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乞活 >

第265章

明末乞活-第265章

小说: 明末乞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松开腰带放点水,可旋即,他又是不可思议的揉了揉眼睛。

    “闯军退了?”

    一夜之间,一直死赖在那儿不走的闯军,居然走了个一个都不剩,而此时,一直守在城下的乞活军也是早早出了门,在闯军的营盘中收拾着战利品。

    可算是把闯军打发走自己的地盘了,站在炮台上眺望着自己部将收拾东西,宋青书是轻松的吐出一口气来,可旁边的庐凤总督马士英却是一丁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哭丧着一张脸。

    “都督,别这样嘛?好歹宋某奋战都没打退的闯军,让您一纸书信就给退了!”好半天,宋青书方才带着笑意扭过头,可听着马士英却是差不点没哭出来,一张苦瓜脸也是抱拳拱了拱手。

    “青书兄,可让你把某拖下水了!”

第367章 求支持() 
不容得马士英不郁闷,五省总理卢象升发来的军报,他还没捂热乎呢,就被宋青书送了人情,丢失公文对于他这等封疆大吏来说,都是大罪过,更何况这算是把卢象升给卖了,等于透露军情于贼,要是被告发了,那就是死罪。

    什么东西如此重要,让高迎祥终于连脸都不要了,如此匆忙的退兵?

    命!

    卢象升兵马已抵达含山,关宁铁骑祖宽部,祖大乐部亦是抵达和州,距离庐州已经就剩下几天的道路了,卢象升是什么人?就算敌对的民变军,也得挑着大拇指夸一句真汉子,一个文人,舞的动五十斤的大刀,能领着兵士冲锋在第一线,寡水粗粮,兵不食他不食,别的将领吃空饷喝兵血,卢象升甚至拿自己的俸禄补贴军用,他麾下,哪怕五十多岁的老卒子打起仗来都不要命,卢象升可以说真是民变军的克星。

    卢象升的军令就是让马士英把闯军缠在泸州,他好在后头包抄。要是被两路包围在庐州城这遍布水网的地方进退不得,别说十四万大军,一百四十万大军都是给人杀的肉靶子,就算高迎祥自我膨胀到了一定境界,他好歹有点自知之明,别看卢象升军队不到五万,他是打不过的。

    高迎祥是拍拍屁股走了,却给宋青书留下了个烂摊子,这些天对战,闯军伤员多达一万,被俘的还有一千多,宋青书麾下阵亡了也有六百多,带伤的不知道有多少,伤员数量都快赶上宋青书军本部了,偏偏还丢不得。

    阵亡的尸骸也有四千多需要掩埋,倒不是人道不人道问题,这时候还属于春末夏初,一旦尸体腐烂,庐州非得闹大疫不可。

    幸亏安庆是个水路枢纽,乞活军家底也厚,派人去调配医生,药材,还把珍贵的青霉素储备拿了出来,宋青书亲自跟着忙里忙外,忙活到六月份,可算救活了多达七千多人,活人性命可是大恩,连带着被俘的闯军,对于宋青书都感恩起来。

    除去残废的一千多号,好歹算得上给乞活军增添了五千多兵源,而且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偏偏这些宋青书也没能全部收入麾下,马士英又来横插一手,要走了两千人马作为他的标兵营。

    大敌来犯,手下没兵的日子他是不想再经历第二回了,如今与马士英算是结成了政治同盟,宋青书自然不能看他难堪,尽管有些心疼,还是挑选了两千壮士给他,剩下的带回安庆,再去整编。

    这次出征也不算亏,闯军走的急,伤员都没来得及带,前些日子打六安,破中原几处大城多达五十万两财物被丢下了,宋青书分到了三十万,高迎祥那一套皇帝仪仗又被马士英要去,上交给朝廷,缴获仪仗对于这个时代意义可是无比重大,马士英再一次受到嘉奖,同时“义民”宋青书自然再一次走到了崇祯皇帝眼里。

    安庆的局势直接放松到了乞活军占领前,对面一直戒备的湖口,江西都对乞活军的商船放开了道路,不过在诏安问题上还是拖着,这次马士英承诺的淮右总兵是可以兑现了,不过宋青书报的兵额多达五万,朝廷却仅仅肯给一万兵额,谈判在这儿又僵持了下来。

    这倒是宋青书和马士英故意而为,境内还有宋青书这个隐患,马士英就不会被调出去打农民军,而僵持着不诏安,乞活军同样不用被朝廷拉出去当炮灰,前来诏安的锦衣卫与宦官也是月月有银子拿,每天还好吃好喝的供着到处听戏游玩,美得更是不着急会朝廷复命了。

    不过安庆这头稳了下来,农民军这头却是不容乐观,有句话叫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高迎祥就属于如此,从庐州退了回去,他还不死心,向东北进军包围了滁州,想要以此打开进入应天或者扬州的大门,在这儿被紧随而来的卢象升堵了个正着。

    城东三里桥之战,关宁铁骑祖宽部,游击罗岱奋勇向前,击杀闯军大将摇天动等十人,打的闯军全线溃退,卢象升亲自追杀了五十多里,杀的尸体堆积的河流都给塞住了,可算知道害怕的高迎祥又是抛弃累赘,轻兵逃向寿州,颍州,偏偏撞上了扼守黄河的山东总兵刘泽清,转向裕州,南阳,又被河~南总兵陈永福,关宁军将领祖大乐狙击,后头卢象升跟上,在七顶山一场决战,高迎祥麾下的精锐陕~西骑兵几乎死伤殆尽,终于学了宋青书,高迎祥带着仅存的三万多人渡过汉水,逃进了湖广的勋阳山区。

    自此,农民军最大一股闯军算是元气大伤。

    不过这个时空里,要他命的孙传庭已经到了宋青书麾下,还在安庆愁眉苦脸的帮他编制军队,筹措军饷,这一次高迎祥再走汉中黑水峪,不知道能不能逃得一命,这就是宋青书不得而知,也管不了的了。

    不过崇祯九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对农民军的追剿计划暂时中断,也是六月多,清军再次入关了。

    六月底,清兵突破喜峰口,七月初十,满洲铁骑已经杀至皇陵的所在地天寿山,京师戒严,慌了神的崇祯皇帝急调山东总兵刘泽清,山西三总兵许鼎臣,王忠,猛如虎,大同总兵王朴,副总兵姜镶,保定总兵董永文等十四个总兵二十多万军队,连带入关的全部关宁铁骑来保卫京师。

    病急乱投医,五省总理卢象升这位出了名的猛将也比崇祯皇帝拆了东墙补西墙,调任到宣大总督的位置上,抗击清军。

    年初的会面宋青书曾经预言过高迎祥战死,清军入关,这两条应验一条半了,得到消息时候马士英正在吃饭,惊讶的是酒杯都掉了下来,不可思议中赶快派人到安庆,询问宋青书是怎么知道的,然而在这儿,信使却是扑了个空,安庆除了督促十六个兵工厂加减补充军队,督促的两眼发红的刘宗敏,安排安庆师,闯师两个新师以及一千多残疾军人也是起了一嘴大火泡的孙传庭再就代行大帅责任,统领军队的邢红娘,宋青书早就不在安庆了。

    刘邦彭城之败,五十六万大军死伤殆尽,旋即又能纠集起几十万大军继续与项羽厮杀。,刘备几次被打的全军覆没就剩下几百人,还能东山再起,最后三国鼎立,还有朱元璋出亳州时候才有同乡伙伴二十六人,转战半年多就拥有数万大军,奠定了建立大明朝的基础,为什么?因为他们背后都有坚实的士大夫阶层支持。

    打造一个支持自己的中坚阶层,甚至比几万大军都要重要,清军入关还有高迎祥的惨白给宋青书带来了无比的压力,趁着整个朝廷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北方战场上,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是带着十来条货船抓紧时间南下。

    “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太浩渺了!”

    “是啊!采薇住的襄樊,那一代长江都是夹在山峦之间,没想到下游如此宏大!”

    “这儿真是和关中截然不同的景色啊!”

    好男人就应该公私兼顾,除了刚强的邢红娘以正妻身份替他看着大本营,剩下几个妞他都带来了,站在从长江水师手里抠出来的那条福船船头,看着满江朦胧的江雾,李裹儿,小辣椒,采薇三个文艺妞满眼小星星的赞叹起来。

    待在后头甲板上,宋青书可没她们那么有心思看风景,南京算得上江南文化与政治中心,绝大部分江南士子的聚居地,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左右京师,就如同复社领袖张溥那样,一介白身书生,居然能推动周延儒这样帝国宰相的复出,甚至野史传言他曾经给周延儒一份名单,该提拔谁,该罢谁的官写的明明白白,周延儒堂堂宰相也得一一照办,这应天府就是这么一个权利汇聚之地,更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心。

    行军打仗看谁不顺眼一刀砍了他就是了,可在这儿,如何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士子还有他们背后的资本主义萌芽支持自己,这可不是拿刀子就能办得到,事情必须去办,偏偏如何去办到现在宋青书还没有个头绪,看着薄雾朦胧的长江,现在宋青书满脑袋就两个字,发愁。

    这功夫,船舱外一声清朗的声音却是忽然传了来。“老爷,到燕子矶了!”

    门轻轻被推开,前些天才被宋青书赏识的施琅探出来半个脑袋

第368章 都是咱们家的() 
金陵的繁华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候路过此地,发现此有帝王之气,为了不危及咸阳的统治,挖紫金山以泄王气,虽然这儿有虎踞龙盘之象,可王气不积,在这儿建都的都是短命王朝。

    风水之说后世被斥为伪科学,可就算民国政府,都是二十来年败亡,大明王朝也仅仅在此经历两帝,又搬到了北方,有些老祖宗的东西还是很值得敬畏的。

    虽然曾经明太祖时候南直隶应天府的风光已经不在,可这儿的文化职能与经济职能却依旧繁盛,南来北往的商贸在这里汇合,苏湖杭无锡等地的才子亦是聚拢在此勤学攻读,亦是有不少成名大儒在此讲学,同时代西方,如巴黎,伊斯坦布尔等超过二十万人口已经算得上超级城市了,莫斯科才区区十来万人,应天是个什么概念,二百到三百万人口,甚至比京师人口还要多。

    仅仅十三门外人口就有几十万之多,宋青书的坐船抢的江南水师的福船,算是大的了,可在燕子矶渡口,比他的还要大一号的船比比皆是,靠岸时候,搬运卸货的码头脚夫密集的犹如下雨天前的蚂蚁那样,停靠的船舶更是不下上百,这种吞吐量连同时期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阿姆斯特丹都比不上,看着繁忙的景象,如果不是一切都显的古色古香,宋青书甚至有种回到了后现代的感觉。

    在陕北见惯了荒凉,再来到这大都会,就连采薇和李裹儿都感觉眼睛有些不够用了,小辣椒尽量保持一副不屑的高贵郡主模样,可是从她滴溜溜转动的大眼睛中,明显也透露出来浓郁的新鲜感与好奇。

    “哇,以前以为咱们代县就够繁华了,没想到,天下竟然还有如此繁盛的地方,太热闹了!”傻乎乎的跟在宋青书身后下了船,左右张望着,李裹儿忍不住惊叹的叫道。

    这儿给人的感觉的确不同,洛阳,西安,延安府,太原,几个大的北方都市宋青书基本上也走过,可那里给他的感觉有这一种明显的压抑,固化的阶层,僵化的思想,一种死气沉沉的压抑,可是这儿,还没踏入传说中繁华的金陵,他已经感觉到一股蓬勃的活力。

    一眼张望过去,整个码头到处都是热闹的茶楼小酒馆,到处都是洽谈着业务的商贩,还有长衫偏偏的迁客骚人,穿行在街道间的贩夫走卒也以一种极快的生活节奏生存着,很后现代的感觉,尤其是神乎其神的资本主义萌芽他也算见到了,就挨着港口附近,到城墙,数以百计的纺织工坊发出咔嚓咔嚓的机械声,下了船环视了一圈,宋青书自己亦是忍不住雄心勃勃,迎着他的几个妻妾张开着怀抱,满是自信的说道。

    “这儿也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等着吧,南京城会永远记住我宋青书的!”

    “哎呦呦,蛤蟆大张嘴,好大的口气!”

    偏偏就在宋青书直抒胸臆的时候,一声不合时宜的怪叫却是在旁边响了起来,惊愕的扭过头,宋青书的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说话的是个脑门上贴着狗皮膏药,一脑袋牛屎髻偏到一旁,还裂开个怀,露出一胸脯恶心的黑胸毛,歪歪着脑袋一副欠扁模样的中年人,跟在他后面,还有十来个穿着黑衣抱着胳膊,怀里还揣着根棍子的家伙,这些人最近宋青书可见过不少,在安庆城抓跳蚤抓出三千多个,江南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打行。

    一下船就遇到地癞子,也算够晦气的了,唯一令宋青书稍微舒服点的,这货得仰头看自己。

    中国人的身高自秦汉起达到顶峰,然后随着社会动荡以及农耕发展的愈发发达而逐渐变矮,新中国建立时候,身高征兵标准一度达到一米五几,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再一次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