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种子王 >

第123章

都市种子王-第123章

小说: 都市种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周****进出果园,慢慢感受果园变化,对果园中的景色感触不深。

    但是对于两位清河日报的记者来说,看到果园的第一眼,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感,远远超过空中花园。

    毕竟,比起玫瑰花墙,生长着红艳可爱果实的草莓墙,带给人的感官体验,更为激烈和强烈。

    他们下意识地跟着老周的脚步,进入这个遍地瓜果的世界。

    这一步,让他们仿佛从现实世界,踏入童话王国。

    闻着身边草莓墙不断飘进鼻腔的馨甜香味,夏波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强忍住伸手采摘的冲动。

    汤阳的形象性格更外向一些,他鼻尖都快凑上草莓墙上的一颗通红的草莓果实,看起来恨不得一口咬下来。

    老周笑着,也不去看他们,摘了十个完全成熟的草莓,两根水果玉米,四个紫得发黑的番茄,等快走到爬满西瓜藤的凉亭时,两个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回神。

    “周老师,这就是清一小的空中果园?”夏波踩着极为柔软的草坪铺成的小路,难以抑制心中无限喜爱,“真的是,真的是……”

    “真的是看一眼,都觉得无比满足。”每天动笔写报道的笔杆子汤阳,也很难找到准确的言辞,形容内心的充盈。他觉得,如果自己拥有这样一座私人果园,那真是世界幸福的极致了。

    夏波走到西瓜凉亭,抬头看着凉亭顶部垂下的一个柚子大的小西瓜,漂亮的黑波浪纹路,看上去漂亮极了。还有几个略小一些的瓜,长在凉亭的柱子上,使整个亭子看起来不像一个普通的建筑,而是一株充满生命力的西瓜树。

    他这回终于想起自己的工作,赶紧将背包里的设备取出,调整角度,开始取景。

    汤阳也拿出随身的记事本和圆珠笔,一边询问老周,一边寻找素材。

    “周老师,这个果园里有多少品种的瓜果呢?”

    “种植量最大的,是这种草莓墙,这一周果实刚刚开始成熟,每天都能采摘三四斤的草莓果实。”

    “水果玉米,种植在果园最边沿的位置,还有就是一些空隙的地方,我大致数了数,有两三百棵。”

    “还有番茄的种植量也很大。但是品种太多,我也数不过来,这种果实长得像花儿一样,汁水最多。我手上这种黑番茄,味道最甜,生吃都不用撒白糖。”

    周天明如数家珍,沿着果园小径,将空中果园里种植的植物,一一介绍给两位清河日报的记者。

    夏波手中相机不断响起“咔擦咔擦”的声音,汤阳的笔尖飞快在纸面上滑动,将他们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在果园采访的时间,比花园还要长,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这个几百平方米的天台果园,仿佛拥有无尽的素材。从亭亭玉立的水果玉米,到形成植物墙景观的藤本草莓,再到由生长着一粒粒金黄色甜瓜的休憩长廊。

    这个绿化公司的精巧设计和布局,无不让两位记者叹为观止。

    完成最后一个角落水果黄瓜的拍摄,夏波放下相机。汤阳也轻松地笑起来,快两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终于完成了空中果园的素材收集。

    “哈哈,周老师,真是谢谢你,陪了我们一个上午。”汤阳非常感谢,顺口开了个玩笑,“学校不会还有一个什么其他蔬菜园吧?”

    “额,”老周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想起陈校长临走前交代的任务,说道,“那倒是没有,就是还有一间葡萄园办公室,还有进行了立体绿化装饰后的厕所,两位记者同志要不要去看看?”

    “……”

    “……”

    夏波无语地放下准备收回设备的手,汤阳也哭笑不得地拿出纸笔。

    还真有?

    “那……我们去看看吧。”

    好在办公室的葡萄藤和厕所的绿植墙,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半个小时完工搞定。

    夏波和汤阳终于可以离开清一小了。

    等他们完全收工时,已经接近学生放学时间。

    他们在清一小整整耗费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次采访工作。

    “两位记者同志,这个是我们学校的特产,你们别嫌弃。”老周看他们打算离开,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购物袋,一人给一个。

    “啊,不行,我们不能要。”夏波摇摇头,准备拒绝。

    “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学校花果园里的花草茶和一些瓜果,是陈校长特意交代。”这的确是陈若飞特意交代,特别是果园的瓜果,老周也只敢自己偶尔尝几口,哪里敢这样大张旗鼓地送人。

    夏波和汤阳推辞不掉,看到袋子里确实没什么东西,只好收下。

    他们带着满满的素材和清一小赠送的瓜果花茶,回到报社,先找领导汇报工作。

    工作是刘远安排下来,他们自然第一个要跟刘远汇报。

    他们平日的工作是栏目主编安排,和刘远这个总编辑交集不多,去找他汇报,心中有些忐忑。于是一致决定,将清一小赠送的礼物,给主编送去。

    找到大主编的办公室,夏波打头阵,敲了敲门,门内传来刘远的声音。

    “请进。”

    刘远正在办公桌上看材料,看到他们拎着东西进门,顿时一笑,说道:“小夏,小汤,这次采访工作如何?”

    “刘主编,”汤阳将袋子放在主编办公室的沙发上,“我们不仅带回来一些素材,还有实物呢!”

    “什么?”刘远个头不高,面容清瘦,文人气质很足,在报社管理上,也比较有人情味。

    于是,夏波和汤阳,一唱一和,将他们从清一小的见闻一五一十地转述给刘远听。他们还不时拿出袋子里的水果,摆放在刘远面前,配合说明。

    “不仅有花园,还有一个大果园?”刘远听得难以置信,这确定是清河市重点小学,而不是什么高科技农场?

    “什么,全国最美厕所?”

    “葡萄园办公室?”

    刘远盯着桌面上的西瓜草莓,觉得信息量太大,自己要好好消化消化。“这样,夏波,你将所有的照片都拷贝到我的电脑里,同时选出几张效果最好的花园照片,汤阳中午马上将花园的报道稿写出来,作为我们明天的新闻头条。关于果园、葡萄园和厕所。我们要作为一个系列,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刘远眉头一蹙,心中有了一个设想。

    “我有预感,如果将清一小这些工程,作为连载报道,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刘远肯定说道。

    “对了,清一小是教育机构,不可能自己独立完成这几项工程,一定有一个技术非常先进的绿化公司,帮助他们完成建设,你们可以尝试去联系这个公司,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挖掘。”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闻名清河市() 
即便纸质媒体在网络信息浪潮的冲击之下,节节败退,但报纸阅读在一部分老派读者的心中,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正统地位。

    每天阅读报纸,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平宝成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在清河市档案馆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档案员,平日的工作并不繁重,整理归档,分类材料,而单位每天订购的清河日报,是他必读的纸质报纸。

    架上老花镜,泡一壶浓茶,在桌上读半个小时的报纸,再开始一天的工作,几乎是他的日常规律。

    今天,他按照老惯例,他将单位订阅的报纸分类完成,顺手拿起《清河日报》,从头版头条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

    咦?

    《最美的学校花园——清一小空中花景醉人》

    除了国内大事件,一条专题报道的标题,引起平宝成的注意。清河市第一中心小学是百年的老校。平宝成就是清一小的老校友,而他的儿子也是从清一小毕业。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六岁的小孙子,明年也要去清一小念小学。

    看到标题,他特别关注。

    顺着标题后的提示,翻到详细的页面,平宝成开始认真看起来。

    涉及到以后孙儿的读书环境,平宝成看得很认真,一字一句,都不放过。看着看着,甚至忘记了手边的浓茶。

    “天台一汪水潭,水潭中有一个小平台,摆放青石桌凳,水潭内蓝色莲花婀娜盛开。在石桌上摆一壶清茶,四五好友围坐品茗,宛如置身蓝莲花世界。”

    平宝成不由读出声音,看着旁边的配图,顿时悠然神往。

    他回忆起他以前在清一小念书的时候,学校是什么样子呢?

    那是四十多年前,只有一栋三层高的教学楼,操场上全是沙土,一起风,尘沙飞扬。他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课间时分,躲在清一小的榕树下和同学玩躲猫猫。

    那棵榕树,现在还生长在清一小一进门就能看见的地方,也有两三百年的树龄了。

    没想到呀没想到,现在的学校,已经变得这么美了。

    真希望能进去看看,这座全国最美的空中花园,是什么模样。

    ——

    ——

    正坐在办公室阅读报纸的方允则,表情专注,极为认真地阅读着《清河日报》的内容,他手中的黑色水笔,甚至将关注的重点语句单独划出,还在报纸的空白处做出批注。

    今天印刷在《清河日报》头条关于清一小的报道,吸引了方允则的高度关注。他慢慢回忆起在清一小调研时候,看到的那间挂着成熟葡萄的办公室。

    一口气看完整篇文章,再看一看标题,发现这只是清一小花园校园报道的专题之一。

    这么说,明天还有?

    方允则心中也不由有些期待,关于明天的报道是什么?

    正在思考中,办公室木门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

    是他的秘书小张给他送来一份省政府下发的材料。小张进门,放下材料,方允则点了点头,没有马上阅读,而是嘱咐小张说道:“小张,这一星期安排个时间,到清一小调研工作。”

    “好的。”小张沉稳答道,“周五上午没有其他会议和安排,您看可以吗?”

    “行。”方允则点点头,让小张尽快安排。

    他又看了一遍关于清一小空中花园的报道,随后拿起手机,给老同学冯新明拨打电话。

    “老冯,是我,今天的清河日报看了没?”

    “啊,没有呀,我办公室一直订的是海西日报,怎么了?”刚到办公室的冯新明惊奇问道。

    “翻翻看,今天的头条有你感兴趣的东西。”

    “那我赶紧去书记那里借一张。”

    ——

    ——

    不仅仅是政府机关的人员,许多其他的市民,也在此时,很认真地阅读关于清一小的报道。

    一位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他停下手中动作,抬头专注地盯着街边清河日报宣传栏里今天刚贴上的报纸。他看着报纸里印刷效果并不好的照片,不自觉伸手摸了摸宣传栏的玻璃,眼中充满了羡慕。

    一位等待公交车的中年人,手中恰好没有零钱,他到公交车站台旁的书报亭,用十块钱纸币顺手买了一张《清河日报》,很感兴趣地翻到关于清一小花园介绍的板块,一下子就被吸引进去,连自己等待的那辆公交车停下开走都没发现。

    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清晨晨练回家,顺手从家里的信箱里取出今天的《清河日报》和《健康报》两份报纸。往日她一定会先将《健康报》浏览一遍,才开始看《清河日报》上的各种新闻。今天,她在看到《清河日报》上刊印的清一小最美花园的字样后,立刻改变主意。架上老花镜,开始认真的阅读起这篇文章。

    清河市第二中心小学的校长,刚忙完学生的早读巡查工作,坐在办公桌前,浏览一番报纸,了解一些时事,却不想第一眼就看到清一小上头条了。他赶紧查看,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拍着桌子,大喊可惜。

    “哎呀,老陈真是一鸣惊人!我怎么当时建学校空中花园的时候,就没有出现这么棒的设计稿!要不然这次出名的就是我们清二小了!”

    清二小的校长深深遗憾,越看报道里的介绍,再对比自己学校教学楼上的所谓的空中花园,一口老血就要喷出来。差距太大了!

    ——

    ——

    林曾没有阅读报纸的习惯,他对时事新闻的来源,一向是手机网站。因此,他不知道,他设计的空中花园工程,在清河市市民中,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

    无论是之前的众号宣传,论坛影响力,以及朋友圈推广,这些网络的宣传模式,依然和这种传统日报,有着很大的区别。清河日报虽然只是清河市本土的区域日报,但它的订阅量,在清河市却是首屈一指。

    清河日报对清一小空中花园的具体报道,对很多人来说,比网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