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奋斗记-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敢乱猜只得老实回答:“他是我四叔”。
“哦,我听说过。哪天你回去咨询一下你四叔,他在这行时间长,又是销售专家。请他给我们推荐一个懂管理和销售的人才过来。注意,这件事高度保密”。
王元平点点头,心里明镜一样。吴明德之所以这样说,这是表明书要换将!看来农机厂的周厂长干到头了。
吴明德叮嘱他:“栗山建厂的事你要盯紧进度。要确保今年下半年能够建成投产。砖瓦厂的建设相对于其它工厂要简单很多,办公室和宿舍什么的可以投产以后再建。另外,要提前招工,做好开工准备。记住,你只是检查监督,不要陷入到具体工作当中。一旦陷入到具体工作中无法抽身,就会耽误乡里的工作,这点你务必记住”。
王元平点头答应。忽然,敲门声响起来。
办公室里两人对视一眼,吴明德喊道:“进来”。
进来的是老支书。吴明德没有起身,只是坐在椅子上冲着老支书笑笑。老支书见二人都在,干嘿嘿了两声,打趣道:“正好,我找了书记找秘书,这下不用跑了”。
见吴明德盯着他,老支书赶紧汇报道:“有个事恐怕请书记出个面,再给信用社打个电话,他们贷的款刚到五万,您也知道。这时正是用钱的时候,五万哪够。这不,王秘书刚回来一个星期,基本就快没了。我去找信用社协调,这帮人根本不理我,没法只好求助领导了”。
吴明德说:“没全到账?这帮混蛋,不是说好了吗”?一边骂一边拿起话机拨通信用社主任的电话。
吴明德通电话的时候,老支书悄悄对王元平说:“这个星期你啥时去栗山”?
“明后天吧,忙完手头的事我就过去”。
“那行,需要你帮我写个材料,土地所要个材料我实在弄不出来”。
“好吧,我立即写,待会你到我办公室说说什么样的材料就行了”。
吴明德放下电话,对老支书说道:“信用社说今天应该可以全部给你们打到账上。老支书,这个钱可要花在刀刃上”。
“您放心吧,书记。我是那乱花钱的人嘛”。老支书边说边要起身,吴明德忙一招手示意他别走,接着用征询的口气:“刚才说到一个事,正好你来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没意见,上次报告我听了,不是以我们那里为试点吗?我同意,但怎么试不知道”。老支书老实回答道。
“简单说吧,就是以你们栗山村为中心,涵盖栗山周围的几个村以你们现在山上的栗子树为资源扩大栗子树的种植面积”。
“这个嘛”。老支书略一沉吟,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可以,栗山自古就有栗子树。种植栗子树成活率应该很高。但是有个问题,栗子树结果最少的要三年才行,一般都要六七年才能到盛果期,生长很慢,老百姓如果短时间见不到效益,就没了积极性”。
吴明德呵呵一笑道:“我知道,不是让你们全部把耕地都种上,而是要把一些荒地、闲地、山岭等地块种植上。实耕地还是要以粮食为主,你都种上树,我们的公粮怎么办”?
听了吴明德的抢白,老支书咧咧嘴,不好意思的笑笑“那应该可以。实际上。六十年代挨饿时,我们栗山没有饿死人,就是因为有栗子。过去山上的栗子当饭吃,现在生活稍微好点了,都嫌麻烦没有愿意上山摘的。也怪,越是过去需要吧,那栗子树上的果结得也少。现在不太需要了吧,你瞧那山上栗子树的栗子满满当当的。连着这是两三年了。摘的栗子卖不了也就没人摘了。时间一长都掉在树下烂掉了。您知道的。周围几个村都这样,看着怪可惜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主题,从我来大阳就注意到这个现象了。栗子烂在树下太可惜了。老支书,如果出去把它卖掉换成钱。然后以这个钱为基础,到春天买栗子和茶树苗分给大家再种植,如此循环三年。你们那里就是真正的板栗和茶叶之乡了”。
“谁要那玩意啊,再说也卖不上好价钱。这几年很多村民都去集市上卖。咱这里很少有买的,卖不动”。
“去岭南卖怎么样”?
老支书一听呆住了,他老半天没有回过神来。道:“去岭南够路费吗”?
“元平,你和他说说你的思路”。见老支书没有明白他们的思路,吴明德对王元平说道。
王元平就把刚才和书记的讨论的思路说了一遍,末了。他特意强调了这是吴书记的主意。吴明德没有否认。
老支书听完后,沉默半晌道:“我觉得可以试试,但能卖多少钱我真的没有底”。
“这个我已经调查清楚了,等栗子成熟了,你们组织人采摘下来。再带到岭南走铁运。只要你能卖掉车皮我来协调”。
老支书将信将疑的答应了。
从吴明德办公室出来后,他摇摇头对王元平道:“这个事你觉得能行吗?我怎么觉得不太靠谱”?
王元平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应该可以的,你放心吧”。
九月初,栗子快要成熟的季节。老支书带着栗山和周围两个村的书记二下岭南。一个月的时间他把粤南大地跑了一遍。终于在栗子成熟的季节前拿到了第一批订单。
回到大阳,他向吴明德详细汇报板栗销售情况。最令吴明德惊喜的是他带来的不光是板栗订单,还有黄芩和党参的订单。
老支书胆子大,他知道栗山上自然生长着好多黄芩、党参。这东西在洪南暂时卖不了,岭南的需求量很大,他便追着药材公司签下一批。
吴明德笑着说他胆子太大,如果到时弄不了那么多怎么办呢。信誉可是会大受影响的。
老支书心里有数,他是栗山土生土长的。整个栗山有什么有多少他是一清二楚。他让吴明德放心,话里透着自信。
吴明德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保住信誉,不要骗人家,否则,以后的生意恐怕没得做。
老支书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问题。吴明德知道他办事可靠,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由于心里牵挂着砖瓦厂,老支书急急忙忙的汇报了完毕之后便赶回了栗山。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第65章 感恩()
栗山砖瓦厂于九月中旬砖窑建设完成,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砖坯入窑开始煅烧。
由于粘土红砖定价比县建材厂的便宜,再加上路途近。第一批砖烧制成型后,刚出窑便被准备来年建房备料的农户抢光了。
随着制瓦机械调试成功,瓦坯已经制出,准备入窑煅烧。其它如办公室、宿舍等扫尾工程也已经接近尾声。
至此,乡帮建领导小组使命完成。王元平今天是最后一次以帮建小组总协调的身份来栗山工作。
老支书听了栗军的介绍,既高兴也遗憾!高兴的是日思夜想的砖瓦厂建起来了,栗山村告别贫穷的日子就在眼前。他听栗军告诉他砖瓦厂建成投产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组织了几台大戏连唱了好几天。周围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来看,那几天栗山热闹极了。
老支书是个戏迷,最愿意听当地的肘古戏,遗憾的是戏班子来的时候他在岭南。
此时,听栗军绘声绘色的描绘人家唱的多好,他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栗军见状,笑道:“九叔,等厂里赚钱了,咱们请个戏班多唱几天”。
“唱你个鬼,请戏班不用花钱”。老支书拍了一下栗军的脑袋,轻声笑斥道道。
栗军一伸舌头,习惯性的摸了摸脑袋。
老支书概叹:“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建起来,不易呀”。
栗军摸着脑袋的手没有放下来,说道:“九叔,您知道吗?其实建厂的钱早就不够了,是王秘书跑了不知道多少趟,费了多少口舌。财政所才从乡镇企业发展基金里拨出十二万来补上,这才建起来。要不是王秘书,我们这个厂啊,猴年马月也建不起来”。
王元平听了这话,连忙拦住:“嗨,就别表扬我了。老支书刚回来,舟车劳顿。回家休息休息吧”。
老支书看着黑瘦的王元平,心里一阵感动!
不等他说话,栗军抢过话茬:“是啊,九叔回去休息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其实也没什么事,刚烧出来第一批砖时,我和王秘书骑着自行车到处宣传,就像卖耗子药的一样。还别说,王秘书的脑袋就是灵光,这个宣传效果真好,这不,除了留下建宿舍和办公室的,其余的转早就被抢光了。最高兴的是现在有些好些人知道咱们栗山砖瓦厂,到昨天为止,第二批基本已经被预定光了。”
听完栗军像机枪一样的一番话,老支书没有再说话。而是对着王元平的肩膀一顿猛拍,把王元平差点拍趴下。
老支书的眼里已有泪意,看着王元平动情的说道:“元平,你就是栗山的恩人啊,我代表栗山村民向你鞠躬。”
说着,真的向王元平鞠了九十度的深躬。
王元平慌了,抢上前去扶起老支书:“老支书,您这样可就折煞我了。这才多大点事,不至于。再说这是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您这样可就见外了”。
老支书真诚的说:“建厂容易,卖货难,我这些年做小买卖深有体会。栗山砖瓦厂要不是你的大力帮助,我不知道能不能建起来。更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因此,说你是栗山的恩人一点都没错”。
一旁的栗军也跟着说道:“是、是,没有王秘书,我们这厂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王元平这些天和栗军待的时间长了,也开始和他没大没小的开玩笑。这时见他们爷俩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谢自己,心知这个话题如果继续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于是,他赶紧转移话题:“是个屁!老支书说的一点错没有,你个柳子头!”
“哈哈哈”。三人大笑起来。
王元平趁机要求老支书:“老支书,自从上次在你家吃了婶子做的那个栗子鸡之后,我一直想着那天能再去你家吃一顿。大婶烧的栗子鸡太好吃了。”
老支书聪明着呢,一听王元平这话就知道他这是转移视线,不愿意就刚才的感恩话题继续纠缠。
这是好青年!老支书心里这样想。
他借坡下驴道:“哈哈,就这个要求啊,太简单了,我今天让你大婶宰两只鸡,叫上王工和栗军咱们大吃一顿。”
王元平一听眼珠子瞪的溜圆:“我说老支书,你拿我当饭桶了。什么人能一顿吃两只鸡。哈哈”
老支书也跟着大笑起来。
酒至半酣,喝到微醺时,老支书的一句话引起了王元平的注意!
本书于看书网
第65章 需求信息()
老支书在岭南和一个板栗批发商吃饭时,这个批发商的一个开板材加工的朋友也在坐。聊起洪南的木工机械,这个人赞不绝口。
并提出自己厂里需要二十台平面刨,如有可能请老支书给牵线搭桥。
还有这等好事!老支书的酒劲一上来,便顺口就给揽下来了。
他以为这个人就是随口一说的事,当不得真!
可没有想到,第二天那人却真的找上门来了!并且郑重其事的告诉他规格、台数等要求。
这下老支书傻眼了,本来以为是酒话,可没有想到对方当真了,没办法,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得办。
王元平听了可不敢大意,这事别看不大,但必须赶快向吴明德汇报。
第二天一大早,他拍开老支书家的门,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尚未醒酒的老支书赶往乡里,惹得老支书路上直骂他“催命鬼”。
不巧的是,吴明德去了县里开会,要开三天才能回来。
书记不在,只好找乡长。
敲开乡长肖俊办公室的门时,对方正在悠闲浇那几颗放在窗台的花草,听完汇报,也没什么表情。仿佛这个事与他毫无关系似的,还是耐心的用他那把精致的小喷壶,慢悠悠的浇着花草。
王元平和老支书心里急的起火,但也不敢催,只好站在那里干等着。
直到花草全部浇完,肖俊这才不紧不慢转身的问老支书:“他们的报价是多少”?
老支书道:“好像850块一台吧”。
肖俊喷壶往桌子轻轻一放,一皱眉头:“850块?好像不太多嘛,咱们农机厂的这种小型平面刨我记得零售价应该是1100多吧,而且是自提。这个得给他送过去。单是运费就不少啊,能行吗?这样吧,我们也别在这议论了,你们去农机厂吧”?
领导指示了,那就抓紧办。当两人急匆匆兴冲冲找到农机厂时,却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农机厂嫌价格低了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