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第47章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47章

小说: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亩缁姑挥汹址猓亩勇缆灰仓皇歉霰本鹑丝醋哦疾还剑慰霭Ъ夷兀 

    “太后想封吕禄为赵王,不就是颁一道懿旨吗?”

    “能像你说得那么轻巧?”太后狡黠地眨一下眼。

    “照太后这么说,又想吃肉,又嫌肉腥。”吕媭嘴角一撇,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你过来。”吕媭把耳朵挪近太后那张臭烘烘的嘴,仔细听太后说:“哀家想让使者到代国去,调代王刘恒为赵王,然后派吕禄到代国去,听说刘恒在代地体恤百姓,代国上下一片赞誉之声,虽然给朝廷博得贤名,但长此下去,哀家担心他在代国会树立至高无上的威信,朝廷难以控制。正好借此机会,一则显示朝廷对政绩卓著诸侯王的奖掖,二则不让诸侯王在一个地方长期盘踞,形成像磐石之固的势力,三则又圆了吕禄的梦想,可谓一石三鸟。”

    “只可惜赵王这块肥肉让刘恒叼去了。”吕媭心有不甘地说。

    “刘恒去不去,还是两回事。”太后半开玩笑说:“哀家倒希望他去赴任。”

    在吕太后的派遣下,朝廷使臣奔赴代国,宣调刘恒到赵国就封。当使臣踏进中都,不禁为主干道两侧旧房改造的场面所吸引,只见工匠们光着粗壮的肩膀,挥汗如雨,垒砖砌墙,雕梁画栋,修建一幢幢门面房。

    “都说代王贤明能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使臣暗暗称赞:“难怪连刻薄的太后都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他想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代王府,没想到代王不在。

    府吏告诉他,代王正在工地上督导,让他稍候,使臣只好坐在候客室里,泡上一壶香茶,慢慢品用。大约一刻钟,刘恒领着丞相张苍,旋风般从外面赶来,一见面便和善地对使臣说:“让你久等。”

    使臣连说没关系,并恭喜代王移封赵国。

    刘恒跪接朝廷圣旨,让厨子烧几道好菜,款待使臣。他退入春和宫,在御案上猛擂一拳,骂道:“恭喜孤为赵王,当孤是傻瓜?”

    跟他进来的丞相张苍连忙示意他低声:“千岁,迁徙赵王也不是一件坏事。”

    “孤看不是一件好事。”

    “何以见得?”张苍不觉一惊。

    “丞相,孤的三哥如意在哪个位置上死的,兄弟刘友、刘恢又在哪个位置死的,三个赵王有一个善终的吗?孤此去能有好果子吗?”

    刘恒越说越气:“太后临朝,刘姓危矣!”

    张苍低头一想,代王所虑甚是,怪不得代王一听说迁徙赵地,脸上没有一丝喜悦,退入内廷,一个人生闷气,原来如此。

    “代王不必动那么大的肝火。”张苍冲刘恒一笑,说:“臣看辞去赵王一职,易如反掌。”

    刘恒不相信,“太后下的懿旨,岂能说变就变。”

    “臣何时说过假话?”张苍庄重其事,一字一板,让刘恒稍微宽怀,他望着张苍,似乎在问:“丞相究用何策?”

    只见张苍不慌不忙地说:“代国地处边陲,一般谁都不愿到这里来镇守,之所以迁徙代王到繁华富庶的赵国,臣想不外乎代王在此地政绩斐然,在寻常百姓中树起良好的口碑,皇太后唯恐千岁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何以应对之?”

    “千岁不愿迁徙,是否已下决心?”

    刘恒颔首,坚决地说:“孤愿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与百姓同忧同乐。”

    “只要代王坚持说自己无德无能,情愿长守代边,不愿移封膏腴赵地,臣想,太后会答应千岁的请求。”张苍肯切地说:“更何况代国旧城改造,离开千岁也真不行。”

    两个人计议商定,代王亲自缮写一道言辞谦卑的奏章,婉转地阐明自己辞去赵国王封的原因,托使臣捎给吕太后。

第68章 吕姓横行 刘姓气短() 
吕太后接到刘恒的奏章,为他拳拳报国之心打动,不但没有指责他违拗懿旨,反而褒奖几句:“如果全国各路诸侯王都能像刘恒那样不计得失,忠恤体国,天下何愁不治?”

    陈平暗暗讥笑太后,不禁为代王的智慧折服:“看来天佑大汉,代王韬光养晦,不争乃争。”想到这里,他跪伏地上,上陈太后:“国不可以一日无主,既然代王不肯到赵国移封,太后何不速定赵国王选。”

    一句话正中太后下怀,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望一眼陈平,故意说:“丞相,你看谁合适?”

    “臣愚笨之极,恳请太后圣裁。”陈平善于踢球,太后把球踢给他,他又踢给太后。

    “唉,哀家故去的二哥吕释之,有功于大汉社稷,没有得到追封,一直是哀家心中缺憾。”太后也有动真情的时候,提到二哥吕释之,引以为憾。

    陈平何等机灵,哪有听不出太后话音之理,他掩住嘴角一笑,十分世故地阿谀道:“建成侯功在社稷,早应该追封,然后让他的儿子承袭。”

    太后心想,陈平就像一只钻到自己肠子里的小蛔虫,总能把自己的意图了解得一清二楚。她满意地说:“丞相觉得可以的话,那就追封二哥为赵昭王,他的儿子吕禄立为赵王,留官都中。”

    “太后圣裁。”陈平叩头,盛赞太后英明。

    太后心想事成,让侄儿吕禄分封到一个富庶繁华的藩国,称得上喜气盈门,一家人为之弹冠相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燕王刘建病殁。讣告传至都中,太后又打起如意算盘。

    “燕国大臣来朝廷报丧,说燕王建已死,想让庶出的儿子袭封。”太后把妹妹吕媭叫来,向她通报刚发生的丧事。

    “哪怎么行呢?”如果说太后在吕氏家族压制刘姓王侯时,还有些半遮半掩的话,那么吕媭则是赤祼裸的,毫无顾忌的,她的心肠比太后更毒,处事比太后更辣。

    “不行又如之奈何?”吕太后摊开双手,眼睛瞪着妹子,心想你能出一个什么好主意?

    “我还是以前的主张,趁太后健在,多封我们吕家几个王。”吕媭心中根本没有什么刘姓朝廷的概念,她恨不能让吕氏家族取而代之而后快。她看一眼太后,反问道:“太后,你有什么忌讳吗?”

    “刘建没有嫡子,那么他庶出的儿子继承王位不能说不行。”听了吕媭的怂恿,太后深感事情重大,站起身子,在原地踱来踱去,犹豫不决。

    “太后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不愿让刘建庶子继位。”吕媭的政治谋略不亚于太后,她一句话言中太后的心理。

    吕媭不依不饶的态度,让太后停下脚步,望着妹子,哑然失笑:“妹子难道有何妙计吗?”

    “我看此事容易。”吕媭果决地说:“朝廷派大内高手,偷偷到燕国,伺机把刘建的庶子干掉,不就完事吗?”

    太后眼睛一亮,以前像这样搞暗杀,也不是没干过,不管杀屁股,还是捅脖子,只要把猪杀死为止。她嘴上没说一句话,心里已十分赞同吕媭的主意。

    几天后,五名大内高手乔装打扮,直奔燕地。他们来到燕都,开始搜集燕王子的行踪。

    燕王子喜欢到山中狩猎,往往一个人出入深山幽谷,而且每次都能平安归来,部下习以为常,然而,他绝对没有料到,却有人在暗中紧紧盯梢他。就在他脱离部下,追逐一只野鹿深入山谷时,早已埋伏的五名大内高手一跃而上,干净利索地杀死他。部下在外边等了他很久,不见他归来,一齐到山谷中寻找他,在一块险峭的山壁下,终于找到他的尸体,那是一具鲜血淋漓的尸体。他们找凶手,周围早就空无一人,没办法,他们用草裹着王子的尸体,悲伤地返回燕王府。

    五名大内高手完成刺杀使命,兴高采烈返回长安复命,吕产受太后之命,款待他们,在酒中悄悄下了毒药,他们喝酒后,一个个捂着肚子,爬在地上翻滚,肠断肚裂,魂归西天。看到他们的惨状,吕产命令宫奴,草草掩埋他们,方才吹着口哨,离开皇宫。

    太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燕王子,又麻利地杀人灭口,手腕之高,用心之险,非常人能比。

    以下便是顺利成章地分封吕姓人为燕王。太后斟酌再三,认为吕台的二儿子吕通比较合适,于是她颁诏吕通为燕王。平步青云的吕通闻讯后,激动地说:“吕家人能有今天的殊荣,都是太后的恩泽,没有太后,便没有吕氏家族的一切。”不过吕通不像吕产、吕禄,挂着王爷的封号,留官都中,不去封地,他在京都没有官职,必须到燕地就封。

    朝廷政治格局发生重度倾斜。高祖八个儿子,被害死三个,他们分别为刘如意、刘友、刘恢三个,刘肥、刘盈、刘建病殁,其中刘建的庶子也被害死,丢掉了燕王封裔。眼下仅存二人,一是代王刘恒,一是淮南王刘长,加上齐、吴、楚、琅玡等国,总算还有六七个国。吕姓家族也有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与刘氏势力不相上下,况且吕产、吕禄分掌南军、北军,盘踞宫廷,手握兵马大权,权倾内外,非刘姓诸王所能匹敌。

    在此格局形成过程中,吕太后无疑起了决定作用,她所采用的办法,也由封刘安吕逐步演变为害刘封吕。为什么太后后来能够一言九鼎?这与她长期积累威权分不开,高祖活着时候,她便借摄政后宫之机,诛杀著名将领韩信,同时怂恿刘邦诛杀彭越,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政治能力。儿子刘盈在位时,她对戚夫人母子进行疯狂报复,手段残忍,性情毒辣,连儿子刘盈都受到神经刺激,主动把处理朝政的权力拱手让给她。不过刘盈虽然懦弱,但还能恪守高祖的白马盟誓,吕太后即使有封诸吕为王的想法,儿子的门槛逾不过。

    刘盈的死给了吕太后一个绝好的机会,朝廷中没有人能约束住她,王陵独木难支,陈平、周勃见机而退,她想封诸吕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当然高超的政治策略也帮了她的忙,追封已故的生父吕公、长兄吕泽作为试探,见天下人没有反对,便公开分封诸吕,同时分封刘姓家族以及功臣作为平衡,并把吕姓女儿嫁给刘姓诸侯王,作为亲上加亲、缓解矛盾的一种方法,让刘姓人心里有怨言,但说不出口。

    刘友、刘恢的死让太后认识到“封刘安吕”策略的弊病,吕刘两姓共容共存的美好梦想开始破灭,由于太后强有力的干预,吕姓对刘姓的迫害加快了步伐,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刘姓诸侯王明显处于下风。

    除此之外,与吕太后有一帮子心腹分不开,内有妹子临光侯吕媭、左丞相审食其、廷尉任傲、大谒者张释,出纳诏奏,参赞秘谋;外有吕产、吕禄,遥领藩封,分掌禁兵,护卫宫廷。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有位无权,只不过借保他们的声名而已。

    吕太后专制时代,也是中华大地多灾多难的时期,地震、山崩、洪水时有发生。她颇有自知之明,一次发生日食,仰天嗔语:“莫非因为哀家不成?”话虽如此,终究本性难移,依然我行我素。

    茫茫大地,谁主沉浮?吕姓家族一天天强盛起来,刘氏家族一天天衰落下去,剩下的几个高祖子孙,都是明哲保身,苟延残年,只恐大祸临头,眼看着刘邦九死一生打下的天下,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入外戚手中。

第69章 壮哉朱虚候() 
然而,就在吕姓子弟盘踞朝廷、势炎熏天的形势下,刘邦的孙子朱虚侯刘章却大智大勇,挺身而出,与吕氏子弟做了坚决的而又巧妙的斗争。

    刘章是齐王刘肥的二儿子,刘肥死后,大儿子刘襄袭承王位,没有刘章的份儿,也没有弟弟刘兴居的份儿。

    刘章之所以能戴上朱虚侯的桂冠,究其原因,沾光于太后“封刘安吕,亲上加亲”的政策。他长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与张良、陈平、张苍几个美男子比,英俊中多了几分豪情,称得上阳刚之美。他的帅气为太后所闻,太后特意撮合,把吕禄的小女玉儿许配给他,从此他便走上支撑刘氏气脉的英雄之路。

    刘章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没有与内室反目为仇,他与玉儿婚后感情融洽,小两口和和美美,连吕家人都夸奖不已。他这样做,固然有汲取刘友、刘恢教训的原因,但不能排除动了真感情,玉儿成了他的内线和保护神。

    刘章封侯后,宿卫宫廷,由于有与吕姓通婚这层关系,玉儿又多次在父亲吕禄前替他美言,吕姓一族上下没有人找他的茬,太后甚至把他视为一个弄臣而加以器重。

    如果说刘章完全依附吕氏,那就大错特错,他仗着吕禄的势力,暗中却在寻觅一条振兴刘姓的道路。

    正因为吕太后以及全家族都没有把刘章作为一个敌人,所以刘章偶而当一回敌人,也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

    一夕,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