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海岛农场主 >

第113章

海岛农场主-第113章

小说: 海岛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把云沙岛拿到了手中。

    对,就这么办。

    江逸晨转身走到晴晴身边,交代她赶紧登陆粼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网站,查询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手续,下载打印申请表格。

    然后整理己方的各种所需材料,抓紧时间开始走申报流程。这是近几天最首要的任务。

    丁雨晴见他的神色郑重,于是点点头,端坐于电脑桌前开始了工作。

    江逸晨搬过一把椅子坐到她身边,回忆上次去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的细节,对晴晴加以指点和补充。

    申报资料中,别的都可以自己填写整理,但其中的岛屿开发规划方案编制属于专业性的工作,自己尚没有能力完成。于是打电话向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咨询。

    根据指点,第二天找了一家具备资质的建筑设计所,请他们协助编制,为此还支付了一笔编制费以及催急加班费用。

    并且与设计所的负责人谈好,等将来拿下岛屿使用权证书之后,还要请他们制作具体的建设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详图等等。相比较而言,那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估计得二十万以上。

    但这也没法子,外面有的是私人设计公司、工作室之类,价格便宜,但往往缺少资质和关系,不被相关审批部门认可。

    就这样,两人一起忙活了几天,总算集齐了全部材料,送交上去。

    工作人员验收了申报资料,又询问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回去等消息。

    江逸晨特地了解了一下,目前还没有出现竞争对手,他的心情也放松了一些。

    不过报批审核的周期较长,这也是急不得的事情。目前只能等待了。

    于是他向工作人员道过谢,带着晴晴一起离开。

    晚上,江逸晨与晴晴一起在出租房里吃晚餐,晴晴告诉他,自己已经开始在上财会成教大专班了,上学的时间是平时几个晚上和周末白天。

    江逸晨很高兴,鼓励她好好学,早日拿到文凭,再去考个会计师本本啥的,以后自己的公司也好撑个门面。

    晴晴闻言嗔怪道,自己可是真才实学,学以致用。要光是想撑门面的话,还不如去找个街边办证的,那儿别说会计师,就是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本本都能轻松拿下。

    接下来的日子,江逸晨把这件事情暂且放到了一边,继续考虑规划自己几处产业的发展问题。

    秀水巷九号院的千层饼生产基地,经过数次调整,基本上已经步入正轨。保持单日一千八百张的产量,暂时也不需要再变动了,打算稳定一段时间再说。

    合林路的口福多小店,目前只有小何一个人站柜台,每天只要一开张,售货窗口前都是排着长队的顾客队伍。小店的千层饼价格比宏光大街上的要便宜,只需五元一份儿,更是受到顾客们的欢迎。

    不过这里只是口福多牌千层饼的一个直营小门脸,当初做为申请个体工商户执照的由头,主要应付工商、卫生等管理部门的检查所用。

    江逸晨也并不想将它扩大,因为千层饼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大批发商,直营仅仅做为附属即可。

    鼎香园相对过去的变化则较小,除了后院开出一片营业场地,多摆了四张餐桌之外,其他与刚开张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最近根据江逸晨的要求,吴大娘又招了一男一女两名店员,这样店里总计就有了六个人。

    当前特种调料的供应已经可以满足,既然增添了人手,那么接着提升营业额也就是必要的步骤。

    于是,麻辣烫店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每天上午十点钟开门,午后两点钟休息。下午五点开门,九点钟打烊。整体营业时间就从原来的五个半小时增加到了八个小时。

第一百七十九章 洽谈大砗磲的设计加工事宜() 
鼎香园麻辣烫店每天的营业时间延长到八个小时。

    告示张贴公布后,老顾客们都非常高兴,纷纷称赞这是一个好举措,从此他们在就餐时间的选择上就可以变得灵活多了。

    时间延长后,店里依旧是顾客盈门,营业额的提升自然也在预料之中。经初步核计,单日的净利润达到了三千五、六百元,按此推算,一个月的净利润将可以超过十万元。对于一个小店来说,已经是相当可观了,但也似乎达到了极限。

    吴大娘年事已高,为了避免过于劳累,江逸晨特地告知,以她股东兼店长的身份,可以轻松一些,不用每天与下面的店员们一同上下班,只需做好管理工作即可。现在已经不是开业之初那会儿,处处都得亲自动手。

    关于鼎香园未来的发展,江逸晨也有所考虑。麻辣烫食品非常受欢迎,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始终局限在这么一个小店也确实不上算。

    等条件具备,找一个大点儿的店铺,位置偏些不要紧,反正老顾客群已经足够壮大。但营业面积得宽裕,至少要两、三百平米,两层营业区带个大后院那种,搬过去做为总店,原先的当分店就行了。

    至于苏晓佳的安排,还是按照前些日子的思路,出于对她爱好的满足,以后弄个小海洋工艺品店让她来经营。不过这个不着急,得等前面那些正事儿忙完了之后再说。

    苏晓佳近段时期以来,为了大砗磲加工的事情,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一些市内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商店,以她的眼光,最后看上了一家名为“珠缘阁”的店铺。

    这是一家面积不小的老字号,以经营贝类、珊瑚以及珍珠工艺品为主,经过观察店内的陈列品,苏晓佳觉得这里的贝雕作品设计风格独特,做工精美,一瞧就令人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她看中之后,又在网上查阅了“珠缘阁”的相关信息,然后拉着奶奶一同前去洽谈。

    这才了解到,这家“珠缘阁”实力雄厚,属于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门面房的后院就是它的加工作坊,里面还有在粼江市行业内数得上号的贝雕工艺师。

    在苏晓佳的请求下,门店经理带着祖孙二人参观了后面的加工作坊。

    随后,苏晓佳向经理说明了来意,告诉他自己有一只长度达一米四的大砗磲壳子想拿到这里来加工。

    当前市场上,如此巨大的砗磲壳子可是非常少见的,这位姓李的经理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开上车子,带一名设计师连同苏晓佳祖孙二人一起来到鼎香园后院库房。

    灯光下,当他看到这头体积巨大,质地细致、品相完整的大砗磲壳子,不由两眼放光,当即出价十二万要将它买下。

    但苏晓佳摇头拒绝了,通过奶奶告诉他,这件材料并不打算卖,要做为将来的镇店之宝。

    李经理劝说了几次,仍遭拒绝,只好遗憾地叹了口气。让设计师量尺寸,拍照片,准备拿回去做方案设计。

    至于对设计风格的要求,苏晓佳在纸上写道,她不喜欢市面上那种繁琐、俗套、千篇一律的雕刻方案,比如什么几百罗汉、孔雀开屏、八仙过海、龙凤呈祥之类题材,因为那违背了砗磲壳本身的自然特点,用在其它任何材料上做都可以。

    必须发挥砗磲料本身的自然肌理特色与形态美相结合,整体造型简约一些即可。但一定要突出这件作品与其他的不同之处。

    李经理将这个问题交给了身边的中年设计师。

    中年设计师开始没有搭话,他弯腰将大砗磲壳子方方面面都仔细查看过之后,这才评价道:

    “这件大砗磲很难得,我已经有些年头儿没有见到了,上好的贝雕材料。它坯子的造型就已经非常生动,波浪口曲线优美舒展,厚实大方得体,外壳沟纹疏密得当,整体充满灵性、清新。质地白皙细腻,当然,还有一些附着物,得彻底清除后才能看见全貌。缺损比较少,嗯,这里有一点儿明显的瑕疵。总体来说,品相相当优秀了。”

    他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一下,用手指着砗磲壳波浪口的一处小缺损。其实那里是上回大家伙夹住潜水员江逸晨的小腿,后者用尖石头当楔子敲砸之后留下的痕迹。

    “我们只需因势利导,去芜取菁,突出它的自身特色就足够了,这位小姑娘说得对,完全没有必要加上那些繁琐复杂的人为元素。”设计师继续讲解自己的观点。

    这些年来工艺品界有一股歪风,同时也是经济利益所驱使,就是想把什么东西都弄得繁琐无比、花里胡哨,仿佛非如此才能体现作品的价值,才能让买主感到体面。

    其实做为工艺品来说,掩盖原材料本身的特性,人为的痕迹越重,越与真正的艺术背道而驰。当前市场上跟风的庸俗作品实在太多,糟蹋了很多好材料,令人痛心。

    做为资深设计师,对此深有感触,但风气如此,个人也无可奈何。

    设计师的一番话,让苏晓佳非常高兴,她向对方投去感激的目光。同时感觉这是一位有良心的好设计师,并没有因为商业利益而忽悠客户走繁琐风格路线,以赚取高昂的加工费。

    李经理闻言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他连连点了几下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双方商议加工费的问题,李经理表示,准确数字得等设计方案出来得到甲方确认之后才能算出。但既然是简约风格,不会太贵,大概估计也就六、七万元的样子,而且一定会让自己店内最好的贝雕师傅来进行制作。

    苏晓佳接着提出最后一个要求,说她自己也很喜欢贝雕工艺,如果到时候把这件砗磲壳送到加工厂,她想跟着去学习,给雕工师傅打打下手就行。

    李经理闻言微微一笑,随即答应了她的这个要求,贝雕工艺主要看操作师傅个人的审美、技术能力,其本身倒是并不需要保密。

    李经理和设计师走后,苏晓佳将这个消息用手机短信告知了江逸晨,后者很快回信,说这件事情交由她全权处理,最多方案出来的时候让他过目一下就行了。

第一百八十章 危机临近() 
一周过去,江逸晨接到来顺儿打来的电话,说上回那艘大游艇又来了,那两名男子再次登岛,还带了个年轻女人。

    他们上岛后四处转悠,尤其在葫芦洼一带和东边那片沙滩停留的时间很长,几个人都是挺高兴的样子。

    通话结束,江逸晨的心情顿时沉到了谷底。

    情况看起来不太妙。头回登岛还可以用心血来潮、偶然到此一游来解释,这二回又来,还带着女人,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过现在他做不了任何事情,甚至连对方是谁都无从知晓,申报材料仍在按部就班地走程序,想促使它加快运行更没有可能性。

    唉,看来只能耐心地等待事态的明朗化之后再做打算了。江逸晨伸出手指摁摁太阳穴,然后拿起扫把和抹布开始做出租屋的室内清洁,借以排解心中的郁闷。

    事实证明,侥幸的概率往往是很低的。

    距离上次递交海岛使用权申请报告的时间大约过去了半个月左右,这天,江逸晨接到了粼江海洋与渔业局的电话通知,说申请报告和开发规划方案已经获得了省政府的批准。

    江逸晨正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的时候,工作人员接下来的话却一下给他泼了瓢冷水,不由从头凉到脚。

    在省里的批复正式下来之前,他们就已经接到了其他意向人参与申报云沙岛使用权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云沙岛的使用权,将由局里相关部门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底价,然后采用招、拍、挂的方式,公开向社会进行招标。报名时间为一周,截止后安排所有意向人在国有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竞标,最后价高者得。

    工作人员让江逸晨做好相应的准备,并去局里填写补充表格。

    事已至此,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吧。

    江逸晨带着丁雨晴又去了一趟海洋与渔业局,办理补充手续。

    由于来过几趟,他已经与那位姓陈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趁晴晴填写表格之际,他便以聊天的口气打听竞争对手的情况。

    具体细节当然不能告知,但申请人的名字和公司单位并不在保密范围之内。

    于是,江逸晨获知了简单的信息,目前竞争对手只有一人,对方名叫薛嘉志,是凯隆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

    回到出租屋,江逸晨打开电脑,上网查询这个凯隆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个什么东东。

    由于他从来没有关心过地产界,所以对这一块很陌生。

    谁知在网上很容易就搜到了相关信息,还有该公司自己的专用网站。

    凯隆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位列交东省前十大地产商之列,总部驻在省会交南市。公司实力雄厚,在省内多座城市中有在建地产项目。

    现任总经理薛嘉志,是薛董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