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逐流-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父,我知道了,一切大局为重,赵川若有难,我必定全力救援,保证他不伤一根汗毛。”
谢玄对着谢万严肃的拱手承诺道。看到他这么识趣,谢道韫憋在心里准备说的话全部成了无用功,现在谢家能做的不多,也只能是这样了,虽然叔父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但效果是一样的。
“嗯,只要赵川本人无事就行,他身边的人,死活与我们无关。事不宜迟,你这就去找桓温大司马吧。”
谢道韫心中哀叹,谢万只是答应保下赵川不死,可没说拯救他的势力,如果失败,赵川以前的努力会全部化为乌有,一个人能成什么事?不都是靠着团队的帮衬么?
赵川现在在苏家堡风生水起,说到底还不是收拢了一帮得力的手下,如果是孤家寡人,估计他永远都会是谢家的棋子。
“我和你在一起,只是因为你是谢道韫,而不是因为你是谢家的女人。”谢道韫在此刻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一个谢家,压弯了多少俊杰的腰,能对你说出我是看中你这个人的男子,天下又能找到几个?
好想在他怀里当一个小女人,什么都不要想。
“道韫,那本心学是你写的,还是那家伙写的?”
谢玄走后,谢道韫百感交集的在发呆,一旁的谢万冷不丁问了一句。
“啊?那个,是我……是他,那个,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谢道韫羞红了脸,她刚才在幻想以后跟赵川洞房花烛的场景,两人相吻相拥,彼此倾诉……被谢万一问有些语无伦次。
“罢了,唉!”谢万站起身走出书房,背似乎都佝偻了几分,看得谢道韫有些莫名其妙。
赵川的那篇檄文他看了,文采斐然,侄女谢道韫更不必说,乃是名噪建康的大才女,后一辈都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这个前浪,真要死在沙滩上了,岁月不饶人啊!
才到中年,本是人生巅峰时期的谢万,居然生出老迈蹉跎的荒谬感觉。
赵川当然不知道自己给谢万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他此刻正在一个密室里,身边是小萝莉苏蕙,两人都是神情肃穆!
在他们面前,跪着几个穿灰色布衣的汉子,脸上十分恭敬的看着赵川。
“这件事情办成,你们在苏家堡的子女,无论男女,都会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就像是苏小娘子一样。不过如果你们敢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的话,哼哼的,不需要我多说吧。”
赵川眼神扫过几人的脸,这些人都是堂堂正正与他对视,无人羞愧低头。
“主公,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您还答应教我们的孩子读书识字,我们若是背叛,那岂不是猪狗不如?”
赵川实在是低估了这年头读书识字的威力,宋代以前,读书识字是门阀世家的事情,寒门上升的道路,一直都是被封锁的,即使偶然有几个漏网之鱼,也是极少数。
这些底层的间谍,其子女能够读书识字,无疑有了将来改变命运的基础,这是千金万金都换不回来的,赵川用这个来收买人心,可以保证底层的人不背叛。
“彭城附近,有几个流民据点,不用说,那些都是亲近燕国的,你们在那边分头行动,伺机将这些东西偷偷带进去,让人无意中发现这个东西,记住使用方法了吗?”
众人都是点头。
陈胜吴广的“大楚兴,陈胜王”一点都不稀奇,不过赵川的方法,是让这些人混进去之后,再制作“道具”,这跟死了人然后在案发现场再真正杀人一样,不会引起他人的警觉。
“竹签记得藏好,就算不成功,也必须安然撤退,明白了吗?这件事不能暴露。”
赵川再三强调了一番,打发这些人开始行动。
等密室里只有他跟苏蕙小萝莉的时候,对方忍不住开口问道:“川哥哥,你给他们说的是什么方法,能不能演示给我看看。”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看好了。”
赵川把给刚才那些人的白色石头递给苏蕙,从墙柜上取了一个陶碗放在几案上倒了一碗水,将雕刻了苏蕙所写那首打油诗的大竹片放进瓷碗里。
“你把白色的石头扔水里看看。”
苏蕙小萝莉将信将疑,把手中的石头扔了进去。
很神奇的,水在结冰!而且速度奇快!
不一会,陶碗里的水就变成了冰块!
“六月出现冰块,而且里面还有这么神奇的一个竹片,技术含量比当年的陈胜吴广高多了,这个惊喜,相信那些鲜卑人会很喜欢的!”
苏蕙还处于震惊当中,完全不明白水是怎么变成冰的,这种白色的石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能力?
“那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呢?”
小萝莉看着赵川,她这次是真正的被折服了。
如果说写诗什么的,苏蕙觉得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或许也能像赵川一样,但对方现在这样“点石成金”的能力,只怕她到了垂暮之年都不会拥有了。
“Knowledge is power!”某人飙了一句英文,让脾气本来就不好的苏蕙气得跳脚。
“闭嘴,赶紧说人话!”赵川会一些听不懂的语言,苏蕙是知道的,所以这种人很讨厌啊!
“我刚才是在说,知识就是力量!”
“不错,这话很有道理。”苏蕙很认真的点点头说道,谁知立刻被赵川敲了下脑袋。
“我说啊,你这个年纪,不要搞得老气横秋的,年轻的时候不玩,等年长了就玩不出感觉了。”
趁着自己露了一手,赵川又在跟苏蕙灌输“年轻要趁早享受”的歪理邪说。
“胡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二十不到就已经才华横溢,我又怎么能虚度光阴呢?”苏蕙没有妥协,依然很认真的对赵川强调年轻就是要学习的观念。
赵川无法向苏蕙透露自己开挂是开得多么厉害,只能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
后世有“超限战”的说法,赵川打算给这些鲜卑人上一课。
离苏家堡这里有八百多里的弘农,在王猛家的院子里,长安君站在一口井的边上,眼神涣散,正打算跳下去,被察觉到不对劲的梁影死死的抱住腰!
“妹妹你疯了!姐姐哪里对不起你要让你寻短见?”
梁影给了长安君一耳光,对方一脸错愣的看着她,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本章完)
第274章 秘密潜入()
贞娘的闺房内,长安君一脸羞愧的不敢看梁影,而梁影也是气鼓鼓的不说话,只有贞娘在一边打圆场。
“姐姐,你对我真的很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刚才来到井边,我就想跳下去不活了,平日里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老是觉得我是个多余的人,活着没什么意思。”
梁影一脸错愣,跟贞娘两人交换了下眼神,终于发现这件事有些不同寻常。
“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
“可能是那次在船上差点被慕容垂非礼的时候吧,自从来到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好,但我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长安君很单纯,有什么说什么,但梁影和贞娘眼神都是凝重。
这乱世里人和人不一样,有些女子,被迫失身,还受到男人虐待,最后变成疯子的不是没有,长安鱼龙混杂,就连处在深闺的梁影都是有所耳闻,否则她也不会因为害怕苻生而跟赵川“私奔”了。
梁影也确实觉得长安君少了点年轻女孩的精神气!其实如果桓婧在此处,看到长安君只怕会认不出来。
她的衣着打扮都是汉人的款式,整个人看起来恬静文雅,丝毫没有当初野丫头的气质,只不过看起来蔫蔫的,没有了当初那股活力和热情。
如果梁影知道长安君曾经跟晋国鹰扬将军朱序对练过,就知道这女孩现在的精神状态特别差,远远没有从慕容垂的阴影中走出来。
长安君先是被苻苌抓住,在小树林里差点被那啥,后来被慕容垂救了,慕容垂又要对她那啥,最后跳河自尽,能坚强活到现在已经算是神经大条了。
“还疼吗?姐姐刚才生气是气你不自爱,就算再难,我们女人也要活下去不能寻短见,是姐姐错怪你了。”梁影拉着长安君冰凉的小手,有些心疼的说道。
这女孩真漂亮,只是红颜薄命,古人说的一点都不假。
“没事,谁对我好,我心里明白着呢,姐姐,谢谢你,只有你对我是最好的。”
两人和好如初,只不过到了夜里长安君先睡了,贞娘和梁影在宅院的堂屋内小声密谈。
“影儿,我不是说你太心善,慕容家如果知道这个女人在这里,咱们就很危险了,甚至我夫君都护不住,你看她这个样貌,哪个男人见了不动心?无亲无故的,你这是何苦呢?
若是她去了长安,只有被人见到,只要三天就会被抓到某些大人物的床上,比如苻健这样的,到时候谁来护住她?”
贞娘忧心忡忡的说道,她现在满脑子的念头都是王猛和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寡妇不容易,她很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梁影已经是一个定时炸弹,现在又多个更猛的长安君,真不知道未来什么样的男人才能护得住这样两个女人。
在贞娘的潜意识里,赵川还是品香居那个大厨,他虽然优点很多,唯独缺的却是权力,他保护梁影就已经得罪了苻生,再多个长安君,还有活路吗?
这年头,在一般人心中,你是不是个好男人要排第二位,第一位是你能不能护得住你的女人,权力是个好东西,在社会底层打拼过的贞娘,对此理解比梁影深刻。
梁影没有说话,而是用陶碗里的水,在书案上写了一行字,然后对着贞娘点点头。
“他的事情我知道,只是他从来都不是个好色之人,你又何苦害他呢?他又不好这一口?”
梁影没有说这是王猛的主意,只是幽幽的说道:“我希望将来身边能有长安君陪伴,贞娘姐姐,你就让我任性这一次好不好,他那么疼我,不会拒绝的。”
面对梁影的哀求,贞娘叹息的点点头,默然无语。
那女孩太可怜,也许只有赵川这样的男人才能接纳她。
只是安顿好了长安君的未来,那谁来负重前行呢?毕竟是曾经喜欢过的人,贞娘真为赵川捏了把汗。
接纳了长安君就意味着会和慕容家成为死敌,在现在这个乱世,为了一个女人,这么做真的值得?贞娘扪心自问,换成她,一定会放弃。
赵川有了梁影,听说还有江左出类拔萃的世家女子,难道还缺女人?何苦自找不痛快?
送梁影回房间,贞娘吹灭油灯睡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赵川写过的诗句,在她脑子里盘横了许久,挥散不去……
赵川显然不知道梁影给他找了个大麻烦。
慕容垂对他印象很不错,两人就算不会同路,至少也是惺惺相惜,英雄重英雄。在赵川的计划里,从来都没有把慕容垂当做死敌。
然而因为长安君的事情,还有梁影的倔强坚持,他将来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是选择成为慕容垂的死敌,结下私仇,不死不休。
还是选择放弃梁影,这个对他情深义重,不求回报的女人,最后违背道义,把美丽的长安君送给慕容垂蹂躏。
赵川跟慕容垂成为死敌,如果不是因为长安君,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要知道,历史上慕容垂曾经给苻坚苻天王打过工的,基本上可以算是“可以争取的同僚”。
未来的事情,只能说交给命运的安排,赵川赵大官人现在对未来的风云激荡还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
此刻他正在观察汴河的水位。
汴河出自蒗荡渠于浚仪县(开封市西北)北,弯弯绕绕,流经许多城池,最终汇聚于彭城,流入泗水,更关键的是,汴河不宽,很容易就能筑起堤坝。
汴渠和汴河(半天然水道)不能完全划等号,到宋代的时候,才形成了真正的汴渠,所以汴渠与黄河交汇的地点开封,迎来了它在历史上最辉煌的巅峰。
苏家堡亦是在汴河的一条支流上。赵川沿着支流,查探了一番,发现汴河主干比想象得要宽一些,拦住这样一条河,水淹彭城,似乎有些不太现实。
首先就是工程量很大,需要的人手有点多,且不说以苏家堡的人力来说有点勉强,而且无法做到不让对方察觉,毕竟鲜卑人的探子不是瞎子。
其次是彭城在汴河的最下游,这里还有另外一条河,很容易就能分洪,水淹说实话未必管用。
如果说这两点咬咬牙还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