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海岛农场主 >

第163章

海岛农场主-第163章

小说: 海岛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了想,也不再劝,各人有各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但求心安即可。

    江逸晨坐了一会儿。感觉屋里温度有点儿低,站起身走到窗下的暖气片位置,伸手一摸,温呼呼的。

    “爸。这暖气咋不热啊?”他问道。家属楼是由农机厂的锅炉房直接供热的。

    “能有点儿热乎气儿就不错了。厂里今年缺钱买煤。”江国铭回应道。

    “爸。那可以开空调啊。哦,对了,是单冷的。要不弄个电暖气也行。这要是冻病了可咋办?”江逸晨继续问。

    “嗨。我觉得屋里还没那么冷,最多穿厚点儿就行了。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褥子底下开了电热毯的。”江国铭不以为然地回应。

    江逸晨明白了,老爹生性节俭,其实这是舍不得花电费。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他曾经给家里寄过两万块钱。当时老爹还打电话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儿。

    他找借口解释了一番之后,老爹说家里不需要,这两万元也不会动,就存在银行留着给他将来娶媳妇用吧。当时弄得江逸晨哭笑不得。

    其实话说回来,整个去年,因为购买云沙岛的事情,他的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改善家里的生活。

    直到鼎香园总店开张有了盈利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现在看来应该为家里多做一些事情了。

    当初为了省钱,家里的老空调买的是便宜单冷型号的,并没有制热功能。

    于是,他提议要去外面买三个电暖气回来,分配到每个房间。

    江国铭开始说用不着,但儿子却坚持己见,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电暖气要到城中心的大超市才有,江国铭担心儿子不识货乱买,于是答应带着他去。

    晴晴听说后,非要跟来,江逸晨只得随她。屋里留下喜子和石锁儿,拾缀带来的蔬菜瓜果,还有将冰箱里存的肉拿出来解冻、切丝备料,准备晚餐。

    三人下了楼,江逸晨走到了停放在大槐树下的大众途观跟前,按下车钥匙上的解锁按钮。

    只听嘟的一声,车灯闪了闪,表示解锁成功。

    “这就是你买的车?”江国铭颇为吃惊地问道。眼前的车子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只见这辆红色的汽车,个头儿不小,整体棱线清晰硬朗,造型流畅大气,瞧着挺气派。根本不是他先前所预想的小面包车之类。

    “是呀,晨子哥才买了没几天呢。”晴晴抢先回答。

    “这车花了多少钱啊?”江国铭前后左右地打量,觉得这东东肯定价格不菲。

    “没多少,八、九万吧。”江逸晨怕老爹责备他乱花钱,故意将价格说低。

    “你个臭小子,又想忽悠我,当你爸真没见识哪?这种车要是八、九万,那好,回头你帮忙给订几辆,我有几个老朋友的家里正想买呢。”江国铭绷起脸,斥责道。

    “舅舅,晨子哥跟你开玩笑呢。这车买的可不容易了,店里的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干了好几个月才挣出来的。”晴晴见舅舅生气,赶紧上前打圆场。

    “呵呵,别介,那不是叫我破产嘛。爸,这车叫大众途观,四驱越野,4s店买的,一共花了三十万。”江逸晨没想到老爹居然糊弄不过去,只好说了实话。

    “嗬,三十万?”

    江国铭更觉惊异,儿子最近一两年来的变化之大,真让他看不懂。难道现在市场形势变了,开个小饭馆都能这么赚钱?

    要说也不对啊,前段时间有个老同学,打电话聊天的时候还在抱怨,说他有个乡下来的侄子,在县城开了个风味小吃店,生意本身就不咋地,还要遭到各路大爷们的揩油,最后赔得个稀里哗啦,只好关门了事。

    “爸,别想那么多了,这做生意,跟你们工厂拿工资的可不一样。只要做对了路子,风头儿一顺,起来得很快的。你要是到我们饭馆去瞧瞧,就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奇怪了。再有,我保证绝对是守法经营,啥违法、缺德事儿也不会干的。走,咱们上车吧。”江逸晨解释了几句,省得老爹乱琢磨。

    同时拉开副驾座的门,让老爹坐上去。

第二百六十九章 关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话题() 
途观车前,江国铭对儿子经济实力的提升之快深感惊讶。

    晴晴从后门上车,向舅舅证实,晨子哥的钱确实都是规规矩矩挣来的。而且自己身为公司财务总监,也会认真予以监督。

    江国铭微微摇摇头,看来自己真是老了,搞不懂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他坐上车,关好车门。然后郑重提醒江逸晨,一定要把持住做人的原则,违法乱纪的事情千万不能干,否则自己可不认他这个儿子。

    江逸晨自是满口答应,发动汽车,出了家属区,向城中心驶去。

    抵达县城里最大的超市,这里的货品挺齐全,在家用电器区选了三部电暖气,又挑了一些居家生活用品,三人用小推车推着往出口走。

    来到收款台的时候,江逸晨用目光示意晴晴将老爹拉到一边儿说话,自己取出银行卡付了帐。

    返回家属区楼下,喜子和石锁儿赶紧跑下来帮着搬东西。

    回到家中,将电暖气拆箱,试运行,一切正常。

    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准备出一桌丰盛的晚餐。因为老爹有慢性支气管炎,酒就免了。

    特种蔬菜做出来的菜肴,其品质之高,令江国铭再次大跌眼镜,没想到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识到如此了得的蔬菜,不仅外观漂亮、气味儿纯净芬芳,而且经烹制后的成品,口感和滋味儿更是超一流。堪称完美。

    以前曾经认为最好的蔬菜,就是乡下农民使用农家肥种出来的,比如磨盘子村妹妹一家的自用农家菜。但与眼前这个相比,实在是逊色太多。

    这也使得他对于现代农业科技的看法大为改观。

    要说起现代农业科技这个词汇,光环早已不在,因为只要一出现,人们大多马上会联想到农药、化肥、膨大素、催红素、转基因等等玩意儿,而且基本上没什么好气儿。

    就连每天买菜的大妈们,也经常抱怨现在市场上的蔬菜瓜果。模样是好看了,个头儿也大了,没有虫眼儿了,但味道实在是寡淡。远不如早年间那些相形对比之下显得营养不良的菜好吃。

    而且这种抱怨是具备普遍性的,不仅限于蔬菜瓜果,家禽、家畜、水产、蛋类同样如此。

    江国铭感慨之下,在饭桌上聊起这个话题。

    喜子、晴晴和石锁儿都表示有同感。市场上那些人工手段催出来的食品确实很难吃,科技本来应该是造福于人类的,但现在明显是走入了歧途。

    但江逸晨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爸,其实要我说,也没啥好抱怨的。谁都知道农家有机菜、土猪肉啥的有营养又好吃,可你们想想。这些东西产量有多低,中国十几亿人,要是市场上只有农家有机菜,能供应得上来吗?而且嘴多东西少,那价格不早窜得跟火箭似的。”他夹起一块莴笋,边吃边慢慢说道。

    “晨子哥说的也是,我听老爹讲过。早年间地里都是用农家肥种粮食,庄稼难伺候,一亩地才能打几百斤。后来改使化肥,种子也到种子公司去买,亩产一千多斤松松快快的,庄稼还皮实,不用精耕细作。”喜子思衬一下,赞同江逸晨的说法。

    “对了。我说的这个可有前提啊,就是使用正规安全的化肥农药种出来的庄稼,还有正规合成饲料养的猪牛羊。现在市面上那些个什么瘦肉精、毒大米、苏丹红、地沟油啥的,都是人渣搞出来的。可不在此列,跟农业科技更是两码子事情。”江逸晨随之补充道。

    江国铭听了,稍加琢磨,也觉得很有道理。这么多人等着吃饭,首先是要填饱肚子,那产量问题就是重中之重,之后才能谈到绿色营养健康的层次。要知道在五十多年前发生的那场长达三年的全国性大饥荒。令亲身经历过至今还活着的老人们尚心存余悸。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自然也用价格分出了档次,富裕人群与特权阶层享用低产量的高级有机食品,普通人家也就只能吃高产量的大众食品了。说起来确实令人感到有点儿不太舒服,但现实就是如此无奈。

    随后,他对桌上这所谓高科技的蔬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向儿子问起培育种植细节。

    江逸晨对此当然不能说实话,但早就准备好了台词。

    蔬菜是农科所培育的新式菜种,有专利技术,种植过程中还要浇灌特制的高科技营养液,外加施用农家积肥。

    目前尚在试验阶段,只是小批量种植。其品质虽好,但整体成本也非常高昂,起码比普通货色贵五倍以上。

    “这么贵啊?”江国铭略微一惊,但很快随之释然。好东西的成本价格自然高,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嘛。

    同时也对儿子带来的这批数量不菲的蔬菜表示疑虑,菜一般不经放,要是吃不完搁坏了,那可就太糟践东西了。

    江逸晨再次重申,说这些蔬菜的存放时间比普通货要长得多,这是经过多次实验得来的结论,只需每天稍微在其表面洒点儿水就可以保持状态了。再说姑姑一家要来过大年,人多消耗就快,不必担心。更不用拿去送人。

    这才打消了江国铭的疑虑。美食当前,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于是这顿晚餐比平时整整多添了一碗饭。

    同桌正大快朵颐的喜子,对于江逸晨关于特种蔬菜价格成本的说法半信半疑,但也不便问什么。

    至于石锁儿,则深受感动,这么昂贵的蔬菜,自己在岛上可是天天吃,饭量还大,晨子哥对自己真是太好了。

    晚上,三部电暖气被分配到了各个房间,共同作用之下,屋里变得暖融融的。

    江国铭此时也想开了,瞧目前的情形,儿子的经商能力似乎很强,经济实力明显远在自己之上。以前总想着为他留点儿钱娶媳妇成家的念头看样子也没有了必要,于是不再去心疼那点儿电费,三部电暖气都开通宵也无所谓了。

第二百七十章 煎药() 
夜间,江逸晨听到父亲屋里传来阵阵咳嗽声,虽然睡觉前喝了汤药,但这慢性支气管炎还挺顽固的。

    白天听老爹说,他得了这个病之后,先去看的西医,吃了一段时间的西药不管用。这才改换了中医。但目前看来疗效也很有限。

    不过话说回来,别瞧着现代医学号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实际上很多病都不容易治好,尤其是慢性的。至于像什么高血压糖尿病之类老大难,更是无法根治,只能靠药物进行控制,甚至终身服用。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对了,空间冰水。江逸晨很快就想到了这个。

    空间里面白、绿两种颜色的冰溜子,自己经常用于兑水喝,每次喝下之后都觉得神清气爽,四体舒坦,鼻腔、呼吸道也是顺畅无比。

    那么,用混合冰水来煎药,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因为自从他得到寒冰空间之后,从未生过病,自然也就没有试过。

    不过经这么长时间自己和其他人的体验,冰水的好处与安全性毋庸置疑,要不明天找个机会给老爹用用吧。

    江逸晨双手托住后脑勺躺在床上,心中暗暗想道。

    身边的喜子则早早进入梦乡,还打起了轻微的呼噜。

    第二天一早,晴晴三人吃过早餐,便要启程出发了。

    江国铭听说是由晴晴开着车去乡下接人,不禁非常担忧。便要让儿子跑一趟。

    晴晴则表示自己的驾驶技术相当不错,在驾校的时候就多次受到教练的表扬,不用麻烦晨子哥了。

    在晴晴的坚持之下,江国铭也只好同意。但叮嘱她路上要慢慢开,千万要小心。

    江逸晨则交代喜子坐到副驾座上去,帮着看看路面情况。再有,监督晴晴在路上不要与其它车辆斗气。

    “晨子哥,有俺在你就放心吧。俺开过拖拉机,有经验的。”喜子拍拍胸脯承诺道。

    “行,你小子别把车给忽悠到田沟里去就成。”江逸晨笑道。

    于是三人与江国铭父子挥手告别。驶离了农机厂家属区。

    送走了晴晴。江逸晨与父亲回到家中。

    两人商议了一下姑姑一家三口过来后的安顿问题,最后决定到时候由江逸晨住那个小单间,姑姑和晴晴睡副卧室,老爹就和姑父一块儿住大屋了。

    江逸晨望着局促的房间。心中若有所思。

    这老房子确实太小了。来个客人接待都不方便。晚些时候手头儿再宽裕一些。干脆给家里买套商品房吧,普衡县可比不得粼江,房价低得多。而且这一带不在县城中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