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梦入凡尘 >

第44章

三国之梦入凡尘-第44章

小说: 三国之梦入凡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一早,当晨曦升起的时候,虽然漫天依旧风沙,但王渊知道,自己走对了。

    寻找水源好好休整一番后,王渊怕西凉人在这一带安排探子,不敢多做停留,下令全军上马,开始沿谷水向西凉腹部疾行。

    当日中午,王渊的大军就攻破了这片沙漠绿洲平原上的城市武威城,大军在武威补给以后,傍晚已经推进到宣威城(今民勤一带)。

    次日傍晚,王渊的大军已经沿谷水走出大漠,包围了武威郡的首府姑臧(zang)城(今武威城)。大军稍做休整以后,连夜攻下了这座扼守河西走廊的要塞。

    次日一早,王渊让赵云率本部兵马留守姑臧城,自己亲率五万大军,直扑西凉要害金城。

    由于西凉腹地空虚,不到十日,王渊的骑兵就私掠了西凉全境,几座要害城市,姑臧、金城、狄道、平壤被一路南下的王渊顺利攻破。

    当王渊的三万骑兵攻破天水郡的首府平壤城之后,西凉内部沦陷的消息传到了前线的韩遂手中。

    于此同时,屯军在张掖郡一带的西凉骑兵也赶到了姑臧城下,阎行全力组织兵马攻打要塞,但奈何并州骑兵同样进行过严格的守城训练,一时很难攻破。阎行不敢耽搁,快速发出战报,通知韩遂。

第82章 西凉投降() 
王渊攻下平壤以后,并没有再次发动进攻,而是叫来王和,取出一张晋候纸,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片劝降书,交给王和前往安定前线招降。

    这几日韩遂非常焦躁,王渊快马突入西凉腹部,快速的占领几座要害城市,虽然地方没有沦陷,但这意味这场战争自己挽回的可能性不大了。

    如今骑兵被阻隔在河西走廊之外,内部空虚,如果自己回援,前线的并州六万步军就可以顺利的推入进来。两面夹击之下,自己毫无胜算。

    如果自己不回援,相信以王渊的能力,很快就能控制西凉腹地,失去根据地的自己,即便有二十万大军,又能如何?难道只能退守西部几郡?

    韩遂也想过投降,但想想自己当年率领大军偷袭王渊粮道,让并州大军损失惨重,又怕王渊不会放过自己,思索良久,摆在韩遂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投降;要么果断放弃南部各郡,在王渊骑兵没有有效控制局面之前,快速的撤出前线战场,与骑兵汇合,攻击留守在姑臧的王渊骑兵,即便不能攻破,自己也能退守张掖、酒泉、敦煌等郡。

    韩遂召集马腾议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马腾不肯退守,道理很简单,马腾的根据地在安定、天水一带,自己跟随韩遂撤退,就意味着客居韩遂,还不如投降王渊。

    韩遂也知道,没有马腾的帮助,即便自己退守张掖,也无法阻挡王渊的进攻。局面进入了尴尬阶段。

    就在韩遂举棋不定的时候,王渊的劝降信到了。于是韩遂叫来马腾,想先看看王渊的想法。

    “骠骑大将军真的不计前嫌?”韩遂看完招降书问道。

    “你可曾听说大将军有言而无信直说?大将军之肚量,连鲜卑人都可以接纳,只要尔等真心投降,为何要为难尔等?”王和心平气和的说道。

    马腾接过招降书一看,只见上面写到:“将军苦战多年,可知为何而战?西凉之地战乱欲十年之久,渊一路行来,百姓苦不堪言,心中甚痛。渊自黄巾起义以来,征战四方,却不能去了天下百姓之苦,固将军之所优渊之更忧,将军之所愁渊之更愁。将军起兵西凉,渊知将军乃迫不得已,固不责怪将军。若将军顾念百姓之苦,率众而降。渊可不计前嫌,上表请二位将军之功,加封韩遂为安众将军,加封马腾为安夷将军,望将军慎重考虑。”

    马腾见王渊没有丝毫怪罪之意,把自己反叛定为不忍天下百姓疾苦,并许以高官,不由心中一松,看向韩遂。

    韩遂闭这双眼,似乎在考虑这什么。

    这样投降,韩遂的确不甘心,自己苦心经营数年的西凉,这样白白拱手让给这么一个年轻人,让韩遂非常不爽,但自己的确败了,如同铁桶一般的防御,被王渊轻松击穿。

    韩遂不禁自问,自己为何而败?自己与大汉王朝斗了五六年。即便的大汉名将皇甫嵩,也奈何不了自己。董卓二十万大军,苦攻自己接近两年,依然无法突破自己的防线,而王渊仅仅用了不到一月,甚至连一场正面战斗都没有打,七万大军就突入了自己的腹部。

    这是为何?为何自己败的这么莫名其妙?思索良久,韩遂得到了自己的答案,自己是败给了勇气。自己没有勇气穿越大漠,所以想当然的认为,王渊也无法穿越大漠。

    而恰恰王渊的勇气,让自己败的一踏涂地,韩遂不由想到,如今乱世,能跟随这样一个主公,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既然王渊可以摒弃前嫌,让自己如此体面的投降,又有何不可?

    想通以后,韩遂看向了马腾,两人合作已久,自然很快就看出了彼此的想法,同时微微一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浩浩荡荡近十年的西凉叛乱,被王渊不到一月而解决。此事很快就传遍了各地,众诸侯不由感觉心底发麻,更加忌惮王渊。

    这时的王渊,显然没有顾忌众诸侯想法的时间,西凉军二十万俘虏需要安置,各郡县需要安置官员,民族矛盾需要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等着王渊处理。

    韩遂、马腾二人投降后,王渊在金城召集众人议事,军师荀攸、贾诩,后勤主管荀彧,以及新降的马腾、韩遂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经过韩遂、马腾等人的一番介绍后,王渊也大致了解了目前西凉的一些情况,民族问题没有王渊想想的那么严重,此时西凉境内的羌人基本上已经驯服,只要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就能解决西凉境内的民族问题。

    在韩遂、马腾看来,粮食问题是大问题,而在王渊看来,粮食问题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了。

    解决这些俘虏是最重要的,这二十万西凉士卒,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加上地盘扩大后,接下来对阵董卓,需要更多的大军。

    所以王渊决定,利用这批身经百战的老兵,进行扩军,扩编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主将由阎行、庞德二人担任,又抽调了几个副将负责监督协助。分别是:

    霹雳营:主将阎行,副将管亥、於夫罗;

    荡寇营:主将庞德,副将曹性、周仓;

    另外王渊又从原各部骑兵中抽调一万精锐,扩编亲卫狼骑营,年轻的马超以校尉的身份,负责协助王渊统帅这一万骑兵。又从西凉骑兵中挑选一万精锐,对个部进行了补充。

    西凉主要的一些将领,被分散安置的各军中担任副将,主要名单有:

    韩遂的八部将: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

    马腾的部将:庞柔、庞恭、杨阜、赵衢、姜叙、赵昂、梁宽、姜冏。

    庞柔、庞恭二人是庞德的族兄族弟,姜冏本来是个小角色,之所以被王渊看重,是因为王渊隐隐记得,此人是后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姜维的父亲,当然姜维现在应该还没出生,王渊也不知道随着自己的介入,这个十年后才出生的将才是否能够顺利出生并成长起来,但王渊依然把姜冏提拔为校尉。

    (具体安置所属营以后会找机会罗列出来,这里就不啰嗦了。)

    剩余的西凉士卒,王渊又整理出四万步兵、两万骑兵成立了西凉义务兵团。抽调原洛阳义务兵团统领张白骑为西凉义务兵团统领。马腾就任洛阳义务兵团的统领。

    又抽调愿赵云麾下李封,为西凉义务兵团的骑兵统领,负责协助张白骑统领骑兵。

    西凉义务兵团:人数六万,负责凉州防御治安,主将:张白骑,副将:侯选、庞恭,骑兵统领:李封。

    各部挑选剩余的西凉降卒,全部发放军饷,退役回家。

第83章 董卓入蜀(一)() 
至于西凉一带的治理问题,经过讨论,王渊决定,在凉州、西州、并州三不管的这一带,新设一州,取名宁州,宁州一带人烟稀少,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比较匮乏,但这一带又不得不管,而且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管理。

    而宁州由于没有外敌,不需要义务兵团防守,王渊只是调用今年招募的,正在训练的十万余义务兵,进入宁州,负责建立秩序。

    最后王渊抽调华歆为宁州刺史,负责搭建班底,组织各级衙门,而现在屯军已经走向稳定,王渊让韩遂接手屯军问题,也算的妥善的解决了西凉的这两个首领。

    荀彧最后接手了西凉刺史的职位,因为西凉问题比较复杂,要贯彻并州相同的土地问题,同样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荀彧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等荀彧治理的差不多了,王渊再准备换人。

    至于西凉原先的高层将领,王渊先暂时安排在各部作为副将校尉,带战事空闲下来,再统统安置在军事学院,进行为其半年的集训,然后再考核才能,进行任命。

    晋州军事学院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规,每年都会召开一次集训,为其四月,时间是没有战争的冬季。

    这些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非常空难,需要大量的时间,西凉的官员要重新考核任命,宁州更是要搭建班子,需要大量的人手,好在王渊提前建立了晋阳大学,又有大量书籍做后盾,才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最起码县级官员的不用愁的。

    而就在王渊全力安排凉州的一切事务时,董卓入蜀的消息穿了出来,六月中旬,就在王渊的大军在西凉大地上驰骋时,董卓果断的进行了入蜀的计划,朝中百官已经无权干涉董卓的行动,只能陪伴皇帝作为董卓手中的王牌,成为董卓入蜀的开路先锋。

    首先益州牧刘焉接到了汉帝刘协的任命书,任命刘焉为丞相,让其亲率大军出蜀接驾。

    要说刘焉此人也有些野心,但能力稍微不足,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室朝纲混乱,加上当时刘宏外放皇亲就任各州长官,刘焉乘机请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后被手下董扶劝阻,改请益州牧。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于是汉灵帝刘宏任命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阳城候,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

    益州当时非常混乱,刺史郤俭是个大贪官,而且能力不足,益州黄巾到此时依然没有平定,刘焉不敢入蜀,于是暂住荆州东界。

    而此时郤俭刚好被黄巾贼马相等杀死,紧接着马相在成都称帝,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于是贾龙迎接刘焉进入益州。

    刘焉上任后,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现宽容恩惠的政策,逐渐稳定了益州北部。

    刘焉与张鲁的母亲关系颇好,汉中太守苏固不服从刘焉的命令,于是刘焉让张鲁、张修二人攻打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杀了张修,截断汉中与蜀地的交通,自此刘张二人结怨。

    刘焉虽然控制了巴蜀平原一带,但益州南部依然无法有效控制,加上益州本地以贾龙为主的世家势力盘根错节,让刘焉非常头疼。

    而恰恰此时中原大乱,南阳、三浦一带的流民进入益州,于是刘焉收编这些流民组建了“东州兵”,随着东州士的加入,刘焉自身力量开始壮大。

    被挤压的老牌势力贾龙,在赵谦的游说下,联合益州南部的赵韪起兵反叛,就在刘焉组织大军镇压反叛的时候,接到了汉帝的任命书,董卓开始了自己的入蜀计划。

    刘焉恐慌不安,召集手下议事。

    刘焉此人虽然本事不大,但手下却有一众英才,大多都是刘焉新近招募的年轻人才。但刘焉用人能力不强,所以这些手下形成了三个派系,主要有刘焉入蜀之前的在荆州一带招募的荆州系;益州本地的世族系;以及东州系三个派系。

    目前刘焉的文官代表是:郑度、刘璝、张松、董扶、王累、廖立、李严等人。

    武将有高沛、楊怀、黄权、泠苞、严颜、吴懿等人。

    此时甘宁、法正、张任、邓芝等一些大牛同样在刘焉手下,但尚未被重用。

    年迈的刘焉招来众臣议事,把皇帝的诏书传给众人观看,随后说道:“诸位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主公不可,这显然是董卓欲取蜀地的计谋。”别驾郑度说道。

    “董卓拿丞相之位想让,显然入蜀之心坚决,主公当早做准备。”董扶说道。

    “那我该如何拒绝呢?”刘焉问道。

    “主公可拿道路被汉中张鲁阻断,无法前往接驾为由推辞即可。”郑度说道。

    “郑别驾所言甚是,主公一边推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