么,你们杀人了?”赵昺见倪亮拎着的刀上有血,皱皱眉问道。
“哦,殿下我们沿着路走过去,碰见了这小子便问打听铁炉坡在哪,没想到他却喊了帮人来要杀我们,被我砍翻几个,抓住了一个,其余的人都逃散了!”倪亮用刀指着带回来的人道。
“带下去,好好问问,他们是哪里人,干什么的,一共有多少人?”赵昺点点头说道。
时间不长便问清楚了,这帮人正是私自开矿炼铁的,不过他们却是在这里干了几辈子了,开始时他们先祖在此无意间发现了铁矿石,便是自家人捡些矿石开炉炼铁自用,可很快便发现这是个来钱的买卖,于是召集族人一同干了起来。再后来地表上的矿石捡没了,他们手里也有钱了,可却依然不想放弃这买卖,便开始勾结海盗绑架人口为他们开采矿石,在将成品交给海盗走私到各处。
因为近来帅府军进驻吉阳军,清剿海盗打击走私,他们便暂时收手,只留下十几个打手在此看管矿场。见倪亮打听这里的事情,还以为是有同行来抢地盘的,当然不会手下留情了。可是他们却不是倪亮他们的对手,反被杀伤数人,自己遭擒。
“走,押上他带路,我们去看看!”赵昺听罢,屁股也不疼了,跳起来喊道。
“殿下,危险,那里还有逃散的匪人!”倪亮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
“哼,他们只有十多人,你们有二十多人,皆是挑出来的精锐,若是还护不住本王不如都抹脖子算了!”赵昺冷哼声说道。
“殿下,你……”
“先生,本王是一军之帅,如果因为这几个不成气候的小毛贼都怕,将来如何上阵指挥千军万马!”应节严刚要劝,便被赵昺打断了。
众人也都知道前去可能有危险,但殿下的话又让他们无从反驳,只能依了殿下,于是由郑永带领四五个侍卫在前搜索,又分派四名带弓的侍卫在两侧警戒,余下的人将其紧紧的护在中间,绝不给殿下冒头的机会。就这么着大家边搜索边前行。慢慢腾腾的走了半个时辰,总算到了地方,赵昺琢磨着便是有人见他们来势汹汹也早吓跑了。
“你们这里有多少劳工?”进入矿场,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排竹木搭建的茅草棚,赵昺走进去便闻到一股酸腐的味道,地上铺着茅草,但早已空无一人。他扭脸问那个被揍的鼻青脸肿的俘虏道。
“小……小公子,整个矿场最多的时候有百多人!”俘虏再傻也看出这些来历不明的人是以眼前的孩子为首,可能也不知道殿下是个神马东西,只能以自己所知最尊贵的称呼回答。
“嗯,却也差不多!那人呢?”赵昺看看一个草棚中挤着也能睡下三十口子人,一排房子也差不多是其所说之数。
“现在风声紧,人都被东家送到庄子去了!”俘虏回答道。
“一天能挖多少矿石?”走过草棚行不过百米,便是一个在山坡上开挖出来的露天矿口,赵昺一阵欣喜这是露天矿,开采起来要省事的多,他又问道。
“日夜不停的话,能挖出万斤!”俘虏伸出连根手指道。
“怎么只有这么点?”赵昺惊诧地道。
“小爷,你是不知道,这铁石坚硬异常,采出来还要敲碎喽,那还是拿鞭子抽才能挖出这么多。”俘虏真把他们当成抢矿山的了,咧着嘴说道。不过他说的也不错,这帮人就是抢来了,还是光明正大的抢……(。)
第227章 预谋()
♂,
赵昺看了矿场,捡起一块矿石掂了掂,很是压手,虽然他对冶炼只知道些皮毛,但也清楚铁矿石的密度越大品位越高,相对来说也更沉。随后他又看了炼厂,这里只有三座小高炉,旁边堆着些木炭,显然他们还处在以木炭为燃料的初级阶段,估计也只能炼出些品质不高的生铁。在高炉便又看到一堆堆小山似的矿渣,表明他们在此炼铁的时间确实不短了。
赵昺转了一圈,大概估算了下,这里如果有百人负责采矿,百人炼铁、烧炭的话一年也能生产两三万斤生铁。按照现在七十文一斤的价格,获利在几千贯以上。这些钱看似不多,但此时一个小康之家年收入也就几百贯铜钱,而这些生铁加工成刀枪、工具,甚至偷造铁钱,获利将更高,加上他们的成本很低,确实是笔不错的买卖。
本来赵昺还想再仔细的探查一番,但众人担心那些逃跑的人会带着帮手去而复来,将他连拉带架的带离了铁炉坡,一气走出了十来里才放慢脚步。而眼前的情景让他又是心头一震,放眼向崖州城望去,城北延绵五六里、州东北、西北延绵十余里尽是平平坦坦、莽莽苍苍的原野。在城东南的宁远河突然变成了南北两支,环绕州城若干里而流,就像从襁褓中张开一支有力的手臂,突破了几百年州城的局促器局。
“这毛知军真是个人才,他只让大河改道,便使崖州多了数万顷良田,为城北,城西北打开了发展的空间!”赵昺看罢感慨道,宁远河是琼南第一大河,古森林完整,水土保持良好,河床深切完美,以至让他有其深莫测,传有龙潜的感慨。
“是啊,毛奎此举意义非凡。崖城外两里便是荒原,但苦于无法灌溉只是沿江一线适合耕种,可谓天地局促。如今在其中引入一条河道,便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了。”应节严点头叹服道,看他表情也知对毛奎的壮举甚为敬佩,觉的这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丰碑。
“可叹毛知军生不逢时,未能尽全功,若是完成后续工程,这崖城外便是阡陌纵横,沃野百里,再也不是今日之模样!”赵昺言道。毛奎给崖州动的这个大手术,使得规模性灌溉农业的出现成为可能,可惜后河形成已近接近亡国,社会动荡,百业凋零,其即使有发展生产的设想也无法实施了,但也使沿河农地得到方便的灌溉。若是其当年的计划得以实施,便会使得崖城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发展充实期,从一个勉力维持的军事行政型小邑成长为琼南举足轻重的经济重镇。
“呵呵,毛知军虽未竟心愿,却为殿下留下了一副好底子,只要稍加经营,不出数年便可获得十数万石军粮,也可稍解琼州大陆购粮之苦,如此便也成就了殿下的功业!”应节严大笑道。
“如果吉阳军能够得以开发,不仅是粮食短缺可以得到缓解,铁矿的开采同样能给武器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从而勿需受制于人。”赵昺也跟着笑道。
作为海南岛税赋主要来源地的琼州则迎敌正锋,也是双方必争之地,即便能守得住也会因为战争的频发而影响到经济,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使琼州财政更加困顿。而吉阳军相对比琼州离大陆更远,且避开了敌人的攻击正面,从而暂时远离战争。而这里又有堪待开发的大批土地,储存量丰富的铁矿石,以及沟通海外诸国的便利,只要能得以开发便能取代琼州的位置,为战争提供物资和动力。
当然崖州的发展不限于这粮、铁这两样东西,还有水晶、金及海盐、南药等特产可以作为出口贸易的支柱产品。另外赵昺还发现甘蔗在海南已经成规模的种植,制糖业也成形,是可以换来各种物资和真金白银的东西,只要有了土地便可以大规模的种植和生产。
而据赵昺所知,崖州还曾出了个黄道婆,按照史上推算她此时仍在此地,而其是中国纺织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也就是说崖州还有纺织业可以作为支柱产业。而在这个时候,欧洲几乎没人见过棉花。从铜器时代到中世纪,那里的人们就一直穿由亚麻、兽皮或羊毛织成的衣物,进口的棉布非常罕见,那是比丝绸还要贵重的东西。
“以老夫看,殿下此次亲自前来巡视吉阳军,主要的目的怕不是来检查军备的,倒是像是冲着这块地来的吧!”瞅着殿下远望着崖州若有所思的样子,应节严笑着说道。而他早已发现此行视察每一地殿下似乎更为关心当地的经济状况,到了崖州后又看似偶然的找到铁矿,现在又对城外的荒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他的了解殿下是早有预谋的。
“这就是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我倒像是捡了个大便宜,可要将这些荒地开垦出来确需大量的人口,只凭吉阳军不足万人的丁壮无论如何也难以完成的。”赵昺苦笑着说道。
“呵呵,殿下不必烦忧。近两个月来,跨海而来的难民日益增多,不仅有从雷州过海的,还有大批难民从福州和浙闵地区越海而来,已有万人,后边还有人不断前来。琼州不便安置,正好可以尽数发到这里屯垦开荒啊!”应节严脸上挂着丝狡黠地笑道。
“是啊,鞑子重又发起攻势,朝廷连连失利。且鞑子凶残,动辄屠城,黎民无不惊恐,而他们还心念我朝,跨海来琼并非什么新鲜事!”赵昺瞥了一眼老头儿,心中一动,可依然不露声色的说道。而他的解释也非不妥,历代移民琼州的汉人多半都是为了躲避战乱,宋朝靖康之变后中原大批人口随朝廷南下,其中就有人迁至此地,蒙古南侵后则是又一人口迁徙高氵朝。
“可此次老夫觉得却不简单,似是有人在其中暗中散布流言,以致人人惊恐,才致大批人口逃琼。殿下不会也参与其中吧?”应节严捋捋胡子道……(。)
第228章 恐惧()
♂,
对于应节严的‘指控’赵昺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一笑了之。至于为啥巡视吉阳,他也说不出具体原因,督促战备有之,寻找铁矿有之,安置难民有之,另谋发展之地也有之……但似乎除了战备,其它的事情现在考虑好像都不大合时宜,为时尚早,尤其是在这形势极为紧张,战事一触即发、胜负难料之际。
如果败了一切皆休,这些便都是笑话,定多让让人唏嘘几句‘殿下壮志未酬身先死’。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胜了就必须考虑的这些事情,一场遥遥无期的战争没有自给能力,全靠去抢、去走私是无法长久的,最终只会沦落为土匪、海盗,在无休止的消耗中灭亡。
而赵昺选择吉阳军作为战略后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从本朝始,太祖开宝四二月,以大将潘美攻克广州,南汉灭亡,海南岛开始归宋朝统治。在接管海南后不到两个月,就再次明确儋、振、崖、万安四州隶属琼州,同时还将琼州所在的琼山县治移至今府城,开启府城近千年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两宋时期,海南岛的行政建置变动极为频繁,北宋政权对海南建置做出重大调整,即所谓的“并崖入琼”和“改振为崖”——废掉崖州,将其所属的舍城、澄迈、文昌三县改隶琼州,结束海南北岸两州并立的局面;但延用了数百年之久的崖州一名并未废弃,而是将岛南的振州改称崖州,从此,一崖一琼,分置南北,直至绍兴后才再次改动。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认识到海南岛战略地位的重要,彻底改变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轻视甚至丑化海南岛,把本岛作为罪犯和贬官的收容所,以致成为仕宦畏途的传统看法。另外一项建置上的重要措施是将琼州升为府,琼州府也成了明代海南岛最高一级的地方政权,但改崖州为直隶州,自此与琼州平起平坐,其在岛上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从这些变动中可以看出,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开国君主们对崖州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赵昺也以为如果南宋后依然保持崖州的地位,海南岛便不会形成北重南轻的形势,崖州的发展也不会滞后许多,以致出现地狭人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