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曾准备把工作室腾出来,作为红仔的卧室。
“这个水龙头往这边扭是热水,往这边是冷水,中间是温水。这个是肥皂,可以用来搓洗身上和头上肮脏的地方。”林曾向红介绍了热水器的用法,还示范了肥皂的用法,就离开浴室,将浴室留给红仔。
红仔以前和拾荒老人一起居住的时候,并没有用到热水器这样的设施,平常洗澡,夏天就直接用冷水洗澡,冬天就烧一壶热水,用脸盆盛水冲澡。
他瞪着眼睛,左边微红的眼眸,在白天看起来更显眼了。
有将热水器的开关左右摆来摆去,一会儿冷水,一会儿热水,觉得非常有趣。
直到他被热水烫了一下手,才老老实实开始洗头洗澡。
因为流浪街头,他已经很久没有洗澡了,温水从喷头上冲下,肥皂泡带出黑色的泥垢,流进下水管道中。
他越洗越开心,直到一身清爽,才啊的一声想起自己没带衣服。
恰好浴室门响起敲击声,林曾的声音从门外传出来:“红仔,你就先穿我的衣服裤子吧,等下再去给你买。我放在门口的椅子上了,你自己拿。”
红仔咧了咧嘴,打开浴室的门,没看见林曾,就是门口一张凳子上,放着一件宽松的白色棉质上衣,还有一条新的毛巾,一条蓝色的短裤。
红仔七手八脚抹干净身上的水,套上衣服,穿上短裤。这种成人穿的五分短裤,在红仔不到一米四的身高穿起来,完全可以当做长裤了。
红仔蹑手蹑脚地走下二楼之后,看到林曾正蹲在赛克的老窝旁,和小狗说话,他也学着林曾,蹲下来。
林曾刚喂好小赛克,正跟它道歉,又忘了它的食物,转头就看到红仔穿着过分宽大的衣服,看起来有些好笑。
“红仔,你现在还不能马上去普通学校上学。”林曾摸了摸红仔湿漉漉的头发,发现这小子洗完之后,长得倒是颇为秀气,可惜就是个头太小。现在的少年,十四岁完全就是一个大人的样子了。
红仔听到不能上学,顿时着急,他揪住林曾的衣角,一副你怎么说话不算话的架势。
“你先别急,你现在进度落后很多,去普通的学校上学,很难跟上进度。我找了一个地方,你先在那里过度学习一段时间,等将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了,再去普通学校上课不迟。”林曾的语速,略微加快一点,不再一字一顿,红仔习惯了和他交流,也听得懂了。
林曾刚才趁着红仔洗澡的时候,给福利院代理院长潘若明打了一个电话。福利院有两位老师,针对一部分特殊儿童,在院中开展基础教育,正好适合红仔过度。
红仔点点头,表示明白林曾的意思。
林曾提醒道:“红仔,你要经常多说说话,说话才会流畅。”
红仔咬了咬嘴唇,等了好半天,才憋出一个:“哦”
忍住喷笑,林曾默默地转过头,缓了缓,又指着墙壁上的植物说道:“这些都是我种得,你想吃,自己去摘。”
墙壁上的草莓又有一批成熟,红仔指着草莓的位置,努力地说道:“吃,吃它?”
“可以,自己摘了吃。记得用水冲洗一下。”林曾话音刚落,红仔就跑了过去,摘下一个红艳欲滴的草莓,一口塞进嘴里。
“……”还要好好教育。
——
——
夏波是《清河日报》的摄影记者,汤阳负责清河市社会新闻的业务。他们两人,常常配合出工。
昨晚很迟,他们突然接到主编刘远的电话,安排他们明早七点前赶到清河市第一中心小学,开展采访工作。
这两人平常的工作,一般由分管主编安排,这次报社大头突然分派任务,不敢不重视。
第二天,他们起了一个大早,扛上设备,在七点前,就来到清一小。
主编给了他们清一小校长的联系电话,打通电话不到一分钟,看到一位高瘦的中年男子,面带笑容,走进保安室。
“你好!”陈若飞笑脸热忱,客套几句,夏波和汤阳就提出马上开展工作。
“陈校长,能不能麻烦让我们先去拍几张照片?”夏波有些着急的说道。他手上还有好几项工作,这个算临时加塞,不急不行。
“好的。”陈若飞理解地点点头,“我带你上去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记者花园之行()
夏波是一个刚毕业三年的年轻人,汤阳也在清河日报从事四年的记者工作,他们有拼劲和精力,是清河日报报社的工作骨干。
这次他们从主编刘远那里接到这次采访任务,并非毫无所知。
他们昨晚就从社会版编辑的朋友圈里,看到了清一小空中花园的照片。
从照片来看,无论整体景观,还是局部细节,都很有特色,难怪领导马上第二天安排他们采访工作。
夏波看着沉重的摄影设备,心中对这处漂亮的空中花园,充满期待感。
铁门没有上锁,陈若飞推开顶楼通往空中花园的那扇铁门,有些惊讶的发现,除了正拿着水管浇花的老周,竟然还有十多名老师,一大早就到这里了。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对着十二种花卉构成的空间指指点点,一脸惊叹,拿着手机,拍来拍去,还有些老师,满是新鲜感地坐在花朵环绕的空间里,笑嘻嘻地聊天。
他们看到校长,不太好意思地笑着打招呼。
“校长,听说我们的空中花园可美了,这不赶早跑上来看看。”距离陈若飞最近的是一个华国东北地区来的老师。
“是呀,陈校长,我们多宣传宣传,肯定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的美丽花园。”
陈若飞笑着应着这些老师的话。
夏波则抱着摄影设备,表情痴迷地盯着周围的景致。
比照片里美多了。
夏波作为清河日报的摄影师,平日里闲而无事的时候,也会到森林、公园、郊外拍摄一些摄影作品。他又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出门游玩时,更是相机不离身边。
因此,他对美的感知度更高。
想要种植玫瑰花墙?
不难。
难的是每一朵玫瑰色泽形状,近似如一,甚至之间的距离,都仿佛拿尺子测量一般相同。
难的是每一片叶子青嫩翠绿,丝毫不显杂乱无章。
花朵和叶片的生长,都呈现出一种非常规律的美感。
夏波不知道这是生长引导剂的作用。他只认为是园艺公司精心打理,不由十分佩服。
正当他沉迷在花墙美景之中时,同时汤阳推了推他的肩膀,低声说道:“小波,开工了。”
夏波猛然回神,才记起自己的工作,赶紧准备设备,努力开工。
两人的拍摄和采访,非常尽心。尤其是摄影师夏波,更是精益求精,每一处花景,都从不同角度拍了大量照片,力求将这座花园的美丽,真实的展现在他的照片中。
当然,他拍的这些照片,能用上的也绝对不会超过十张,大部分他都打算珍藏起来。
陈若飞没有等他们,他告诉两位记者,有什么需要就找花园的养护者老周,便离开前往教育局开会。
其他的老师,接近上课的时候,陆陆续续离开天台。就算再怎么喜爱这里,每天的工作还是需要完成。
等夏波和汤阳忙完素材的收集,准备收工回报社完成编辑工作。面容和气的老周,端着一壶花茶,客气地对他们说道:“两位记者同志,辛苦了,请坐下喝杯茶。”
老周性格直爽,熟悉花园的布局,刚才多亏了他的指点,给夏波和汤阳找到了许多忽略的细节。
他们在扶桑树下坐下,扶桑树并非爬藤,但枝繁叶茂,花开秀美,树底下有一个类似榻榻米的小茶座,看起来安逸又舒服。
九月下旬,初秋已至,早晨的阳光并不猛烈,夏波和汤阳盘膝而坐,饮用着花香浓郁,略带甘甜的花草,心中感慨,觉得人生追求到了极致,也不过是如此。
“周老师,这是玫瑰花茶吧,味道太好了,在哪儿买的?”汤阳在和老周闲聊时,知道他是清一小的退休教师,因此沿用周老师的称呼。
老周在太阳完全升起前,将浇花的任务完成,此时也闲下休息。他也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指了指靠近铁门的粉红玫瑰花墙:“没地方买,我自己烘干,原料就是那儿现成的玫瑰花。”
“啊!?”夏波和汤阳异口同声地大叫起来。
“呵呵,”老周笑眯眯地说道,“有时候看这些花快谢了,觉得怪可惜的,所以就收集起来,晒干烘干,就是现成的花茶了。我觉得味道还不错。”
老周没有告诉这两位记者的是,他是为了更好的制作提供老伴饮用的金丝黄菊茶,才去网上买了一台三百多块钱的烘干机,专门用来制作金丝皇菊的花茶。而其他的花茶,是他顺手做的。
“何止不错,简直是太可以了。”汤阳翘起大拇指,大声称赞道,“我们报社里那些女同事,从网络买来很贵的玫瑰花茶我也喝过,和你这花茶一比较,差远了。”
“我那里还有挺多的,等会给你们拿一些。”老周爽快地说道,花园每日花开花谢,大部分花瓣都被扫进花坛,化作花泥更护花,而他制作的花草茶,只能算数量很少的一部分,但也够人喝很久了。
“这怎么好意思。”夏波和汤阳有些赫然。
“不碍事,不碍事。”
喝了几杯花茶,夏波和汤阳觉得满口飘香,汤阳早晨起来吃过卤肉蘸蒜泥,一口的蒜味,竟然在喝了三两杯玫瑰花茶后,蒜味消失无踪,只留口中玫瑰淡香。
额,虽然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口里喷出玫瑰花香实在有点怪怪。
夏波和汤阳喝完茶,自觉工作完成,准备告辞离开。
“周老师,我们的工作完成了。刚才麻烦你了。”夏波起身,笑着说道。
“啊?”老周疑惑地说道,“你们不去参观另一个空中果园了吗?陈校长交代我带你们过去的呀?”
空中果园?
这是什么玩意?
夏波和汤阳困惑相视。
领导布置的任务,只说清一小空中花园呀?
怎么突然冒出一个空中果园来了?领导没提到呀!
不过,虽然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空中果园的任务提示,却敏感地觉察到,老周口中的空中果园,一定非常不俗。
单凭空中果园这个名字,就很值得期待。
“那麻烦周老师了,带我们去看看。”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记者果园之行()
和空中花园相比,清一小的空中果园,显得更为神秘。
除了林曾和几位校级的领导,还有养护的老周,以及被林曾带进去的江画,其他人压根不知道,在清一小另一栋教学楼的天台上,一座硕果累累的丰收果园,静静展示自己风采。
陈若飞在教师大会上,有轻描淡写说过几句,只是提过之后,大部分教师也都没有在意。
铁将军常年把门,教学事务繁忙,还哪有其他老师会惦记这里。
老周打开通往果园的铁门,轻轻推开。
夏波和汤阳站在老周身后,伸长了脖子。他们在见识过空中花园之后,对这个更为神秘的空中果园,满满全是期待。
林曾带江画来这里参观时,还是一个月前,那时候,各种瓜果长势刚成,草莓刚刚开花,西瓜还未铺藤,玉米穗花初冒。
果园只能说看起来枝叶茂盛,而果实飘香的场景,还只能凭空想象。
但是此时,美好的果园情景,已经不用这两位清河日报的记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老周心中,也不由感慨,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看着这些植物,从不到二十公分的小苗,不断抽枝生长,就像春雨过后的竹笋,迅速地占据那些钢筋搭建的支架。很短的时间,这个天台已经枝叶葱葱,绿意喜人。
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这个曾经只有水泥地面的教学楼天台,逐渐形成一座瓜果丰盛的真正果园。
而最近一周,那些草莓玉米,甜瓜番茄,每天都有一批果实成熟。每一个品种,在成熟时,老周都尝过。
那草莓,红得像是能挤出染料一般,甜得沁人心脾,老周六十多岁了,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草莓。
那玉米,颗粒晶莹,莹白中竟带着一点翠绿。老周问过绿化公司的林经理,这个品种的玉米,适合生吃,口感清脆,微有浆感,生津止渴,啃了一个,还想啃第二个。
老周****进出果园,慢慢感受果园变化,对果园中的景色感触不深。
但是对于两位清河日报的记者来说,看到果园的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