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海岛农场主 >

第284章

海岛农场主-第284章

小说: 海岛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没问题。哎,当着面你可别叫人家两口子啊,小周这人挺正经的。”马得韬提醒一句,然后转身出门奔楼下厨房去了。

    *****************************************

    当天晚上七点钟,在鼎香园总店的三楼接待室内,江逸晨设酒宴款待方旭和周咏馨,肚子圆也被叫来凑热闹。至于齐泽辉,因为被公司派遣到外地出差去了,只能缺席。

    江逸晨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周咏馨。这位面貌清秀的白皙少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更为难得的是,完全没有一点儿官家千金的架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暗暗赞叹方旭这小子真是好福气。

    马得韬、晴晴都早已与小周混得很熟了,给大家做了一番相互介绍之后,最初的拘谨感迅速消失殆尽,碰杯、饮酒、吃菜,天南海北的一通儿神侃,桌面上的气氛很快就融洽热烈起来。

    不过江逸晨看出小周的性格虽然随和,但还是比较矜持的,所以席间适时制止了肚子圆想拿她跟方旭之间的关系开玩笑的意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马得韬提起了这边准备开海鲜酒楼的事情。

    “好,这个好。海鲜酒楼上档次,是个大买卖。我举双手双脚赞成。”肚子圆对此大感兴趣,立刻出言力挺。

    随后从面前的盘中夹起一块辣子鸡丁塞进嘴里,嘶,又辣又鲜又香,再灌上一口粼江生啤,真叫够味儿。不虚此行,这鼎香园当真是吃货福地啊,外面那些饭馆根本没法儿比。他眯起眼睛,圆脸上满满的享受表情。

    “好啥啊,到时候你这厮不会就憋着来蹭吃蹭喝的吧?”马得韬揶揄道。

    “瞧瞧,小瞧人不是。你以为这高档餐饮这么好整啊,那大多都是请客吃排场的。刚起步的时候,要是没点儿关系捧场的话,谁会登你的门?”肚子圆瞪了对方一眼,以见多识广的口吻说道。

    “那就要看杜老总的面子,多多帮忙喽。”江逸晨微笑着将啤酒杯端到肚子圆面前,两人碰了一下。

    “呵呵,不敢当。不过这海鲜酒楼要是能搞起来,往后我老爹请客,我撺掇他带人去你们那儿不就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肚子圆应承道。

    他老爹的贸易公司虽不算很大,但一年到头请客吃饭的次数可不老少,借此照顾一下自己的兄弟们那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另外,刚才听晨子他们聊海岛、天然渔场的情况,拥有上等新鲜食材,起步显然较高。虽说自己还尚未尝到,但就以鼎香园当前的餐饮水准推断,估计海鲜酒楼八成也差不了。更何况这不仅是帮兄弟,同时也是在帮自己,美酒佳肴,让客户吃喝尽兴了,生意更容易谈成,自己在老爹面前也好表现一番,省得老是被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江逸晨和马得韬听罢倒是很高兴,对于海鲜酒楼的经营,严格来讲他俩目前都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里面的水深水浅尚不得而知。就算东西再好,但既然要走高端路线,架子还得摆着,总不能像麻辣烫一样到大街上烧着汤锅宣传叫卖吧。所以这起步初期阶段还真是很需要外界的助力。

    几人就此话题聊开,连方旭都掺和进来。

    肚子圆身为少东家,公司的商务宴请自然少不了参加。他谈起自己光顾过的粼江几个有名的海鲜城,将它们各自的菜品特点,经营服务模式,还有环境布局,装修装饰风格等等,一一分析,娓娓道来。其观察之细致,令同桌几位刮目相看。没想到在学校里整天大大咧咧、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家伙,现在居然大有长进,眼界见识都不一般了。

    大伙儿又碰了几杯。江逸晨问肚子圆,上次听说他老爹认识市美食家协会的副会长,既然是吃货的圈子,那么信息肯定多,看看能不能介绍几位手艺过硬,能撑起台面的特级大厨。

    肚子圆说这个回头儿倒是可以去打听打听,不过现在真正有能耐的特级厨师,各个饭馆酒楼都跟宝贝似的供着,挖墙角可没那么容易。

    酒宴一直持续到夜里将近十点钟才告结束。肚子圆打电话找了个熟悉的代驾司机过来,然后带着方旭、小周,三人一起下楼登上他那辆白色的别克君威。

    江逸晨等人也下楼相送。

    双方挥手告别,随后汽车掉头,驶出了鼎香园后院的大门。

    席间晴晴没有喝酒,于是江逸晨让她开车,把自己和马得韬送回位于广平街的出租房。

    今天没见到晓佳妹子,据说是到一位叫什么螃蟹婷婷的顾客兼网友的家里做客去了。

    江逸晨回屋后用手机短信跟她联系上,问起她的诊疗情况。

    正好,苏晓佳说明天上午她要去唐济林国医馆,继续进行针灸治疗。

    江逸晨告诉她,明早在鼎香园等着自己,到时候开车接她一同前往,顺便也去了解一下相关的具体情况。

第四百七十二章 唐济林国医馆() 
次日,江逸晨一大早就起床,到对面房间敲门叫醒马得韬。洗漱完毕之后,二人一同下楼,开车抵达西水井街鼎香园总店。

    在店里用过早点,江逸晨接上晓佳妹子,让她指路,一块儿前往唐济林国医馆。

    路途中,江逸晨并没有谈起她的病情,只是闲聊了一些关于岛上的趣事。副驾座上的苏晓佳专注地聆听,又不时掩口浅笑。

    国医馆位于北城区的长风大街,距离本不算远,但由于赶上堵车,结果足足花了一个钟头才到达目的地。没办法,在大都市里这种情况实乃家常便饭,急不得的。

    将车子停靠在路边,江逸晨推门而下,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三层楼的棕色建筑,坡顶,门面瞧上去中等规模,还有一个小院子。

    外观普普通通,没什么特色,入口上方悬挂一块黑底烫金字的招牌,上面书写“唐济林国医馆”五个隶书大字。

    苏晓佳来到他的身边,打手势表示就是这里了。江逸晨点点头,两人一块儿往入口处走去。

    进入大厅,消毒水的气味儿迎面而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自从拥有了寒冰空间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生过病,自然也不曾光顾医院,这气味儿还真让他不大习惯。

    环顾四周,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居然不少,还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厅内引导秩序,以及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等。

    眼前的情形令他颇有些惊讶,要知道今天可不是周末休息日。而且,到私人诊所看病可享受不了医保,全得自个儿掏腰包。

    不过转念一想,从这个角度兴许也能反应出医馆某些方面的实际水平。

    由于苏晓佳已经提前预约。所以也不用挂号了,她又向江逸晨比划了个手势,然后往右拐,沿通道走到一间门牌号为106,挂着《针灸二室》木牌的房间前停下。

    伸手敲了敲,片刻。房门打开,出现了一名身穿白大褂、戴黑框眼镜的男子,约莫三十几岁,胸牌上写着“主治医师张文昊”的字样。

    苏晓佳将准备好的病历本、预约单递过去,张医师看过之后,让开门口,示意她进屋。

    江逸晨跟了上去,却被阻拦,理由是里面地方小。只能患者入内。

    “我是她哥哥,刚才外地回来,想多了解一些我妹妹的治疗情况。通融一下吧。”江逸晨请求道。

    张医师皱了皱眉头,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但要求他只能待在旁边,不要随意走动、喧哗,以致干扰治疗工作。

    江逸晨连忙答应。随后走进针灸室。

    房间不算大,地砖白墙。装修依然很普通。只是天花板的阴角处镶了一圈木装饰线,窗户为木花格窗,这两项简单的元素给室内增添了几分中式的味道。

    屋里摆放了三张治疗床、几把木椅,还有若干活动屏风。几名患者或卧或坐,正在接受治疗。

    苏晓佳根据指示,坐到了靠窗的一把扶手椅上。也许是因为已经来过多次。脸上看不出一丝紧张的表情。

    那位张医师从柜中取出一个外面贴着标签的针灸包,核对了一下名字,然后打开,将里面数支长长的银针取出,挨个用酒精棉消毒。

    看样子是专人专用的。以避免因消毒不到位而引发交叉感染,还算比较正规。江逸晨心中暗想。

    片刻,张医师又用镊子夹起酒精棉团在苏晓佳的的耳后、脖颈等处擦拭一番,紧接着用右手拇指食指拈起银针,分不同部位依次刺入,并捏住针柄,进行抽提和捻转。手法瞧上去甚为熟练。

    过了一会儿,他停止动作,告诉苏晓佳,需留针半个小时,让她静坐即可。随后便离开照顾其他病人去了。

    江逸晨好奇地打量着那七、八根驻留在皮肤上,纤细挺直的银针,刺入皮肉,却没有丝毫的血迹,真是很奇妙的感觉。针灸这种华夏最为古老的治病方式,虽耳熟能详,但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

    “疼不疼啊?”他关切地小声问道。

    苏晓佳微微摇头。看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自己,突然想起上回他在企鹅通信中曾说过关于刺猬的笑话,不禁脸色一红,闭上了眼睛。

    江逸晨观察了一阵,因对穴位分布并不太熟悉,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坐在旁边的一张方凳上等候。

    好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并不长,张医师及时返回取针,又在病历本上做了记录,治疗暂告结束。

    从针灸二室出来,接着要去唐济林大夫的诊室进行复查。

    唐大夫的诊室位于二楼东面,门口的长条椅上坐着数位病患正在等候。

    苏晓佳在此治疗了大半个月,对于流程什么的早已熟门熟路。她将病历本和预约单交给分诊台的护士,二人找个空位坐下。大约过去四十分钟左右,终于等到护士叫她的名字。

    江逸晨陪着晓佳妹子走进了唐大夫的诊室,反手将门带上。

    房间面积大约有将近二十平方米,装修、布置比刚才的针灸室要精致得多,深色木地板、红木桌、太师椅、多宝格,花架绿植,墙面还挂了几幅中国字画,整体环境显得古朴风雅。

    深红色的实木长方桌后,端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花白,清瘦的长脸,一双眼睛虽不大,但还颇具几分神采。

    看来面前这位就是唐大夫了,不过与江逸晨的想象有些不同。印象中,他还以为但凡能坐镇的老中医都应该是那种七老八十,长着一大把白胡子、仙风道骨的模样。要知道在普通人们的观念里,中医是经验医学,大夫可是越老越值钱的。

    唐大夫抬眼看到了苏晓佳,显然还记得这位女孩儿,他和蔼地朝这边招招手。苏晓佳微笑着点了点头。走上前去坐到了长方桌对面的靠背椅上。

    唐大夫先是对她的面部进行了一番观察,检查她的舌苔。接着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她点头或摇头回答是与否。

    随后,让苏晓佳挽起袖口,将右前臂放置到桌面的号脉垫上。

    唐大夫伸出右手三指,搭在患者的手腕上。微闭双目,开始切脉。

    江逸晨知道这会儿可打扰不得,他静立一旁不动,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大约过去五分钟左右,唐大夫睁开双眼,将手指收回。

    “大夫,我妹妹怎么样了?”江逸晨出言相询。

    唐大夫望了他一眼,沉吟片刻,随之将情况讲解给二人听。

    说实话。目前的状况比他原先的预想要好不少,尤其那几副汤药,其调理效果更是超出他的意料之外,甚至令他颇有点儿迷惑。

    江逸晨与苏晓佳对视一眼,脸上均现出兴奋之色。

    “唐大夫,是这样的。我们老家乡下那边有一口山泉,甘甜清冽,水质比城里的自来水强多了。我专门让人开车拉过来。给我妹妹煎药的。”江逸晨编了个理由,毕竟让大夫心存疑惑总不是什么好事儿。

    “哦。原来是这样。”唐大夫颌首说道。用清洁无污染、富含各种有益矿物质的山泉水煎药,更容易发挥出药材的效果,倒是个不错的方法。

    江逸晨二人目不转睛地望着大夫,按着这话头儿,应该大有希望啊。

    “不过……”唐大夫话说到一半,又摇了摇脑袋。

    江逸晨顿时心底一沉。根据经验,但凡这腔调,八成就出不来什么好事儿。

    “不过此等痼疾,经络、气脉堵塞,行针多次。至今尚无些许疏通的迹象。唉,你们还得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啊。”唐大夫缓缓说道。

    这话无异于一瓢凉水,将二人刚刚泛起的一点儿希望又再次浇灭。

    “唐大夫,您可是名医,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法子吗?我妹妹还这么年轻,您可得好好帮帮她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