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第127章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27章

小说: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心菜来。”

    吃了一顿迟来的午餐,古青娅撑不住就去屋里躺了会,姜荣安还精神奕奕的,跟严青朴聊天。

    “这个月家里可好?”一进村子,严正堂就直接回家了,看来是挂心着家里。

    “还行,就是爹和娘都忙。”严青朴想了想家里还真没什大事。

    姜荣安眯了眯眼,看来褚家那边还没动静,“嗯,我们这次回来没坐船,沿途带了不少新鲜的东西,你去瞧瞧,看有喜欢的不

    。”

    婚后讨好小舅子还是要的,姜荣安无师自通,这些技能顺手拈来。

    在家里待了两天,期间严正堂还过来了一趟,送了些吃的,看他的神色,严二叔和钱氏两人应当没有再闹。

    回到县城,小两口找了时间上县衙坐了坐,其他相熟的人家,都在熬蚕呢。

    许多人家门户都关着,每个人说话都小心翼翼,而平时到处乱窜的小孩子,也变得乖巧许多,洗衣做饭,或是爬山去找那些野桑树,反正都没有闲着的。

    古青娅知道慈善堂里的人这两年也在学着熬蚕,没有去看那三个母女的现状,萍水相逢没必要插手太多。

    熬蚕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卖桑叶的也不少,大清早的码头就闹哄哄的,许多人在那挑着,讲价还价,而小舅古成名也趁着这个机会来挣些钱,时间充裕的话,有时会给古青娅带点青桃子或是青李子。

    不过让古青娅惊讶的是,大姑严水儿竟然找上门来,看着有些烦恼的样子。梧桐村的人今年也跟风熬起蚕来,不过严水儿没这个手艺,还是跟着陈向南做些牙子的生意,比如桑叶买卖,或是好吃的熟食等等。

    “大姑,坐,我去给您泡一杯茶。”古青娅招呼着,就去把炉子里的火拨大烧水。

    这一年多来,或许是陈向南调|教有方,又或者她看严父一家儿女出息,渐渐换了态度,热络许多。

    “这青桃子不错,不会苦,哪买的?”严水儿拿着个桃子啃着,倒是不客气。

    “这是我小舅来卖桑叶送的,大姑喜欢吃等会就带几个过去,这东西开胃。”

    “那我就不客气了。”严水儿笑着说道,“我这次过来,也是有事跟你打探下。喏,就是你二叔托我和你大姑丈给红娟给相看个适合的人,可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接触的都是些小户商贾,红娟这丫头眼界也不低,我们哪有适合的人选?”

    古青娅嗯嗯地点头应着,仍没明白严水儿跟自己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我这不是想到,荣安已经考中了举人,人脉广,若是帮忙打听,总有那适合的。我知你二叔二婶他们拉不下脸来,我就想着总要试试的,要不就错过了一桩好姻缘了。”

    严水儿也不觉得自己说这话有什么不对,姜荣安目前的身份,接触的圈子的确是跟他们这些普通人不同,以严红娟的眼光以及钱氏的挑剔,她可不觉得陈向南能接触到符合条件的人。

    “……”古青娅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严水儿为了利益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可以假装以前的事都没发生过,可是她不同。

    即使自己不计前嫌,但是这种拉红线的事情,又不是媒婆,若是以后有了什问题,可不怪罪到自己和姜荣安身上?

    “大姑,我们也晓得这事的重要,可是您也晓得,荣安的身份不同,处事愈要小心翼翼,且他的年纪摆在那,总是不那么名正言顺,若找个有名望的人更适合些。”

    古青娅小心斟酌着字句,隐晦地拒绝着严水儿。

第259章 按摩() 
严水儿的脸色不由僵了下,她知道古青娅不会答应,但是她真的拒绝,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想到现在古氏的能力,严父的手艺,姜荣安以及严青禾的身份,当真是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们这些当亲戚的,以后也要靠着严父一家吃饭了,偏偏以前把关系弄得太僵,现在什么都不好开口。

    “大姑,姻缘这事不是说来就来的,堂姐定是有后福的人。”古青娅想了想说道,“堂姐一直心灵手巧,技艺出众,若是名声远扬,相信会有许多人家上门提亲的。”

    严红娟的手艺到底如何,古青娅当然不清楚,不过稍微提点一句,端看严水儿怎么给严二叔他们说了。

    即使是要嫁入地主家当少夫人,也是要有门手艺或是某方面能力的,别本末倒置的好。

    严水儿眼睛一亮,拍了下手掌,“侄女儿这个倒是个好主意,下回碰到你二叔我再跟他提一提。”

    “大姑到时可别说我的名字,怕堂姐心里不大舒服。”严红娟心里肯定会有比较的。

    严水儿一副我明白的样子,顺手揣了几个青桃子放到她带来的篮子里,“那我先走了,也就这会偷闲的功夫,我得赶紧再送菜去。”

    看严水儿离开了,古青娅长长吐了口气,果然是做牙子生意的人脸皮都比较厚吗,以前讨厌自家讨厌得不行,现在都能挂着笑脸聊半天,人心哪,真是猜不透。

    不过说起来,他们家跟两个姑姑联系并没那么多,严双儿也是,王家似乎只想着守着那铺子过,没有别的心思,但就古青娅晓得的,跟严承那边来往甚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古青娅没权说什么,但她心里也有一杆秤,衡量着每个人,笑脸迎人不代表就交情好了。

    熬蚕的日子是安静的,古青娅和姜荣安每日出门也少,关在家里看书或是研究其他,并没悠闲到哪里去,他们都是会给自己目标和压力的人。

    缫丝的时候,古青娅去帮忙,此时冷盆缫丝法已经传开了,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了,但她是熟手,对温度掌控好,同样的蚕茧做出来的丝多。

    即使忙着缫丝,古青娅的消息也不封闭,知道今年涌来的商人比去年还要多了三分之一,这蚕丝的价格涨了不少,许多人家都了乐呵呵的。

    看来出海的消息是肯定的了,带走了大量的丝绸,再加上本来需要的量,今年对许多蚕农来说,无疑是个好年景。

    而吴家的冰玉蚕丝被提高到以往两倍的价格,吴老爷当然也心动,可是别看他们是挂靠在秦家下头,实际上还不是七皇子的产业,决定权并不在他们的手上。

    即使管理严格,到底有少数蚕丝流露出去,更别说熬蚕期间流出的蚕,以及做种的蚕茧等等。

    对于这些,吴老爷没有下死力气清理,除非再出现一个像古氏这样的人,否则他是不需要担心的,再说了,古氏说冰玉蚕已经适应了梧桐村现在的环境,换地儿不见得好,说不定再有变异。

    忙活了好些天,又帮着纺织,毕竟掌握织机和织法的人并不多,也没那么熟练,古青娅只好继续埋头苦做,每天能跟姜荣安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看着自己亲眼织出来的罗,手感冰凉,入手柔顺滑腻,不同的角度看那简单的花纹,也营造出不同的布局。

    古青娅不知道织完了几匹的罗,再看严素锦刘冰冰她们几个人,状态也没比自己好到哪里去,都憔悴得很。

    可惜她们也没来得及多欣赏会她们织出来的罗,其余的生丝以及这些罗都被秦家连夜运走,吴老爷那边相应地得到一大笔银钱。

    照着原来说的比例分钱,古青娅几个织罗的另外给工钱,总之算下来,古青娅辛苦了大半个月还是有收获的。

    只是不知不觉间,端午都过了,古青娅吃着迟来的粽子,在狠狠地睡了一觉,起来后就坐到了织机前。

    这一回织罗的经验,古青娅有了别的想法,打算在织机上尝试,好在姜荣安帮着收了不少一般的蚕丝,要不现在这个时间,还真没地方收蚕丝去。

    在原来的织机上新加上的部件,调整一下,就能变成织双层罗的,古青娅打算试一试下层普通棱形罗,并在表面织一层单薄的镂空花纹。

    有的时候,一个点被解开,相继的就会有许多的想法冒出来,且都具备了实践的可能性。

    姜荣安可舍不得古青娅整日坐在织机前,见她织了一小段,就把人给拉开,“娘子,你就不累吗?我给你揉揉。”

    古青娅此时的脑中,许多想法交织着,包含着那个女孩子的记忆,那轰轰响的大机器,布料源源不断地出来,不同图案以及材料,都给了她灵感。

    所以姜荣安说什么,古青娅其实没有听进去,只是本能地点着头,因此她被放在床上,腰上的穴位被一双大手揉按的时候,那酸痛感让毫无准备的她瞬间叫了出来,整个人也扭动着想要避开。

    姜荣安红着脸,干净薄薄衣服下温热的肌肤,到底没让人挣开了,“娘子,你一个姿势坐久,我给你按按,否则非伤了不可。”

    那酸疼感让脑中的想法都飞到一边去,古青娅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浑身不舒服,“你看医书了?”

    “学了一点,正好替娘子解乏。”姜荣安脑中回忆着书上的穴位,在古青娅的腰背上比划着。

    “哦,那你小力点,刚才真是痛死了。”古青娅皱着眉头说道。

    姜荣安点点头,手上摸到穴位,一个个地点按过去,古青娅觉得那种疼痛感真是无法言喻,也没有拒绝,因为疼痛过后那穴位附近真的松快不少。

    “娘子,这力道还成不?”姜荣安的手摸上她的脖子,碰触到的肌肤,让他有些烫手。

    “为甚比腰更痛?”古青娅咬着牙,觉得自己说话声音都变调了。

    “脖子这边更严重。”姜荣安听着古青娅的吸气声,也很是心疼,寻了几个重要穴位揉按,就将早准备好的药包拿来,热烫烫地放到古青娅的腰上和肩膀上。

    “感觉舒适了许多。”古青娅舒了口气,腰上和脖子上热乎乎的,感觉非常的舒服,让人忍不住想睡觉。

第260章 催娃() 
姜荣安小心地将古青娅肩上和腰上的药包给取下来,换上另一个温热的腰包。

    熟睡的古青娅轻轻哼了声,并没有翻动,呼吸平稳绵长,眼下一片青黑色,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古青娅真的认真起来,也是非常拼命的,私心里,姜荣安并喜欢这样,却没阻止,尊重她的选择。

    古青娅睡了一觉起来,发觉太阳已经落山,不过这个时候天还亮着,许多人吃了晚饭在家门口聊天着,手上或是打棉线或是捻线,并不耽误工夫。

    “夫君,你晚上想吃什么?”古青娅伸了下懒腰,感觉很是神清气爽,看了眼坐在窗前矮榻上看书的姜荣安,整个人慵懒地靠着靠枕,脸半朝着窗外,自己这个方向看过去,只看到侧面的一个轮廓,鼻梁挺拔,耳垂宽厚,线条柔和,那瞬间,她感觉自己的心悄悄多跳了两下。

    姜荣安将手中的书放在矮桌上,坐正了身子看向古青娅,“娘子可是有好多了?”

    “好许多了呢,感觉整个人精神许多,这药方可是难配,改日我拿回去让娘试试,她年纪大了,怕是要不舒服好些日子。”

    收敛了心中的那点小旖旎,古青娅往矮榻走了两步,微微侧头,那本书好似是有关强身健体的养生类书籍。

    “我多配了好几包,过两****陪你回去,把手法教给爹。”姜荣安从榻上下来,拉过古青娅的手,“今日就不做晚饭了,我们出去吃。”

    三化县虽不大,但相应的铺子都有,也有些老店了,两人相携着去了那家粉店,这家做的米粉很好吃,加上老汤头以及特制的小菜和腌鸭蛋,每日的生意都不错。

    吃完饭,两人慢慢走回家,有碰上的熟人就停下唠嗑两句,有那热心的婆婆婶婶就开始问古青娅什么时候生养,可不让还年轻的小夫妻面红耳赤的。

    “有什好害羞的,传宗接代多正常的事儿,也是现在人们都想多留女儿几年,早我们那个时候,十四五岁嫁人生子的多的是,哪有讲究那么多。”

    “这种事看天意,顺其自然了。”姜荣安知道古青娅脸皮薄,只好撑着回着话,准备应付几句就走。

    “这倒是,孩子都是老天爷给的,的确急不来,不过听说就清水镇的送子娘娘庙很灵,你们没事去求根签。”老婆婆说着又转了话题。

    “咦,真的吗,正好我那亲戚的亲戚在求子呢,我可跟他们提下。”马上有感兴趣的婆婆接着说话,姜荣安和古青娅连忙脱身。

    其实想一想,成亲了一年多还没消息,周围的人肯定都会想各种问题,各种热心的建议。之前是熬蚕大家都忙,现在没那么忙,其他人终于有心思关心别的,数一数,孩子这事可是提起好几回了。

    但谁又知道古青娅和姜荣安还未圆房呢,面对这些热心的街坊,两人心里不可谓不尴尬

    “娘子,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