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史有前例 >

第67章

红楼之史有前例-第67章

小说: 红楼之史有前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王朝,皇权鼎盛,十分不适应这种政教合一的模式。在中原,要是那个僧道敢撺掇皇帝过分信仰,保证被打为妖僧、妖道,更何况,皇帝因为出家人不事生产、占用资源,还大肆兴起过灭佛运动呢。

    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一向比较弱,云南也是这样,当地人心中的最高领袖依然是木府,朝廷官员保持着明面上的统治,对木府的要求也不过是:明面上臣服,不要造反。至于什么朝廷政策、人口增长、政绩之类的东西,通通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无关。

    史仲竹对于孟乔芳的话,没有解释说重定疆界不一定会损失领土。四位布政使认为,他这么大张旗鼓、携势而来,肯定是想要扩大贵州疆域,好增加人口,增加政绩。这个可以作为日后谈判的筹码之一,史仲竹要的是合适,而不是最大!

    “孟大人此言差矣,重定疆界,为的可不是领土,而是为了查探清楚人口分布、地形地理,如今还有不少夷民深山居住,这些可都是税户。”史仲竹道,又加了一句,“探查地形更有必要,如今夷民也不是那么听话的。”

    “还不是你贵州一事,吓住了夷民,若此事不成,逼反夷民,就是你的大过了!”孟乔芳更不客气了。

    面对这种指责,史仲竹只看了看圣人和太子,也不辩解。孟乔芳知道这事儿圣人太子都同意了,他的话不是暗指圣人太子昏庸吗?罢了,既然史仲竹有圣人撑腰,他稍稍再多让出一点儿出利益好了,心里这样想,面色却更生气了。

    刘兆麒、周有德、李翰章三位布政使,一言不发,低调得对不起布政使这个职位,听着他们的代表孟乔芳发言,最多敲敲边鼓,当了一天的人肉背景。八位阁老也假装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连史鼎,这个当爹的,都没帮史仲竹说过一句话,大概他也明白还不是出声的时候。

    史仲竹和孟乔芳,唇枪舌剑得辩了半天,圣人和太子,稳坐钓鱼台。反正几个大臣自己肯定吵不出结果的,最后还的圣人做裁判,圣人听他们吵的原因,只不过是想着万一情绪激动,暴露了真实目的呢。谈判底线,可不是能一次召见、一次试探就能摸清楚的。

    说了半天,毫无结果。圣人赐了御膳,千里迢迢回京述职的五位布政使齐声谢过,用了饭,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孟乔芳保持了一路的愤怒脸色,进了马车立刻把脸搭下来,用力揉了揉,保持统一表情几个小时,也是很费功夫的!今天的面圣不过是初步试探,想来他们五人,过年之前是别想回去了。嗯,终于回京家人团聚了!孟乔芳感叹,暗暗决定,先多陪陪家人,反正他是不着急的。

    史仲竹更加不会妄想,几个小时就能决定什么,且待来日吧,史仲竹也高高兴兴的跟着史鼎回府了。

    多少年了,史仲竹一家没有在一起过年。算算,为先帝守孝三年,出孝大半年没有遇上过年,之后的六七年都在贵州,算起来,十多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年了。

    史仲竹到保龄候府的时候,一家子正聚在大厅说话,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史仲竹进门,纳头便拜,“不孝儿给娘磕头请安了。”

    郑氏连忙起身扶他,拉着他的手臂,顺势抱着他哭道:“总算回来了,总算回来了。”手在他身上摸了摸,有抚摸着他的黑眼圈道,“看看,都瘦脱行了,我就说不要去安顺,不要去安顺,现在好了,陷在贵州出不来。我都黄土满半截的人了,临了临了,连儿子都看不到。”

    “呸呸呸,童言无忌,发风吹去。娘~您要长命百岁的,不要说这种话。”史仲竹安慰道。

    “你就是不为我想,也要为明珠想想,几个男孩子,摔打是应该的,可我的明珠不能在贵州那个穷乡僻壤耽搁了,她可马上就要说亲了。”

    “才十二岁!”史仲竹嘟囔道。

    “十二岁怎么了,女孩子这个时候相看才是最好的,难道要和老五一样,都二十了还不肯成亲!”郑氏立马被点着了,话题跳跃到史叔梅,刚刚他们正在讨论着史叔梅的婚事呢!

    “十九,我才十九!”史叔梅抗议到

    史仲竹撇了一眼,立马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接口道:“老五也太不懂事了!”

    “可不是,季兰都让他拖成了大姑娘才嫁出去,好不容易找了个龙凤胎不分大小的由头,让季兰先嫁,不然,还不让人以为,咱家季兰是有什么问题,才越过兄长的呢!”郑氏抱怨到。

    史仲竹看着哭笑不得的史叔梅,完全不感到同情,他当年,为了婚事,不也被念叨了许久,自己受过的罪,别人怎么能逃脱。

    “爹,你倒是说句话啊!”史叔梅顶不住火力,向史鼎求援。

    “立业成家,老五等考上了进士,再成家吧。”史鼎道,歹命哦,在养心殿为二儿子操心,回家了还要为三儿子操心,史鼎简直神烦。转头一看郑氏脸色不好,立马加了一句,“可以先把人选定下来。”

    “我只听说过成家立业,不知道什么立业成家,看看你两个兄长,他们成亲,谁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氏道,选择性遗忘了史仲竹的前科。

    这时候史季兰的到来,解救了史叔梅。下人飞奔来报:“姑奶奶和姑爷到了。”

    “快请,快请。”出嫁女回娘家,那就是贵客,更何况史季兰那么受宠。当家的大嫂徐氏立马扬声说到。

    史季兰和她的新婚丈夫何衡相携而来,郑氏的注意力果然马上转向了史季兰。史叔梅偷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史仲竹说:“二哥,你说我再出去游学一段时间,能躲得过吗?”

    “我保证你真敢跑,再回来时,肯定已经有个新娘在房里等着你了!”这年代,当爹娘的下定决心,娶妻也不一定非要当事人在场。

    史叔梅缩了缩肩膀,讪讪作罢。

第85章 初议边界事() 
一家团员的日子,不可多得,史季兰来了,保龄候府一家,就真正意义上全员到齐了。大嫂徐氏招呼这史季兰坐下,她新婚半年,已然有了身孕,即使还不显,她丈夫何衡已经有向老婆奴进化的趋势。

    史季兰一来,郑氏的注意力马上转到女儿和未出世的外孙身上,拉着史季兰的手,仔细询问她孕期感受,传授一些经验,大嫂、魏贞娘也在旁边帮腔,其他几个大男人则自己组一个圈子,零零落落的说些朝堂政事和京中八卦。

    话题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转到提子女取名上来了,第一次当父亲的何衡还在兴奋期,这是他近期最关心的大事。要知道取名字,史仲竹前世能专门形成一门学问叫姓名学,在如今也不是可以随便敷衍的事情,算八字,高僧、仙道、风水先生,几乎沾边不沾边的,都要来插一脚。

    “没用的,现在想这么多,等孩子出生了,还不是取个平凡无奇的名字。”史仲竹吐槽到,他当时可是列了很多风格、很多好寓意的字词,可惜啊,一冲动,孩子的名字就定了。

    “可不是,爹当年为了给思贤取名字,圣人书都翻烂了几本,结果还是这般平淡,可见,现在想再多也是没用的。”史伯松跟着吐槽。

    “呵,比老二取的是么平、安、宁好多了,堂堂侯爷之子,名字取得像小厮。”史鼎不服气了,自己取的名字多有寓意啊。

    看着岳父和二位舅兄像是要吵起来,何衡不知道这是他们惯用的相处模式,连忙打圆场道:“我看舅兄两家取的名字不尽相同啊。”

    “咱们家,族中还是有规定范哪个字的,到了他们这辈,保龄候府和忠靖候府就分开取了,再到下一辈更是不沾边。不过是个名字,何须较真,爱叫什么叫什么吧。”史鼎指着史伯松和史仲竹,从他们这一辈起,名字就起乱了。

    何衡活跃气氛道:“无妨,无妨。要说起来,何这个姓氏取名字还是好取的,要是姓贾之类,那才不好取。”

    贾姓取名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槽点,史仲竹没想到古今相同,热烈的和何衡聊开了,顺便盘点一下自己遇到的奇葩名字,那些当爹娘的和自家儿女是多大仇啊~

    一家人分男女小孩三波,玩的非常尽兴,到了饭点,徐氏招呼着一家人一步饭厅。这次晚饭,隆重了许多,坐了好几桌,称得上小型家宴了。史鼎在上首举杯,家里人也跟着举杯同庆,没有食不言的规矩,饭厅的气氛一时热闹非凡。

    笑闹了许久,史仲竹一家也没有回忠嘉侯府,就在他原来住过的秋节院歇息,史季兰本想回婆家,何衡体谅他怀孕,又许久没有和家人团聚,也在保龄候府休息。

    第二天一早,请安过后,全家的男人,除了进京述职的史仲竹和现在没有官职的史叔梅,其他都结伴上朝去了。史仲竹先护送着史季兰会何家,顺便拜访这家姻亲。

    何太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也举止有度,史季兰是长孙媳妇,还是何家的宗妇,两位老太太对她都很好,至少在史仲竹看来,没什么问题。事实上,昨天史季兰在娘家歇息,何太太还有些不满意,稍稍抱怨了两句,何大人就骂到:“当初求娶的时候千辛万苦,为的不就是史家一门三侯,媳妇是保龄候府这辈唯一的女孩儿吗,现在她在史家受宠,高兴都还来不及,你拆什么台。”

    何大人又和老妻仔仔细细分析史仲竹现在的位置,只要一步走对了,日后史家说不定,还要再出一个阁老,这般好人脉,你不拉拢着,日后想攀附可就没机会了。

    因此,史仲竹送妹妹回娘家,在何家被热情对待,史仲竹结婚后,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热情的女性长辈了。

    在何家用过午饭,史仲竹才告辞会保龄候府,回到秋节院,魏贞娘正带着四个孩子在秋节院散步,和他们仔细讲解,这个秋千是什么时候搭的,这株山茶是从哪里移植来的,母子五人其乐融融。

    史仲竹也加入到这样温馨的亲子时间,之后到点把他们哄睡了,史仲竹和魏贞娘,才带着贴身仆役,往忠靖候府而去。

    既然已经分家了,在京中待的时间长久,还是要住在自己的府邸里,不然当初向圣人表忠心,不是白干了。

    夫妻俩坐在上位,受了留守仆从磕头请安,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发了红包。史仲竹带着护卫营,在外院检查忠嘉侯府的安全情况,布置巡逻、门房和值夜的任务,魏贞娘则在内院,重新安排事务。

    京中仆役的代表,早在昨天吉拜见过魏贞娘,把留守情况给魏贞娘汇报清楚了,即使这样,史仲竹夫妻还是花了两三天时间,才把忠嘉侯府理顺。

    告别了史鼎郑氏,一家六口,搬进了忠嘉侯府。

    史仲竹的应酬也多,他可是京城风云人物之一,现在回京城了,少不得有同年、旧友、竹马、世交要拜见,请吃酒的,请看戏的,一直忙碌的半个月。

    孟乔芳开始还稳坐钓鱼台,等着史仲竹上门拜访,结果人家愣是没理他。孟乔芳从开始的从容,到愤怒,再到如今的着急,他想,史仲竹不来拜访,是不是已经和圣人太子商量好了,和史仲竹比圣眷,孟乔芳还真没自信。

    结果等到了过年封笔的前一天,四位布政使才接到了史仲竹邀请他们赴宴的请帖,这次宴席,史仲竹安排在了他百花园中,事关重大,京中酒楼开始就排除了,忠嘉侯府他们刚住进去,总有照料不到的地方。只有灵山下的百花园,史仲竹下了大力气整治,不然粮种的消息也不会在他们成功之前,都没有消息外露。

    四位布政使大人到的时候,史仲竹在百花园门口迎接,四位结伴而来,史仲竹也省了不停等待的功夫,一行五人,沿着百花园的小路进门,身边是开得艳丽、大朵大朵的正红色山茶花,远处还有一大片红梅,镶嵌在天边做红色背景。史仲竹领着四位大人,进了湖心亭。

    这座亭子可真是湖心亭。亭子四面环水,在湖水正中央,人上去必须划船,夏日这里倒是美不胜收,冬日,这里的残荷都只有那么几根黑褐色的枝干,还顽强的立着,只有靠近亭子的地方,还有绿色的水生植物浮在水面上

    亭中烧了火盆,桌案上摆着水仙,亭子的柱子也是中空的,下烧火龙,这样亭子周围的温度才高,周边才会有绿色植物存活。

    李翰章指着湖中景色道:“近处绿意盎然,中部颓景残荷,远方红梅热烈,鼻尖还萦绕着水仙花香,耀昀这湖心亭的精致,即使在冬日,也是不俗啊!”

    “李大人过奖了,亭下湖中,原是种植莲藕的,在下俗人一个,可没想到有这般好风景。”

    “谁不知道,史耀昀是个惜花公子,风流名士。”周有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