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墨道黎明 >

第43章

墨道黎明-第43章

小说: 墨道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啵植坏媒行椴兀扔胁胤娴奈兜溃植皇斗娴恼啾洹!�

    古孟点头,郑重其事道:“鄙人掌握此法之后,明显察觉到文宫里有变化,因为早已获得试前文位,所以在反应方面不如贺学正那么明显。”

    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是正常文位,也有获得试前文位的可能。

    “是嘛?”徐灏惊为天人,不由自主的迈步上前,伸手拿起古孟刚刚放下的毛笔,开始尝试。

    贺昶和古孟对视一眼,赞道:“县尊大才,未经子翊进行演示便可入手,让我等汗颜啊。”

    这是实话,算不上拍马屁。

    凌空逆入虚藏锋,对于徐灏来说只是字面上的理论,他能在未经演示的情况下正确运用,确实是难能可贵。

    几次尝试之后,徐灏感觉到有所收获,证明此种笔法确有优势。

    他写完一个字之后,抬腕让毛笔离开纸面,说:“子翊才是大才,未及弱冠之年,便悟出折笔和虚藏两种技法,光是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超越我等许多。”

    秦墨抱拳道:“县尊大人谬赞,晚辈愧不敢当。”

    徐灏正色道:“居功不自傲更显难能可贵,但大家都不是外人,你该当仁不让才对。两种笔法对书道一途助力颇大,本官欲将此事上报朝廷,为子翊表功。”

    贺昶高兴的说:“好啊,本学正愿意联名。”

    徐灏点头:“善。”

    父母官和学正联名上奏,分量自然要比一个人重许多。

    二人同时将目光望向秦墨,等待他本人的意见。

    秦墨微微皱眉,说:“我建议署上古博士的名字,就说我是在他的启发之下,偶然获得并掌握这两种笔法的。”

    古孟立即摇头,正色道:“绝对不行,所谓无功不受禄,这件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虽然算不得清高之人,却也不屑做沽名钓誉之事。”

    徐灏挑了挑眉毛,说:“古博士先不要急着拒绝,如果本官所猜不错,子翊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对吗?”

    秦墨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说:“大人高见。”

    作为两种新笔法的创始人,自然会受到书道界乃至整个文士阶层的关注,继而被世人推崇,但秦墨最大的问题是年龄小,外加文位低。

    试想,一个刚刚成为童生月余之人,创造出一种新笔法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两种更是不可能,毕竟他尚未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与其遭受世人的猜忌,还要冒着被心怀不轨者窃夺的危险,不如给自己找个靠山,这样才更稳妥一些。

    三个人当中,徐灏的背景最为强大,但他却不是最佳人选,一县之尊怎可能成为普通童生的老师,显然是解释不过去的。

    贺昶年龄太大,停留在进士文位上二十余年,这样的人不太可能拥有创造性思维,否则的话他早就升级了。

    对比之下,只有古孟长短、粗细正合适。

    古孟曾经是名操一时的文士,加上身为夏篆字的权威,又是个逛青楼不用花钱的大才子,这事安在他身上极为合适。

    最主要的是他多年来甘于平凡,由他的弟子创造出新笔法,暗合他不张扬的性格,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秦墨笑着跟古孟说:“古博士,您这不是抢功劳,而是给我当挡箭牌。当然了,如果你不愿意,学生自然不会强求。”

    古孟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道:“我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在乎给谁当挡箭牌,更何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得意门生,就算是挡刀子都没问题。”

    徐灏竖起大拇指,说:“古博士乃真义士也,本官敬佩不已。那就这么说定了,本官亲自书写奏章上报朝廷,贺学正一同署名。”

    此事告一段落,三位大佬也不嫌弃草庐中条件简陋,拉开架势开始练字。

    秦墨站在旁边观看,三人是下邑县等级最高的书道文士,能够亲眼得见高手写字,自然是受益匪浅。

    直到傍晚十分,徐灏和贺昶相继离去,草庐中只剩下秦墨和古孟。

    秦墨负责收拾写废的纸张,古孟负责清晰毛笔和砚台。

    “子翊,你有没有给文宫中的星辰命名?”古孟问道。

    秦墨摇头说:“还没有。”

    在他的文宫里,除了文位之星外,就只有【以笔为刀】和【文道慧心】晋升为星辰,而且【文道慧心】只是最低品的星辰而已。

    【以笔为刀】为中品星辰,是他成为这具身体的主人之时,便已经存在于文宫之中,几次升级都没有落下,所以等级最高。

    星辰产生的时候,上面自带有代表星辰的名字,比如说【文道慧心】是个“慧”字,【以笔为刀】是个“刀”字。

    自带的名字呈浅灰色,文士对星辰拥有一次命名权,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使用喜欢或者是擅长的字体。

    命名后的星辰从表面上看并无变化,但实质上与主人之间的联系脉络更为清晰,也变得更加容易控制。

    但是在文士圈儿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待等级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对星辰进行命名。

    特别是书道类文士,如果下手过早,会因为自己的笔力不够,造成字体不完美,影响以后的发展。

    对此,古孟持不同意见。

    “在我看来,越早进行星辰命名,就能越快的掌握操控星辰的能力。”古孟正色道:“如果是一般的童生就算了,但是你是双甲童生,日后挑战你的人会很多,在文斗当中,操控文力的能力直接对应比斗结果。”

    相同等级的文士,在实力方面大多不相上下,胜利和失败往往存在于一念之间,细微的优势常常会成为致胜的关键。

    古孟继续说:“而且经过我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最好的命名字体不是草书,而是篆书。在篆体当中,周篆明显强于秦篆,夏篆强于周篆,所以建议你使用篆体。或者是你更擅长的甲骨文也行,作为第一个使用这种字体的人,相信你能够获得更多的实惠。”

    秦墨相信他的观点,点头说:“好,那我试试。”

    PS:推荐票,收藏!推荐票,收藏!推荐票,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嗯,就是这样。

第56章 溪兽棋() 
【以笔为刀】的等级高于【文道慧心】,但秦墨还是打算先用前者进行尝试,毕竟【文道慧心】更加重要一些,万一在命名的过程里出现失误,损失就大了。

    古孟向他介绍经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所谓命名,简单说来就是按照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出的字体,控制星辰产生的文力进行“书写”,便可以出现在星辰之上。

    写字会出现败笔,命名亦然。

    一旦命名失败,这颗星辰便会成为无名之星,虽然仍保持之前的功能,但效果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在主流的观念里,文士获取比较高的等级时再进行命名,这样可以保证成功率。

    在古孟的文宫里,就有两颗命名失败的星辰。

    除此之外,他在星辰在命名方面可谓是杂乱不堪,篆书字体占一半,楷书、行书和隶书加起来占到五分之一,剩下的全是草书字体。

    也正是因为尝试了各种字体,所以才得出古体强于后世书体的结论。

    秦墨盘腿坐下,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上眼睛。

    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出现甲骨文的“刀”字。

    接下来,他动用【以笔为刀】星辰,使之产生大量的文力,漂浮在星辰周围。

    然后,他控制这些文力进行排列组合。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他决定只用一个字进行命名,根据古孟的经验,一个星辰最多可以使用四个字,字越多效果越好。

    当然了,字越多失败的几率也越大。

    古孟的星辰大多是用两个字命名,极少数是三个或四个字。

    文力或前进,或后退,或左右移动,按照秦墨的心中所想进行组合。

    因为甲骨文是用刀子刻在甲骨之上,在形状方面与毛笔写字有很大区别,就算是笔划上出现些许瑕疵,对整个字的影响并不大。

    这也是他选择甲骨文的重要原因,如果是选择夏篆,信心至少要减少一半。

    随着时间推移,文力组成的字体逐渐与脑海中的画面契合起来,几息之后,字迹放出银色光芒,随即映刻在星辰之上。

    圆球形的星辰表面多了个银色的“刀”字,刻痕清晰且古朴,与星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秦墨睁开眼睛,古孟迫不及待的问:“成功了吗?”

    他点点头,说:“成了,用的是甲骨文。”

    “试一试,看看跟之前有无区别。”古孟递过来一支毛笔,外加几根粗细不同的树枝。

    几根树枝之中,最细的直径一寸左右,最粗的已经超过两寸,是他从厨房的柴堆中找来的。

    秦墨接过毛笔,运行【以笔为刀】,文力通过手臂到达指端,然后经过笔杆附着在笔锋之上。

    笔锋变成了一支蓄势待发的箭头,闪着冷艳的光芒,他选择最粗的那根根树枝,抬手划去。

    咔嚓!

    树枝应声被切成两截,大部分切口保持平滑,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现毛糙之感。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瞪大眼睛说:“果然有进步!之前我只能切开一寸厚的木板,大概相当于一寸半粗的木棍,现在能直接切断两寸粗的树枝。”

    古孟笑着说:“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没错,以后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对星辰进行命名。”

    秦墨深吸一口气,重新盘腿坐下,接下来要对【文道慧心】进行命名,而且他打算用两个字,除了“慧”字之外,还要加上一个“心”字。

    光是一个“心”字就比“刀”字的笔画多,所以他必须更加小心才行。

    古孟负责在一旁护法,其实他比秦墨更加紧张,生怕出任何的失误。

    秦墨不慌不忙,先在脑海中形成“慧心”二字的甲骨文写法,然后动用文力开始排列组合。

    过程略显艰难,他足足的用了一盏茶的功夫,才最终完成排列。

    字迹一闪,映刻于星辰之上,浑然一体。

    相比之下,这两个字比之前的“刀”字更加完整,笔画苍遒有力,带有强烈的金石之感。

    在他的主观控制之下,【文道慧心】产生如丝一般的文力,附着在其他星辰和气旋上,是为增幅作用,如果是在比斗场上,他会因此占据优势。

    ……

    时光如梭,转眼十几天过去了。

    月底,童生班进行第二次月考。

    和上次一样,秦墨又是以领先第二名许多的成绩拔取头筹,获得的奖励是中品习字宣纸一刀,中品徽墨一条。

    除此之外,还有贺昶私人赠送的紫竹春秋笔两支,供练字之用。

    有了这些东西,秦墨足以让青石板“退休”,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用它练字。

    再有九天便是府试的日子,书道童生班只有区区几人报名参试,其中就包括秦墨。

    很多童生尚未掌握全部的【单字为兵】,自然是没有信心参加府试,参试者也大都抱着见世面的想法。

    只有秦墨充满自信,他不但要参试,而且立志要考中。

    古孟对此十分支持,每天下午都会出现在听泉草庐,给秦墨讲授更多的知识,重点是【连字成兵】。

    这天下午,他和往常一样来到草庐,手里拎着小布包。

    秦墨正在练字,古孟走进来说:“歇会儿吧,劳逸结合才是王道,正好给你看一样稀罕玩意儿。”

    说完,他把布包里的东西倒在桌子上。

    那是一副乌木棋子,一寸见方厚三分,棋盘用白色的硬桦木制成,长宽为七寸,棋盘格为一寸二分的正方形。

    散落在桌上的棋子一面刻字,一面平滑,字迹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

    秦墨收起毛笔,看到棋子上的内容时吃了一惊,瞪大眼睛说:“虎,象?”

    古孟笑着说:“这是一种简单的兽行棋,名字取的很有格调,叫溪兽棋。此棋二人对弈,棋子共计十六枚,分别是……”

    “象、狮、虎、豹、狼、狗、猫、鼠,对吗?”秦墨先一步说。

    “没错,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溪兽棋于十几天前出现,片刻之间便已风靡整个南京府,而且听说都已经流传到东京汴梁了。”古孟笑着说:“此棋虽然简单,却很受孩童们的欢迎,就连成年人也会忍不住玩儿几盘。”

    秦墨笑了,没想到自己随手制作的走兽棋会这么受欢迎,等等……不对啊,叫兽行棋情有可原,溪兽棋的名字是则呢么回事儿?

    当初把棋子和走法教给秦汉、秦壮两兄弟的时候,他说的是走兽棋,按道理说应该沿用这个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