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赵氏春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赵国向东拿下了燕国的上谷郡!而秦国呢,这些年来,一直在处理自身的朝堂乱事!秦王刚刚的执掌朝政,天时地利人和,都不适宜于赵国进行一场国运之战的!
因此,范雎立马的出言相制道:“王上,近日之内,义渠之地多有扰乱之事!怕是义渠之地的贵族之中,又想反叛!此时,若是与着赵国为敌,怕难以两边为战,国力难以为继!”
义渠民族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
周穆王曾讨伐戎狄于大原,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灭亡时,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义渠国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直到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
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后义渠王同宣太后直接生活在一起,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
在秦王重夺王位前,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土并入秦国。不过,虽然义渠国灭,但仍不时间的有着义渠打着为王上报仇的名义,不时间的反叛……
听到范雎的话后,秦王不无的问话道:“若如此,相邦可有何应对之策?”
蒙骜听着相邦这般讲来,就知道此次再行出兵伐战已然是不可能了!就看范雎如何应对来了……
“王上,如今当是要平定义渠之乱,至于上党郡陉城之事,臣当是以为,遣使入赵,与赵王相商!刚刚攻伐燕国的赵国,他没有多少精力敢与我秦国抗衡!”
当然,范雎所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秦国不归还陉城的情况下,若是赵国执意让着秦国交出陉城,那事情的结果,必定是有着一场生死之战的!
秦王:“应侯所言在理,就依应侯之言而办!”
……
自是武安君白起令秦师初尝一战之后,秦赵两师就纷纷间的坚守营壁之内,双方都没有要动手的迹象!
自是秦师拿下陉城后,虽然斩首韩卒五万!但其自身也是伤亡不少,因此,轻易之间,武安君自是不会让着手下将士白白的冲锋陷阵送死的……
而廉颇更是小心翼翼着来了,他此番而来的首要目的就是制止秦师继续攻伐韩国城池!至于是否与武安君交战,则全凭情况而言了!
如今,秦赵两军在着陉城之下对峙,对于廉颇手下的赵军来讲,不可谓算是个好消息!
夜间,寒冬刚过,此时间的春风吹拂,使人瑟瑟而抖!副将赵茄与着廉颇巡视一遍营地内后,廉颇就问话道:“上党郡郡守还未送粮草来?”
听着廉颇的话后,赵茄不免的掩嘴窃笑!将军在来陉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催促着韩国往此处送来粮草,当真是不愿吃着一点亏来!
“将军,上党郡守靳黈只是一味哭穷着说郡内无丝毫多余粮草,待他禀明韩王之后,筹措粮草!”
听到副将的话,廉颇自是气愤异常来!他率领手下间的赵师,置之生死度外的与秦师为战,这上党郡守靳黈当真铁公鸡一个,毫毛不拔!
因此,廉颇当即间的道:“你遣人再写一封信笺,就说五日之内,若再无粮草到时,我廉颇就拔师而退!”
留下你们韩国与着秦师而对吧,他廉颇自是乐的清闲!
听着廉颇的气愤之言,赵茄自是忙的间点头而下……
而相比较廉颇的气愤,上党郡郡守靳黈,他对于廉颇的趁火打劫更是愤怒异常来!你赵国让着齐国相助时,人家可曾问你要过粮草?如今到他韩国这里,竟然索要粮草?
当真是:阎王爷不嫌鬼瘦啊!
而同样的,在韩都新郑之内,绕是脾气极好的相国张平,在看到这一消息时,也是破口间骂道:“匹夫者,竖子尔矣!廉颇老贼,竟趁火打劫……”
张平一通骂语之后,不得不考虑着当前间的形式来……而他的门生,此时间也问起着道:“相国大人,那此事……?”
张平不无的叹息着道:“除了答应廉颇的话外,你觉得我韩国还有可曾考虑的余地?”
弱国之下,怎么可能有商量的余地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弱国自有的悲哀!
第五百零九章 齐王薨世()
就在着张平为着廉颇的请求为难之时,秦国使者前去邯郸的消息立马的传至开来!
张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境之间自是五味杂陈!他还在为着廉颇的请求奔走相求之时,这边就传来着秦国要与着赵国和谈的消息!他有着一种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羞辱感……
本来已经走往王宫路上的张平,立马间的折转返回府内,静待着秦使的消息来……
……
秦、赵、韩三国如今为着陉城之地的得失,大打出手!而魏国与楚国,则是关心着燕南之地!表面上此间暗流涌动,彼间又一团平和……
然而,这样平和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从着临淄派遣出来的使者,纷纷的传出着一条消息:齐王薨世了!
齐王的谥号为襄!根据谥法上言,襄者: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因事有功曰襄,
执心克刚曰襄,
……
齐王田法章,在五国攻打齐国,齐湣王被杀后。田法章改名换姓在莒城太史敫家做佣人。直到确认安全后,田法章才承认自己就是齐湣王的儿子。于是莒人立他为君……
之后,齐王田法章就重用公族田单为相,收复失地!因此,有此谥号,各国间听闻之后自是未曾有着丝毫间的意外!
而齐襄王死后,太子田建年幼!执掌齐国朝堂政事的自然是君王后了!
君王后之名,列国之间对她也是极为的钦佩!特别是君王后在慧眼识人方面……
据闻,齐王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做佣人时。君王后看到田法章仪表堂堂,就料定他日后绝非常人,便与他私通。
而家教甚严的太史敫听闻到这件事后,就说:“女儿不因媒人介绍而自己嫁人,不配做我女儿,玷污了我祖宗名声。”终生不见君王后!
倒是君王后贤德,不因为父亲不见她就失去作儿女的礼节,时常回莒城内看望自己的老父亲……
如今,齐襄王已逝,君王后掌管着齐国朝堂政事!之前,齐襄王在时,齐国还与着赵国表面间互为友好,但一朝天子一朝臣,齐襄王死后,齐国当是要何去何从?
当君王后与着齐王田建受着群臣的跪拜后,君王后这才的端坐在高高于上的尊位上面!她看望着群臣,语气不急不慢的道:“如今先王刚刚去世,王上年幼,本后一时之间自是无心处理朝堂政事,一切政事就暂由安平君处理来吧!”
朝堂之上,君王后来就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当即就有着人臣在小声的议论起来……
而刚刚间从着督亢之地赶回的安平君田单,一听着君王后的话,立即就拒绝着道:“太后、王上,臣乃武将,对于朝堂之事,鲜于知理!此事,还请太后再三思量之下,再做定夺……”
田单既为朝堂老臣,焉能不知道君王后的话中有话?他,安平君田单,如今可以说已然有些功高震主了,齐襄王在时,尚且有人能够,镇得住他!
如今,齐襄王已然逝去,君王后为着先王田建考虑,自然要事防备着他安平君田单来着的!
而相比着齐襄王的知人用人,君王后的此番举动,无疑是寒了田单的心来!当年,乐毅也是面对着新继位燕王的质疑时,他愤然写下《报燕惠王书》……
如今,齐国的情况与之当初几近相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君王后一直就在注视着田单的神色来,见到田单在听着话后,顿时就跪拜在地,捶足顿胸,倒也算是相信了他的话来!因此,君王后就缓声着继续道:“若如此,王冉大夫何在?”
齐襄王临别之际,就让着君王后重用王冉!既然安平君拒绝于此,那就只能让给上卿王冉了!
王冉立即间的从着群臣之间走出来道:“禀太后,臣近日之内要起身前往邯郸,秦国讨伐三晋之地,我齐国不可坐视不理!”
本来君王后也是推辞之言,在接连几次的受到拒绝后!她也是准备着就此作罢,不过,听着王冉要去邯郸,君王后当即的问道:“王卿此番若是前去邯郸,可是要合纵谋秦?”
“太后,秦国势大!我六国若想生存,唯有合纵伐之!”
听着王冉的解释之语后,君王后当即的就出言相驳道:“胡言!尔等难道都忘了,当年列国伐我时,谁人可曾记得合纵之谊?”
君王后话这么一说,齐国朝堂之人算是全听明白了!如今,在着齐国的朝堂之内,自是分成两派,一派是合纵派,以着上卿王冉、安平君田单为首!
这一派,因齐襄王在世时,颇为受着王上的重用,因此,势力庞大,错综复杂!
而另外一派,就是联秦派!这一派,主要以公族的田奎等人为首,当年齐、赵等国趁火打劫,相比着秦国攻伐,其余几国更为可恶!
如今,君王后这么一说!朝堂内的人,自是闻出其中的味来了!这日后,齐国怕是要由原来的联赵抗秦,变为联秦了,世道,要变了……
而王冉,立马就反应过来道:“太后,臣知晓!臣这就拂了蔺相如之邀……”
尊位之上的齐王田建,眼神直愣愣的看着一个个作揖相拜声的人们!如今的齐王,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他自是不懂得朝堂政事,听他们讲话宛若听天书一般!
对于王冉的话,君王后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来!然后,君王后就与着齐王一同间的拜退走出宫殿……
在着朝堂内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群臣们一个个的岂能无所反应?王冉刚刚间要坐车离去时,谋臣周子就立马的走上前间道:“见过大夫,大夫当真不再前去邯郸了?”
王冉抬头见是周子后,就做出着一副无奈之状道:“非我人力可抗之,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啊……”
相比着王冉的抱怨声出,安平君田单则是一脸失意的坐上马车,齐襄王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终结,往往会造就无数的名人陨落而去……
第五百一十章 解围()
赵国邯郸!
巍峨的高殿直耸云霄,一个个身穿着朝服衣冠的大臣井然有序的步入至正殿之内!今日,乃是秦使王稽来面朝赵王相论罢兵的事情……
王稽对着赵王相拜之后,刚一抬头而看,立马间就觉得眼前间的赵王,极为间的熟悉!
这自是其然,当初张潇为了营救平原君赵胜,潜入秦都咸阳之内!虽然事后被暴露了,但他的身份也只有秦王与着应侯范雎知道,如今王稽见时,自是无差……
稍一愣神之后,王稽就立马的拜声间道:“赵王,吾王令我来邯郸时,希望秦赵两国间在陉城之地,就此罢手!莫再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事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乃是当初苏代劝说赵惠文王时,所说的一句著名警言!
当时,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文王,“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
如今,身为秦使的王稽竟然也以此语劝说赵王,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矣!
张潇看着王稽道:“王稽大夫,赵国与韩国本为三晋之国,如今韩国有难,我赵国岂能不帮?更何况,武安君白起占陉城之地,又岂是我赵国咄咄逼人矣?”
实话来说,自是张潇当上赵王之后,这一年多来,赵国就一直间的处在战乱之中,若是能够罢兵,张潇自是乐于其成!
王稽听着赵王的话后,神色间不免有些讪笑起来!诚然,赵王的话是为实情,而且,此次间入赵,秦王的命令也是让着他左右为难!
一方面,秦王是想让着赵王罢兵!另外的就是,秦王绝不会将到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