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第189章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89章

小说: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谈话告一段落的时候,姜荣安就想到古青娅的提议,“诸位觉得有必要办女学吗?诸如村子里,十天半月上一次课,不论老少均能来听课,也非识字,就说些道理或是礼仪等内容,也不需要交束脩,可是合适?”

    姜荣安的话音刚落,在座的人瞬间安静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他,似乎没想到他会说这样的话似的。

    好半晌,一个老婆婆慢悠悠地开口,“听着是好,但男人们怎么会同意呢?到最后他们也会来听,内容并不一定适合。”

    “其实这个主意并不差,闺女的教育一般都是家里的长辈教的,若是做长辈的不得力,闺女也就养歪了。”另一个老婆婆说道,“可是,听课归听课,说完之后,谁又有毅力去改正身上的缺点呢?”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除了家里长辈会教,但是亲朋什么的有时也会稍微提一下,就跟上课是一样道理,听过就算,又有何意义呢?

    其他男人没有说话,只是让两位老婆婆开口,同为女性,她们更有说服力。

    姜荣安听了沉默了半晌,看向其他人,“那你们是否会同意家人去听去学?”

    没有人马上回答,他们互相看了几眼,都在犹豫。

    “你们尽管说实话,不用担心我会怪罪于你们。”

    “其实这个课是好的,但是每个家庭的条件不同,一样的东西听在不同的人耳里,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会若有所思去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更多的人,却会觉得我家条件那般差,学习那些有什用,为什么家里不更好些呢?现实和心理的落差是许多人都接受不来的。”

    “女学是闺学,还是在闺阁里教的好,大庭广众之下,人员混杂,这心也就浮了。”最先开口的老婆婆说道。

    另一个老婆婆也跟着点头,“闺学还是适合一对一或是一两个的学,这样才是最适合的。”

    姜荣安沉默,他没想到关于女学堂一事竟然所有人都反对,且言之凿凿,就差没明着告诉他,这女子的教育学习明着来,不会起到想要的作用。

    京城也是有女学堂的,但是分级是很明显的,官宦人家是官宦人家的,商贾人家是商贾人家的,平民家是平民家的,等级的划分就意味着教育的不同,而更主要的是,前两种女学堂注重的其实是人脉,后一种不过是期望着为本身附加一层价值以谋求更好的亲事。

第388章 讨论() 
姜荣安用手指头敲着桌子,他和古青娅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可若真的分级的话,这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之所以请两位婆婆来,也是因为您们素来在乡里德高望重,甚有德行,若是让您们每个月抽几日在土地庙讲一讲一些女德的内容,可是愿意?”

    “啊?”众人仍旧惊讶地看着姜荣安,难道县太爷还不放弃吗?

    “每半旬抽取三日在土地庙,听者分别是老妪、妇人、姑娘,以自愿原则,讲一讲老妪如何安,夫人如何做,姑娘怎么当的道理。”

    “当然,两位婆婆觉得有更适合的人都可以推举来讲课。”姜荣安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一个家庭是否和气,很多时候重点都在家中的妇人身上,若是她们能明白道理能改正,可是让多少家庭舒心?”

    两位老婆婆显然也没想到姜荣安是这样打算的,她们脑子都有些发懵,当夫子给人讲课,她们哪里会呀,还有要说些什么呢?

    “大人,这是就这般定下来?”有人问,其实心里对于土地庙讲课一事还是不怎么在意饿。

    “过年后开始吧,这段时间,你们尽可跟身边的人说,若有兴趣的人可前往。”姜荣安想了想,那一会问天应不会这么冷了,大伙出行也方便。

    “可是大人,这,我一个老婆子有什好说的呢?”一个老婆婆有些忧虑地说道,若是把事情给办砸了,会不会被问罪啊。

    姜荣安想了想,两位婆婆对自己说有些模糊,“这般,等会两位婆婆就留下来,可与我夫人详谈,制定适合的内容。”

    “大家也不要觉得女子的教育无所谓,她们可以不识字,但一些道理要懂得,她们是家里重要的支柱,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男子一样要学习,不明理做个糊涂人,那不是让家里人难受吗?所以依次递进,学堂那边,我考虑也开一些类似的课堂,请几位师傅来讲课,男人也去听上一听。”

    大家又讨论了一阵子,姜荣安给每个人准备了一点小礼物,安排将人送回去,只留下两个婆婆,直接带到了后院里头。

    古青娅听姜荣安说了个大概,心里很是惊讶,当初她只是提一个设想而已,并没有仔细考虑过其他,也是太天真了些。

    姜荣安想的这样,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将地点设置在土地庙,以百姓们对土地庙的恭敬,还是不会乱讲话的,而讲课的人也是如此,有了约束才会去仔细思考说出口的话是否适合。

    不够的确比她想的要好上许多了,所以跟两位老婆婆讨论的话,古青娅还是很乐意的。

    &nbs头有学习,而后来接触的人并不那么多,陈文悦几人本身的闺阁教育并不差,也几乎不提及相关的话题,自然没聊过,当然是没有经验。

    看着两位老婆婆拘谨的样子,古青娅朝她们笑了笑,又是请喝茶和蜜饯,闲话了几句,她才切入正题。

    “刚大人已跟我说了,婆婆们可是有什想法?”

    “夫人哪,承蒙大人瞧得起我们两个老婆子,都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也没识得两个字,又怎能给人讲课说道理呢?”

    “就是啊,且不知会有多少人来听,这还未开始呢,我心里就直打鼓了。”

    见老人忧愁的样子,古青娅不由笑道,“婆婆,您们年纪大,平日里也很有威望,时常劝解人,许多道理啊,其实您们平常都在做着呢,只是您们不晓得那就是而已。”

    “夫人,您说的是真的?”

    “让您们去讲,不是要说什么大道理,而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经验,您们也别紧张,就到当是分享您们人生的经验,给其他人指明一个方向。”

    见两位婆婆若有所思,古青娅笑着问道:“既然大人分了三个年龄段,那么您们觉得像您们这样已经当了奶奶的该如何做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能偏心,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一位婆婆说道,她家中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性子各不同又没分家,可不是要调和家庭关系,他们家是有名的和气人家,都没见他们红过脸的,也是让人啧啧称奇。

    另一位婆婆却是只有一个儿子,她想了想说道,“关键还是说话问题,不能挑刺,有什么不对的可以教而不是胡乱指责。还有偏心问题,的确是,闺女和儿媳不同,这个如何对待要把握好分寸。”

    “还有,掌家大权慢慢地放手,我想这也是关键。……”

    有了开头,两位老人就你一句我一语地说起来,都是先谈的自己人生的经验,说她们是如何做婆婆的,如何当祖母的,聊得相当的热闹。

    古青娅在一旁笑看着,其实只需要点名一下,两位老人就能说得头头是道了。

    最后两人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慈爱、公正、放权、宽容等特点,而且还能举数个例子来说明。

    “两位婆婆的身体一直很好吧。”古青娅用的肯定的语气,别看两人都瘦瘦小小的,可是身上绝对没什么大毛病。

    “夫人懂得看?”三个儿子的婆婆说道,“我身体一直很好,没啥大毛病。”

    “对的,我也一样,吃得下睡得香走得动。”另一位婆婆对自己的健康也很是满意。

    “对啊,其实你们发现了没有,同你们一般年纪家里闹腾腾的人,是不是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两位婆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觉得很奇怪,“夫人这有什关系吗?”

    “其实很简单啊,举个例子,一个老人因为偏心,儿子儿媳妇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舒服就对着干,被忤逆了,心里那口气能顺不,这久了当然就得病了,这叫情志不畅导致的。”

    古青娅想了想,抓住这一点跟两位婆婆进行深入地探讨。生病的原因有很多,而妇人尤其得情志之类的疾病,而疾病除了身体不舒服还伴随着巨额的医药费,是很多人都忌惮的。

第389章 新开始() 
每个年龄段以及每个身份,都有对应的职责和态度,若是不符合,最后往往有许多矛盾发生,而致家庭不和。

    跟两位老婆婆聊了许久,临走的时候,古青娅准备了不少的赠礼,欢迎她们有空常来坐坐聊一聊。

    晚上,古青娅跟姜荣安聊起白天的事,都觉得事情要比想象中来得难,教化一事跟兴修水利这些不同,可以强迫去做。

    “这事即使没有多少人支持,也是要坚持办下去的。”姜荣安很肯定地说道,教化百姓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关键是肯不肯用心。

    “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请婆婆来讲,毕竟口才一般,说服力不够,要不要试着去请下那些得到高僧或是道士来讲?”

    古青娅觉得出家人对于这一方面即使没有研究,但要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加上他们本身的身份,要比普通人跟家有说服力。

    姜荣安想了想,觉得古青娅说的也很有道理,“这个可以考虑,我抽个时间去寺里拜访下两位师傅。”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眨眼就到了立春,这一日大家都行动了起来,姜荣安领着府衙一干人等还有周边百姓到城东郊外迎春,并举行祭祀仪式。

    完后,为了立春而早就准备好的一应食物都行动起来,有送春牛图,也有游春的,或是亲朋邻里互送一些泥牛或是纸牛,总之很是热闹。

    这会儿还没有过年,但不代表不重视这些节日了,立春到了也就意味着冬天就要过去,即使现在雪还没融化冰还没解冻,其实速度非常快的,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

    过年的时候已经快到雨水节气了,天阴阴的,有些地方下起了小雨,有些湿冷,但是大家都非常的高兴,这意味着繁忙的春耕就要到来了。

    跟南方会到过了初九十五才下地不同,这才过了初二,大家就坐不住了,纷纷到地里看情况,这会正是越冬作物需要水的时候,雨水往往下得不够,一直到惊蛰后的一个月时间,要多加注意,适时挑水灌溉,否则很是影响之后的收。

    此时还不不到最繁忙的时候,天气不像之前冷,街上热闹了许多,货郎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小孩们的玩闹声,还有大人们的谈笑声等等,整个县城就像是瞬间清醒了过来一般,充满了生气。

    姜荣安请了两位师傅过来,就在土地庙那边,讲经说法,这个消息传出去,倒是许多人闻声而来,挤得那叫一个密密麻麻的。

    见此情景,姜荣安也不由感慨,幸好中途改了主意,否则就两位婆婆上去讲,也不知会是否会被人诟病了。

    两位师傅年纪都不小,在隔壁县很是有名,平南县百姓们早就有所耳闻,很是信服。

    姜荣安已经跟两位师傅沟通过,会待多少天,会主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两位婆婆会有于师傅的对话答疑。而两位婆婆对于不能主讲一点也不生气,能跟大师傅面对面谈话,多大的福气啊!

    两位师傅在平南县待了十天,每日土地庙都是爆满的,他们讲的也很贴近百姓,行善断恶,长辈慈爱、夫妻和睦、儿女良善等,而最后的三日,就着重讲了如何做姑娘、妇人、婆婆的道理,说的人语重心长,听的人若有所思。

    姜荣安甚是恭敬地把两位师傅给送走,同时让人去收集百姓们对这次讲经说法的看法,是否还会期待下一次。

    当然这次都讲经说法的影响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需长远观察,只要有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因此而得到改变,一切努力也算没付诸东流。

    有了去年的收成对比,整个平南县几乎家家户户都都做了肥料,差别在于多还是少而已,毕竟才开始,原材料准备不充足,无法大规模制作,但坚持下去,三五年之后,一切也都稳定下来了。

    惊蛰过后,姜荣安就一直在担心,害怕上头的调令太早下来,几乎是将能处理的事都给处理了,以后的也做了大致的安排,只要风调雨顺,又没出什么错,今年绝对是平平稳稳地过去的。

    古青娅在收拾东西,在这边住了三年,置办下来的东西并不少,若是不提前整理,到时一定是手忙脚乱的。

    一些厨具用具什么的,可以留下来以待下一任县令使用,若是县令家眷嫌弃,就搬到衙门所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