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第237章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237章

小说: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钜换氐娜耍⒌卣湎д庵职参鹊纳睢�

    “没错,我见他们在种植等方面比我们还要差,自然的没什么存粮,所以碰到这种灾祸,没两年就起了战乱,一个国家波及到另一个国家,几乎整片大陆都陷入了战乱。”

    “所以我们都提前回来了,现在南沙那边还未乱起来,有齐王的势力控制着的关系,但我感觉也不会安稳多久了,大哥没发现这次出海回来的人比往年多许多吗?”

    严青禾微微皱了下眉头,临近年底他比较忙,就没怎么关注外界的情况,不过倒是有许多人都在说一些事。

    比如哪里哪家的大儿出海带回来什么贵重的物品,又哪家人回来还带了个明显有异域血统的娃,反正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多如牛毛,他都没仔细。

    “其实这回回来,我对自己也有打算了,想学医。”严青朴作为最小的孩子,前头的大哥大姐都很厉害有出息,他也不需要再做什么来光宗耀祖,过得比较随心,甚至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的。

    “嗯?”严青禾疑惑地抬头,没想明白小弟怎么突然想学医了,“我记得你都不喜欢喝药的,嫌弃那味道奇怪,怎突然改变主意了?”

    “在外头见了许多,发现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我们,医学上也是,见到了许多惨事,而且这回因为战乱,有不少地区都发生了瘟疫。”严青朴停了一下,“起身我也有些担心我们这批回来的人都藏有隐患,不管是不是有潜伏期,还是先做好准备吧。”

第488章 指令() 
对于严青朴的话,严青禾没再提出其他什么问题,其实有许多的事情就能够用来推测未来的走向了,而显然的京城那边的动向会更加地直观。

    “这事我会安排的,你就好好休养,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严青禾脑中其实也还没梳理出什么头绪来,但首先还是关注小弟的婚姻大事。

    听闻这话,严青朴的脸不由塌了下来,“大哥,你别催我,但这成亲也不是说成就能成的,需要时间啊。”想着,他又有些郁闷,“我还是希望大姐能够回来的,当初你和二姐成亲,大姐都在,没道理轮到我就缺席了啊。”

    严青禾安静了下来,这个事情他也没办法,一切都要看古青娅有没有时间,赶不赶得回来。

    “大姐肯定不做那厚此薄彼的事,你先把亲事订了,往京城寄信,大姐肯定高兴,怎么也赶回来的。”

    “那我这就去给大姐写信。”严青朴说着就起身,忽的想起一个事,回头跟严青禾说道:“大哥,师父这事先不急着找,我先把医书给看了。”

    毕竟拜师父不是一件小事,严青朴想若是自己有那天赋自学成才最好,若是没那个能力,那就再找师父去。

    严青禾正想着怎么跟齐秋生透些气呢,听得严青朴这话也只点了点头,学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当然不用先急这事。

    “你这边还没影呢,现在写信给大姐她也没办法安排时间啊。”见严青朴真的拿了纸笔要写信,严青禾忙阻止道,“现在年底了,我事情也挺多,你也别总是待在家里,多到处走走,这几年县里变化还是不少的。”

    严青朴觉得严青禾说的也有道理,手上的东西又放了下去,“也是,那大哥有什需要帮忙的就喊我,我去看看爹在忙什么。”

    看着严青朴离开,严青禾又低头继续思索小弟带回来的信息,脑中飞快地转动着,思考着各种可行的方案。

    齐县令是绝对值得信任的,这么多年来,齐家跟严家的关系暗地里已经很密切了,所以这些消息能够被透露给他的,而一方县令能做的事情可是不少。

    严青禾思索着,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方案,不过考虑到快过年了,时间还是要往后推一推。

    过年是老百姓一年中唯一能放松些时候的日子,也是一个大团圆的日子,严父和古氏非常的高兴,在外头漂着的小儿子终于回来,这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因为心里藏着事,这个年姜荣安和古青娅就没那那么的高兴,但孩子们不同,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有各种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父母也没有什么限制,更是有红包可拿,再欢乐不过了。

    而整个京城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大家都很放松,哪里会知道未来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呢。

    两口子商量过后,决定还是什么话都不说,他们告诉了亲戚,但是亲戚也有更亲近的亲戚,这样传下去,迟早会造成大范围的恐慌。

    两人的神经都绷着,努力地阅读着藏籍,两人针对战争爆发后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第一点就是药物,尤其是成药,所以好的配方很重要。

    除了药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物,古青娅专门负责这个,就是如何将充分利用粮食,制作出容易保存方便携带的成品,以及将一些平时不注意的食材或食材边角料进行深部加工。

    既然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相应的,姜荣安也不忍心看到有太多的伤亡出现,反而希望能速战速决,站在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考量,什么都要分场地的。

    自那次后,姜荣安就没再被召进宫过,而本来计划将石头被当成年礼送出去的,最后也不了了之,他觉得当下的情况或许不那么适合。

    过了上元节,一切好像变化不大,但一直关注着的姜荣安就有了些许的感觉,首先就是京城北边一个军营扎营位置的变动,看起来没什么奇怪,但隐隐透出了一个信息。

    与此同时,南方一些地方也正值播种的时节,都收到了官府那边要求的指令,不允许有荒地存在,减少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等。

    而像三化县这样专门出产丝绸的地方,却也要求桑树地里也要合理利用,进行套种,以增大产出。

    是的,套种一词是随着苞谷的传开而传开的,但官府明面上一直没给予肯定,适合的套种能够加大产出,不让土地肥力消耗过快。

    而如今公开的几个套种方案,有当初在三化县跟严父商量的,也有在工部的时候,姜荣安处理一些案件写上去的提议,也有不知谁提出的方案。

    姜荣安知道了详情,心里有些五味陈杂,曾经他以为自己是有些特殊的,能得到皇帝等另眼相看,而后他又感觉到了危机,与常人不同终究是会被警惕甚至排斥的。

    百姓们对于这些政令,定是心存疑惑,毕竟这么些年来,因为南北东西以及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已经不局限于种植粮食,也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如今突然被限制,肯定是需要个说法的。

    而官府给的说法却不得让人不信服,直接以宁怀府的几个县城为例子,着重说了这种情况扩散的可怕之处。

    宁怀府的事情许多人都听说过,并没有一丝的怀疑,尤其是去年连宁怀府相邻的府城也遭了灾,这传染一次肯定是真的没错。

    姜荣安和古青娅其实心里也吃不准,他们本来预测今年会有战事,但到现在为止还是没征兵的相关消息。

    有时候提前知道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并没什么好处,反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就像是挂着一块大石头,怎么都放不下。

    一直到清明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许多地方的地里都出现了一样的东西,所以提前用了药水,而此时京城又有从西部运送香料的商人在说今年香料涨价的事情,因去年枯死了许多。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姜荣安的心一沉,直觉事情已经到了点上。

第489章 意外() 
姜荣安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的,但是他除了安静地等待,也没能再做什么,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否则只是一种煎熬。

    古青娅看着姜荣安消瘦了不少的脸庞,心里很是心疼,最终也没劝说,因为很明白这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京城是各种消息流通的地方,毕竟许多商人来往于京城与各地,所以也知道哪些地方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一样的灾情,又是如何迅速解决的。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物价也在缓慢地涨价中,而不排除一些东西价格翻了好几倍,例如一些产量骤少的香料。

    身在工部,得到的消息要比寻常人多,芒种后,麦收的收获也一目了然,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相比往年并未相差太多,这或许是跟气温有些关系。

    时间又一步一步往后推移,日子好似没什么变化,但姜荣安提着的心一直没落下来,一直到了七月份,京城中终于有了消息,却是军队早就进入西南地区的两个小国,很顺利就接管了当地的政权。

    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百姓中一片哗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没声没息的,怎么就打仗了。而有些古板的人,就说这是欺凌行为属于不义之举,还颇有些人赞成。

    然而也没等某些有心人作乱,京城就有军队进驻,直接开始戒严,一时之间,有些人心惶惶,整座城内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学院学堂还不到停课的地步,不过左思右想之下,古青娅还是让果果留下,等一切结束了再说。

    至于面面,他觉得没有必要停课,京城这片地方还是很安全的,不过古青娅不放心,派了人跟着,还让程图来回接送。

    知道了军队那边早就行动,姜荣安心里就悄悄松了口气,没有动静要比闹出大动静要好,起码百姓不会心慌而导致混乱。

    物价稍微涨了些,人有忧患意识,虽说战乱不是发生在国内,但难保有什么万一,好地里的收获还成,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卢尚棋也紧张地买了些粮食储存着,这心里总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儿子儿媳还在外头赴任,不是边境的城市,但离得也不远。

    这放不下心来,老人就想找人说说话,京城里看来看去,也就姜荣安一家是最亲近的,找上门来探个口风,怎么说姜荣安在工部,知道的消息要多一些。

    “舅舅,您和舅母就放心吧,表哥他们不会有事的。”姜荣安安抚两位老人,“而且我觉得表哥可能有得到些消息,肯定早早做好准备的。”

    以皇帝和齐王的野心,也不知道这些兵马暗地里养了多久,怎么能容许边防被人突破,卢易生距离边防还是有些距离的,肯定安全。

    人老了,到底是希望局势安稳,卢尚棋听了姜荣安这些话眉头也没松几分,“你说好好的,怎么就弄成这样呢?”

    姜荣安知道卢尚棋不解上位者的想法,但他也不好多说,“谁又能去揣度,舅舅若是有疑问,也少跟人谈起的好。”

    这话说得过火了些,上头的人真要追究起来,那麻烦也大着呢。

    “这事我当然懂得。”卢尚棋点点头,“就是不知道向阳府如何了,受这影响,那蚕丝的价格怕是要跌,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因此受到影响。”

    “很明显会有影响,且因海外局势的关系,今年几乎没有什么船队出海,现又怕有战乱,蚕桑一业影响最大。”

    姜荣安也不好说他早就偷偷透露了些消息给岳父家那边,但愿其他县城会跟风三化县的举措,也不至于太过于突出。

    卢尚棋长长叹了一口气,“蚕丝这倒是没什么,就是怕地里的收成不好,之前宁怀府那闹得纷纷扬扬的,还会传到其他地方,也不知晓到底有没控制住。”

    他还不知道宁怀府一事上还有外甥姜荣安的身影,也就在那边感慨。

    “舅舅,这事我要更清楚些,有药方能解决,收成或许会降低,但总比颗粒无收的好。”姜荣安也没有说太多的打算,是亲人没错,但说话内容也是有分别的。

    “那就好,民以食为天,这粮食要是出了大问题,就乱起来了。”卢尚棋想起近些日来,家里那杂货铺生意也不怎的,考虑是不是关了,“荣安,如今这情况也不知什时候停,家里一些东西多备着才好,明日我让人送些过来。”

    “舅舅,我这边并不缺,您留着好,表妹那边也需要呢。再说也有别的门路能够拿到,您不如多屯些干菜杂粮,这些日子也少出门的好。”姜荣安建议道,这青菜价格肯定是要涨的,而干菜杂粮之类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了。

    卢尚棋想想也是这样,“也是,你不说我就疏忽了。这些日子,我们都小心些,等过去后再好好聚聚。”

    京城管理严格,但也不可能所有的区域都这样,毕竟当初京城活多人也多,而如今没活可做,有人陆续离开,也有人留下来,恐慌以及生活压力下,一些管不到的地方少不了混乱。

    八月桂花香,本来是个团聚的日子,却没有一丝节日的喜庆,本来一直安稳着的北方,作物却突然间大范围死亡,比南方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