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远航见阮文昌很健谈,心里很高兴,他的rì本公司是食品公司,而古河的松仁出口给的好像都是食品公司,不知道他的食品公司需要不需要松仁。想了一下问道:“阮总的食品公司都做什么食品呢?”
阮文昌说:“我们公司做的食品种类很多,主要是做营养食品和健康食品,公司旗下还有几家星级酒店和大卖场,我这次来鲁东主要是想在鲁东省的几个主要城市开连锁的大卖场!”
肖远航明白阮文昌口中的大卖场就是超级市场,这个时候大型的超市在国内很罕见,只有东南沿海的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有,这个阮文昌很有眼光,居然想到了来中国开超市,看来他这么年青就能管理家族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过人之处的。
肖远航说:“大卖场虽说在我们国家不是空白,但数量也不多,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现阶段虽然人们不太富裕,购买力和消费水平都不高,但随改革开放的不断入,人们很快就能富起来,到那时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一个井喷式的爆发,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而阮总一下子就投资开这么多家大卖场,抢占先机,很有魄力啊!”
阮文昌一听肖远航把大卖场分析得这么透彻,十分的惊奇,他很是研究了一番中国市场后才得出的这样结论,而肖远航却像聊家常一样的顺口就说了出来,这证明他对这个行业很熟悉,或专门进行过研究,不然根本说不出这个话,而他却只是铁路上的一名员工。
“肖先生对大卖场这个行业做过专门研究?”阮文昌不由得问道。
肖远航一笑说:“没有,我只是对这个东西比较感兴趣而已。”
阮文昌想了想问道:“肖先生是铁路上的员工,为什么会对大卖场感兴趣呢?”
肖远航不过是利用前世的知识说一些阮文昌感兴趣的话题,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往松仁方面谈。而阮文昌这么一问,他的心里不由得一动,立即有了新想法,调整了一下思路说:“不瞒阮总说,我虽是一名铁路员工,可我手上还有一家果仁公司,去年我到岭南办事的时候,发现白云市有一家超市,我感觉这种开放的形式很好,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回来之后也想开一家,所以这方面的情况就了解得多一些。”
“哦!”阮文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听到肖远航说手上有一家果仁公司,重点就放在这上面。他公司旗下的好几家食品厂都需要松仁做原材料,需求量还很大。松仁的营养价值很高,rì本的消费者都认这个,但是,松仁主产于中国的东北,rì本虽然也产,但量非常小,对于rì本庞大的食品工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一开始公司都是从rì本本土的松仁经销商手里高价购买原料,生产成本很高,成本高就没有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于是他就想到了自己从中国进口松仁,派原料采购部的经理专门到中国东北寻找松仁出口企业,但是,有出口权限的公司都有了rì本固定的客户,根本没有能力再供应给他们,而想卖松仁给他们的,却没有出口经营权,那位经理最终无功而返,这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想到这里阮文昌问道:“肖先生的果仁公司在什么地方?”
肖远航说:“在松江的古河。”
阮文昌从那位经理的汇报中知道古河这个地方,是中国松仁最大的加工基地,rì本企业从中国进口的松仁,有绝大部分都是出自这里。心里有此期待的问道:“肖先生的果仁公司有中国zhèng fǔ批准的出口经营权吗?”
肖远航闻言心中窍喜,预感到阮文昌的食品公司可能需要松仁这种原材料,却不动声sè的点点头说:“有,阮总问这个干什么?”
阮文昌说:“我的食品公司每年需要大量的松仁做原料,但都是高价从rì本的经销商手里进货,成本压力很大……”他把情况向肖远航介绍了一遍,然后说:“不知道肖先生的公司能不能给我们公司提供一部分松仁?”
肖远航一听心意顿时高兴万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他忍住心里的兴奋说:“不知道阮总每年能需要多少松仁,如果量不太大的话,还是可以的!”
肖远航清楚自己的那个所谓公司不过就是他笼络了几个兄弟一起做生意,连公司的雏形都没有,虽然注册了,可到现在连公章都没刻呢,阮文昌这样大型的食品公司每年消耗的松仁量一定很大,他怕没有能力供应,所以才说出了这番话。
阮文昌却会错了意,以为肖远航的公司手里和其它公司有合同,没有能力供给他这么多松仁。急忙说:“我们公司每年大约需要3万斤左右的松仁,如果你能提供给我的话,我会在你现在出口的价格上加一成,你看怎么样?”
3万斤就是15吨,肖远航在心里核计了一番,如果自己的公司放子加工,再从古河市场上高价收购松仁,一年15吨也差不多能拿下来。他让汪大海打听过这方面的消息,现在古河土产公司收购松仁是12元钱一斤,他们出售给rì本的某公司却高达35元1斤,这个差价令他都眼红,利润达到了200,这种情况也就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才会遇到!
PS:感谢兄弟们的月票支持,还有最后一天的时间,兄弟们能不能顶住???(未完待续。
。。。
第138章 马主任上车()
第138章 马主任上车
而古河土产公司依靠着手中的出口经营权,这几年着实大赚特赚了一把,成了古河市的赢利大户。肖远航也是得知这个情况后,才向徐文博建议开放古河果仁市场,开放出口经营权的,他当然不想一直做这种买进卖出的最初级的生意,因为,差价会越来越小,利润变得越来越薄,他这才考虑转入果仁深加工的,只是苦于找不到rì本进口商,卖给土产公司又得不偿失!
见肖远航不出声,以为自己要的量太大,他无法提供给他。阮文昌急忙说:“肖先生,如果你一年无法提供给我们公司这么多也没关系,能提供给我们多少算多少,但是,最低不能少于1万斤。”
肖远航说:“一年提供给你们3万斤虽然有难度,我想想其它的办法还是有可能的,我只是怕签了合同外一完不成千万违约,这个损失我可不想承受。”
阮文昌一见肖远航不是不能给他们提供3万斤松仁,是担心万一完不成承担违约责任,心里十分的兴奋,急忙说:“肖先生,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个我们可以在签合同时注明,比如每年出售给我公司松仁1至5万斤,你有多就多给,超过3万斤我们要,这样不就不违约了吗。”
肖远航见阮文昌极力为他着想,心里乐开了花,这本来是他求阮文昌的事情,反到变成了阮文昌求他。点点头说:“阮总,那我们就先这么说,到时候一切以合同为准。”
阮文昌点点头说:“今天我要去德仓市谈生意,大约得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样吧,你把吧,你把你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给我,德仓市这边的事情一了,我马上去古河和你具体谈松仁的合同。”
“好的。”肖远航点点头,然后站起身说道:“阮总,田主任,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得到车厢里去看一看。”
“好的,肖先生,你去忙吧!”阮文昌点头说道。
田主任急忙站起身说:“肖车长,我们坐了软卧是不是得补一下票啊?”
肖远航说:“田主任,反正到德仓也没有多长时间,你们就先做着吧。”说着,点头向美惠子小姐示意了一下,开门走出了包房。
巡视了一圈车厢,由于硬座车厢里十分的拥挤,这一圈肖远航用了差不多2个小时的时间,回到餐车的时候,到了中午的饭口时间,乘务员吃饭是避开饭口时间的,下午2点多钟吃乘务饭,不然餐车忙不过来,现在餐车里全是茶座旅客,就是有想吃饭的也没地方坐,两个厨师都坐在后厨的菜柜上抽着烟闲聊着。
餐车长杨大力一看到肖远航回来了,迎上前说:“肖老弟,饿不?我让厨师给你炒两个菜。”
“我现在还不饿,一会儿和乘务员一起吃。”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锥心包房里的田主任和阮文昌他们,便说:“老杨大哥,我包房里有三个朋友,你让厨师炒几个菜送过去吧。”
“好的,我让厨师马上就做。”杨大力十分的爽快,说完就走到厨房门口,冲里面的两个厨师说:“肖车长有三个朋友在软卧,你们给掂对几个菜。”
时间不长四个菜就做好了,又盛了三碗大米饭,服务员用托盘端着给软卧9号包房送了过来,走到包房门口,肖远航敲了敲门,等到里面田主任说请进之后,肖远航拉开包房门说:“田主任、阮总,到中午的吃饭时间了,我让餐车给你们做了几个菜,你们就在车上随便吃一口吧。”
田主任几人刚才在车厢里挤得一身是汗,在软卧包房里凉快过来后早就饿了,他们所带的吃的都在汽车里放着了,刚才着急赶火车忘拿下来了,肖远航让餐车给做了可口饭菜,心里十分的感激,客气了几句之后便吃了起来。
肖远航当然不能在这看着他们吃饭,说了一句还有工作要做就出了包房,告诉列车员单晓玲说:“等一下这三位客人吃完饭之后,你进去把茶桌给收拾一下,并把碗碟给餐车送回去。”
肖远航巡视了一遍卧铺车厢,最后来到了行李车,刚才他在硬座车厢挤累了,就斜依在行李车办公间的长条边座上眯了一会儿,一觉睡来到了乘务员吃饭换班的时间,到餐车和乘务员一起吃饭,餐车长杨大力让旅客把前面的4个餐台倒出来,乘务员要吃饭。在这4个餐台坐着的旅客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杨大力卖给他们茶座的时候已经讲好了,乘务员吃饭时得给倒出来,时间不会太长,乘务员吃完饭再坐回去,只好给倒了出来。
肖远航交了班,吃完饭,一看还有不到一小时就到德仓车站了,到软卧包房又和阮文昌和田主任聊了一会儿,列车到达德仓车站,肖远航亲自把他们送下站台,阮文昌和他一南确认松仁的事情后,才与肖远航挥手告别。
一路无话,列车到达辽城车站的时候是肖远航值班,他下站台组织旅客乘降的时候,看到好几个提着东西和铁路局路风办的马主任从软席候车室里走了出来,他急忙迎了上去,说:“马主任好!”说着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马守诚满面红光,一看就是喝了不少的酒,他见是自己的学生肖远航,便笑着说道:“小肖,你走班啊?”
肖远航说:“是的,马主任,您这是上车检查工作?”
马守诚说:“不是,我是来辽东铁路局路风办开一个联谊会,坐你车回古河。”
肖远航一听不是来检查工作,心里十分高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马主任,请到软卧车!”说着,急忙接过其中一人肩上扛的一袋大米,把马守诚送进软卧9号包房,并把大米放到了卧铺下面。
来送马守诚的几人都是辽东铁路局路风办的人,和马守诚说了几句常联系什么的,但告辞下了车。列车很快就从辽城车站开车了,肖远航回到软卧9号包房的时候,列车员单晓玲早已经为马主任沏上了茶水。
肖远航看着对面铺上堆的一堆东西和铺下的那袋大米,说:“马老师,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也拿不了啊,等到了古河你要放到哪儿?我派几个人给你送过去。”没有了外人,肖远航的称呼自然从马主任变成了马老师。
马守诚说:“这些东西都是辽东铁路局路风办赠送的,我要给母亲送过去。到了古河你派几个帮送出站就行,我找辆板车送我妈家去。”
马守诚一说板车肖远航立即想起来自己的车就停在列车段的院里,这个出乘前他一直在公司和汪大海研究着公司的事情,到了出乘点才猛然发现有点来不及了,就直接开车去了单位,把车停在单位的院子里,等回来再开回去。
肖远航说:“马老师,你不用找板车,我朋友的一辆车放在了我们段的院子里,等到了古河我开车送你回去。”
马守诚闻言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小肖,你会开汽车?”
肖远航笑着说:“是的,马老师,朋友是公安开车的,我休班的时候总和他在一起玩,一来二去的就把开车学会了,也领到了驾驶证,朋友车闲着的时候,我就借来开开。”
有汽车坐谁还愿意坐板车呢,马守诚笑着点头说:“那也好,汽车快,我妈还远,正好。”
肖远航站起身来说:“马老师,你休息吧,到古河之前我过来叫你。”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