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军师-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李世民手下的人大多官职低微,只有一个人刘文静还因为涉嫌谋反被杀,让很多有心跟着李世民的也都退后躲开。杜如晦被打,随后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罢官免职。更让很多人躲开。李世民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手下,那谁不害怕?李家宗亲和李渊的近臣,都明白形式,李渊的意思不明确,当然都是壁上观,持中立态度。
如此一来,李世民身边当然不会有人。不过也都明白,李世民战功卓著,官封尚书令,掌管尚书省,又是十六卫天策上将军,又是唐王。位高权重,也不是一般人能惹得起的。
就在侯朝房里面大家冷眼旁观,李世民和李建成明争暗斗的时候,李彦正在马车里享受早餐呢。这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上朝起点早还可以忍受,毕竟没自己什么事,可以迷糊觉,可是饥饿他受不了。两三点钟起来,一直到中午,谁受得了啊?
有一次经验的他,起来根本什么都不吃,直接上车睡觉,告诉李贵时间差不多再叫醒自己。这样时间快到的时候,李彦被叫醒。李贵拿出食盒,里面是精致的小菜,包子、稀粥和茶水。
李彦起得早,这一路坐车,也睡不好,此时也快到卯时了,刚感到有些饿,正好。他是吃的津津有味,才不管李渊叫自己回来干什么,反正自己说了也不算,知道什么事再想办法。当登朝鼓响的时候,李彦擦擦嘴,用茶水簌簌口,跳下马车尾随着那些大臣一起进入太极殿。
李贵收拾东西到停车的地方等着。李彦特意走在后面,就是不让别人认出自己。进入大殿是有品级的,当然是官大的先走,官小的最后。
李彦才六品官,其实是不够上朝的,当然是最后。可是一进大殿,李彦又傻眼了,上回自己还能算在武将这边,这回自己算哪边的?公主府长史,到底算是武将还是文臣。
朝堂是将礼仪的地方,监察御史就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些。李彦正发愣感觉有人拽自己的衣袖,一看他乐了,是宇文越工部侍郎,对李彦说道:“来站这边。”
“我”李彦一犹豫,宇文越说道:“你马上就是我们的人了,当然是文臣。”
李彦一愣,马上就是他们的人,怎么回事?可是身后的一个人说道:“宇文越,什么时候是你们的人,皇上还没有决定呢。他应该是我们的人。”
李彦回头一看,说话的是赵景慈,一笑说道:“赵侍郎。到底怎么回事?”
赵景慈笑笑说道:“你不住知道啊?平阳公主和你调回京城任职。屈尚书身体不好,提出致仕,平阳公主可能领兵部尚书,你也就成兵部的人。”
李彦还没等说话,宇文越说道:“赵侍郎,你说早了。独孤怀恩被流放,工部尚书也是空缺,很多人都希望公主出任工部尚书。李彦当然是我们的人。”
这一下李彦彻底惊呆了,李秀宁的志愿就是能以女子身份位列朝堂,参与国家大事,这回可是如愿了。可自己的躲避计划不是落空了吗?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
看来自己在商界还行,朝堂上还真没有可靠的人。现在知道,想办法都不赶趟。好在还有两年多时间,到时候再说。这时候就是干好自己的工作,两不相帮,置身事外。要是两个地方选,李彦当然还是愿意去工部,那可是不用打仗的地方。
也就对赵景慈说道:“赵侍郎,宇文侍郎,也不一定公主去哪我就去哪吧?说不上我致仕回家了呢?”
李彦的话把两个人说得笑起来。宇文越要和李彦更熟悉一些,毕竟这几年修建铁路没少和工部打交道。再说宇文越可是宇文恺的弟弟,在工程技术上还是很有一套的,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建筑工艺,李彦这个后世来人根本不懂。他只是知道钢筋混凝土,这时候全是木质工艺,李彦一门不门,宇文越没少帮忙。
宇文越说道:“算了吧,就算是我们都死了,你也不到致仕的年龄。还是来工部多好,全国的铁路可是都等着修呢。”
赵景慈不屑的说道:“算了吧,俊青的军事才能去工部,浪费人才。没有强大武力,建铁路有屁用。“
李彦也知道赵景慈说得对。确实,没有强大的武力,经济建设再好顶什么用,突厥骑兵一到,都是给他们准备的,国防才是国家发展的保证。
一笑说道:“别争了,你我说了都不算,还是看皇上怎么安排吧。”
两个人当然明白还是皇上说了算,不过要是僵持不下,就看李彦愿意去哪了。还想说话的时候,太监一声高喊,李渊临朝。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一起恭迎李渊登上皇座,李彦也随着大家一起拜见皇上。
第131章 意外的职务()
李渊说声免礼,朝臣都站好。李渊看看站在前面的李秀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这个女儿是真给自己长脸,不但能征惯战,驰骋沙场,还能治理地方。
河东不断接到报告,地方治理越来越好。还是窦威说的对,既然有这个能力,当然是治理全国。对这件事李渊还是很赞赏太子的,能想到打破常规,为国考虑,实属难得。
还有人提出废太子改立秦王,真是胡说八道。太子一提出让秀宁回来进入朝堂,立即得到很多人支持,就连那些礼部官员和御史都反对声很弱。
李渊想让李秀宁进入三省的打算落空,遭到很多人反对。孔颖达是跳着高的反对,连李纲也不同意。女子位列朝堂已经违反礼制,如果不加限制会祸乱朝纲。
更有不识时务的提出河东大部分政绩都是出自李彦的手里。建议重用李彦,不是李秀宁。
一看提出这些建议的都是世家门阀的人,李渊就是一阵反感。李彦的好处都给他们了,还是贪得无厌,给皇家挣钱,不是给世家挣钱。有李秀宁在,挣到多少钱都是皇家的,要是重用李彦那就是别人的钱。
后宫几个爱妃都说李彦和公主关系不清不楚,应该约束一下,以免有损皇家脸面。可李渊是不会同意的,他恨不得让李秀宁和柴绍和离,那样李彦的能耐就全是皇家的。驸马是什么?李渊是很清楚的。可秀宁坚决反对,也说李彦有妻子,不会娶她的。
这一次李建成提出,既然平阳有能力,又能笼络住李彦,就调秀宁回京,出任官员,李彦也就会回来。李渊以为会遭到反对,毕竟女子位列朝堂还没有先例。可是反对声很小,只是不同意进入中枢机构。
工部,兵部和户部都提出让李秀宁担任尚书,户部还是尚书窦莲自己提出的。其实李渊也明白这些人不是看上秀宁,是看上公主身后的李彦。
前天秀宁回来,昨天进宫拜见,李渊没有见,就是担心李秀宁拒绝,别人不能抗旨,但是自己女儿是可以的,毕竟不能杀她。干脆来个不见,今天在朝堂宣布,让李秀宁没办法拒绝。
就是李渊有这个小心思,所以没有见李秀宁。这是李建成提出的,本来相互争夺的秦王一贯的反对,可这一次竟然出奇的一致,李世民对李建成的提议还很很夸奖一番,也表示支持。掌握朝中权力的太子和秦王都不反对,事情也就基本定下来。
今天大朝会就是要宣布这件事。李渊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中书舍人季匡忠出班说道:“启奏圣上,扬州刺史薛童上奏,刘黑闼已经攻陷宣州,句容,丹阳,请求朝廷发兵,否则扬州危险。”
李渊只好放下这件事问道:“诸位爱卿,何人可以领兵平定扬州之乱?”
齐王李元吉站出来:“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平定扬州之乱。”
李渊愣一下,怎么是李元吉?这个时候基本都是李世民请战,多年一来一直是这样。李建成躬身说道:“父皇,元吉也有打仗经验,勇猛无敌。儿臣以为可以。”
窦威感觉有些不妥,虽然杜伏威投降之后,江南之地尽皆归附,可刘黑闼也算是很有影响的反王。李元吉好勇斗狠,有勇无谋,喜好吃喝玩乐,哪能单独领兵作战。上前说道:“皇上,齐王贵为亲王,刘黑闼不过癣芥之疾,派一员大将即可。”
李渊也不相信李元吉,知道窦威是给李元吉面子才这样说的,也就开始犹豫。可这是商量好的,裴寂站出来说道:“皇上,既然窦大人都说是癣芥之疾,齐王兵锋所指,。一定能平定江南。再说亲王出战,也能震慑江南不轨之心。要是皇上不放心,可以派出得力副将。‘
李建成也说道:“父皇,裴大人所言极是。这一次要让江南之地知道大唐军威,父皇不放心我去如何?”
李渊看到老友裴寂和太子都这样说,觉得也没什么。点头说道:“齐王元吉任扬州大都督,淮南道行军大总管。领左右武卫,精兵五万,平定刘黑闼之乱。”
李元吉大喜,他就想立些战功,回来大哥保举他出任河东道大都督,那可是肥缺之地。刘黑闼根本不足担忧,但是另有目的的他谢恩之后说道:“父皇,这一次要打出大唐军威,让宵小不敢作乱。儿臣想多带些将领,请父皇恩准。”
李渊见李元吉没有那么狂妄,还知道谨慎,看来京城这几年的教育还是很有成效的。高兴的点头:“也好,你看上谁说话,我同意。”
李世民心里颤抖一下,明显感觉不好,果然,李元吉说出的人都是李世民手下的大将,秦琼,程知节,尉迟恭,侯君集,邱行恭,刘弘基等等。
李世民手下这些人都是战将,猛将,也就是有他们才让李世民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李渊觉得李元吉还是很有眼光的,这些人都是十六卫的将军,不过都是归秦王府管理,也就毫不怀疑的答应,让兵部办理。
李世民脸色沉静,看不出表情,心里却是一片愤怒,李建成弄掉自己的文臣,现在又开始惦记武将。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倒是不担心投靠太子,可如此一来自己身边就没有人了。感到有些担心,也不能出言阻止,毕竟军队将领是皇家的,不是李世民个人的。
李渊说道:“窦轨出任行军长史,殷开山为司马。择日出兵。元吉,听从窦长史的建议。”
李元吉不是不敢打仗的人,一点都不担心,点头说道:“父皇放心,我会谨慎的。”
事情定下来,谁也不能再更改。李渊看看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秀宁说道:“平阳,你在河东治理的不错。太子建议调你回京城任职,能发挥更大作用,朝臣都赞成如此。李彦这么多年一直辅助你,也算是有功劳。但考虑到他年纪太小,一直没有封赏。如今他已经年长,这回一起入仕为官。李秀宁,李彦上前听封。”
李秀宁还不如李彦,她可是不知道父皇封自己什么官,不过能位列朝堂,可是开先古之河。自己是女的,能有今天全靠着李彦,她倒是希望封李彦一个大官。李彦已经十二岁,可以当官了。也就很顺从的跪倒李渊面前。
李彦可是在后面,离得远听不清前面说些什么,不过多少懂关中口音,加上文学功底也有些,也就勉强能听明白说的什么。这样的事没有比李彦知道得更清楚的,这么多战将跟随,失败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他又不想参与,当然是有多远躲多远。不过听到太监喊自己,赶紧上前跪倒。
李渊说道:“平阳公主虽然是朕的爱女,但是文治武功都不差,有功于社稷,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领司农寺卿。李彦相助之功,封为游骑将军,出任司农寺少卿。”
这一下不但李秀宁愣住,满朝文武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本来朝臣同意李秀宁位列朝堂,就是看好李彦挣钱打仗的能耐。上一次朝会虽然没有定论,但也不过是兵部和工部,再高级一点可能是户部。怎么弄到最后是司农寺?
大唐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才是国家行政机构,九寺五监是事务机构,可以说是给皇家自己服务的机构。特别是九寺,基本都是为皇家服务。
虽然司农寺管理全国的官员俸禄和钱帛,可他们主要还是管理皇家产业。像鸿胪寺管理接待外朝使臣,皇家祭祀礼仪。光禄寺只是负责皇家后宫的膳食,也就是吃喝的东西。宗正寺管理皇家宗亲。
看到满朝文武吃惊的样,李渊有些得意。朝臣什么想法李渊还不知道吗?说是让秀宁上朝为官,还不是看重李彦的能耐。为什么不让平阳进中书省,连门下省都不行。那就是只想让李彦帮着挣钱,权力却不想给。这些世家掌握着朝堂上绝大多数的话语权,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李渊故意不说怎么决定,就是等着李秀宁回来。
挣钱也是皇家的,司农寺掌管全国的钱币和布帛,税赋制定,盐铁监察,矿产和山林湖泊。李彦建造铁路,开挖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