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行。
南城门因为毗邻南山镇,而且又是天涯、凤凰等地来崖州的必经之路,因此城门内外都有不少小饭馆。众人随意挑了一家门面看起来比较干净清爽的进去,但大概是今天出门前忘了看黄历,进去之后众人才发现局面不妙——刚才来仆役市场截糊的那帮锦衣卫就在饭馆里占了两张桌子吃饭。
这个时候要再退出去显然就太醒目了,何夕压低了声音道:“不要在意,大家先坐下来。”
一行七人坐下之后,随意点了几个菜,便很默契地都闭上了嘴。而那边的锦衣卫只是看了他们一眼,便继续吃饭聊天,似乎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中。众人见状都是长出了一口气,虽说大家不怕这些大明特务,但能不招惹麻烦还是尽量不要招惹的好。
但有些事情不是想躲就能躲过去的,那个姓龚的总旗很快就站起身走到了他们这一桌旁边,沉声说道:“我上午在圩市就看各位眼生得很,想必不是崖州人士。不知各位来自何处,到崖州又有何贵干?”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由何夕起身应道:“禀这位大人,我们是从海外来的客商,到崖州来做些小买卖而已。”
“海外客商?”龚总旗再次打量了几人一番,点点头道:“你们便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海汉人了。”
何夕心中一惊,赶紧应道:“不知大人有什么指教?”
“听说城中‘安富行’和‘福瑞丰’的玻璃杯碗,还有那种能把人照得清晰无比的银镜,都是你们贩售来的?”那龚总旗似乎很随意地问道。
何夕闻弦歌而知意,立刻便道:“听说琼州府的百户大人乔迁新居,我们愿献上玻璃杯碗四套,五寸银镜两面,请大人代为恭贺。”
“你倒是会做人。请问贵姓?”龚总旗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东西价值几何,龚总旗心中是大概有数的,这何夕毫不犹豫就送了好几套出来,出手十分的阔绰,让原本想要找借口敲一笔的龚总旗反倒是没了由头。
“免贵姓何名夕。”
“何掌柜这么会做生意,那我就祝你在崖州财源广进了!”龚总旗对何夕表现出来的恭敬态度显然很满意,这让他彻底打消了找茬的念头。
“多谢大人。回头我就差人把东西送去衙门。”何夕一脸无害的笑容,似乎对取得这样的结果非常满意。
两桌锦衣卫吃完走人的时候,何夕又起身去抢着付了账,那位龚总旗出门的时候都是笑着离开的,看样子心情很是不错。
但当何夕回到桌边坐下的时候,脸色已经黑得跟碳一样:“看样子没法装低调了,千躲万躲也没躲过去,我们还是被注意到了。”
“还是老何演技好,随便拿点东西就把这群狗腿子糊弄过去了。”张广好意安慰道。他也看得出刚才这番交锋让何夕很是憋屈,毕竟要应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敲诈绝不是一件会让人开心的事情。
“找机会干了这家伙?”冯安楠也是个不安分的主,一张脸已经憋得通红。
“不行。”比较老成持重的穆夏柏立刻反对道:“在崖州城下手的危险性太大,搞不好会牵连整个工作组。”
“找个晚上敲晕了用麻袋装了,第二天直接拖出去沉海怎么样?”邱元也帮着出馊主意,很显然是受港产黑道片的毒害颇深。
“你们不用争了,我不会同意任何的武力解决方案。”马力科摇头道:“我想老何应该也不会同意。”
“老马说得对,这个姓龚的现在不能动。”何夕很快便从刚才的怒气中恢复了理智:“从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家伙明显是一个习惯于以权谋私,贪渎财物的人。只要我们肯花一点钱,要收买他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无非不过演一下卑躬屈膝的戏而已。但如果我们干掉他,他的上司要是再派一个比他精明的人来崖州,那难道对我们就是好事?两害相权取其轻,留着这个龚总旗,对我们在崖州的行动未必不是好事。”
第91章 移民()
当天的移民劳工招收异常顺利,工作组吃完午饭之后再去仆役市场,那边居然就已经招满了预订的百人名额,还有不少人在围着牙商继续询问是否还会收人。而牙商则按照工作组之前所交代的说法,只说今天的名额已经满员,想求碗饭吃的一律明天请早。至于领到竹筹的人都得到了通知,明天下午带上自己的行李来此等候东家,到时候统一安排乘船去目的地。
那牙商虽然已经累得声音沙哑,但这大半天下来有七两银子进账,倒是让他依然颇为兴奋:“今日招收劳工如此顺利,各位明日可需继续?”
“当然要继续,我们是长期要人,你尽力去做就是了。”马力科想想又补充道:“以后招人你也不用特别强调是去种地垦荒,不会种地的人我们也要。另外如果你能招到各种匠人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费用可以另行计算。”
“还有劳工的年龄可以放低,小孩子我们也要。”邱元也帮着补充了一句。
在执委会的人口引进计划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小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执委会认为如果要在十年内培养出一批绝对忠心的归化民,那么三观尚未定型的小孩子无疑是最好的对象,所以也特别要求了工作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大量引进学龄儿童。
有鉴于目前穿越众所办的学堂中多民族学生混杂的现状,教学内容依然是以汉语的识字、会话为主,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剩下的课程便基本属于洗脑内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不断地宣传执委会的高大上形象,让这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执委会的决定必然正确,执委会的命令必须服从”这样的意识。而一向对人口输入虎视眈眈的军警部,据说已经将童子军计划列入了日程中。当然,军警部计划训练童子军并不是为了要在短时间内把娃娃兵推向战场,而是想建立起军校式的管理机构,以部分取代现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普通学堂。
当晚驻崖办与大本营联系时详细地汇报了劳工移民工作的进展,并要求执委会能在第二天派出船只,到指定地点接纳移民。执委会对于驻崖办的工作进展也是非常满意,之前向大本营及时提供了玻璃制品的市场动向变化信息,目前工业部正加班加点地修建玻璃窑,大约一周内就可以投入小规模生产。现在执委会最为关心的人口问题也取得了突破,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表示驻崖办上次提到的热水锅炉已经在赶工之中,最迟下周便可以运往崖州,届时会将新出炉的玻璃器具的样品也一并送过去。
第二天马力科和邱元再去仆役市场,果然人就比前一日少了许多,一上午才招到了十多人。到了下午,前一日来应征的百姓陆陆续续带着行李出现在市场外,牙商数数人头与前日出入不大,看约定的时辰已经到了,便与马邱二人一起带着这帮移民朝南边海岸行去。
执委会这次派了“闪电号”和上次缴获海盗的那艘广船过来装人,那牙商和这些移民均是第一次见到“闪电号”这样外形怪异的帆船,均是惊叹不已。移民们大部分都被装上了广船,把船舱塞得满满当当的,只有少数妇孺上了“闪电号”,有幸能享受这一趟游艇旅程。
马力科与带队的王汤姆进行了简单的交接之后,便目送这两艘船拔锚起帆,缓缓地驶离海岸向东航行。这个船队在回程途中还将在天涯和凤凰两地停靠,将当地征召的一些移民劳工一并带回三亚大本营。
来应征的这些劳工本来对于前景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出自牙商的嘴皮子,可信度有几分实在很难说。但来到海边看到这两艘大船之后,劳工们原本不安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船上还安排了几个口齿比较伶俐的海南土著,在整个航行中不断地向新来者宣讲“海汉执委会”的各种移民政策,内容基本还是公社制度和劳工等级制的那一套东西,鼓动这些新来者加入公社,用长期的服务来换取执委会的各种优厚待遇。
这套宣传方案的有效性,在三亚地区已经得到过了多次的验证,尽管船上装的都是一些从没有到过三亚的人,但耳中所听到的这些充满诱惑的宣传已经让他们对于目的地产生了憧憬——执委会管天管地、管吃管住、管生老病死孩子读书,服劳役几年之后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地,这还有什么可苛求的?
当然也还有不少心存疑虑的人,他们在亲眼看到之前,实在很难相信大明竟然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所奉行的社会制度听起来跟他们过去生活的环境似乎完全不一样。去这样的地方生活究竟是好是坏,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他们现在还很难作出判断。
由于广船本身的速度并不算快,加之又装满了人,所以“闪电号”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等待着广船跟在后面。如果是“闪电号”单独执行任务,那么半天时间足够让它在胜利港和崖州之间跑个来回了,但如今这船速,恐怕得等到天黑才能到了。
一路上紧赶慢赶,船队终于赶在日落前绕过了榆林角,驶入胜利港。船舱里昏昏欲睡的移民们被人叫醒,告之他们已经到地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到甲板上排队准备下船。
当这些移民上到甲板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的便是停靠在港口的“新世界号”。这艘巨轮的船舷比广船的桅杆顶端还高出少许,庞大如山的船身让所有见到这一幕的移民都瞠目结舌,惊讶得合不拢嘴。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曾在海边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但也从未有人想过能把船造到如此之巨大。而在这艘巨轮旁边,还停靠着一排无桅无帆的怪船,每一艘都比自己所乘的这艘广船更大。
在这些怪船旁边,有数百人正在海岸施工劳作,将一筐筐的砂石抬上一处伸入海水中的工地,将原本蜿蜒的海岸填出一道直线,并且这个工地沿着海岸朝东西延伸开去,范围长达百丈。有眼尖的人已经看出了门道,这分明是在修建一座大型的码头,看来刚才在船上所听的那些对“海汉执委会”的吹嘘,倒也不是随口编造出来的。
目前田独河上游水电站的主体工作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吊装发电机和进行发电调试,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太多,于是胜利港码头的修建终于被执委会提上了优先位置。从工程量来说,这个码头因为有一部分的填海工序,所以比水电站更大,但这里地势开阔,方便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施工起来反而比工程量较小的水电站更快。建设部的预计是在本月月底前就可以将三分之一的码头投入使用,下个月就能基本完工。
当然由于目前的条件所限,虽然新码头的坚固度和停靠吨位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临时浮动码头,但终究还是以打桩和填石为主要施工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缮。建设部打算等以后水泥产量能有保障的时候,还是得将整个码头进行再一次的水泥固化翻修,以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当船终于靠上了码头之后,移民们发现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小步跑了过来,随着一声哨响,这些人齐刷刷地停下了脚步,然后迅速在码头上展开队形,形成了一个矩形的包围圈,而包围圈的口子便正对着移民们将要登陆的栈桥。这些人身着花花绿绿的对襟短褂,扎脚长裤,头戴绿色短檐小帽,左手持着一面直径约莫一尺二寸的圆形藤牌,右手提着一根尺半长的黑色短棍。这群人虽然手里拿着的不是刀枪,但举手投足却是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散发出来,让船上的移民们一时间都噤若寒蝉。
这一支被调来码头上维持秩序的队伍,自然便是新兵营里待了一些时日的归化民士兵了。当然现在称这批人为“士兵”还为时尚早,他们所接受的军事训练还远远没有达到军警部制定的军人标准,现在顶多就是执行一下眼前这样的任务,充当维持治安的防暴队或巡警,执委会将以他们为基础来构建本土治安机构。而另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手,则是继续留在了新兵营中接受火器训练和一些基本战术培训,那才是真正的第一批归化民士兵。
“所有人排队下船,到我们指定的区域内坐下等候安排,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违者将以扰乱治安罪处以三日以上苦役……”码头上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把正在下船的移民们吓了一条。有人东张西望地到处看,想知道是什么人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嗓门,隔着老远就得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第92章 杀鸡儆猴()
这批仅仅经过了短期集训的人员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