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45章

1627崛起南海-第145章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大山应道:“货运码头的工期催得紧,建设部的首长要增加一批劳工人手,让小人拿了文件来找宁先生签字。”

    安西道:“那你先在这儿等着吧,里面还在开会,估计一时半会儿完不了。还有,以后不要自称‘小人’,就说‘我’,明白吗?”

    “小人明白……哦,我,我明白!明白!”于大山忙不迭地连声应道。他这习惯已经被穿越众纠正过多次,不过还是一直没能改过来。

    于大山恭送安西离开之后,便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外等着会议结束。像这种级别的会议,即便是于大山这种“老资格”归化民,也还不具备旁听的资格,不过站在会议室外面倒也没人会去管他。

    于大山自己倒是很兴奋,虽说现在自己已经当上了高级工头,每天要指挥手底下几百号人在工地上劳作,但海汉首长们商量事情的时候,大多是关起‘门’来开会,少有这种能够直接听到会议内容的时候。

    便听会议室中一个声音说道:“……下面我们商量下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现在施耐德和何夕已经拿出了详细的人员配置方案,就等着我们派人去广州了,我先说一下他们的方案……”

    于大山一听这声音便知是陶东来陶首长在说话,当下赶紧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下去。他倒不是想要打听什么机密,而是纯粹地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些海汉的首长们在开会时究竟是怎么决定事务,分配工作。

    关于驻广办的人选问题,相关部‘门’其实已经有所准备,也早就做好了人员备选工作。驻广办给出的这份人员配置方案,与各个部‘门’之前的预计出入并不大。信产部出一人专‘门’负责信息搜集和两地联络,海运部出一人负责安排广州方面的货运事宜,民政部出一人负责移民事宜,医疗部出一人负责卫生防疫,军警部出两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除此之外就是忠心可靠的归化民数人,去驻广办负责跑‘腿’打杂之类的事情。

    方案拿出来之后,相关部‘门’很快就拿出了备选人员的名单,然后迅速确定了将要派驻到广州的几名穿越众。于大山这个旁听者也可算是第一批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不过他的注意力可没有放在那几个即将被派往广州的海汉首长身上这次将会选拔数名归化民一同前往广州,这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在穿越集团登陆胜利港之前,于大山只是个普通的渔民,没有受过教育也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但穿越众的到来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无桅无帆的铁船也可以在水上行驶,修堡立寨竟然如此容易,往年打得不可开‘交’的黎苗两族年轻人居然能够一起为海汉人效命……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这几个月中,也让他看到了改变自己和家人未来的希望reads;。

    因为“投身革命”的时间最早,所以于大山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海汉人的重用,并且被长期树立为优秀归化民的榜样。于大山对于自己能够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十分满意,倒也没什么想当老爷的痴心妄想,不过对自己的儿子于小宝今后的前途,他的确是有更高的期许。

    在于大山看来,海汉首堂读书识字,这绝对是一种仁慈的恩赐,而且他也看得出自己儿子在海汉首长当中很是受宠,不但经常能在一号基地内与首长们同吃同住,甚至还能骑着首长们专用的宝车座驾出行,这待遇在整个胜利港的归化民中也是少见,据说就只有于小宝和那位黎族长老的公子才能享受到。

    海汉首长们究竟想做什么,于大山并不是太懂,但源源不断到来的移民和越来越多的出产,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迹象让他意识到海汉首长们绝对不是甘于据守一地的小小海商,现在就连崖州的水军把总也三不五时地来胜利港朝贡于大山可是看到过好些次,那位被海汉首长们放回去的罗把总在回到胜利港见到海汉首长时脸上那种卑躬屈膝的表情。

    还有那个一到胜利港就被圈禁起来的魏巡检,虽然对方多半已经记不起自己这个平民百姓了,但于大山可是记得前两年在从崖州回来途中被对方搜去了辛苦卖海产换来的二两银子,那次经历气得他回来之后大病一场,差点连‘性’命都丢了。但这家伙到了胜利港之后却半点也嚣张不起来,每天只能在划定的区域内活动,这样的处理措施看得于大山很是解气。于大山甚至可以预计,要不了多长的时间,那位魏巡检脸上的表情就会慢慢变得跟罗把总一样了。

    安南移民的到来,让于大山意识到原来海汉首长们去安南国设立的据点已经获得了成功。而广州客商的船队到访胜利港,则是象征着本地已经与广州这个据说是南中国最大的城市建立起了联系。海汉首长们还能做出多少出人意料的事情,于大山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但有一件事情于大山却是已经认准了靠着大明官府,自己这辈子就只能当个穷渔民,并且很可能子子孙孙也只有继续当渔民的命,但若是靠着海汉首长,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机会却是可以期待的。

    海汉首长们时时都把“文化”、“知识”挂在嘴边,个个都是知书达理,甚至连伙食团负责炒菜的樊大厨樊首长张嘴都能随便念几句唐诗出来,这种文化气氛让只字不识的于大山十分向往和崇拜。他也深知自己岁数大了学不了多少东西,但自己儿子如果能得到首长们的培养照顾,日后肯定也能成为和首长们一样的人上人。而于小宝今年已经年满十六,要想日后在首长们手底下‘混’出名堂,那就必须得做点事情了!

    为海汉首长们做事,在本地‘混’得最好不过就是于大山自己这样,做一个高级工头了。但如果能去广州,似乎会有不一样的出路那位施先生可是生财高手,传说能够点石成金,本地的出产能销往外面,大多都是靠了施先生的本事。如果能让于小宝跟着施先生做事,就算没学到多少本事,能去广州见识见识也是一件好事。若是于小宝能学到一两分施先生的本事,那日后光大于家‘门’楣就有指望了。

    于大山满脑子想着自己的事情,连会议是什么时候结束的都没注意到,直到宁崎从会议室里出来,他才一下子醒过神,想起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赶紧迎上去道:“宁先生,这里有一份文件需要签字。”

    宁崎接过来看了看,便掏出笔签了自己名字,正准备离开时便听于大山低声道:“宁先生,小人有几句话想说。”

    宁崎皱眉道:“怎么你这‘毛’病就改不过来了?”

    “不是小人,是我,是我!”于大山连忙更正道,心里暗暗埋怨自己没用。

    “有什么事就说吧,是不是小宝的事情?”宁崎随口问道。

    “宁先生真是料事如神!”于大山赶紧用脑子里有限的词汇拍了一记马屁,这句成语还是于小宝前几天告诉他的,也算是活学活用了。

    “小人……我刚才在外面等着宁先生的时候,无意听到执委会准备选派归化民去广州……”于大山眼巴巴地盯着宁崎说道:“我……我想替我家小宝报个名!”

    宁崎皱了皱眉道:“就不念了?”

    “施先生不是在广州吗?小宝若是能跟着施先生,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于大山倒是早已经想通了其中关节。在他看来海汉首长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即便不能跟着宁先生念书,跟着施先生那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于大山见宁崎脸有犹豫之‘色’,便又补充道:“小宝这孩子一向听话,宁先生也是知道的,去广州替首长们做些跑‘腿’打杂的事情再合适不过。”

第205章 父子对话() 
宁崎笑了笑道:“广州的事情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他话音还未落下,便看到于大山膝盖开始往下弯了,赶紧伸出手一把抓住于大山胳膊道:“你这是干嘛?站直了好好说话!”

    于大山这一跪没能跪得下去,只好躬身回话道:“宁先生,我于家这几个月多得首长们照顾,我寻思着小宝都十六了,也该是替首长们做点事情的时候了。 复制本地址浏览%73%68%75%68%61%68%61%2e%63%6f%6d”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不要动不动就跪,你知道我们不兴这个规矩!”宁崎见于大山站稳了身子,这才放开了手。

    “是是,是我不对。宁先生,您看小宝这事……”于大山可怜巴巴地望着宁崎,那样子只要宁崎说个“不”字,只怕他膝盖马上又会软下去了。

    宁崎对此也很是有点挠头,像于小宝这样的归化民二代,如果能一直在胜利港接受系统的教育,那日后进入到新政权的官僚系统中肯定是没多大问题。但现在驻广办也的确是用人的时候,正需要像于小宝这样的人去协助施耐德等人的工作大本营选派的归化民肯定都是在这里有根有底的人,可靠度比施耐德他们在广州当地雇人要高得多。

    “算了,各人自有天命。”宁崎心想自己如果不答应这件事,于大山心里说不准还会有别的想法,反而可能会节外生枝,当下便对于大山道:“这样吧,报名的事情我答应了,但派去广州的人选还是得经过执委会的讨论才能决定,这个意思你明白吧?”

    “明白明白!”于大山脑袋点得跟‘鸡’啄米似的:“就是要执委会的首长们都同意,这件事才算成了。”

    “等出了结果,会有人通知你们父子的。还有,这事你最好先和小宝说一下,看看他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宁崎最后叮嘱道。

    “一定一定,多谢宁先生成全!”于大山躬着身子深深地鞠了一躬。海汉的规矩不兴下跪,于大山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敬与感谢了。

    得到了宁崎的首肯之后,于大山原本惴惴不安的心情也稳定下来,回到工地上‘交’了签好字的文件reads;。下班时间一到,便哼着每天早上都会从高音喇叭里听到的《苏维埃进行曲》去了一号基地大‘门’口的食堂,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慢慢打开来,原来里面是一小叠流通券。

    于大山从最下面‘抽’出一张两元面值的流通券递了出去:“一份普通餐,一份首长特供,要加煎蛋的,另外再打二两水果酒!”

    “哟,老于这是发达了啊!”“于工头是又要升官了吧?”

    周围一些排队的劳工纷纷起哄,作为目前胜利港为数不多的三级劳工,于大山可是归化民当中的明星人物,周围不乏各种羡慕嫉妒的眼光。现在码头工地上一般劳工到食堂吃普通餐是不额外收费的,四两杂粮饭加两个素菜,但想吃荤菜得另外加钱,虽然价格便宜,但多数劳工还是舍不得‘花’这钱,一周顶多开个一两次荤罢了。

    不过像于大山这样的三级劳工,各种工饷加上岗位津贴,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十元,是这些刚刚被纳入本地民政系统的初级劳工收入的四五倍之多,在归化民当中妥妥地属于“高薪阶层”,消费能力自然也要强得多。一份两荤两素,白米饭配咸菜、‘肉’汤和水果的“首长特供餐”,加上煎蛋足足就要一元钱,普通的劳工肯定是不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就算是于大山也只能偶尔为止。再加上一角钱一两的高价水果酒,这顿“丰盛”的晚餐只能让旁观者们大呼土豪。

    虽然海汉首长们的伙食水平看起来比自己吃的好得多,但并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对,这在劳工们看来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最初的时候食堂本来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将穿越众和归化民的伙食区别开,大家都是一样吃大锅饭,但后来随着归化民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食物配给制度不得不在现实的压力下进行了改变,人为地将穿越众享用的一日三餐区别开来。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政部‘门’对归化民劳工采取了高福利待遇制度,一日三餐全部免费供应,而本地的高级食材如‘肉’禽蛋‘奶’等等的产出都还十分有限,完全无法满足本地的人口增长速度。在经过民政部‘门’的研究之后,也只能屈服于现实状况,按照穿越众和归化民的区分制定了不同的伙食标准,除了沿用过去的免费制度之外,同时也采用了部分收费的形式归化民想要享受普通餐之外的菜品那就得掏流通券付账。

    只要愿意‘花’流通券,哪怕是穿越众专享的套餐也可以买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少数人的不满吃不起好东西是因为劳工等级不够,只要好好工作,升到三级劳工以上,不就有足够的流通券能享受一下首长们的伙食了吗?

    执委会认为,适当地拉开待遇差距不但不会引起民众不满,反而会在民众心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