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还说这个呢,那回上了你俩小子的当,差点儿没把我给整趴下。”江逸晨瞪起眼睛斥道。
来顺儿和喜子听了这个,都哈哈乐了起来。
原来有一次这俩人来姑姑家找到江逸晨,说后山上有野蜂窝,里面的蜜多,又香又甜,准备去搞一把。
江逸晨的嘴也馋,二话不说就跟着去了。
按照惯例,把松树枝点燃,用烟熏野蜂窝,将工蜂熏跑,然后趁乱上树割一块蜂巢,装桶里带走。
谁知因为头天下过小雨,松树枝有些潮,不好点,烟量也不足。结果出事儿了,惹来一大群炸窝子的野蜂,愤怒地向三人起了攻击。
三人赶紧逃跑,野蜂子穷追不舍,要说这长腿的哪比得了长翅膀的,很快就被追上。
正好前面有一条小河,来顺儿和喜子没犹豫,招呼了一声就扑通通地跳进水里,躲开了野蜂的搜索。
江逸晨嫌河水冷,不愿下去,只是脱去上衣,使劲儿挥舞抽打野蜂子,结果可想而知,被训练有素的空军军团蛰得满头满脸的包,红肿难耐,又痛又痒,苦不堪言。
跑回家,姑姑、姑父的训斥自然是免不了,还被晴晴笑话。
随后又是拔刺,又是肥皂水清洗、大蒜捣汁敷,折腾了一溜儿够。
姑姑不忿,跑到来顺儿和喜子家告状,两个闯祸的小子也各自狠狠挨了一顿笤帚疙瘩。
“呵呵,晨子哥,当时我叫你跟着跳河里,你偏不下来,非要和野蜂子比武,我都急坏了。”来顺儿嘻笑着说道。
喜子想起这事儿,也乐得弯下腰。
江逸晨摇摇脑袋,不想再提这糗事儿。他看看天色,再掏出手机瞧瞧,已经将近下午五点钟了。
“别在这儿傻站着了,走,咱们找家饭馆,边吃边聊。”他提议道。
“好啊,我正好饿了呢。”
“我也是。”
两个小子听说下馆子,都忙不迭连声答应。还帮江逸晨拿购物袋。
三人一起往前走,不远处的大街上有一个家常菜馆,门面看上去还挺干净的。
就是它了,江逸晨随即带头儿走进去。
找了一个靠窗的餐桌旁坐下,服务员赶紧拿着菜单过来。
三人商议一下,点了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凉拌拉皮儿、蒜蓉黄瓜、西红柿鸡蛋汤等几样家常菜。外加两瓶啤酒。
服务员说了声请稍等便走开。
“哎,说正经的,你们俩也跑到住建委门口,跟那些人凑一块儿,是咋回事儿啊?”江逸晨问道。
提起这档子事儿,喜子和来顺儿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来顺儿叹了口气,对江逸晨说出事情的缘由。
磨盘子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又没有什么叫得响的土特产,所以村里一直不富裕。
来顺儿在县城里读到了高二上学期,不愿再念书,辍学回家了。喜子更差,初中毕业后,根本没有去参加中考,在家帮着老爹务农。
不过土里刨食儿终究没什么奔头儿,这些年打工风气兴盛,村里的年轻后生们大多外出挣钱去了。
来顺儿和喜子也坐不住了,于是俩人和家里商量过之后,结伴同行,一起来到粼江市找工作。
通过老乡的介绍,他们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待遇还真是不错,只要有活儿干,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这与在村子里务农的收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想到每月能有三十多张红彤彤的老头儿票,来顺儿和喜子精神头儿十足地上工了。
上工之后才知道,建筑工地的工钱不少,可是这活儿也确实不好干啊。累人不说,环境更是糟糕。
只要一刮风,那劈头盖脸的沙子和土,吹得嘴里、鼻孔里、头上到处都是。收工后洗澡都得清理半天。
住的工棚冬寒夏热,人员又多,晚上睡觉都觉得气闷,更别提夏天苍蝇蚊子一群群的招摇过市了。
还有工伤问题,就他们所在的地方,这一年来就出了好几起。现在还在为医药费扯皮。
好不容易把这些都熬过来了,辛辛苦苦挣了几个月足额的钱,还给家里汇了一笔,谁知后半年却又出了事情。
他们的工资大约是半年一结,平时只生活费,包工头说后面的得按规矩年底统一结算。等到了时间,包工头却又哭丧着脸,说建筑公司不给钱,他的腰包也是空空如也。
于是一群工人找到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理论,可人家的理由很充分,甲方拖欠了工程进度款,他们也没有办法。
大伙儿气愤之极,贴标语,堵工地大门,闹腾了一通,可问题也没能得到解决。后来有人提醒,所有的建筑公司和项目都归市住建委管,然后才有了住建委大楼门前的那一幕。
“住建委的人怎么说?”江逸晨问道。
“还能怎么说,刚才你也瞧见了,那位王主任这几天都出来了三趟,还不是老一套,已经报给上级领导了,让我们先回去等消息。”来顺儿愤愤地说道。
“这个什么王主任,不会是住建委主任吧?”江逸晨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太熟悉。
“要是就好了,住建委主任官儿那么大,怎么可能随便抛头露面的。听说那就是个啥办公室主任。”来顺儿摇头否认。
“现在俺俩的钱都花光了,眼瞅着这就要过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着落。”喜子说着,悲由心生,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
他抽了一下鼻子,然后用袖口使劲儿擦了一把眼睛。
“瞧你那点儿出息,跟个娘们儿似的,也不嫌丢人。”来顺儿瞧见喜子的模样,气儿不打一处来。
第八十七章 招揽人手()
这时,服务员端着盘子走过来,开始上菜。
“好了好了,工钱的事情再慢慢想辄,反正有一大帮子人呢不是。先回去等信儿,到时候看看具体情况再说吧。今天咱们哥儿几个难得碰上,就别再扯这些不高兴的事儿了,来来,好好喝两杯。”江逸晨知道现在社会上扯皮的事情很多,急也没用。于是张罗着打开啤酒瓶,给每人面前的玻璃杯都满上。
“对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别想那么多了,喝。”来顺儿端起啤酒杯,三人一起碰了一下,然后就往嘴里灌。
“哇,好清爽。”他咂吧了一下嘴,放下啤酒杯,又用筷子夹起一箸宫保鸡丁。
喜子受他的影响,也暂且收起心思,大口喝酒吃菜。
三人一边用餐一边聊天,话匣子一打开,桌上的啤酒显然是不够用了。江逸晨招手让服务员又上了两瓶。
说着说着,他蹙起眉头,心中若有所思。
“晨子哥,要说起来,我还真羡慕你们啊,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到时候在粼江落户,找个办公室的白领工作,风吹不着,日头晒不着的,又舒坦又体面。”来顺儿与江逸晨碰杯,又灌上一口。
“是啊,我俩念书都不成,这脑子不灵光啊。”喜子也附和道。
“羡慕我们?呵呵,要是倒退个十几年还差不多。用网上的话来说,你俩还真像是火星上过来的。”江逸晨感到很可笑,这年头儿的普通大学生还值得人羡慕。
于是他把当前因为扩招,大学生多如牛毛,工资低下,工作机会难找等现状给面前两位说明一番。
“原来这样啊,哎,花了那么多学费,也不容易啊。”来顺儿听说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还远不如他们这些农民工的水平,也连连摇头,感慨不已。
“对了,谈点儿正经事儿,你俩以后打算怎么办,就这么一直在工地上打小工吗?”江逸晨问道,他心里此时有了一个想法。
“唉,那还能怎么地,工地上虽然累点儿,但是工钱高啊,比去饭馆刷盘子、当保安啥的强多了。实在不行的话俺们过完年就换一个地方干,总不会天下乌鸦一般黑吧。再说了,俺俩也没学啥技术,要说现在高级技工那才叫一个牛,到处都抢着高价聘请。”来顺儿叹了口气,要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学个车工钳工之类的,那现在也不至于此。
“技术也分很多种,不光是工厂里的那些玩意儿。绿色小说1vsexs对了,庄稼地里的把式你们俩还能玩儿得转吧?”江逸晨接着问。
听到这话,来顺儿和喜子奇怪地对视了一眼。
“地里的活儿?那倒是问题不大,俺们家里的人不多,这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谁还能待在屋里头享清福。就是上学的时候,农忙那会儿也得赶回去干活儿啊。”来顺儿回应道。
“那养鱼养虾呢,做过没有?”江逸晨继续了解,他的脑海中渐渐形成一个思路。
“晨子哥,俺们村里没啥养水产的,放养鸡鸭山羊倒是不少。”喜子也插上一句。
“这样啊,来来,多吃点儿,不够再加菜。就是别剩下就行。”江逸晨张罗了一句。
“晨子哥,不用了加菜了,再来碗米饭,把桌上的这些个包圆就够了。”喜子连忙摆手。
江逸晨招呼服务员又加了三碗米饭。
“来顺儿,喜子,咱们都不是外人,我跟你俩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晨子哥,有啥你就直说,俺俩啥德行,自己都清楚。”来顺儿说,他以为对方接下来要责怪自己二人不学无术。
“我想啊,这工地上干活打杂也就是短时间挣口饭吃,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体力活繁重,透支身体,而且环境恶劣,听说长期干活儿的建筑工人很容易患上职业病。什么矽肺、水泥尘肺、苯中毒等等,花样多得很。你们现在年轻,可能还不觉得,等过些年就知道厉害了。”江逸晨吃了口菜,缓缓说道。
来顺儿和喜子又对瞅了一眼,目光中流露出无奈之色。这个事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工友们休息聊天的时候,都谈起过,而且现在医院如虎口,进去一趟就如同扒层皮,令人胆寒。所以他们平时都不愿意去想这些烦心事儿。
“给你们透个底儿,我手里头现在有个新项目,是从农科所一位朋友那里弄来的种植养殖特种技术,简单点儿说吧,就是充分利用这项技术,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出来的东西,比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品质都要高出很多,前景相当可观。”江逸晨压低声音,开始步入正题。
“那还真是厉害啊。”来顺儿顿时来了兴趣,他也跟着放低声音,同时瞅瞅周围的情况。
来顺儿并不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他曾经听说普衡县城周边有几位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大户,技术非常高,专门养大闸蟹、甲鱼、蝎子等等,每年上百万的收入,肥得流油。令人羡慕不已。
可惜就是干这行投入高、风险大,技术要求也不一般,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搞得起来的。
“现在项目还在规划初创阶段,你们俩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嗯,前期是艰苦一些,但如果以后起来了,你们可就是创业元老的身份,不一样了啊。”江逸晨随即抛出了橄榄枝。
他要做的事情牵扯到保密问题,随便找人的话还真是有点儿不大放心。
“那,我俩能干啥呢?”来顺儿好奇地问。
他们这批所谓的新一代民工,脑子相对灵光,可不像老一辈的同行们那样,只知道埋头勤勤恳恳地干活儿。
如果有好的项目,能够在创业之初参与进去,将来倒是很有奔头儿。
“干啥,很简单,转回本行,种田去。”江逸晨坦然说道。
“种田?”来顺儿和喜子面面相觑,他们从农村出来,就是想摆脱土里刨食儿的日子,难道现在又要做回去?
接下来,江逸晨先向他们介绍了云沙岛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等等大致情况,然后讲述自己的初步规划。
第八十八章 开发计划初定()
江逸晨向二人介绍自己的初步计划。
他的设想是,让来顺儿和喜子先期上岛,种植调料、蔬菜等作物,同时搞搞小规模的海产品滩涂养殖,待试水成功,再考虑增添人手,扩大种植、养殖规模。这样也是为将来的事业展进行原始资金积累。
等到他大学毕业,将申请成立一家餐饮公司或者农产品公司,在这个平台上展产供销一条龙的餐饮行业。再过一段时间,资本实力到达相应程度的时候,那时就正式向有关部门申请承包云沙岛。
当然,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万一在这期间,云沙岛被别人拿走,那也只好认倒霉,另外再寻其他的岛屿吧。
不过来顺儿二人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创业元老的身份虽然诱人,但由于前期岛上没有任何基建设施,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恐怕得当很长一段时间的山顶洞人。因为在海岛被正式承包下来之前,是不可能投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