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娟说:“我这次回去主要是先看看情况,听二姐说,家里的情况虽然有些好转,可我父母和我哥哥嫂子还是一直住着原来的土坯老房,家里一直想翻盖瓦房,可钱一直没攒够,我回去看看,准备给他们盖一座二层的楼房。”
肖远航说:“你的想法很好,现在在农村盖一座二层楼房也用不了几个钱,你回去看完具体情况回来可以找陈东和**他们给你设计一下,开春后让他们调一个小工程队过去,用不了多和时间就能盖完,既省钱,质量又有保证。”
“好的!”杜娟见肖远航处处为她着想,心里十分的感动,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1月18日,松江省春古高速和古桐高速公路招标在省政府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家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和5家路桥建设公司参与了投标,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浙东远华高速公路建设公司、滇南远通高速公路建设公司、白云八达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苏北利民高速公路建设集团、浙北江南实业和鲁西高速创投公司分别中标,而最被看好的岭南建设集团却意外的出局!
两条高速公路的桥梁和涵洞建设标地则被川南大成路桥公司和岭南洪源路桥公司获得。
中标结束后,汪大海第一时间打电话向肖远航汇报这个情况,他知道肖远航的就是岭南建设集团的情况。虽然事先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肖远航听到明确的消息后还是十分高兴,和汪大海聊了几句后就挂断了电话,随后给郭小泉打电话通报了这个消息。
1月20日,香港远航金融投资公司、红松林果仁公司和墨香文化用品发展公司联合举行了年终表彰会,重奖了为公司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一批高管,杜娟获得了最高奖励额5万元的年终奖,其它高管也各有斩获,喜气洋洋的领取了资金之后,公司举行了迎新春招待晚会。大家欢聚一堂,尽欢而散。
1月24日,腊月二十八,杜娟开着高速公路公司的那辆皇冠车,载着杜英一家三口和女儿小蝶向清远县桓林村而去。她走的时候,肖远航特意让小强给她准备了一份年货,把汽车后备箱塞得满满的,勉强扣上盖。
桓林村距离古河大约150公里,古河到清远县城这段是二级公路,比较好走,但是县城到桓林村的30公里则是山毛土路。汽车根本起不来速度,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汽车才开进了桓林村,皇冠车一出现在小山村,顿时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都纷纷出来观望是到谁家的。而村里小孩子们则追着汽车一路到了杜娟的父母家。
汽车在杜家的大门前一停下,追来的小孩子们一下子就把汽车给围上了。说是杜家的大门,准确的说应该是柴门,杜家门前的院子很大,四周没有围墙。是用柳条扎起的篱笆,大门也是用柳条扎的,用铁丝固定在圆木杆上,晚上的时候合上用铁丝一挂,白天的时候则是大敞四开。
杜坤被汽车的声音也出来观看,见一辆豪华地汽车停在了自己家的门前,便有些疑惑的走上前来,坐在副驾驶上的杜英推门下车,冲着杜坤说:“坤子,咱爸咱妈在家了吗?”
杜坤闻言就是一怔,杜英虽然经过这十几天的调养,脸色红润了起来,但毕竟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不是十天八天就能养过来的,面相还是比较苍老,杜坤端详了一会儿才认出是二姐,激动的说:“二姐,怎么是你?”
这时杜娟和小蝶以及小红小国都下了车,杜娟穿的是一件貂皮大衣,美丽不可妨物,十分的高贵,小蝶则是一件白色的长羽绒服,系着白色的围巾,美丽的大眼睛十分的灵动,就像一位小公主一样,小红和小国身上都是色彩鲜艳的羽绒服杜坤有些不敢正视。
杜英说:“是啊,坤子,我和娟子一起回来看望爸妈。”说着,向杜娟一指。
“小妹?”杜坤望向杜娟一脸的疑惑。
杜娟看到因操劳而面相显老的哥哥,心情十分的激动,有些哽咽的说:“哥,是我,我回来了!”
当杜坤从杜娟那美丽的容颜上看出当年小妹的模样后,突然转身就向屋子跑去,一边跑一边非常激动的喊道:“爸、妈,小妹回来啦!”
杜娟和杜英一见,急忙领着孩子们跟了上去。杜娟和父母和嫂子听到杜坤的喊声后,从屋里纷纷的跑了出来,母亲看到跑上前的杜娟,嘴角一阵抽动后,才撕心裂肺的哭喊道:“娟子!”
“妈!”杜娟一看到白发苍苍母亲,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喊了一声一下子扑到了母亲的怀中,母女顿时抱头痛哭了起来。
站在一边的父亲眼圈也红了起来,五年前杜英回家说了杜娟一家失踪了之后,他和老伴就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娟子了呢,今天小女儿却一下子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钢强了一辈子的他,也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杜娟和母亲分开,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急忙拉过小蝶说:“小蝶,这是姥姥,这是姥爷,这是舅舅!”
小蝶十分乖巧的叫道:“姥姥好,姥爷好,舅舅好!”
“好,好,好!”杜娟你父母还从来没见过这个外孙女,今天一见小蝶如此漂亮可爱,都十分高兴的回应着,杜坤也是同样,对这个小公主一样的外甥女是特别的喜爱。
第651章 超级大红包()
“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小红和小国这时走上前亲热的挨个叫了一遍。
五年前杜英带着他们回老家的时候,小红和小国都是十岁左右,还是个孩子,现在都成了大姑娘和大小伙子了,杜娟的父母见他们都长这么大了,十分的高兴,笑哈哈的说道:“几年不见,小红和小国都长这么高了!”
杜娟看到站在哥哥杜坤身后面容青秀的女人,知道这一定是嫂子,便说:“哥,这是嫂子吧?”
“是是是!”杜坤闻言急忙连声答应,一把把女人拽到了身前,说:“秀芬,这就是我常和你说的小妹杜娟。”
秀芬的大名叫梁秀芬,模样生得很是俊俏,如果不是左脚踮了,根本不会嫁给穷得连彩礼都拿不起的杜坤,不过,她天生温柔贤慧,读到初中毕业,在村里也算有文化的人,嫁过来后,孝敬公公婆婆,勤劳能干,持家有方,村人们都说老杜家娶了一个好媳妇。
“小妹好!”梁秀芬看到美艳照人的杜娟,毕竟农村人没见什么世面,刚开始的时候站在丈夫的身后不敢说话,见她叫哥哥这么亲近,胆子也大了起来,而她问好的方式不同于本村风俗,而是书面语言。
杜娟上前握住梁秀芬的双手,笑着说道:“嫂子好!”
村人们看到那辆豪华的小汽车停在了老杜家的门前,便纷纷的过来围观,左邻右舍的看到是杜英和杜娟回来了,都纷纷的上前打招呼。特别是杜娟,那年和林卫国“私奔”的事情在村里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十几年没回家,如今回来了,穿着打扮不但像大城市的贵夫人,更是开着豪华汽车,一看就是非常有钱的人。因此,他们跟杜娟打招呼时,拘谨中带着乡村那种朴实的热情。
杜英一见人围得越来越多,急忙上前说:“爸、妈。咱们进屋乡亲们都到屋里坐。”
杜娟的母亲高兴得说:“对对,大家都进屋坐吧。”
杜娟见状说:“妈,爸,你们先进屋,我去把车开到院子里来,哥,你过来帮我卸一下年货。”
邻居们一听杜娟给家里买了年货,看她这么有钱都好奇她能给家里买多少年货,因为杜娟刚才说的是卸。而不是拿,卸字就代表很重或很多,因此,大家都站在了,想看看杜娟给家里都买了什么年货。
杜娟的父母见邻居不肯进屋。也只好站在了门前。杜娟过去把车开到了院子里,下车把后备箱打开,满满的一箱年货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最上面放着的是一条一米五多长的大花鲢鱼,杜坤从车里搬下来一掂量,足有20多斤,在桓林村,过年的时候一家能买一两条二三斤重的鲤鱼就算不错了。一般的人看都没看过这么大的鱼,顿时引起了一片惊叹声。
几个邻居一看这么多年货,都纷纷上前帮忙。后备箱里的年货一样一样的卸了下来,猪肉是两角,合起来就是半头猪,大约有一百三四十斤。农村不缺少大米,在这粮食凭证供应的时代,农村缺少的就是白面和豆油,因此,肖远航给杜娟准备了两袋一百斤白面。两大塑料桶40斤豆油。
此外还有一箱,桔子一箱,香蕉一箱,蛋糕一箱,槽子糕萨其玛一箱,精装的刀鱼两箱,大虾两小箱,羊肉一坨,牛肉一坨,四五斤重的大鲤鱼两条,白条鸡四只,软中华烟两条,三五烟两条,茅台两瓶,五粮液两瓶,各式的糖果一大塑料袋等等。
杜娟和杜英回家探亲之前,肖远航就问过杜英,杜英说她父母都抽烟喝酒,弟弟也会抽烟喝酒,肖远航才准备的烟和酒。
村人们一看杜娟给家里买了这么多的好年货,在震惊和羡慕的同时,更是热情的帮着杜坤把东西搬到了屋里,杜家虽然是老旧的土坯房,却是大三间房,面积不算小。一进房门是农村特有的在灶房,分左右屋,杜娟的父母住右屋,屋里是南北两铺大炕,老俩口住朝阳的南炕,北炕不住人,也不烧火,炕上放着生活用的杂物,杜娟带回来的年货就堆在北炕上,由于左邻右舍的邻居来得太多,南炕坐不下,北炕的炕沿上坐了一些人外,地上还站着好几个人,更有小孩子钻进来,看到北炕上放的好吃的眼睛里发着渴望之光。
哥哥杜坤和嫂子及孩子住在西屋,西屋只有一铺南炕,面积也只有东屋的一五分之三左右,另外的五分之二被间壁成一个小仓库,门是在灶房中开的,是用来存在粮食和食品的,特别是过年时存放怕坏的鸡鸭鱼肉什么的,因为仓库没有取暖的炉子,是天然的冷库,鸡鱼肉什么的放进去一夜就冻得邦邦硬,就算放一冬天就都没问题,杜娟带回来的猪肉、羊肉、牛肉和鸡鱼都放到了这个小仓库中。
杜英一见屋里大人都坐不下,还有六七个小孩子在地中间转来转去的,便大声说:“小孩子都别在屋里闹了,去外边玩吧。”
这些孩子听了谁也不想出去,更有两个趴在北炕的炕沿上,眼睛盯着透明塑料袋里装着的糖果,哈拉子都流了下来。
杜娟见状上前找开塑料袋,抓出一把糖对他们说:“小朋友们,阿姨一人给你们分两块糖,你们出去玩好不好?”
小孩子们一听到能分到糖都高兴的叫好,杜娟给他们一人分了两块糖后,都飞快的跑了出去。
在农村别说是小孩子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到糖块,就算大人平时也吃不到,看到屋里有几个人眼睛中羡慕的目光,杜娟笑着说:“这些糖果都是从京城带回来的,有奶糖、酥糖和胶皮糖什么的,李三叔、张四婶你们都尝尝看好吃不。”说着就给他们发起来糖来,大家高兴的接过去剥开糖纸放到嘴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杜娟对坐在炕头的父母的说:“爸,妈,你们也尝尝这奶糖,挺好吃的。”说着把手中的奶糖递了过去。
杜娟的母亲虽然把糖接了过去,却放在了炕上,说:“我和你爸的年龄大了。这牙都不行了,不能吃糖。”说着,把炕头的烟笸箩拿了过来,从中拿起烟纸扯下一张。捏起一撮旱烟一边卷一边说:“我还是抽烟吧。”
杜娟的父亲也附着说:“这啊,这牙口不行了,我也抽支烟吧。”说着,也扯了一张烟纸卷了起来,一边卷一边说:“他三叔,他四婶,你们别光吃糖,也抽支烟,一边吃糖一边抽烟,这生活没治了!”
杜娟一见急忙说:“爸。妈,你们别抽旱烟了,对肺子不好,我给你们带烟了,来。抽这个吧。”说着,到北炕找到一条三五香烟,打开拿出一盒,撕开包装,给父母一人递了一支,并说:“这是英国的三五香烟,你们尝尝是什么味儿!”
母亲手里的纸烟已经卷好了。闻言把纸烟放到烟笸箩里,接过三五烟擦着火柴点上,用力了吸了一口,三五烟很冲,和旱烟差不多,但是经过配制要比旱烟味道好得多。将烟吐出来后,点点头说:“还别说,这外国烟的味道还真好!”
杜娟的父亲听老婆子这么一说,也接过去点燃,美美的吸了一口。又长长的把烟吐了出来,不由得点头道:“这烟确实比旱烟好抽多了!”
看到大家都盯着自己手中的三五烟,杜娟笑着说:“李三叔、张四婶,这是英国烟,你们都尝尝看好抽不。”说着,给大家发起烟来,屋里一共有十多个人,这一圈下来一盒烟就发出去一多半,把一旁站的杜坤看得直心疼,他可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