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377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377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所为,备极残毒。

    “西南百姓之祸,臣实不忍言之!臣敢问,督臣麾下所领,究竟官军也,抑或贼军也?!

    “若陛下只赏其功,而不罚其过,则臣请辞户科,求归故里!”

    都察院佥都御史李世祺上书说:“自来国家外夷之患,北虏为急,两粤次之,滇蜀又次之,倭寇又次之,西羌又次之。

    “百余年来,朝廷御北虏有功之文臣,未有一战而封侯者,陛下以平水西之功而封侯二人、封伯一人,朝廷名爵世赏何时轻贱以至于此?

    “若陛下执意此有功文臣以世爵,臣请陛下追封昔日有功于御北虏、剿倭寇、平播州之督抚文臣!”

    另一个焦点是秦良玉的封侯问题。对于秦良玉以及石柱土司的功劳,没有人有异议,所有争议的火力都集中在秦良玉的苗疆女子身份之上。

    一些上书果然提到了顺德夫人奢香,以奢香开辟龙场九驿之功也只是封了个顺德夫人的称号云云。

    有的还说,当年以天启皇帝对客氏之宠信依赖,以魏阉、客氏之权势滔天,客氏也是封了一个奉圣夫人的名号,根本不敢奢望有世爵之赐。

    如今秦良玉即使功劳再大,其以一苗疆女子,而得封忠武侯,恩遇实在太过。

    有的还说,历来世爵一姓也,秦良玉姓秦,而其子石柱宣慰司宣慰使马祥麟姓马,将来忠武侯百年,其爵传给马氏,还是传给秦氏,朝廷如此荒唐,倒是岂非平添变乱,自找麻烦?!

    这些御史言官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在这个时候讲这些却没有多大意义。

    而且对于御史言官们类似这样的弹章,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去跟他们一一较真。

    只要内阁诸臣达成了一致,有了内阁的副署,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才不会在意一个两个或者多少个御史言官的议论。

    自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理顺了大明朝堂之后,六科廊的封驳之权早就被搁置了。

    过去明朝皇帝们的圣旨需要内阁起草,然后交给皇帝御览,预览过后要给六科廊审核,六科廊审核同意,再交回内阁副署,然后司礼监用印。

    这一套程序走下来,每一个环节都要折腾上一段时间,即便是一路顺利,一封圣旨要想走出紫禁城,也非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不可。

    而若是任何一个环节跟皇帝本人的心思不一样,或者六科与内阁以及司礼监的意见不一样,那么这个圣旨恐怕就出不了紫禁城了。

    在这个一环扣一环的链条中间,最经常发生梗阻作用的,就是以各种清流自诩的年轻进士们组成的六科廊了。

    而六科廊的给事中们以小制大的大杀器,就是对于圣旨的封驳之权。

    他们官职不大,阅历不多,却可以封还或者驳回皇帝的圣旨,让皇帝的圣旨出不了紫禁城。

    明末皇帝与朝廷文官之间的关系紧张,多半都是因为东林党人控制下的六科廊,而各种激烈的党争之所以愈演愈烈,也多半都是通过六科廊的言官们在发挥作用。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一上来限制了六科廊的权力,如今更是早已剥夺了六科廊的封驳之权。

    如今六科廊仍然可以封还或者驳回六部明发各地的公文,但是对于皇帝的旨意,特别是对于经过内阁副署的皇帝旨意,是不允许六科廊封驳的了。

    对于皇帝提议、内阁起草副署的诏书,都察院和六科廊可以讨论,可以提意见或者建议修改,但是不允许全盘否定。

    毕竟这是皇帝的提议。

    封驳圣旨,就是否定天子的权威,否定天子的权威,就是否定天子本身。

    否定天子本身,那就是违逆天意,就是大逆不道。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是用这个简单粗暴的逻辑,一句话剥夺了六科廊封驳圣旨的权力。

第六零三章 暗藏玄机() 
六科廊以小制大的权力和太监们的权力一样,都是皇帝给的。

    与此同时,也都是一把双刃剑。

    朱元璋当初制定这样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反制宰相或者朝中权臣的权力。

    后来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撤销了左右丞相的设置,让六部直接向自己奏事,直接听命于自己,但在同时,他却没有撤销六科廊。

    他的初心是好的,担心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之中,一旦出现了暗弱之主,那么朝堂之上有了六科廊言官的制约,皇帝就不至于被六部尚书或者朝中显贵大臣所欺瞒或者架空。

    因为六科分别对应朝廷的六部。

    六部所有公文或者草拟的旨意,都要经过六科的审核,审核不能通过者,六科可以封驳,使之无法生效。

    朱元璋的初心当然是好的,但是六科廊这种位卑而权大的设置,到了明末却成为了党争的工具。

    六科廊言官们不问是非只看门户的弹劾与封驳,让朝堂政务陷入一次又一次停滞和混乱。

    不仅降低了朝廷决策的效率,而且搞乱了是非尊卑。

    对于崇祯皇帝主动限制六科廊的权力,还以君权天授的忠君大义拿走了六科廊的封驳之权,内阁诸臣和六部堂官们则是乐见其成。

    除了六科廊的言官们以祖宗法度为由上书力争之外,没有有分量的大臣站出来说话。

    因为对于朝中有分量的大臣们来说,六科廊言官的权力过大,对他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制约或者威胁。

    尤其是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人人都觉得身上顿时少了一道枷锁。

    而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而言,他是不得已而为此。

    因为,这一把利剑既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就只好将它放到剑鞘里了。

    正因为这样,这一次纵然是朝议纷纷,但是崇祯皇帝还是快刀斩乱麻地,很快就通过了对平定奢安之乱有功之人的封赏诏书,只对其中一些不是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问题,略微做出了一些调整。

    对御史言官们关注的朱燮元驭将不严,甚至公然放纵麾下各部烧杀抢掠的问题,只以一句话发给六科廊和都察院的一句上谕答之。

    崇祯皇帝在指明了传给都察院和六科廊官员的上谕中说道:“朝廷平定西南,事体亦大,然朝官身临前线任事而专责者,不过朱燮元以下数人耳!朕未见此时上书争议功赏之人曾出一分力!以无功而评有功,已属本末颠倒,而以无功妒有功,更是其心可诛!”

    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而朝中重臣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也让一些人首鼠两端。

    因此,收到了这个上谕之后,都察院和六科廊的御史言官们,顿时消停了不少,原本还想接着上书刷存在的,也都偃旗息鼓了。

    崇祯二年八月十二日,就在西南平定的消息传开十天之后,大明朝廷封赏西南有功将士的诏书,正式昭告天下。

    而曾经参与过平定西南奢安之乱战事的讲武堂总监傅宗龙,则被崇祯皇帝亲自点名,成为了这一次朝廷传旨封赏西南将帅的钦使,带着大队的锦衣卫人员和一封封封爵升官的圣旨,以及被皇帝亲自点名前往西南任职的一批官员,离京南下,一路辗转前往西南去了。

    根据皇帝最后的旨意,朱燮元在功封靖南侯的同时,交卸了南京兵部尚书的兼职,同时也失去了兼领四川、湖广、广西军务的权力,从此专任云贵总督,而且不再驻留贵阳兼任贵州巡抚,而是要在旨到之日,带着自己的督标罗乾象所部,将云贵总督的行辕从贵阳移驻到昆明去。

    也就是说,得封靖南侯的朱燮元将专任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

    至于原云南巡抚年近七十的闵洪学,则以抚滇七年、久而无功为由,被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直接免去巡抚之职,旨到之日即令致仕回乡。

    朱燮元离任贵州之后,由现任贵州布政使邵捷春升任贵州巡抚。

    邵捷春是朱燮元的得力助手,这一次虽然没有立下军功,但也被李国鐠等几位重臣,列入了转运有功文臣的名单之中,因此得以就地接替朱燮元兼任的贵州巡抚之位。

    而接替邵捷春担任布政使的人选,则是在水东宋氏十二马头辖区进行改土归流有功的贵州参政郑朝栋。

    至于贵州都匀知府,雇佣民夫跟着转运押送机械粮秣辎重的陈熙韶也时来运转,沾上了平定奢安之乱的功劳,成功升任贵州参政。

    而其空出来的贵州都匀知府的位置,则由上书反对朝廷封赏圣旨的户科左都给事中魏呈润接任。

    这一次,一并跟着傅宗龙一行人南下而去。

    除了朱燮元的职务,崇祯皇帝做出了调整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封赏被做了改动。

    川东永宁卫是侯良柱这个新出炉的定彝伯的老家,这一次也被崇祯皇帝直接改名定彝卫。

    而侯良柱的儿子侯天锡在被改封为定彝卫世袭指挥同知的同时,也被皇帝钦点入京,担任任御前侍从武官。

    朱燮元的嫡长子、庶次子被封赏任用的同时,其嫡三子朱兆宪被钦命到云贵总督行辕随军听用,同时,赐其嫡四子朱兆宣为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

    而贵州总兵官许成名的长子许尽忠,同样被授予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令其旨到之日赴京上任。

    与此同时,最令李国鐠、徐光启、张惟贤以及朝中重臣们感到意外却又乐见其成的是,崇祯皇帝将这一次从征水西有功的西南土司,除了一贯忠顺有加的石柱土司、保靖土司之外,其他土司首领得到的封地,全都不在水西。

    平定水西之乱的作战之中,除了石柱土司和保靖土司之外,立功最大的莫过于罗乾象麾下的穿青苗土兵。

    这一次,罗乾象及其麾下仅剩两千五百余人的穿青苗兵,被崇祯皇帝处心积虑地封到了孟养府,而且满足了罗乾象由来已久的心愿,那就是为自己麾下失去了家园的穿青苗人,寻找一块可以世世代代居住的领地。

    崇祯皇帝在给云贵总督朱燮元的圣旨之中,让他在大明废弃了的蒙养府旧地之上,重新设立孟养卫,将原孟养府旧地赐予罗乾象及其麾下穿青苗土兵,并以罗乾象为孟养卫指挥使,许其子孙世袭罔替。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圣旨之中提起的这个孟养府,正是后世缅甸的密支那一带。

    明初洪武年间,大明军威之盛一时罕逢敌手,收复云南之后,在密支那一带设立了孟养府,收归云南管辖。

    永乐年间,当地土人叛服不定,大明朝廷在此设立军民宣慰使司,开始任用当地土官。

    万历年间,朝廷先后有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孟养本地的土官趁机发动叛乱,朝廷无力镇压,于是孟养地区随即失去了管控,不复为朝廷大明所有。

    结果,数百年之后,原属中华版图的孟养,这一片肥沃土地,落入缅甸之手,成为了缅甸的密支那。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虽然暂时还腾不出手来向西向南拓展版图,但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块伊洛瓦底江畔的肥沃而富含各种矿藏的土地,被缅甸的东吁王朝所渗透和蚕食。

    而将罗乾象所部穿青苗兵封到这里,既解决了对罗乾象及其麾下穿青苗部落的封赏安置问题,又可以先行在这个地方埋下一颗钉子,以便将来彻底解决西南问题。

第六零四章 提前着手() 
除了对于罗乾象所部的封赏暗藏玄机之外,崇祯皇帝在封赏水西土帅安隆及其侄子安世荣的问题上,以及在封赏云南从征水西立功的土司龙在田、普名声、沙定洲的问题上,也一样暗藏玄机

    安隆及其侄子安世荣麾下那些投降而未被屠杀的彝兵,还有后来历次战斗之中官军俘获的彝人,以及鹅项岭之战结束后各部官军大掠三日驱赶归降的老弱,总计三万余人的水西彝人男女老少,全都交给了安隆及其侄子安世荣统领,一股脑儿地被安置到了滇缅边境地区的木邦府。

    这个时代大明所谓的木邦府,就是后世缅甸的腊戎地区。

    此处也是明初洪武年间云南设置的一个羁縻府,万历年间趁着大明无暇顾及西南,木邦土官罕拔起兵叛乱,时而割据自立,时而投靠缅甸的东吁王朝,也是在数百年之后成为了缅甸的一部分。

    这一次,崇祯皇帝将失去了家园的水西安氏旁支安隆及其侄子安世荣封到了这里,在这里设立木邦卫,由安隆出任木邦卫指挥使,安世荣为木邦卫指挥同知,让他们带着百战幸存的三万多水西彝人,到这里重建家园。

    与罗乾象、安隆获得相同待遇的,还有云南乌撒土知府安重圣,云南石屏土司龙在田、阿迷州土司普名声,以及王弄土司沙源的次子王弄土官沙定洲。

    原乌撒土知府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