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也是。”马得韬坦然接受了这个理由,端起啤酒杯与齐泽辉碰了一下。
其他三人都笑了起来。
“晨子,你那儿怎么样?现在找工作可得趁早下手,要不然好位置都得让别人给抢走了。”齐泽辉又问起江逸晨。
“没戏,我实习的那个公司对我一点儿表示都没有。”江逸晨摇摇头说道,夹起一块荷兰豆丢进嘴里。
第七十章 舍友聚会、苗圃劳动()
江逸晨与舍友一起聚餐。燃*文*
要说起这食堂小炒部,掌勺的都是专业大师傅,过去吃过几回觉得很香,现在来看也就那么回事儿了,还真比不上鼎香园的麻辣烫。
“晨子,这你可就太迟钝了。公司没表示有什么关系,你自己得主动一点儿,去找经理汇报汇报工作,谈谈心啊。”齐泽辉劝告道。
“是啊,你又不是啥名角大猩猩,还等着人家八抬大轿来请你啊?”方旭也同意齐泽辉的说法。
“算了,那个公司我也不喜欢,没啥意思。”江逸晨淡淡地说道,接着吃菜。
“咳,你们瞎操个什么心,真是皇帝不急太。。。那个啥急。要我说,就晨子这条件,等毕业以后踏踏实实再找也来得及。对了,到时候要是实在不行,我和老爹说说,咱们一块儿干也成。就是别嫌庙子太小啊。”肚子圆很仗义,拍拍胸脯承诺道。
“再说吧,八成我自己会解决的。”江逸晨敷衍道,其实他现在对找工作什么的已经毫不在意了。
至于方旭,他的目标仍然没有变,就是所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同时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目前并不想在求职上浪费太多精力。当然,如果运气逆天,两样都中的话,那自然是舍鱼而取熊掌也,毕竟后者可是响当当的金饭碗子。燃*文*
其实这也代表了许多成绩优秀学生的想法,被称之为做精英,走精品路线。
舍友们继续边吃边聊,说起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不由唉声叹气,说自己等人没有赶上好时候。
当前大学年年扩招,抢饭碗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即便勉强找到工作,薪水也往往低得可怜。还真不如普通农民工、保姆之类,和技术工种相比那更是差得连人家的尾烟都瞧不见。
那些家庭困难,借债供孩子上大学的,十有**得收获失望了。
网上甚至还流传着一个说法,第三次读书无用论已经悄然抬头。
话多酒也下得快,不知不觉中,八瓶粼江啤酒就被干掉,肚子圆又招手让服务员给上了三瓶。
这顿饭吃了一个半钟头才结束。当五人踏出小炒部门口的时候,一个个都感觉熏熏然的,于是通通回宿舍睡大觉。
江逸晨睡了两个小时,就从床上爬起来,在四周鼾声中穿衣出门前往苗圃。
出门已经四天,还得去菜地里照料一下。廖老头儿当初可是说好,什么都不管的。
进了苗圃大门,黄狗墩子仍然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也许是经过数次警告的缘故,并没有叫唤。
廖老头儿正甩着一把山羊胡子,在种植珊瑚树的地里忙碌,见到他来了,连忙挥手招呼:
“正好,你小子可来了,赶紧过来给我帮帮忙,一会儿就要来车拉苗。”
“老廖,你还真不客气,我刚刚回来,也不请我喝口茶水啥的。”江逸晨不满地说着,但还是挽起袖口走过去。
“嘿,你又不是校领导,跟你小子客气个啥。别废话,赶紧的。”廖老头儿将铁锹柄丢给他,后者只好接住。
就这样,江逸晨在廖老头儿的指挥下起了两百多棵珊瑚树苗,他旺盛的体力还得到了对方的夸赞。
“行,多练练肯定是个好把式。干脆给我当徒弟得了,要说这行还挺缺人的。”廖老头儿一副现难得人才的口气。
“得了,你又不是隐居的武林高手,我跟你有啥好学的。”面对无理要求,江逸晨自然是一口回绝。
“我老头子手里可有不少绝活儿,真不识好歹。”廖老头儿弯腰收拾珊瑚树苗,也不继续强求。
等拉货的车子到达,驾驶室中下来两名工人,在单子上签字后,将起出的珊瑚树苗全部装车运走。
工作完成,廖老头儿邀江逸晨一起去喝水歇息,后者拒绝了,他还得抓紧去自己的调料地干活儿。
前者感叹了一句还是年轻人体力好,然后背着手溜达回住所去了。
江逸晨拿起水桶、铁锹来到东墙根处的菜地。
几天不见,地里野草又是疯长。没办法,这东西生命力本来强,再沾了空间混合冰水的光,不飙才怪。
他走上前,弯腰开始拔草。
现在时值深秋,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不过粼江市属于海洋性气候,冬天平均气温也在零度以上。一般植物虽然不会冬眠,但生长状态趋于停顿是必然的。
不过田里的几种调料依旧是生机勃勃,显示出旺盛的活力。目前它们基本上都属于第二代作物,简单来说,就是最初的那批作物结出的种子或者根茎块进行再繁殖的,放眼望去,体魄的强壮更是过上代。
江逸晨稍停了一下手,将大葱掐了一点儿葱叶放到鼻端,顷刻,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根据记忆,这气味也明显比原先的来得更香更纯。
看来,种子确实得到了优化无疑。调料品质的提升,也就意味着烹饪用量可以相应节省一些。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种植劳动,他的实践经验增加了不少,作物的产量比起当初也得到了一些提升。
这块菜地面积虽然狭小,但作物生长度快,产量又高,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麻辣烫店的日常使用需要,原先担心供不上货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了不少富余。辣椒、小茴香晒干装袋存放在库房中,大葱和姜就只能继续在地里面待着了。
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多出来的调料呢?
直接拿到外面去卖,这个暂时是不用考虑的,销售价格、销售渠道、货源来路、是否有人觊觎等等,问题麻烦多多,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所以还是想办法自身消化较为明智。
扩大麻辣烫店的规模,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法子。但目前显然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开业时间不长,方方面面还没有完全理顺,吴大娘她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也有待提高,进展太快反而会造成混乱,适得其反。而自己这边,由于学业尚未完成,精力也实在有限。
不能着急,还是慢慢考虑清楚再说吧。江逸晨晃晃脑袋,继续干手里的活儿。
第七十一章 回到鼎香园()
学校苗圃调料地中,江逸晨正在忙碌。燃*文*
除草完毕,他接着从土中掏出一部分姜块,敲掉泥巴,拿到自来水下冲洗。
由于时间足够,现在收获的已经是老姜了。老姜相对于嫩姜来说,味道辛烈得多,更适合做为调料使用。
地的边缘处还有少量小葱,当初把宿舍里的那盆葱苗搬过来后,马上进行了分开移栽。现在已经从根部繁殖出不少新的植株。
不过小葱相比大葱来说,更适合做配菜而非调料,所以一直也没有用到麻辣烫店里去。
江逸晨想了想,上前拔了几把小葱,准备带到店里自己人吃。
干完地里的活儿,他把老姜和小葱放进袋子中,收拾妥当后便向苗圃大门方向走去。
路过住所,廖老头儿正在刮鱼鳞准备做饭,邀他一块儿喝两盅。
江逸晨婉言谢绝,说自己晚上已经和别人约好了,便告辞离开。
他一路走出学校北门,前往合林路上的鼎香园。
此时天色渐暗,正赶上晚餐的时间。
麻辣烫店热闹如常,门外摆上了五张餐桌,桌桌客满。四处弥漫着醉人的香气,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笑喧哗,还不时有人招手示意,或加菜或结账。
从他们的吃相和熟门熟路的架势来看,恐怕早已经成为这里的忠实老客。
靠西边的一桌年轻人吃得兴起,要了几瓶啤酒,开始吆五喝六划起拳来。引得旁人纷纷侧目,却不敢制止。
江逸晨微微摇头,这种情况也不好多说什么。自己这儿不过是个街边小吃店,客源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可不像那些高级餐饮场所一样,能定出一堆规矩来让客人们遵守。
而且严格来说,自己这边在人行道上摆桌子经营,其实也不符合规定。算了,只要不太过分,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张凤兰双手端着四个大盘子,从店门口进进出出地给客人上菜,动作稳当熟练,看样子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工作技能大涨。
江逸晨走过去,和店里三人依次打了招呼。
吴大娘见他回来了,非常高兴。不过现在生意正忙,也没功夫多说两句。
江逸晨先将手中装着小葱和老姜的袋子交给她,然后挽起袖子帮忙。
有了他的加入,吴大娘等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一直忙碌到晚上将近八点钟,麻辣烫店才打烊收摊。
四人接着收拾,半个多小时后才坐下来一起吃晚饭。
餐桌上,吴大娘告诉江逸晨,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店里最近几天的营业额持续上升。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提升单人消费量,她们开始增加麻辣烫串的品种,这一招非常见效,丰富多样的涮烫食材和味道口感,让顾客们有了足够大的选择余地,百吃不腻。
另外由于人手紧张,她听从了江逸晨的建议,现在基本上各种采购工作都打电话让人送货上门,成本因此增加了一些,但很值得。
“麻辣烫是现涮现吃,材料最讲究个新鲜,这块儿可决不能含糊,要不然砸招牌就麻烦了。”江逸晨提醒道。
他想起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桩报道,说有个饭馆因食材过期变质,舍不得扔继续使用,导致顾客食物中毒,因而惹上了一身麻烦官司。
要说店里只要把住进货关就足够了,因为生意好,各种材料消耗流转得快,在运转环节倒是不用担心。
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食客往往不愿意去生意冷清的饭馆用餐,味道好坏先不说,周转不灵,谁知道你厨房里的材料存放了多长时间?
“这个我老婆子当然知道,你放心,我干了这么多年,心里有数的。”吴大娘点头应承道。
江逸晨接着说店里的人虽然少,但也最好定个规章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内容倒是不用那么复杂,简单实用即可。
比如从食材的进货验货到厨房处理、标准涮烫程序操作、卫生清扫等等,大家一起遵照执行。先适应一段时间,等将来人员增加后就比较容易管理了。
这个要求不过分,吴大娘也痛快地答应下来。
江逸晨又聊起媒体上一直抨击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像什么原料的农药残留标,激素过量,瘦肉精、苏丹红之类违规添加剂等等,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有专家评论,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问题,是造成当前绝症患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吴大娘和张凤兰对此深有同感,都说现在的菜、肉、蛋确实没有早些年的有味道,店里的麻辣烫好吃,其实基本上就是靠特种调料在撑着。
但这个话题聊归聊,实际上却根本没办法解决。因为这里涉及的层面可相当复杂,吴大娘三人又不是鉴定专家,也只能凭经验尽量把关。
要说好东西也不是没有,比如大型市中那些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的绿色有机专柜,但那价格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尤其这种档次的小店,更不可能去采购那个级别的东西,也就是随大流而已。
其实在当前这个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趋于崩坍的社会上,开馆子的只要不使用地沟油,那就已经算得上是道德模范,良心大大的好了。
江逸晨叹口气,最后自嘲无奈地做出这个总结,吴大娘三人听了想笑,却又现笑不出来。
聊完沉重的话题,晚餐已经接近尾声,这时,江逸晨想起了存放在寒冰空间里的那包云沙岛的特产。
“对了,我这次出门,去了趟海边,这不,还给晓佳妹子带了点小礼物。”他微笑着对苏晓佳说道。
同时将右手伸到桌子底下,将空间中的一个塑料袋子取出来。
苏晓佳正在回味他刚才说的食品安全问题,突闻此言,有点儿手足无措,脸蛋上也微微泛红。
“咳,出门还带什么东西啊,怪累人的。其实丫头啥也不缺。”吴大娘眼角的鱼尾纹堆起,面带笑意地说道。
“其实也没啥,都是我自己捡的。”江逸晨说着,右手将那包东西放到桌面上。
三人定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