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失的旅程 >

第77章

迷失的旅程-第77章

小说: 迷失的旅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用你的刀把这颗子弹劈开,我要看一下里边的情况。”

    “好吧,看我的。”于是张佳扬举起钢刀,用力将铜制的子弹外壳劈开,史老将带药的那端拿起,闻到一股烧焦的火药味道,自己顿时感到很是奇怪,子弹没有击发时,里面的火药就已经燃烧过了,史老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刘欣走了进来,看到三个人在看的子弹,顿时明白道:“三位在研究古城的枪支为什么不能在大汉用的事情吗?”

    “哦,翁主知道古城有枪支这类武器?”史老问道。

    “哈哈,我何止是知道,并且我还运过来过,我早就注意到古城那边的枪支武器,可惜经过时光之途,不知什么原因,子弹内的火药会发生燃烧而失去使用价值,拿过来的手枪只能当作玩具玩,打起仗来还不如枯树枝好用。”

    “原来翁主早知道了,我还自作聪明的拿过来一支防身用呢。”史老惭愧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刚才大王信使来报,让我们急速回广陵,说有要事相商。”

    “哦,那还是赶紧回去吧。”小诸葛道。

    这时多宝道人走了进来清咳一声道:“几位全在这里呀。”

    史老连忙道:“道长,今天没有出去修炼呀?”

    “哦,刚回来,几位是否在讨论回广陵的事情?”

    “哟哈,道长信息真灵通呀,难道能掐会算不成。”小诸葛惊讶道。

    “呵呵呵,那里能掐会算,只是感到几位气氛异常,恐怕是在贫道这多宝观住烦了。”

    “多宝道人那里话,史老我还要感谢您救老朽一命呀。”

    “不必客气,其实这并非贫道之功,全是上天好生之德才会有如此结果。”多宝道人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不知史老对大汉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

    “命运多舛但有惊无险,百姓铭记,辉煌流长。”

    “真的是命运多舛吗,难道就没有矫正的希望。”

    “是啊,眼下就有一场灾难,难于避免,或许这是历史的车轮向前的必然,不知在灾难中,道长持什么意见?”

    “怜天下苍生,奋力征战者不知自己就是受苦大众,贫道愿为天下的安定尽一份责任,希望史老也能象上天派来的使者一样来维护和平。”

    “好样的,老朽我很是佩服道长的见解,如若我参与其中,定然为天下苍生而竭尽所能。”

    这时,在一旁的刘欣等不及了道:“师父、史老,差不多了吧,在一起谈论了这么多天了,还没有谈完呀。”

    “好了,欣儿,你们马上回广陵吧,为师就不阻挠你们了。”

    几个人和多宝道人一一道别,然后离开多宝观返回广陵,一路无话,几个人一起来到吴国王宫,见到吴王刘濞连忙施礼,刘濞看了看说道:“你们几个人怎么半个月都不见人影,都到那里去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哎呀吴王,黑虎回来没有向您汇报吗,我是被劫匪砍伤了,险些要了我的性命,所以到多宝道人处看伤。”

    “哦,黑虎当时只提了一下劫匪的事情,我立刻下命令对劫匪进行了严惩,没有想到史老受伤这么严重呀,本王我没有关注到,失礼了。”

    “大王客气,微臣还是健康的回来了。”

    “好,这样就好,今天把诸位叫来就是要吩咐你们一个任务,不知敢接不敢接?”

    “大王只管吩咐,赴烫蹈火在所不辞。”

    “好,下月就是十月了,一年一度的诸侯国新年朝拜就要开始了,本王有先帝权杖,免于进朝,但特使不能免除,今天我就派你们去长安做我吴国的特使,大家看如何?”

    “诺。”站在一旁的刘欣应道。

    一年一度的朝会在长安热热闹闹的开始了,皇上刘启站在未央宫中,宫中的侍者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候吩咐,这时有一个谒者走了进来报道:“陛下,御史大夫晁错求见。”

    “哦,快快有请。”

    只见晁错满头大汗的小趋步跑了进来,显然在温度极低的十月非同寻常,见到刘启马上叩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恩师不必客气,各诸侯王都来齐了吧?”

    “陛下,应该来朝拜的诸侯王都来了,正等着陛下召见呢。”

    “哈哈哈,好,朕一会儿就在正殿接见。”

    “陛下,有句话臣不知该讲不该讲?”

    “恩师请说?”

    “楚王刘戊在薄王太后(刘戊母亲)丧事期间荒淫无度,应该因此问罪,此乃良机;另外据臣查证,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皆有不法之事,以此契机皆可问罪,削弱封国,以此三国始。”

    “哦,真的如此?”

    “老臣认为,要刘氏江山千年稳固,非如此不可。”

    “好,走,朝堂上见。”

    刘启跨步走了出去,不大一会来到正殿,众大臣早已等候在大殿下,经过向皇上刘启行礼后,谒者高喊道:“喧楚王刘戊觐见。”

    工夫不大,只见刘戊一身王服,仰首阔步的走进殿来,见到刘启恭敬的叩拜道:“臣弟刘戊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没有等刘启说话,晁错紧接着奏道:“陛下,楚王刘戊犯大不敬之罪,在薄太皇太后丧期任意**侍女,有失德行,应该斩首。”

    晁错此语已出,楚王刘戊跪在地上顿时不知所措,体如筛糠,刘启应声道:“楚王,晁大夫所奏可是事实。”

    “陛下,请饶臣之命,臣以后定当痛改前非。”

    刘启故意长时间未作声,未央宫大殿上死一般的寂静,稍后刘启说道:“好吧,念及你我都是兄弟,死罪饶过,但国法不能儿戏,活罪不免。”

    刘戊连忙应道:“谨听陛下旨意。”

    “削去楚国东海郡归中央管辖,以示惩戒。”

    刘戊大气都没有敢出一声的谢道:“谢陛下不杀之恩,臣弟接受处罚。”

    “好吧,即日起进行东海郡交接,然后早返楚国,认真反省,好好认识自己的罪过。”

    “遵旨。”就这样楚王刘戊的仅有两郡的王国变成了一郡,国王其实变成了郡守的地盘,可是国小力弱,又与皇帝刘启兄弟关系较远,所以一时间只能忍气吞声,不免小心谨慎。

    接着晁错又一一列举了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过错,皆是对皇室祖宗不敬,有违社稷的祖制等名声奏请皇上对他们进行处罚,皇帝刘启一一准奏,割去赵国常山郡、胶西国六县以示惩戒。

    消息迅速传遍大汉全境,一时人心惶惶,心中最慌乱莫过于吴王刘濞了,得到消息后,刘濞马上传中大夫应高前来,应高走进吴王宫,吴王问道:“中大夫,对目前天下形势有何看法呀?”

    “大王的意思微臣能猜出八九来。”

    “哦,那就不妨直接讲来听听。”

    “近期楚、赵、胶西三国被削郡县,长安目的非在楚、赵、胶西三小国,而最终在我强吴也,大王定在为此担忧。”

    “哈哈哈,知我者,中大夫也,不知中大夫有何良策?”

    “为今之势,削藩之策在晁错匹夫的推进下是一定要执行的,那么大王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准备,否则吴国会由大变小,由小变无。”

    “如何准备,有什么好方法吗?”

    “今皇上要削减王国,如果没有人反对,会被各个击破,现在的王国皆是先帝所封,必会激起各诸侯王的不满,,我们可以联合诸国,共同抵御长安的政策,只要各国同心协力,可以轻松占有大汉半壁江山的地盘,即使不能吓倒当今皇上,至少可以分庭抗礼了,关键时刻还可以来一个鱼死网破,到那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可惜,就是不知道其它诸王能否听命本王的联盟。”

    “大王放心,如果信得过我应高,我愿带着大王的旨意前去说服诸王,联合定能成功。”

    “哈哈哈,好,本王就等中大夫这句话,我有中大夫的支持,何愁刘启小儿,哈哈哈哈。”刘濞大笑道。

    于是应高拿着吴王刘濞的信物开始了游说诸王国的活动。

第81章。七国之乱(3)() 
周亚夫冷静了一下看着张佳扬问道:“你是何人?”

    “我是嫁到匈奴刘羽公主的护卫。”

    “你是匈奴人?”

    “不,我是汉人。”张佳扬想了想尽可能不多说话,心中清楚多说无益。

    “那你怎么来到了吴楚大营的?”

    接着张佳扬把自己受公主刘羽所托到广陵看望其家人的事情说了一遍,恰巧遇到吴王造反的事情,偶然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前来通知皇上。

    周亚夫说道:“好样的,如果情况属实,你算立大功一件,我立刻将此消息上报皇上。”

    且说皇上刘启听到诸王造反的消息,猛然间不知如何是好,马上诏来老师晁错进行商谈。

    “现在诸王造反,多路大军,几十万人马向长安逼来,请问恩师有何妙策?”

    晁错一时也慌了手脚,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匆忙回答道:“陛下可以率领大汉精兵御驾亲征,凭借陛下的天威恩泽,定然能平定叛乱。”

    “让我御驾亲征,那恩师你做什么?”

    “老臣留守京城,为陛下筹备粮草做好后援工作。”

    “哼哼哼,恩师出的是什么馊主意,想必你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退下去吧。”

    “诺。”

    晁错回到御史府,对皇上的态度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想到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袁盎,此人尽管现在已经是庶民,但他应该为吴王的造反承担责任,当初查出他收受吴王贿赂,皇上就应该将他斩首,这次机会来了,于是将自己的几个属官叫来。

    晁错说道:“袁盎受过吴王的贿赂,包庇吴王,说他不会反,现在吴王造反了,应该审问袁盎预知吴王反叛之罪。”

    其中一个属官说道:“现在这么办恐怕没有好处,如果吴王未反之时进行调查,得到他参与谋反的证据还比较有价值,如今吴王已反,再调查毫无意义了,而且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袁盎预先知道吴王谋反。”

    “是呀,现在整理袁盎的材料有点不是时候,袁盎参与吴王造反的材料确实不足,请晁大夫三思。”其他几个属官附和道。

    晁错的建议没有得到属官的认可,晁错一时犹豫不决,暂时把此事搁置了起来。

    且说皇上刘启从晁错处得不到好的良策,一时在未央宫没了主意,想了想就摆驾长乐宫,拜见窦皇太后。

    “臣儿给母亲皇太后请安。”

    “哎呀,皇上来了,这几天来这里少了,是不是因为那几个王闹得。”

    “皇太后都知道了。”

    “他们的讨伐檄文发的漫天都是,我老太婆怎么能不知道,这些封王,不好好的在封国内享清福,老想着干大事,今天终于聚在一起凑胆子了,以我老太太看他们成不了什么大事。”

    “母后,臣儿正在为此事犯愁呢,他们没有反的时候不知道愁,等这事发生后,发现自己毫无办法了。”

    “我老太婆早就提醒过皇上,身边别只有那个晁错一人围着,这样会出事情的,这不事情来了吗,不过呢,该来的迟早要来,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不是。”

    “哎,是呀,皇太后训示的对。”

    “后悔的话就不多说了,还是说正事,现今反王们的主力是吴楚的军队,他们已经到了睢阳,睢阳什么地方,那里的梁王刘武是陛下的亲弟弟,我坚信谁反他都不会反,武儿会顷全梁国之力来死战的,即使他城池被攻破也不会后退半步的,这个皇上大抵放心,有梁国在长安暂时没有危险,另外先帝崩时曾留下一言不知皇上还记得吗?”

    刘启想了想回答道:“母亲说的是不是,天下有急事时请用周亚夫。”

    “对,陛下现在还不糊涂,该周亚夫动动了,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是。”

    “母亲,是不是只用周亚夫一人有点孤单了,”

    “呵呵呵,是啊,用将就应该用信得过将领,不然也会招来大祸,老太婆心中有一人,想让陛下猜猜。”

    “母亲说得是不是窦婴。”

    “皇上和老太婆想到一起来了,就是他。”

    “母亲,我得到诸王造反的消息就差人叫过他,可是他不应诏,我一时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

    “呵呵,我这个侄子,真的还耍小孩子脾气,不就是老婆子削除了他的宗室籍这事闹得吗,我相信他还是识大体的,社稷危难之时,不会袖手旁观的,陛下还是放下架子,说起来都是自家人,有什么疙瘩解不开的。”

    “是,儿臣再差人去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