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的,这个田芬是怎么样想的,就算对我有意见也不能这么对你啊!不行,我现在就找她去!”
见父亲起身要下地,肖远航赶紧拉住他的胳膊说:“爸,别管她了,咱犯不着和她生气,来,咱们吃饭。”
母亲白淑贤也说:“是啊,老肖,你就别往心里去了,现在小航还在列车段工作,闹僵了对小航也不好!”
母亲说得很有道理,现在已经不是肖启良当业务室主任的时候了,只好气哼哼的坐下了。白淑贤一见立即转移了话题:“小航你看,你爸知道你前天回来,这是他特意给你买的肘子肉,结果你没回来,就一直给你留着,今天你还没回来,再放就放坏了,中午就有油炒了一下,来,你赶快吃吧。”
肖远航闻言心里无比的感动,难怪父亲这么生气,原来是给自己买了肘子肉都要放坏了自己没回家吃的原故啊,谁好也不如爸妈对自己好啊!他噙着yù落的泪水,低头挟了一大片肘子肉,放到嘴里大口吃了起来,虽然这肘子肉有点变味儿了,可却吃得十分香甜!
*********************************************************************
PS:正月十五月儿圆,老曲更新心期盼,收藏推荐都想要,各位书友节rì好!
。。。
第013章 钱是最紧迫的问题()
见儿子吃得满嘴流油十分的香甜,肖启良和白淑贤十分的高兴,望着他一脸慈祥的笑容。白淑贤急忙给肖远航盛了一碗饭放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小航,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啊!”
“小航,你这次去分局参加技术表演赛考得怎么样?”肖启良刚就想问这个问题了,毕竟儿子才上班两年,能参加分局的技术表演赛是一件令他自豪的事情,他十分关心比赛的结果,直到肖远航吃完了这口菜才问道。
肖远航把菜咽到肚子里才说:“爸,这次技术表演赛我考得还行,得了列车员组的第一名,也是三个参赛组的总分第一名,分局首次决定命名技术状元称号,这第一个技术状元让我拿到了!”
“啊!”肖启良闻言大喜,他心里十分清楚,历届技术表演别说得了第一,就是获得前三名的选手,段里都提拔重用了,儿子这次得了第一,而且还是全分局第一个技术状元,给他提拔一个业务员是没问题的。
“真的?”肖启良知道拿一个分局第一是多少难的事情,儿子虽然从来不和他说假话,还是不由得问了一句。
“当然,我还能骗你不成,不信我给你拿获奖证书看!”肖远航说完跳下炕到自己的小屋把技术状元证书拿了过来,递给了肖启良:“爸你看!”
肖启良捧着大红的技术状元证书,看着上面肖远航的大名以及桐水铁路分局大红的印章,心里十分的兴奋。母亲白淑贤也凑过来观看,和父亲一起分享着内心无法自制的喜悦。反复观看着了获奖证书,肖启良抬起头说:“小航,好样的,工作就得这么干,争取早rì当上车长!”
肖远航用力的点着头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干,我不但要当车长,以后还要当段长甚至分局长呢!”
“这孩子,净说那没边儿的事儿,不用你当段长,就是能当上车队长我就满足了!”肖启良干了一辈子才是业务室主任,是单位的中层干部,他十分清楚想出人头地有多难,别说是段长,就算副段长都是一道很难跨越的门槛,分局长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肖远航嘿嘿笑着说:“爸,你别小看人,说不定我一不小心就当了呢。”
“好了,好了,你们父子别在这自吹自擂了,赶快吃饭,一会我还要上班呢。”儿子有出息了白淑贤当然高兴,看到他们父子有抬杠的嫌疑,便出言制止。
吃完饭,白淑贤把碗筷收拾下去清洗了一番,回到大屋收拾东西准备上班。肖远航把得到的160元奖金拿从背包里拿了出来,来到大屋说:“妈,给你,这是我获得技术状元得到的奖金!”
家里是母亲管家,他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肖启良是病退,每月只拿在岗时65%的退休工资,能开60元左右,白淑贤所在矿山机械厂是市属企业,开得不多,一个月只能开将近50元钱,肖远航每月开资给家里交30元钱的伙食费,加在一起140多块钱,生活是没问题的,但肖启良每月看病买药的费用就占去了一半,如果住院开销就更大了,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是紧巴巴的。
“小航,这么多钱啊!”白淑贤数了一遍后惊讶的问道。
肖远航笑着说:“这次分局技术表演赛要重奖获奖选手,而且是现金奖励,我得了技术状元奖金最高,奖励80块钱,技术标兵奖励50块钱,技术能手奖励30块钱。回来后段里比照分局的额度又奖励我80块钱,一共160,都在这呢。”
160元钱对于白淑贤来说是一笔巨款了,但这是儿子比赛得的,虽然心里有些不舍,还是把钱递给肖远航说:“小航,这是你比赛得的,妈不要,你想买点啥就买点啥吧。”
肖远航把母亲的手推了回去,说:“妈,咱家的情况我还不知道么,上个月爸买药就花了100多,我也没什么可买的,你就拿着吧。”
“儿子给的你就拿着吧!”肖启良见母子俩推来推去的僵持不下,冲着白淑贤说道:“这钱你先收着,如果小航要买什么东西你再给他拿。”
白淑贤犹豫了一下,点出60元钱递给肖远航,说:“小航,妈明白你的心意,更明白能得到这个分局第一你一定下了不少苦功,这钱的意义不同寻常,这样吧,妈收100,这60块钱你留着,想买啥你就买啥!”
“谢谢妈!”白淑贤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肖远航明白只能按过这个钱,不然母亲心里就不高兴了。
母亲白淑贤上班走后,父亲肖启良照例要午睡。肖远航回到自己的小屋上炕躺下,他也休息一下,晚上还得参加段为他们举办的庆功宴呢。
肖远航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重生以后直到这时他才有机会好好想想今后自己所要走的路,既然重生了,家庭当然要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其它的就显得毫无意义。
肖远航的父母是典型的老夫少妻,父亲比母亲大12岁,都是一个属相,正好大一轮。他们结婚时,父亲肖启良30岁,母亲白淑贤18岁,19岁有了姐姐肖冬梅,24岁有的他,今年肖启良53岁,白淑贤才41岁,还很年轻。
前世父亲去世的时候是61岁,如果历史的轨迹不改变的话,肖启良还能活8年时间,其实,父亲肝硬化晚期的时候,只要能为他做肝移植手术,再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可因为肝移植手术费用十分高昂,是普通人所无法承受天文数字,他家根本没有能力给父亲做这个手术,最终才使父亲过早的离去。
想要挽救父亲的生命,前提是必须得有钱,否则一切都免谈!所以,肖远航必须得考虑如何挣的问题,这个时代,万元户都人们羡慕的对象,想要挣够几十万的手术费,即便他是重生者,也有一定的困难!
肖远航有大脑高速的不停的旋转着,前世他既没有记住什么彩票中奖号,也没炒过股,最关键的是,才1985年,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是1991成立的,还有6年多的时间,虽然说购买原始股能赚钱,但一方面也得大量的本金,在上海当地还得有人脉,另一方面购买原始股相当的麻烦,他也不可能有那么时间到上海去。
古河市什么拆迁房价上涨,什么生意赚钱啦,肖远航倒是清楚这些,可那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兴趣的,远水解不了近渴,拿批文拿虽然能赚大钱,他却没有那种关系,想要一夜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重生之后看着遍地都是钱,到处都是机会,可是这钱是很难捡起来的,机会也不是什么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到的。现在已经掀起了全民做生意的热cháo,人人都讲倒腾买卖赚钱,无非是因为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赚取两地货物的差价而已,除了人力物力及费用外,也就是赚个功夫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自己到底做什么能挣到钱呢?
****************************************************************
PS:今晚冲榜,老曲恳请各位支持一票,拜谢!
。。。
第014章 段长的承诺()
肖远航调到古黄线第一乘务组工作能有一年多的时间,以前走的是小线慢车,距离近,根本没有什么可倒腾的。走黄海之后,他发现班组的同事从列车长、乘jǐng、检车员,到列车员,都偷偷的倒腾香烟、小食品和姜什么的赚钱。古河到黄海1800多公里,横跨四省一市,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即不花车费,也不用运费,利润着实不小。
倒腾买卖这事一点就通,他私下向自己的师傅打听了一下,师傅暗中一指点他就明白了。考虑到香烟是国家专卖,私贩是违法的,被查扣一次便倾家荡产,血本无归,虽然赚得多,但风险太大。他就决定专门倒腾生姜。
黄海是我国生姜的种植基地,根据季节不同,每斤与古河有5到7角钱的差价,他们到黄海的休息时间很短,根本没有时间到批发市场去购买,但是当地专门有给他们送货的人,从送货人手中拿货,差价便缩小到每斤4到6角钱,每趟乘务不用多带,带个五、六十斤就能挣个三、四十块钱,这对于每月只拿70多块钱工资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段里有严格的禁止“捎买带”的规定,你走车在外买点东西家里自用可以,但是以赚钱为目的大量贩运是明文禁止的。比如生姜,你一个家庭一个月能用多少,有个半斤八两的就够了,一下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就是明显的“捎买带”。被段里查出来,轻则调离黄海线,重则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大家都十分的谨慎。
五、六十斤生姜能装满满的一编织袋,目标太大,乘务室不能放,宿营车不能放,行李车也不能放,否则检查的一上车就能发现。只能在车厢里和旅客行李物品放在一起,检查的上车也分辨不出哪些是旅客的哪些乘务员带的。但这里有一个致命风险,乘务员工作十分繁杂,不能每时每刻都看着自己的东西,其间还有倒班回宿营休息的时间,东西根本不在自己的可控的范围之内,很容易丢失。丢一次就好几个月白干了。
肖远航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先记住自己乘务车厢里长途旅客的位置,等要开车时送货人来了,就把生姜放在长途旅客的座席下面,让这名旅客帮助自己照看一下。一般情况下旅客对于列车员的请求都是十分乐意帮忙的,十分的稳妥,到达终点古河时,专门有人到车站接货,退乘后找到接货人一算钱就可以了,这样东西都不沾手就把钱挣到了,十分的安全。
古黄线一共是八个乘务组,走三天三夜,休息五天五夜,一个月能走将近4个班,肖远航一个月倒腾生姜的额外收入能有80到100元,比工资还多,这一年下来,手里攒了1000多块钱,这个时候在古河,万元户都是凤毛麟角,稀少得很,他手里有1000多块钱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富翁了。
想到这里,肖远航还是默默的叹息了一声。按照这个速度赚钱,8年以后父亲大限到了的时候,手里也就能有万八千块钱。这些年工资涨得缓慢,93年时他一个月也就只能开300多块钱,就算是现在工资的5位,他倒腾生姜赚的钱能翻5倍,也不过五、六万元钱,距离给父亲作肝移植手术的费用还是差得太远,这样的小打小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又想了一阵子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肖远航渐渐的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经快下午4点了,他5点要到段里集合,参加段里为他们设的庆功宴。起来洗漱了一番,穿上平时穿的牛仔裤和白sè半袖纯棉汗衫,见父亲在大屋中听着收音机,探头说:“爸,我晚上不在家里吃了,段领导晚上设庆功宴款待我们这些参赛选手。”
肖启良点头说:“你去吧,早点回来。”
肖远航答应了一声出了门,这时候的阳光还很足,楼前楼后没什么人,走到小卖店的门前,突然想到去参加酒宴怎么也准备一盒烟,就折身走了进去。
“小二来啦,想买点什么?”小卖店的吴大妈很热情,都是邻里邻居的,肖远航常到她这里买东西。
肖远航说:“吴大妈,我想看看你家有什么好烟。”
“想要买好烟啊,有有有。”吴大妈热情的介绍说:“我这有红塔山、石林、凤凰,还有大红梅、大金花,你看看,想买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