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寒风之中,潞安府的官员们和陈主事等商队掌柜分两侧而立,倒是把最为醒目的许年一行人放在了面南背北的首席位置,尤其是在众人都没座位,而许年坐在那张华丽的有些夸张的轮椅上,这对比就越发的明显了。
“兀那小子,你是何人?竟敢居于首座之位,一点分寸都没有么!”
“牛捕头,休得无礼!”
“老牛,噤声!”
“大胆……”
终究是有个愣头愣脑的潞安府捕头质疑起许年的身份,毕竟在他们这等老资历凭真本事吃饭的人对年纪轻轻便居高位者常常看不惯,尤其是眼前这个少年普普通通,看起来也不是什么身世尊贵的天潢贵胄,正好可以作为大冬天被从温暖的家中拉到校场公干而产生的怨气。
这位牛捕头的话音刚落,许年也在瞬息之间将周围各方人们的反应记在了心下。比如单通判呵斥中的回护之意,郑知府恼怒中的紧张之情,赵公子见到自己人被欺负后的生气,小丫头对先生受辱的激动愤愤以及陈主事那面上生气怒喝,但实际上却有些沾沾自喜不以为意的语气。
对于这些,许年看在眼里,听在心中却并不以为意,自己虽然是元一学子但是仅仅进学半年,在这些商队老人眼中,自己终究是个面嫩的小字辈,镇不住场子啊。
若是端木教习,不,不需要端木教习,仅仅是孔方师兄在此,这陈主事也怕不是一点抵抗也没有,立时便竹筒倒豆子般的招供了。
咳咳。
清了清嗓子,引起众人目光的注意,许年开口朗声而言道:“晚辈许年,是元一书院陶朱台学子,进学元一已经半年有余,想必有许多大人已经查过了我的底细,故而我也就不再细说。今次下山跟随商队前行,是有师长交付的事务在身,适逢其会在易安原遇到了马匪,最后又到了此地修整,这些我也不再细讲。”
在许年说出他是元一书院的学子之时,潞安府众人的反应多是了然与重视,但当听到许年才进学半年时,就瞬间有了松懈怠慢之意,不过最终听完整句,知道许年还身怀师长交付的任务,猜测其定然是个受重用的学子之后才尽皆复又目光一肃,仔细听着许年的讲话。
身份不同,心态不同,异界版契诃夫所作变色龙之言,大约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场中很是安静,许年面上微微带笑,语声穿过寒风接着传到众人的耳边:“日前,潞安府单通判来寻我,说元一甲辰商队车辆中夹带有元一兵刃,而且这些兵刃没有进出文书凭证,是名副其实的黑货……这些兵刃的目的地一路向北,有走私草原之嫌,事关书院荣辱、大宋安危,此事不得不报,不得不查!”
许年言罢微微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惶恐者有之、镇定者有这、震惊者也有之。
第272章 交锋 搜查()
冬日的浓云愈加阴沉,朔风的寒意愈加凌冽。
停着几十辆马车的潞安府校场之上,官员与衙役、主事和伙计俱在,两派人马之中有一辆华丽的鸡翅木、锦纶棉垫轮椅,其上的少年正在开口郎朗而言。
“……从蜀中到青龙城有千里之遥,如此大费周章,耗尽心机,定然是有里通敌国走私兵刃之嫌。但商队陈主事对我讲此事荒谬至极,商队并无夹带,身为书院之人,晚辈许年虽是适逢其会但也当出面维护书院名声,不过若是此事为真书院自不会隐瞒,且当上下严查;但若此事为假那我书院定然要追究潞安府污蔑之责!”
少年语声落下,语气坚定,虽是落座在轮椅之上但也威势惊人,好似坐在那里的并非伤重未愈的少年而是德高望重的书院长者。
“这……如若是查出来什么,贵书院也不必苛责自己什么……毕竟,毕竟是人都会犯错……”
“对对,若是没查出来,我潞安府上下定然自咎道歉……”
“我甲辰商队不怕查。”
“哼,心虚了吧,我们主事怎可做这等背叛书院、投奔敌国之事……”
“单通判,商队好心送你至此,竟不想却是被你污蔑……”
许年的一番话带来了纷纷杂杂的回应,若不是许年已经知道了的确是己方理亏,就现下这潞安府方面莫名认怂的局面,他定然会认为就是潞安府官员心虚,故意找茬污蔑甲辰商队了。
此刻的许年心思并不在如何证明或者处置犯下大错的商队陈主事,他是在想这件事背后那伙异常强大的马匪的来历和目的。
莫非这些兵刃才是马匪们的目标?若答案为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马匪们敢于直接投放火箭火把,因为那些华美的织锦器物等并不在其任务考虑范围之内。
“下官单正,承蒙皇恩浩荡,现任与潞安府通判,掌一地刑名律令、缉私剿匪之职,有守护一方、保境安民之责,前几日商队与易安原收精锐马匪袭击,而那事发之易安原正是在潞安府治下,故下官不得不仔细查探,在追查马匪袭击商队的目的之时,与商队车马夹层之中发现了这个——”
国字脸单通判,丝毫不理一众同僚们埋怨他牵扯元一书院的目光,也丝毫不惧来自与商队中人的恐吓奚落,排众而出看看而言之后,从身后取过了一只乌黑的弩箭。
“诸位请看,这只弩箭箭身上有‘元一雍熙元年学工刘造三十九’字样,按照军中武器图录记载,此正是元一书院所造三棱破甲弩箭。”
单通判一边说一边将这支弩箭交给了身侧的潞安府同僚查看,随着弩箭的传递,在潞安府的官员的面色上流露的是一份心安,毕竟这是证据在手,单通判并非是无的放矢的污蔑,如此潞安府的责任被缩小的许多。
“有箭在定然就有弩在,而军中机弩乃绝对的利器,三棱破甲箭配合着破甲弩……这两样若是流落在金帐草原之手,那可是普通人都可以倚仗此利器击杀我大宋的修行者将领,如此严重之事,我岂能不查?怎能不追?怎能不问!”得亏国字脸中年不是神书修行者,若是,这番语调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足的发言定然能够激发强劲的气场,搅动此间的真灵元气。
一心为公、正气凛然的说辞让潞安府的官员心境上为之一振,而反观商队这边支持陈主事的伙计们则是将信将疑看向主事和掌柜们,一时间场中气氛陡然翻转。
“空说大话!”
一声冷哼之后,陈主事手下的一名瘦削掌柜得到示意出列而道,“这么小小一只破甲箭能作为什么证据?想来潞安府府库中也会有上几套吧,这莫不是拿出来栽赃陷害的?”
“潞安府武库中的弩箭造册详细,每一只都有来历和去向,这可都是能对上数的。”说话的看上去像是潞安府武库的库吏。
“对上数?哈哈!”
那瘦削的掌柜晃了晃手中的算盘,冷笑道,“你想要什么样的数我就能给你做出什么样的帐,平常的报损、使用时的损耗,这里面猫腻大着呐!”
“不信可以查账,若是对上来历,且有证人证言,又该当如何?”
“证人证言也可能是假的!”
……
激烈的言辞交锋在潞安府官吏和商队掌柜伙计之间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场面上乱糟糟的,隐隐有了争端升级的端倪。
“肃静,如此聒噪,成何体统!”
许年闻声一愣,侧过头看向身后,发言的不是他自己,不是潞安府知府,不是单通判,也不是商队陈主事,竟然是赵公子皱着眉头说了这甚有威势的一句话。
众人不知赵公子是何等身份,又见其站在许年身侧,潞安府的官员以为是另一位元一学子,商队中人则是见过了其在应对马匪时展现出来的强大身手,一时间竟是很有默契的依言停止了争吵。
众人目光聚集在中间首座的许年这边,许年也将目光在人群中逡巡一周:“既如此,那我们就都作为见证去看看车辆之下是否真的有夹层,那夹带的是否真是无证兵刃!”
一语言罢,众人纷纷迎合,片刻后便来到了整齐排列的车队一旁。
因为天寒地冻,驮马们都被安置在了温暖的马棚中照料,场中此刻并没有什么马嘶声和草料味,此刻停着的则是只是车辆本身。
“单通判,开始吧。”陈主事手下的那位瘦削掌柜很是敷衍的一拱手,向着国字脸官员的方向道。
“单大人,这事交给我老牛如何,勘察行迹我可是一把好手,这等查找夹层的活,我熟得很呢……”单通判还未接话,此刻适才那被众人呵斥无礼的牛捕头已经自告奋勇了,当着这么多大人物的面上,有这般勇气,一看便是胸有成竹,手底下有真本事的。
“既如此,那就麻烦牛捕头了。”
单通判一个抱拳使了个平辈礼,也算是同意了牛捕头的毛遂自荐。
第273章 查无此物()
却说双方争持之下,口角各不相让,终究是没个结果,最后在许年居中建言中,以单通判为主的潞安府官员和以陈主事为首的甲辰商队皆是同意立即检查校场中的商队车辆。
自告奋勇出手检查的是勘察经验丰富、破案百余起牛捕头也就是那个首先出言质疑许年身份的粗豪大汉,另一个商队一方的陪同检查人员就是那位瘦削的掌柜。
牛捕头身板架子虽然大,但却很是灵活,走到尽头一辆马车旁也不嫌地面脏冷当即便是俯卧探身腾挪,片刻就来到了马车之下。
反观瘦削的商队掌柜则只是蹲在不远处看着牛捕头钻到下面检查,大概这就是一线人员和办公室人员的区别。
此刻只有许年在脑海中还浮现着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其他在场之人双目都在注意着牛捕头的一举一动,双耳都在倾听者马车之下的木板移动时发出的咔嚓喀嚓声。
“老牛,怎么样?”
“牛捕头,发现了什么了吗?”
“牛总捕,有什么发现?”
潞安府众人皆是急匆匆的问道,而商队这方则是淡定不已、老神在在的冷眼旁观,之所以有这种做派的原因也会很快便揭晓了。
“单大人,下面的夹层里什么都没有……”牛捕头此刻是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
“嗯?什么都没有?”
“不可能!”
“再多找找看……”
国字脸官员并未如同众位衙役一般慌张,而是沉声言道:“牛捕头,还有劳多查看些车辆。”
“谈不上什么有劳,我这就去查。”牛捕头的摆摆手言罢,又向着另一辆马车奔去。
一辆、两辆、三辆、四辆……随着时间的推移,潞安府官员面上越来越阴沉不定,而陈主事等人则渐渐有了得色,因为这些车辆的夹层中干净的纸都没有一张,虽然有包裹兵刃所用的桐油味道,但用桐油来保养木质车厢也是常有的事,故而这不能作为其中曾经存放大量违禁兵刃的证据。
“许先生,诸位潞安府的大人,这都看见了,我们元一书院甲辰商队虽然车辆有夹层但是其中并无兵刃,也就无从谈起走私及里通敌国之事。”
“那为什么有夹层,这分明就是在为夹带私货做准备,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就是没有兵刃也得严查!”
“对对,有夹层肯定是没打什么好主意,要严查,要严查。”
国字脸的单通判并未出声,发言的是潞安府中倾向于他的官吏,而聚在郑大有郑知府旁的官吏则是默不作声,甚至有一两个人分明是在看单通判的笑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即便是单通判这样身负正气之人也能在短短的就职两三日内聚起了四五个同路之人。
“查查查,你们这不就在查着么?查到什么了?这位单大人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的污蔑,枉我商队带其从蜀中至此!”瘦削掌柜双指并在一起指着单通判等人所在的位置口中大喝,能甘为主先,言其所不能言,这显然是一位合格的陈主事代言人。
听得这位瘦削掌柜之语,陈主事默默颔首、捻须而笑甚是自得。
不过到底是多年为官养成的气度,国字脸单通判此时也不着恼,只是向着那瘦削掌柜微微一笑:“刘掌柜莫急,这不是还有几十辆没查看呢么,总是要全查了才好……即便是让我输,也输得甘心些。”
“呵呵,那我就在这等着,商队中今次本就没有夹带,还能让你给查出花来么?若真有这无中生有的本事,那大宋可就得您之福呐!”瘦削掌柜手中算盘一晃,哗啦一声响动中满是尖酸刻薄之语。
“没有。”
“这两没有。”
“这两也没有……”
……
单通判和几位心向与他的潞安府官员跟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