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732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732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从锦衣卫那儿听说,葡萄牙人在莫卧儿帝国有阿果、乌策、达曼等多个据点,所以便希望能借用一个,供明朝的商人使用,因此才写了一封信给葡萄牙人。

    他这个想法有些一厢情愿,虽说大明与葡萄牙的关系相对和睦,但毕竟是两个国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不可能损己利人。

    不过葡萄牙不同意,王彦到也不会恼羞成怒将葡萄牙人赶出澳门,他需要留下葡萄牙,来了解西方的变化。

    王彦听后不禁点了点头,既然葡萄牙人走不通,那他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于是看向钱秉镫道:“钱藩院,同荷兰和西班牙人谈的怎么样呢?能不能用俘虏,找荷兰人在天竺换一个据点。”

    钱秉镫想了想,“回禀监国,荷兰人现在自顾不暇,很想赎回战船和俘虏,我朝提出用俘虏交换一个据点,他们或许真有可能答应!”

    “哦?”王彦疑惑一声,他费劲心思去找葡萄牙,那边没有结果,荷兰人出了什么问题,居然有可能让给大明一个据点。

    当下王彦不禁坐正了身子,正色道:“荷兰人遇见什么麻烦呢?”

    “听说是荷兰人将天竺的兵马抽调到马六甲后,造成了他们在天竺的据点空虚,英吉利国乘虚而入,正在抢夺荷兰在天竺的据点,所以荷兰人急着想要与我朝和谈,赎回俘虏去抵抗英吉利人。”

    王彦听后不禁用手摸摸了额下的短须,眼睛转了下,开口说道:“同荷兰的谈判要快点进行,不过条件可以提的多一些。如果他们答应的爽快,那就把俘虏还给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那谈判就不用继续了。”

    “臣知道了!”钱秉镫当即说道:“等会儿臣就让人召荷兰使者到理藩院商谈。”

    王彦微微颔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荷兰人狡诈,屡次毁约,谈判时要防着点,必须先拿到据点,再放人。”

    “是,臣明白。”

    王彦随即又问道:“同西班牙那个公爵谈的怎么样呢?”

    钱秉镫道,“各项条款基本已经定下,眼下正在商谈我朝银元和西班牙比索之间的兑换比率问题。这件事一旦定下,条约就可以敲定,只等西班牙国王签署,就能执行。”

    王彦看向陈永华,“复甫,五德号给的兑换比率是多少?”

    明朝推行新的货币政策之后,对外贸易中,原则上必须要用五德号的银元结算,国内也在慢慢禁止金银的流通。

    陈永华闻语,忙说道:“回禀监国,五德号给理藩院的建议是一比四的兑换比率。”

    王彦听了一惊,“一两的银币换西班牙四比索,他们会接受么?”

    陈永华道:“监国放心,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消息,西班牙国内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四比索还买不到一石粮食,而我朝一石粮食,在一两二钱左右,这个比率是根据物价来议定,合情合理,西班牙人不会有异议。”

    这些问题,王彦只是知道个大概,不是太懂,他准备抽个时间研究之后,再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当下王彦点了点头,又看回钱秉镫道:“钱藩院,稍后你写一份折子,将我朝与荷兰、西班牙谈判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交到内阁来,让几位阁臣有个了解。”

    钱秉镫点了点头,拱手称是,王彦这才问起另一件大事,“复甫,五德号对于金国的行动,是不是快要收网呢?”

    对于金国棉价的炒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王彦估计国内的棉商、布商也有些撑不住了。

    陈永华笑了笑,“回禀殿下,是快收网了。不过还有一段时间,五德号准备让金国将新一季的棉花种下去之后,然后再展开行动。”

    新一季的棉花种下,到是候棉价一跌,金国想改种也来不及,王彦嘴角一笑,内心有些得意,看来离他的统一大业,已经不远了。

    商议完这几件事,今年新年预议的方向,也就出来了。

    总结起来,就是两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一件是准备征伐金国,完成大明朝的统一大业,第二件事就是顺应海商的要求,将贸易范围扩展到莫卧儿,建立稳固的据点,以保障明朝海商,在莫卧儿的权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本章完)

第1320章 监察钱庄() 
王彦从几人口中了解这几件事情后,心中对今后几年的执政方向,已经有了个底数,知道大明朝未来几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了。

    这就是中央集权政府的一个巨大优势,一旦决定去做什么,那么整个大明的资源,就会向一方面倾斜,促成国策的执行和成功。

    这其中虽然可能造成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的浪费,可做起事情来,却十分的高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明的国策。

    大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要是不干事,腐朽的速度必然惊人,高度的集权,必然会带来高度的腐败,可要是中央集权政权,有雄心,有魄力,想要成就一番功业,那它展现出来的实力,绝对是其它政权体制,望尘莫及的。

    大明朝五年一大议,一年一小议,改变了过去等事来,再去解决的旧官僚作风,而是不断给内阁和官僚集团,议定新的目标,先于事前的去做许多事情和准备,做到防范于未然。

    在过几天就是新年预议的时间,王彦心中已经有数,接下来就是与内阁制定出一套具体的预案,等召开预议时在议事堂上提出来。

    王彦扫视了几人一眼,随即说道:“孤要了解的已经完了,你们有什么事的,就自便吧。”

    三人随即站起身来,宋应升和钱秉镫随即行礼,“臣先告退!”说完两人便后退几步,到了门口,才转身出去,而陈永华却并没告辞离开。

    王彦见他还杵着,正准备起身离开的他又一屁股坐下,疑惑道:“复甫还有何事?”

    五德号的总裁,在大明的官职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

    严格来说五德号并不是朝廷的衙门,而是属于权贵和大族把持的私有产业。

    它的总裁虽然由朝廷任命,但是人员却是五德号自己选出来,朝廷并不能指派官员空降五德号任职,总裁的人选必须是五德号自己选出来,朝廷再进行任命,它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存在。

    当然对王彦来说,他对于五德号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毕竟王氏家族在五德号的占股超过两成,再加上王彦监国的地位,五德号勉强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中,只是不知道在他之后,五德号这个毒瘤该怎么办?

    它的利益网络已经盘根错节,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最关键的是它与明朝的经济绑在了一起,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非有魄力将一切推倒重来,否则它就会一直存在。

    陈永华笑着拱手行礼道:“回禀监国,臣确有一事,向监国禀报。”

    王彦伸手让他坐下,他有些拿不准五德号,“哦,什么事情?复甫直说。”

    “监国,是关于日本国的事情。”陈永华重新坐下之后,继续说道:“近几年来,日本白银和黄金大量外流,南部几藩受到极大的冲击,造成了日本国内的动荡,治安恶化。德川幕府和南部的萨摩、长州、肥前、土佐等藩的财政都不乐观,我们五德号是否能给他们借一些银钱,帮助日本国维持国内稳定,也保证我朝在日本国的贸易稳定。”

    王彦手指在座椅上敲击了几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脑中快速分析五德号的意图所在。

    作为大明朝的监国,掌控天下大局,用日理万机来形容王彦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整个大明朝万里疆土,每天送上来的奏折,即便有内阁帮助处理,事物依然繁杂。

    这并不是王彦要揽权,而是明朝的监督体制还不完善,没有一套约束官僚集团的监察制度出来,而百姓在面对官僚集团时,处于绝对的弱势,所以他这个位置上,必须要替皇帝和天下百姓,来防止手下的官僚乱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百姓的利益不被过度损害,防止朝中各党走上东林党的老路。

    官僚集团代表的士绅阶层和兴起的商贾阶层的利益,王彦则在他们与百姓之间,起到一个调节两者矛盾的作用,为天下做事,这是他合法性的来源。

    从上次的危机之后,王彦对五德号便十分警惕,但他精力有限,对于国内的情况,尚且不能完全掌控,自然无暇注意日本。

    王彦想了一下会儿,忽然问道:“五德号账上现银多么?”

    上次就是因为五德号给作坊大批放款,造成钱庄现银紧缺,而工坊受叛乱的影响,失去偿还能力之后,五德号冒然终止贷款,并动用官府的渠道,进行逼债,造成了大批的作坊因此破产。

    钱庄有个特性,经济好的时候,就拼命的想把钱借出去,让别人利用好的形势,来帮钱庄赚钱,但风声一旦不对,发现哪家商号经营不善,立刻又会第一个上来催还借款,用句话来解释,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以及整个产业链,因为那件事都受到了重创,这种损失直到去年才慢慢恢复过来。

    陈永华点点头,“回禀殿下,近两年来我朝贸易顺利,朝廷赋税增长,商号也都赚了不少,这些钱大多在五德号和其他几个钱庄的银库内,大概有九千万两之多。这些钱放在钱庄,只能发霉,不如借出去,然后收取利息。”

    “九千万两?”王彦有些吃惊,不过这些钱估计大多是些商号存在五德号的,并不是五德号所有,要是借出去了收不回,导致五德号倒闭,那事情就大了。

    王彦皱了下眉头,沉声道,“这事还需要考虑,钱庄放贷,孤不反对,但是要注意风险。五德号是大明的经济支柱,孤希望你们不要因为那点利息,忘记了五德号的责任。”

    这两年明朝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基本都是顺差,朝廷和各商号双丰收,五德号的银子自然水涨船高,许多商号的银元都放在五德号手中,这便让五德号想要借鸡下蛋,用商号的钱去放贷,然后赚取利息。

    这一点无可厚非,王彦担心的是五德号太贪心,像上次一样帐上不留现银。

    陈永华听王彦提到责任,知道他对之前五德号的表现,不太满意,所以对五德号有所警惕,他忙解释道,“监国,日本国是我朝商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如果日本混乱,对我朝也会有所影响,所以给日本国借贷,帮他们稳定局势,对我朝也是有利的。”

    陈永华见王彦再听,于是又说道:“臣知道,监国对上次危机中五德号的表现不满,可是臣以为五德号作为大明经济的石柱,并没有救济经营不良的作坊的义务,五德号必须规避风险,先保护自身,才能起到稳定大明的责任。臣以为五德号屹立不倒,就是对天下尽责了。”

    王彦闻语,不禁抬头看了他一眼,五德号确实有些尾大不掉了。

    从作坊的角度出发,五德号晴天送伞,借贷让作坊扩张,可当作坊陷入危机后,五德号又雨天收伞,在作坊最需要五德号的银钱支持时,反而倒逼还债,无疑缺乏道义和人性,但是就伍德号这样一个大组织和他所承担的责任来看,他又必须冷酷无情,形成规范。

    不过王彦并不完全认同陈永华的狡辩,当初的情况是五德号过度放款导致的问题,五德号绝对是有责任的。

    王彦盯着陈永华看了半响,直到后者作揖躬身,将头埋下去,才沉声说道:“孤并不反对五德号放款,商号向五德号借款,总比借高利贷好。适当的放贷,也能帮助我朝商业的发展,所以放贷可行,但是五德号应该留足现银,来应对危机,否则一旦出了问题,便是害人害己。”

    陈永华听了,忙行礼道:“监国放心,有了上次的教训,五德号这次一定会留足现银。”

    王彦冷笑了一声,“这个五德号说的不算,孤准备找几个懂得钱庄运作的人员或者御史,定期对五德号的账目进行监察,并且赋予他们随时查看五德号银库的权力,以确保五德号留有足够的现银,没有滥发银票。陈总裁对此可有异议?”

    陈永华眉头紧锁,估计王彦早想对五德号动手了。

    王氏作为五德号的股东,每年是能够看到五德号的账本的,也能和其他股东一起查账,但那毕竟是自己查自己,而王氏只占两成股,真查出问题来,也不能主导大局。

    王彦通过朝廷来查五德号,显然是想钱庄形成规范,给五德号上一把枷锁,防止五德号乱来。

    陈永华微微皱了下眉头,他知道王彦这也是为了规避五德号可能发生的危险,可一旦有这么个争对钱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