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529章

1627崛起南海-第529章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琼北的锦衣卫、东厂,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了。而安全部也就拿着这份通知书,向执委会交了差。在此之后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安全部,都暂时放松了对大明情报机关的戒心,因为即便他们再怎么能干,也不可能在海汉严格管控琼州海运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再次重建基层组织了。

    燎原行动结束之后,海汉军方已经按照所掌握的名单核对了所有人,包括那些死人在内,以确保锦衣卫和东厂无人漏网,但在此过程中根本没有人想到,竟然还有在这个名单之外的人潜伏在岛上。

    而这次广东官府派到琼州岛补缺的候补官员中,也并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官员。按刘迁提供给海汉的情报,这两个衙门的候补官员最快也得要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才能定下人选。即便是到时候来了人,大概也是跟严明君、李进他们差不多的境况,只能单枪匹马过来赴任,毕竟就算是特权衙门,这经费和编制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李清扬接到这封密信之前,整个安全部都已经暂时放下了对大明情报机构的注意力。

    郝万清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通知了执委会,而陶东来对此也很快作出了批示:不惜代价、死活不论,尽快把漏网之鱼抓住。

    安全部这边也立刻召开了应对会议,郝万清认为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有实证证明此人已经死于之前的战乱,又或是能在近期就被抓捕到,那么应该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但如果此人还潜伏在琼北某处,并且暗中重新组织人马,那就不知道这个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会在何地以何种方式爆炸了。

    安全部一纸电文发到琼北的民团指挥部,民团这边又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重新对当时的抓捕名单进行了核对,确定已经死亡和被捕的名单中并没有这么一位身份显赫的官员。但当时死于战乱的人并不止锦衣卫衙门里这些人,如果要核对全部死亡人员的身份,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战后埋进土里几个月的无名氏大有人在,这时候还能怎么核对身份?

    就在安全部失去线索,有dian把握不住方向的时候,海军那边倒是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琼州海峡巡逻时截获了一艘从海口港出发的商船,在例行截停准备登船的时候,竟然有人跳海逃亡。

    海军这边倒没有废力气去尝试抓活口,站在船舷边的水兵一通排枪打下去,跳船的人很快就带着满后背的枪眼浮上了水面。在把这具尸体打捞上船之后,水兵们很快就在尸体的腰间摸出了锦衣卫的腰牌。

    吓得大汗淋漓的船东只能连声分辩自己并不知道这人的真实身份,只是收了他五十两银子,将他提前藏入船底的货舱夹板当中,送他偷渡去雷州半岛登陆。

    这事很快就上报到王汤姆那里,王汤姆也知道琼北的锦衣卫早就被一网打尽,理论上说应该不会有漏网之鱼,但这个事既然出了,那就不再是军方一家的事情了,当下便派了快船,押解了这艘船上的所有人,以及这具锦衣卫尸体和随时物品送往三亚。为了不耽搁时间,这边船一出发,军方便用电文通知了大本营。

    但从尸体上所发现的腰牌来看,这具尸体应该并非是安全部正在找的那位副千户大人,但极有可能是其随从人员。而另一个好消息是在尸体身上发现了一封用防水油布包裹起来的密信,由于使用了许多专业切口,军方的人看不懂这封信的内容,也就一并随船送往三亚,由李清扬进行解读。

    有了这封信之后,整个事情的脉络就清晰多了。这名叫做赵野的锦衣卫副千户在燎原行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率领几名手下离开了府城前往儋州方向,但他们的运气极其不好,在澄迈县遇上了海盗军攻城,其中几个手下死于战乱之中,赵野只带了一名手下逃出澄迈县城,然后一直就潜伏在野外,因为战况不明也一直不敢前往大城。

    海汉民团收复琼北之后,赵野又花了很长的时间确定琼北的局势,直到去年快到年底,也就是李清扬向南京方面传递琼北之乱战况汇报的那个时候,赵野才重新找到了落脚dian——当然具体在什么地方,赵野在密信中并没有提到。

    以下段落内容稍后将重新进行编辑请见谅。

    这事很快就上报到王汤姆那里,王汤姆也知道琼北的锦衣卫早就被一网打尽,理论上说应该不会有漏网之鱼,但这个事既然出了,那就不再是军方一家的事情了,当下便派了快船,押解了这艘船上的所有人,以及这具锦衣卫尸体和随时物品送往三亚。为了不耽搁时间,这边船一出发,军方便用电文通知了大本营。

    但从尸体上所发现的腰牌来看,这具尸体应该并非是安全部正在找的那位副千户大人,但极有可能是其随从人员。而另一个好消息是在尸体身上发现了一封用防水油布包裹起来的密信,由于使用了许多专业切口,军方的人看不懂这封信的内容,也就一并随船送往三亚,由李清扬进行解读。

    有了这封信之后,整个事情的脉络就清晰多了。这名叫做赵野的锦衣卫副千户在燎原行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率领几名手下离开了府城前往儋州方向,但他们的运气极其不好,在澄迈县遇上了海盗军攻城,其中几个手下死于战乱之中,赵野只带了一名手下逃出澄迈县城,然后一直就潜伏在野外,因为战况不明也一直不敢前往大城。

    海汉民团收复琼北之后,赵野又花了很长的时间确定琼北的局势,直到去年快到年底,也就是李清扬向南京方面传递琼北之乱战况汇报的那个时候,赵野才重新找到了落脚dian——当然具体在什么地方,赵野在密信中并没有提到。

571。第571章 轻重缓急()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此事,军方也给予了足够大的支持,不但下令儋州驻军负责人尽量配合安全部行事,而且还让海军出动了“闪电号”快速帆船将他们从三亚直接运抵儋州湾。 李清扬还是第一次乘坐这艘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黑科技帆船,其航速之快让他简直瞠目结舌——当天凌晨出发,入夜便到了儋州湾,比普通中式帆船的航速足足快了近两倍。

    如此高的航速,要完成从南京到三亚这段漫长航程大概也只需七八天的时间,而如果是大明的普通商船,一路上走走停停,基本上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抵达目的地。就算战船日夜赶路,起码也要二十天以上。李清扬虽然不是作战部队,但锦衣卫也算是半个军人,自然明白这种海上行进效率对于作战会有多么大的帮助。琼州岛的大明水师降的降,灭的灭,完全没有跟海汉海军一战之力,李清扬认为除了船载炮火的劣势之外,这航速上的差距大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他们这一行人并不是公然打着海汉安全部的旗号来的,而是以海汉商务部巡查组的名义进驻儋州,任务是考察本地的市场贸易状况。这个身份可以给他们在本地展开的调查工作一定的掩护,减少引起有心人注意的机率。

    汪百锁和林南是认识的,但李清扬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只是听说过安全部编制内还有一个特聘的锦衣卫军官,今天总算是见到活人了。两人以前都是为大明朝廷效力的人,如今却都转换阵营加入了海汉安全部,相见之下也不免有些唏嘘之情。

    林南将这两人的反应看在心中,也不说破。他是1627年第一批入伍的民团老兵,出身比这两个半途加入的前大明公务员要纯正得多,因此升迁的速度也要更快。他虽然还没有被委派到地方上分管工作,但权限却要远比李清扬和汪百锁更高,以后即便是分配到地方,所管辖的区域大概也不会限于一城之地。

    这次郝万清派林南带队,也是有意要扶持他上位的意图,只要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好,那么日后的升迁也就有了更好的资本。顺便也让林南监督一下李清扬和汪百锁的办案过程,特别是刚刚正式加入海汉阵营不久的李清扬,在这次办案中的表现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前途。如果他在办案过程中有任何对锦衣卫念旧或者立场不稳的表现,那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回到过去的软禁日子。

    这三个人在安全部入职都有长短不等的一段时间了,也知道安全部最为重视的就是工作效率,因此没等回到儋州城内,返城途中就在略微颠簸的马车上开起了临时小会。

    李清扬先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向汪百锁言简意赅地介绍了目前所掌握的情况,以及这次大本营派出特勤队来儋州侦办此案的目的。

    汪百锁听完之后也是有些震惊:“这个逃脱的锦衣卫副千户,有可能当下就躲在儋州城内某处?”

    李清扬点头道:“以锦衣卫办事的手法,在身处险境之下,首先要做的就是隐匿自己的行踪,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再图谋脱身或是反击。这个赵野唯一的一名手下前些日子也已经死在了海上,他现在的明智做法就是不要妄动,等待上级回复。”

    汪百锁道:“我们不知道他落脚何处,更不知道他的体貌特征,他如果已经有了掩饰的身份,又不采取什么逾矩的行动,那可就不太容易搜捕到了。”

    林南开口道:“安全部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在郝总跟执委会的首长商议之后,我们决定联合多个部门一起行动,在搜捕这条漏网大鱼的同时,也顺便把民政部的户籍制度在儋州进一步推广开来。”

    所谓的户籍制度,其实在三亚已经推行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这套制度除了能够统计治下地区的人口状况,对于治安也有极大的帮助。想要在海汉治下区域活动,要嘛有归化民的身份证明,要嘛就得办理临时出入手续,非归化籍的流动人口活动范围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大大降低了流窜犯罪发生的机率。

    类似的户籍制度在大明也是有的,不过相比管理上的科学性和易实施性,那自然是远远不如从后世照搬成熟经验的海汉。而这套户籍制度随着海汉在琼北的统治日渐牢固,各个州县也在开始逐步推行。当然了,对本地民众并不会单纯地宣传这是海汉巩固统治的手段,而是告知民众,由于本地可能还有某些海盗潜伏,因此进行身份登记造册,是杜绝坏人隐藏行迹的最佳手段之一。

    当海汉“一贯正确”的形象逐渐在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之后,很多政策要进行推广,阻力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很多。民政部门的这种户籍登记制度未必能在登记阶段就做到毫无遗漏,但随着其他措施的逐步完善,那些没有在海汉这边登记的民众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中会充满了种种不便利的麻烦,比如要坐船去别的地方,家中小孩要去办理入学手续,要办红白丧事,那都得有海汉认可的身份登记手续才能办成事。而想要避免这些麻烦,民众所能做的就是配合海汉人进行人口登记。

    安全部认为从南京调过来的锦衣卫在儋州无根无底,很难毫无痕迹地冒充儋州本地人,而且还有官府的户籍可以进行对照查验,进行人口登记就可以将调查范围缩小若干倍,把有限的力量用到更有针对性的对象身上——那些来自儋州以外的流动人口。

    这个事虽然听起来很麻烦,但执行起来也并不是有多费劲,这个时代的流动人口规模实在很有限,像儋州这样的地方大城,四五万人口,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而这些居民的身份在儋州官府的档案库里也都是有造册登记的,稍微像样一点的家族就有族谱也可以查验,因此外地人的身份在这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掩盖。

    林南将这个侦查方向说明之后,汪百锁便连连点头道:“还是首长们想得周全,只要对本地人口进行一次普查,需要重点调查的人口,大概也就剩下千把来人了。就算那锦衣卫隐藏得再好,等我们把调查范围缩小之后,他也很难不露马脚了。”

    锦衣卫能做到千户,那手底下多少都是有些功夫在的,起码标配的绣春刀得使得出像样的套路刀法才行。比如李清扬这个百户,也是练过多年的刀法,虽然称不上是什么高手,但对付普通人绝对绰绰有余了。而练家子跟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就有很多分辨的办法了——比如说看看手心有没有常年握着刀把磨出来的老茧。

    这有限的外来人口中,练家子的比例只怕比儋州的文盲还小,到时候有错抓无放过,肯定能把这个潜伏在儋州的定时炸弹给翻出来。

    三人在回城的马车上便大致议定了办案手段和方向,回到城中,汪百锁立刻马不停蹄地带着他们去见张新。

    张新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执委会的电报通知,他作为本地的最高长官,对情报战线的时候虽然不是那么方便直接插手,但对借着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