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敌霸主-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山郡卒出征,赵翔便随军携带了三万石粮草。
主要目的只有一个:
招募安置流民。
这个计策却是薛歌在给赵翔准备出征军资的时候告诉赵翔的。
薛歌可没有那么好的心肠。免费安置这些流民。
只是想要常山发展壮大,人口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而且赵翔可以趁此机会收取民心。
赵翔自然从善如流。
但由于黄巾的荼毒,大部分乡野流民都躲到坚城或者深山避难去了。
赵翔从常山到安平,仅仅只发现了三拨逃难的流民。
人数加起来也不过几百。
赵翔给他们发了一些粮食,便让他们投常山去了。
到了安平,赵翔手里还有接近三万石的粮食。
这也是皇甫嵩令其征粮,赵翔却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
而经过连续数天的打造,汉军的攻城器械也终于打造完毕。
其井栏如楼,冲车如龙!
赵翔看见这些无比庞大而又做工精良的攻城器械,也是震撼不已。
守宛城时那些攻城器具和眼前这些比起来,那简直就是渣!
赵翔眼底闪过一丝火热。
只是设计这些攻城器械的人,都是大汉北五校的专属工匠。
并且由精锐的汉武卒亲手打造。
赵翔再如何眼热,眼下也是如何都得不到这些资源的。
皇甫嵩派人通知赵翔,明日攻城!
并且给赵翔送来了一百枝闪着寒光的狼牙重箭。
其中的用意,怕是只有赵翔和张贺心里清楚了。
赵翔面露难意,不欲让张贺上阵。
张贺却哈哈一笑,直接让人把箭矢搬到了自己营帐中。
赵翔面露无奈,正想规劝张贺两句。
张贺却对挥了挥手,径直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第二天很快来临。
广宗城外,五十面战鼓被力士重重锤响。
伴随着如雷鼓声,一万汉军结成整齐的阵型。
从东面缓缓向广宗压去。
这个阵型中,有着十辆冲车,和五架无比巨大的井栏。
每一尊攻城器械的上方,都插着一根迎风飞扬的独角獬豸旗!
皇甫嵩最后还是放弃了火烧广宗的计划。
不是不想,实则不能。
要火烧广宗,需要的准备工作太多了。
皇甫嵩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随着黄巾起义之势席卷了整个天下,在大汉叛乱的贼子也是越来越多!
各地的求援书信如同雪花向司隶飞去。
又被张温送到皇甫嵩这里来。
第一次,皇甫嵩对大汉感到了一丝迷茫。
大汉的局势,真的已经崩坏如斯了吗。。。
如此境况,也只能以堂堂正正之师,从正面攻克广宗!
然后驰援各地!
皇甫嵩也是在万般无奈中,下令强攻。
张梁站在城头,本来还十分年轻的他。
几乎是一夜之间,须发皆白。
张梁凝视着汉军的攻城器械。
面色无悲无喜,心中如同一捧死灰。
事已至此,张梁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黄巾道重新崛起的希望。
虽然兄长已经定下遗计,但是那真的有用吗?
想到兄长张角平日间对待自己的音容笑貌。
张梁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终于张梁的面容开始变化,变为无尽的悲愤和骇人的狰狞。
“传令!准备作战!”
张梁的身后,一个渠帅应诺而去。
然而随着张角病死,黄巾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狂热信仰。
若不是张梁早早便下令封死四门。
只怕这几日有大半的黄巾都要偷出城外逃跑,甚至在城中引起大规模的哗乱。
张梁站在城墙最为显眼的地方,狠狠抽出腰间宝剑。
厉声对守城的士卒道:“儿郎们!且随本将奋勇杀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随着张梁慷慨激昂的喊话,黄巾守卒的士气总算被勉强掉动起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从广宗东城到北城。再到西南。广宗所有黄巾士卒都开始大喊这句狂热的口号。
十余万黄巾的号子声,一时间竟要震动这天地一般。
赵翔看着城头那一尊无比挺拔的身影,有些担心的看向正在提弓凝望的张贺。
距离实在太远了!至少八百步开外。
赵翔甚至只能模模糊糊的看清一个人影。
算上高度和落差,赵翔也不觉得张贺能射中。
今日开战,皇甫嵩对常山郡卒的命令只有一个:竭力狙杀黄巾贼首!
至于谁是头领?站得最高的那个,就算不是,身份也不低了。
张贺终于动手了,他冷漠的迅速举起巨弓。瞬间搭上一枝狼牙重箭。
修长的手臂青筋暴突,弓至满弦,箭指苍空。猛然射出!
那枝狼牙重箭带着呼啸声,在天空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度。
然后,向着城头那尊身影狠狠载落!
张贺如同鹰隼的目光紧紧盯着箭矢。
左手开始不自觉的轻揉自己的肩膀。
突然,张贺神色一变,又是举弓。这次,他搭上了两根狼牙重箭!
赵翔不明所以,正待发问。
不想瞬息之间,张贺已是将弓弦连续拉满两次,将两箭射出!
说时迟那时快,射出这两箭后。张贺的右臂已经开始下塌,骨头如同被抽走一般。
“子鱼。”张贺看着赵翔勉强笑了笑。俊朗的面容,上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
然而这个弧度并没上升到最高处。
张贺身子一歪,晕了过去。
“伯谋!”赵翔赶紧上前扶住张贺。
张梁还站在城头高声跟随众将士一同呐喊黄巾的口号。
神色如同周围的黄巾士卒,狂热无比。
突然一声狼啸声从空中传来。
张梁抬头,只看见一枝羽箭从天空向张梁袭来。
来不及反应,羽箭已经重重载进张梁身侧的女墙中。
将那坚硬的石墙穿透,直没箭羽。
一瞬间,张梁的冷汗浸透了后衫!
他正待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又是两声狼啸从空中传来!
脚步瞬间如同被人拉住,张梁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绝望,和一丝丝的解脱。
张梁死了,两枝狼牙重箭直接在其身上洞穿了两个大洞!
鲜血飞溅,染透了张梁亲卫的衣甲。
与此同时,广宗城外。激昂的号角被吹响。汉武卒携带攻城器械开始加速,奔向广宗!
随着汉军喊出的铿锵号子声,攻城,开始了。
第50章 送上门的没好货()
凉州武威,两个青年文士在房中相对而坐。
其中一个留着长须,额头较宽。目光深沉如古井:
“文优,你决定好了么?”
“恩,今日便出发。去追随钟颖大人”
另一人竟然是从宛城潜出,来至此地的李儒。
“为了一个妇人,真的值得?”
“当然不值得。”李儒轻笑出声,阴沉的面容竟然绽放出一丝温暖。
“可是某真的很喜欢她。”
“文和,可能除了你,她才是真正懂我的人了。”
“这不一样。”留着长须的男子双眉轻蹙。
“当然不一样,你懂某。是因为你贾文和之智,兵家之谋。”
“但是她,是真的爱吾。”
原来留着长须的文士正是武威郎官贾诩,贾文和。
贾诩轻叹:“既如此,你那法家大业又当如何?”
“朝廷不久前发布诏令,恢复州牧。并许各州郡国自行募兵剿灭黄巾。”
“文优,对百姓和那儒家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是对吾等而言。”
李儒打断了贾诩,嘴角依旧轻轻扬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房中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李儒眉毛扬了扬:“倒是你,文和。你又准备何时去寻你那弟子?”
贾诩闻言,开始给李儒倒茶,茶倒的略满:“该去的时候,自然会去。”
“只是吾那弟子,已尽得兵家真传。某去或不去,意义倒是不大。”
李儒端起茶杯,似乎在意茶水略烫口。轻轻抿了一口:
“不若文和随某一同去那钟颖大人处?”
贾诩终于轻轻一笑,揶揄道:“文优人还没过去,这口‘大人’却是叫的亲近的很。”
李儒略显尴尬。
“若是没有那赵子鱼,某可能还会随你而去。只是现在,某却想,再看看。”
“文优就不必相劝了。”
李儒闻言,神色一正。放下茶杯,对贾诩略行一礼:
“如此,儒告辞。”
“不送。”
李儒走出贾诩宅第,八骑剽悍的西凉精兵保护着一辆马车已经等候在这里。
见得李儒走出,一骑面目刚毅,脸上有一道骇人刀疤的汉子翻身下马,向李儒问:
“姑爷,如何?”
李儒轻轻摇头苦笑:“待来日吧。”
那个西凉汉子又道:“如此,请姑爷上车。主公吩咐,一定要安全护送姑爷到河东。”
李儒点点头,上了马车。
这座用沉木花雕精心制作的马车上,坐着一个女子。
一个并不十分美丽,眉眼间却极为清秀的女子。
为了这个女子,李儒在决定投奔赵翔的时候从荆州赶回凉州。
只想见她一面。
还是为了这个女子,李儒毅然放弃了曾经的追求。
只愿意和她厮守。
“李郎,你回来了。”女子轻声开口。
声音温婉无比,尽显贤淑。
“恩。”李儒眼中满是柔情,溺爱的摸了摸她的脑袋:
“玲儿,除非黄土白骨,某守你,百岁无忧。”
。。。。。。。
安定城外,一个临时搭建的营地中。
一个身高九尺,满脸横肉的胖子正在一个圆圈内和两个羌族汉子角力。
周围站了一圈西凉悍卒。当中有汉人,也有羌人。
他们勾肩搭背看着场中,高声喧笑。
“可摩,加把劲!把主公搂翻啊!”
“拓跋能!你还说自己是王族后裔?!和可摩两个人都比不过主公?!”
此时,两个羌人被那个大胖子逼得连连后退。眼看就要出界。
两人的上身赤裸着。眼中精芒爆出。全身的肌肉都紧紧鼓起,身上更是汗如雨下。
那个胖子却没有如何出力,如同戏耍一样便将两人推出了场外。
“主公威武!”
“将军神力!”
喝彩声开始在周围不断响起。
两个羌人也是向那个胖子拱手:“将军神勇,拓跋能(可摩)心服口服。”
胖子哈哈一笑。招手让亲卫前来,指着两个羌人嗡声道:
“这两个家伙力气不错,赏金一两,招进亲卫队。”
两个羌人脸上浮现惊喜,立刻单膝跪地:“谢将军!”
这时有一人身穿将甲,来到胖子身前行礼:
“兄长,仲茂遣人来问,北宫伯玉的头颅如何处理?”
那胖子闻言低头思索了片刻。
脸上的肥肉轻颤,笑道:“就给朝廷送去吧。让儿郎们歇息片刻便继续行军。”
笑容慢慢变得狰狞。胖子的声音也冷峻下来:
“本将董仲颖要在两日后,让黑山,成为黄巾贼子的墓地!”
这个胖子正是董卓。
几日前,卢植被押解回洛阳述罪。河东一带的黄巾又开始蠢蠢欲动。
主要是那褚飞燕统领的黄巾残兵。
他们如同几百年前的彭越对待大楚那样,不停的袭扰河北以及河东地界。
掠夺完资源人口后,就退回黑山。
河北大族卫氏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他们向朝中十分交好的何进诉苦。
这位大将军也颇感无奈。
恰好此时董卓遣使上报已经剿灭北宫伯玉势力,正在追击贼首。
朝廷匆匆来令。
不必去追残党了,升董卓为河东太守,命其剿灭黑山黄巾。
董卓心中却咽不下这口气,便命自己的统军大将徐荣统帅铁骑继续追赶。
自己则带着步卒开始向河东行军。
这徐荣果然不负所望,将北宫伯玉的头颅带了回来。
董卓心喜之下,满脸的横肉都变得不再那么骇人。
那个对董卓上报的将军正是董卓的亲弟弟,董旻。
此刻董旻准备领命而去。董卓叫住董旻,问道:“玲儿那边怎么样了?”
董旻闻言回身,脸上挂着笑意:
“就知兄长会问,飞骑早间来报。文优和玲儿的马车已经向河东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