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57章

汉皇刘备-第157章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自来长安,不束士卒,毫无军纪。凉州军祸乱士民久矣,是以士民无不痛恨入骨。得闻董卓伏诛,无不拍手称快。

    随后,皇甫嵩率禁军出宫,维持秩序,守护四门,于长安城中按名单搜捕董卓同党。

    吕布出了城,飞骑至并州营,与众将道:“某今奉旨除贼,诸将听令,速速整顿军马,随我前往董府。”张辽、高顺等轰然应诺。

    吕布引了三千铁骑出营,行至半道,乃使张辽、高顺引二千兵至郿坞,搜捕董卓族人。自己引了一千余人,径往董府去了。

    到了董府,却是已经有兵卒在抓捕董卓家小了。吕布大惊,驱马前行到府门,翻身下马,抓了一小兵一问,原来是皇甫嵩遣兵至此。吕布担心貂蝉,便飞奔入内,寻找貂蝉去了。

    却说吕布扑杀董卓时,董府中一个家仆打扮的精壮汉子,已经悄无声息的靠近了貂蝉所居小院。貂蝉正在对着铜镜发愁,忽然院内传来毫不掩饰的脚步声。貂蝉一惊,以为是太师派了人来。忙出了闺房,一看之下,却原来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年家仆。不由疑云顿生,问道:“你是何人?”

    那精壮汉子咧嘴一笑,道:“可是貂蝉姑娘,某奉主公之令来见姑娘。好教姑娘得知,董卓败亡在即,我家主公恐姑娘有甚闪失,特命某前来接姑娘出府!”

    太师败亡在即?貂蝉心中冷笑一声,鬼话连篇,身份可疑,信你才傻。于是貂蝉微笑一声,便扯开嗓子大喊:“来人呐!抓贼啊!”

    抓贼这两个字还没喊出口,便见那大汉脸色一变,抢步上前,一把捂住貂蝉的嘴唇。貂蝉又惊又怒,奋力挣扎,那大汉苦笑一声,低声道:“姑娘,在下并无恶意,这就放开姑娘,不过姑娘须答应我,不得再喊人了,可乎?”

    貂蝉用力的眨了眨眼睛,那大汉便把手一松,又往后退了几步。貂蝉手后胸口,大声喘息了几声,见此人老老实实站在丈许远的地方,并无其他举动,稍放下心来,便并未再喊,只是看着那大汉,疑道:“你家主公是谁?说出来,我便信你!”

    那大汉道:“我家主公名讳不便相告。姑娘若信我,便可随我出去避祸。若不信我,便待在这罢。”

    貂蝉又往后退了一步,那大汉见貂蝉不信,便冷笑道:“姑娘待在这应该也没事,要知道,杀董卓的便是那董卓心腹吕布,嘿嘿。想必姑娘对吕布熟得很罢。”

    貂蝉心中一沉,惊道:“吕将军为太师螟蛉,素得太师信重,怎会背叛太师?”

    那大汉嘿嘿怪笑,道:“吕布反复小人,先叛丁原,再叛董卓,有何不可?”

    貂蝉心中莫名一痛,怒叱道:“不许你这样说他!”

    大汉笑道:“看来貂蝉姑娘对吕布情根深种啊,不过姑娘真不随某出去躲一躲?要知道那吕布此时正在全城搜捕董卓同党,无暇顾及此处。等会乱兵一来,他们可不知道你是吕布的相好!”

    此时貂蝉心中已经信了七八分,不过此人身份不明,却是死也不能跟他走的。于是便摇头道:“多谢壮士美意,我便在此相候吕将军罢。”

    那大汉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便出了院去,却是并未远离,在附近隐藏了起来。若是真有乱兵威胁到貂蝉,他也好现身相救。

    等了半天,乱兵未见,却是把吕布给等来了。见吕布急匆匆的冲进貂蝉所居小院,大汉怪笑一声,暗道:这吕布看着威风凛凛,却原来是个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又拿眼往小院里偷看,见吕布与貂蝉紧紧拥在一起。不由呸了一声,骂道,好一对狗男女!却又摇头叹道,主公啊主公,这小娘们真是美得紧,可惜,却被吕布这个混球给先占啦,人家不肯跟我走,你又不让我硬抢。到时美人归了吕布,你却不得怪我。

    吕布见貂蝉安然无恙,不由大喜,道:“蝉儿,可有人前来骚扰于你。”

    貂蝉臻首低垂,轻声道:“并无人前来。”

    又抬头看着吕布道:“将军,外面出了何事?”

    吕布面容一整,道:“天子下旨,诛除董贼,董卓已然授首。”

    貂蝉轻呀一声,道:“可是将军下的手?”

    吕布脸色有些不自然,这可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咳了两声,道:“天子与王司徒有密旨于我,我不得已而为之。”

    貂蝉急道:“太师有大恩于将军,将军怎可如此行事?”

    吕布脸色一变,怒道:“蝉儿今怜董贼之死,可犹记当年洛阳旧事否?”

    貂蝉泫然道:“妾身岂是怜太师,妾身为将军名声所忧矣!”吕布当初受董卓之惑,杀故主丁原转投董卓,如今又受王允之惑而弑主。便是有大功于天下,这反复之名,却是怎么也洗刷不掉的。

    吕布见貂蝉如此,心中一松。他也知道自己将会落下不好的名声,不过事已至此,却也无可奈何了。便强笑道:“我如今有兵有权,与三公同掌朝政,天下间谁敢说我的不是?”

    貂蝉看着吕布,认真的道:“将军若想成就非凡功业,便须知此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日后将军位列台阁,身系万民之福祉,一定要慎重行事了。”

    话虽不太好听,但吕布却有点小感动。怎么说呢,吕布向来给人的印象便是有勇无谋,轻狡反复,唯利是图。但他的脾气并不是特别坏。所以他先杀丁原、后杀董卓,投袁术、投袁绍、投刘备,干了好多不靠谱的事情,但张辽、高顺等一干名将还是愿意追随他。吕布对真正对他有用,对他有好处的建言,大多数还是听得进去的。

    貂蝉一心为他考虑,吕布又不是傻子,岂能不知,当下便捉住貂蝉的小手,沉声道:“敢不从卿言!”

    躲在院外的大汉听了半天,自觉没趣,便悄然而去。

第二百一十九章凉州风云(九)() 
张辽、高顺二将引了二千精骑,飞驰至郿坞外,时董卓弟董旻在此,奉养老母。闻兵至,登城而视之,见是张、高二人。便道:“两位将军远来何事?”

    张辽欲赚城门,便曰:“奉太师诏而来。”

    董旻见城外并州骑一脸杀气,而吕布未在,心中不禁存疑,乃道:“有请诏!”

    张辽为之无言,高顺在侧,取弓在手,觑准董旻,便是一箭。董旻见风声突袭面门,急忙扑倒在地。起来看时,只见那一枝箭钉入城墙之中,尾羽犹在颤抖不已。

    董旻大怒,便见城下张辽大呼道:“我家主公已奉天子诏诛除国贼董卓!董旻!还不速开城门受死!”

    董旻心中巨震,兄长被害了么?若说别人谋害董卓,董旻肯定是不相信的,但要说是吕布下手,董旻便信了。为啥?这家伙有前科,名声不好啊。

    此时,董璜奔了过来,道:“叔父,发生何事?”

    董旻咬牙道:“吕布匹夫勾结朝臣,害了你二叔,如今又使并州兵马来攻打我郿坞!”

    董璜顿时便慌了神,急得团团转,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董旻怒骂道:“怕个球!速召家兵族人上城协守!只要守住此处,到时我凉州儿郎率精兵前来,定要血洗长安城,杀个天翻地覆,为兄长报仇!”

    董璜闻言,这才惊喜过来,对啊,董卓女婿牛辅统军镇陕,长安周围又有董越、胡轸、徐荣、樊稠等各率军队镇守一方,等他们知道叔父遇害的消息,必定会起兵相抗,到时自己与族人便可得救了!

    于是便从董旻言,复奔下城墙,召家兵与族人坚守之。

    张辽与高顺见赚不了董旻,只好强攻。郿坞乃董卓精心准备的后路,城墙高大坚固,与长安城相仿佛,内又广聚珍宝,积谷三十年储,当时董卓曾有言,事成则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之言。可见郿坞之固。两人攻了一阵,奈何兵少,急切见不得下,只好罢兵,使人回长安报与吕布定夺。

    信使方走不走,忽然又有一支军来。张辽与高顺出营视之。却见皇甫二字帅旗迎风飘扬。原来皇甫嵩领车骑将军后,便封锁四门,捉拿董党,一时之闻,内外震慑。长安既定,王允又使皇甫嵩引军攻打郿坞,务要将董氏亲族一网打尽。于是引兵至此。

    以皇甫嵩之威名,引军往郿坞下一部,董旻便知不好了,长叹道:“噫,今死矣。”

    果然,皇甫嵩苍劲的声音远远传来:“里面的将士听清了!某乃车骑将军皇甫嵩是也!董贼暴虐,祸乱社稷,罪无可赦,今已伏诛!天子有诏,除董氏族亲外,余皆不究!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坞门,以迎王师!”

    董旻一听皇甫嵩所言,便知不好,要坏事。于是扭身就跑,想先入坞内军营,率族兵奉老母家眷出逃。

    城上凉州兵卒闻皇甫嵩之言,不禁大为意动。毕竟董卓已死,而皇甫将军又奉朝廷诏书而来,听谁的不是显而易见吗?正欲言降,忽见董旻转身飞奔下城。一凉州小校见此,咬牙道:“匹夫也有今日?”便弯弓搭箭,射董旻于地。

    董旻性暴寡恩,无殊功而位居左将军、获封鄠侯,军中早有不满,全靠董卓威名强行压制,董卓既死,董旻立时便遭横死。时也,命也。

    本来还在犹豫的凉州将士一看,得,董太师的亲弟董将军都被自己人给射死了,那还说什么,降吧。于是城墙之上,董氏族人与凉州军顿时杀作一团。而皇甫嵩见状,大手一挥,城外诸军一拥而上,号称万岁坞的郿坞立时陷落。

    皇甫嵩将兵入坞,在降兵的指引下,尽搜董氏亲族,不分男女老幼,押至坞外,尽数杀之。时董母高年九十,行至坞门,老泪纵横,乃道:“乞脱我死!”于是即时斩首于坞门处。

    皇甫嵩在外,使牙门将抱名册监斩,除董旻被射死,董璜死于乱军外,其余董氏族人,无一遗漏。

    皇甫嵩又使兵大搜坞中珍藏,最后得金三万斤、银九万余斤,其余锦绮纨素奇玩等,积如丘山,更不用说粮草了。统计罢,皇甫嵩便着令军士装车,一并载至长安入国库。想来,这笔意外之财,足以让天子与群臣们欢喜不已了。临行,又使军纵火烧郿坞。

    半途,吕布亦引军来,见皇甫嵩沿途押运物资车辆不计其数,延绵数里,不禁心中大为火热。奈何来得晚了,不能分得一杯羹。见了张辽、高顺二将,怒气显于脸上,道:“使汝二人攻坞,为何让皇甫义真后来者居上,以竞其功?”

    张、高二人面红耳赤,讷讷无言。论个人武力,张辽高顺都有自信胜过皇甫嵩,但在个人威望方面,却又和皇甫嵩实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皇甫嵩振臂一呼,降者如林

    皇甫嵩军队到了长安,吏民得知郿坞陷落,董族尽灭,欢声动天,欢歌载舞不绝于道。董卓既死,朝廷深恨之。乃陈董卓尸首于市,供士民观看。天渐热,董卓尸渐腐坏,流脂于地。守吏燃火置董卓脐中,不数日,董卓化为一团灰灰。有袁氏门生,犹不解恨,赴郿坞,尽掘董氏之尸,纵火烧之,扬灰于路。言欲使董氏死后亦不得安宁。此正挫骨扬灰之恨也。

    可叹一代枭雄,竟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叹息。

    就在长安城中,人人痛骂董卓,恨不得给其尸骨之灰还踩踏上一万脚的时候,却偏偏有一个笨蛋对董卓之死,心生感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高阳乡侯、左中郎将蔡邕。

    时董卓被诛,宗族尽灭。王允作为首倡之臣,于府中大宴群臣。坐间,蔡邕闻袁氏门生于郿坞对董氏挫骨扬灰,不禁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王允眉头一皱,便问为何。蔡邕此时酒意上头,道:“想吾之有今日,全为董卓所逼。然其败亡,亦何其速也。感其之兴亡盛衰,累及宗族,不禁为之叹息。”

    王允顿时勃然大怒,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于是即令甲士收蔡邕下廷尉治罪。群臣大惊失色,欲起而救之。方开言,王允便大袖一拂,退席而避之。众人不欢而散。

    蔡邕下了监狱,这才酒醒,想起自己所言,不禁拍头痛呼。就在人人喊打董卓的时候,自己去感叹其之兴亡盛衰干嘛?还当着王子师的面这般说,王子师最得意之事,莫过于便是他主导推翻董卓之事王子师肯定不悦,这下完了。

    其实说认真的,蔡邕没有为董卓可惜的意思。他虽然得董卓赏识,但董卓不过是想让蔡邕这等名士衬托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罢了,蔡邕每有善谏,董卓从不采纳。去年蔡邕都还和从弟蔡谷说这长安待不下去了,咱要出逃,逃到青州刘玄德那儿去。虽然道路远阻,不易达到,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