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

第168章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168章

小说: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半空中有寒光闪动,两条黑影齐扑向了龚三亦。龚三亦侧身闪避,见他们手中皆握了兵刃,也忙从腰间拔出剑来,与他两个战在了一处。三人混战了半日,眼见那两个联手毫不占上风,又有一人加入战团。龚三亦宝刀不老,全无弱势。

    妙玉在院中瞧了会子,见他们越打越热闹,便撤身往屋里去了。

    又打了半日,从院子里打到院外,仍势均力敌。忽闻远远的有哨音传来,龚三亦虚晃一招跳出圈外便走。这会子忠顺王爷已经来了,身旁跟着一群人打了几个灯笼,他自负手立在花架子下瞧着。他下头的人见对手逃跑才要追,忠顺王爷忙令“放他走!”原来方才龚三亦喊的那声“王妃”已有人回给了他,把他惊着了,恐怕此女是哪家王府的人。若是如此,不清不楚的倒是更便宜些。龚三亦从容离去。

    忠顺王爷踌躇半日,细数过朝中各种王妃,皆没有出家为尼或是曾遭休弃、和离的,便往院中欲问妙玉自己。不料到了里头再寻妙玉已没了踪迹。他不禁松了一口气:“也好。”

    原来杨嵩一直悄然跟在龚三亦身后,见他与人打了起来便躲在一旁观战。后妙玉回了屋里,他便绕到后头从窗户进了屋子,直一掌打晕了妙玉,将人抗走了。到了外头方给龚三亦打暗号,也不等他,自己先带着人跑回了太平镖局。

    不多时龚三亦也回来了。这会子贾环已经唤醒了妙玉,她尚未回过神来,还有几分浑浑噩噩。龚三亦细看了她几眼,转身笑道:“今儿打的并不过瘾。”

    杨嵩也笑:“我都没打呢,老爷子还嫌弃不过瘾。”

    龚三亦饮了会子茶又歇了一阵,道:“劳动杨先生一回,竟没轮上出手,委实可惜。咱们爷俩去外头再过几招如何?”

    杨嵩本欲早些回林府去。偏他们今儿出去的路上龚三亦随口说了几句闲话,他才知道当年便是这位老英雄从五城兵马司的大牢救出了他弟弟杨衡。杨嵩跟随林海多年,深知越是小衙门越是没有天理。若非此老,杨衡八成还等不到官司打起来,早已畏罪自尽。故此他再三谢过了龚三亦,龚三亦只说“举手之劳,那些个牢子俱是死人一般,无趣的紧”。这会子龚三亦想同他过几招,他不好意思就走,便应了。他两个遂往院中切磋武艺去了。

    这头妙玉明白过来,看眼前坐着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便默默的瞧着他。

    贾环道:“我乃贾元春之弟贾环,早年与师父曾在水月庵见过一回。前几日家父因误信了旁人的谣言,致使师父遭了此难,实在抱歉的紧。”

    妙玉静了片刻,冷笑道:“不过是趋炎附势罢了。”

    贾环点头道:“不错,外人看来确实是趋炎附势。只是师父须知,不论是我大姐姐、我父亲与我皆不是你的什么人。你让王爷盯上了是你运气不好、我大姐姐帮你是她心善。我父亲一个小小的从五品小官、不敢惹人家堂堂王爷也是寻常事,怨不得他。今日我救你出来,并非是我心善,不过得了大姐姐的叮嘱罢了,与你无干的,不用谢我。”

    妙玉听了竟说:“有理。来日我只谢大姑娘去。”

    贾环假笑道:“大姐姐看得上的人也是不俗。”便引着她往客房歇息去了。

    杨嵩与龚三亦打了半宿,直至贾四被他二人吵醒,出来骂了几句,他们方收手。贾环问杨嵩可要也去客房歇会子,杨嵩挂念林海,连夜赶回尚书府去了。

    贾环才向龚三亦行了个礼预备回屋睡觉去,龚三亦将他喊住,直领去了书房。贾环不禁揉眼睛嘟囔道:“先生,我困的紧,有什么要紧的事明儿再说不成么?”

    龚三亦乃问:“那位妙玉师父是何人?”

    贾环道:“不知道,大姐姐也不知道。怎么先生知道么?”

    龚三亦道:“适才在忠顺王府,我乍一眼望过去,她的容貌身形颇似先义忠王妃年轻的时候。只是气度不像罢了。”

    贾环眨眨眼:“哈?她莫非也是义忠亲王之遗孤?”

    龚三亦摇头:“不可能。”

    贾环道:“那会不会是王妃的什么亲眷?她一个尼姑还带发修行,听我大姐姐说此女极有学问。王妃有什么兄弟姐妹么?”

    龚三亦思忖道:“王妃乃是无锡陆家的女儿。”

    贾环“咦”了一声:“大姐姐说这个妙玉是姑苏人氏,离无锡很近哦~~”

    龚三亦又想了会子,问:“你说她平素的用具皆不寻常?”

    贾环道:“这个也是大姐姐说的。只是前儿有人打听了消息回来,那些东西让义忠亲王派人抢走了。先生若想看看,我大约能蒙回来。”

    龚三亦点了点头,放他走了。

    次日贾环便打发了个两个小子往忠顺王府去,说是替人来拿东西的。忠顺王爷想了一夜也没想出来那姑子可能是哪家的王妃。昨晚那个夜行人的功夫实在高的很,偏他还有旁的帮手!可知对方来头不小、且将这个女子瞧得颇为要紧。他虽爱那女子容貌,横竖人都被正主夺走了,还强留着人家的东西作甚?不若大家都装作若无其事,日后也无怨。便将妙玉的那些茶具悉数交予了荣国府的人。

    贾环得了东西没赶着去还给妙玉,先让龚三亦瞧了会子。龚三亦一眼瞄见一物,伸手取在掌中。贾环凑脑袋去瞧,见那杯子上镌着“颁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叹道:“啧啧,当真比我大伯多宝格的东西强了几分。只不知道她可当真拿这个来饮茶么?”

    龚三亦笑道:“当真拿这个来饮茶。”

    贾环瞧了他一眼:“您老人家又知道!”

    龚三亦道:“当日王妃亦拿这个来饮茶的。”

    贾环双眼立时亮了,期盼的等着下文。偏龚三亦再不发一言,只将那些茶具一件件细看了一遍,又拿包袱包起来,道:“妙玉师父现在何处?”

    贾环哪里肯不跟着去看?忙说:“我领先生去!”便亲在前头带路。可惜龚三亦到了门口便将他赶走了,热闹没瞧上。

    等了半日,老头出来道:“已经问明了,这位师父乃是王妃胞妹之遗孤。”

    贾环嘻嘻一笑:“我说了是亲戚么!这么说那义忠王妃是她大姨妈。”遂又问她该当往何处安置。

    龚三亦道:“再往水月庵去并不妥当,如今只去真无庵便是。”

    他们便命人套了一辆马车将妙玉送去城南真无庵,又使人往牟尼院接了她的丫头婆子并取行李不提。

    妙玉才走不久,龚三亦乃向贾环道:“昨夜我是诚心拉着杨嵩过招的。”

    贾环“哦”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我说么,大半夜的您老哪儿那么足的精神。该不会让我借他来帮忙也是故意调虎离山的吧。”

    龚三亦点头:“调开了他,林海府中旁人皆算不得什么。贾四与柳湘莲两个去查了查他书房里的文书。”

    “可查出什么来了?”

    龚三亦面上露出恨意来,缓缓的道:“今上暂截了许多地方的军饷,领兵的皆是老头子心腹,往年他是不敢的。大约太上皇大限近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这一夜,六位王爷府中皆收到了一封箭书。诸王皆认出了那箭,与早年射来告知通政使周延将要丢官的木箭一模一样,只是周延后来不只丢了官、还丢了命而已。打开书信来,与上回唯有一句话不同,这回却是密密麻麻许多字,不过依然是极为端正的馆阁体。

    上头写着:“老圣人大限将近,圣人已暂截多处军饷。数目为山人猜算,未必得准。并猜军中有人造谣诸位将军私吞军饷。”后头列着许多将军名号及大略的被截军饷数目。

    诸位王爷见之大喜!上回此人送的消息极准,想必这回也不会差。又聚在一处商议了几回,将近日进宫请安所见都说了出来,彼此对应着细细琢磨分析,只怕老圣人当真快要不成了。圣人不给钱咱们给啊!遂坐下分了分,此处归你此处归我,分完了摩拳擦掌的预备去拉拢众将。

    柳湘莲这边也没闲着。老圣人一走,圣人除了兵权之外最想要的就是钱了,故此他恐要着急替人抄家。几个人坐在一块儿商议了半日,猜圣人必然要从有钱的人家抄起。极有钱且抄了没半分不妥的,首推独凭老圣人一人护着的江南甄家了。柳湘莲遂收拾行装点起手下的好汉往金陵而去。龚三亦贾环等人又商议了会子,给司徒磐也补了一支箭书。倒不是为了告诉他此事,乃是为了让他费神去猜寄书的是谁、有何目的。横竖王爷们唱戏、反贼们看热闹,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

    不过半个多月的功夫,宫中传来消息,老圣人快不成了,诸王并皇子皆进宫服侍。三日后太上皇驾崩,朝野一片哀号。

    自打知道老圣人快不成了,贾环便请贾母装病。贾母虽不明所以,因得了元春嘱咐遇事听贾环的,便依了他的话,假意请了三四回太医,又闭门谢客。这会子太上皇发丧,满朝文武大臣并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便拿生病做由头在家养着,不必去受那个折腾。贾赦南下没带着邢夫人,邢夫人并王尤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后又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离都来往得十来日的功夫。一朝的权贵又得同去那里,停灵数日琳琳种种,少说要一个月的光景。

    他们走了不过数日,刘霭云忽然乘一辆马车青衣小帽到了太平镖局门口。贾四以为他来办事,忙请他到里头喝茶。

    刘霭云道:“上皇驾鹤西归,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民间半年不得婚嫁戏酒。我本是唱戏的,暂没事可做了,来你们这儿吃两日闲饭可使得?”

    贾四笑道:“刘大家这几年票友会都出京了,岂能看得上我们这么点子粗茶淡饭。”

    刘霭云道:“实不相瞒,这几日心下不踏实,在你们镖局安全些。”

    贾四听了忙替他安置客房,刘霭云便在此处暂住下。

    因林海苏铮皆送灵去了,贾环日日往镖局跑,听说此事心头一跳,道:“琮儿曾说刘大家第六感极强,不会出什么事儿吧?”遂想了想,先借贾母之病将贾宝玉从书院喊回来。

    王子腾离京后,薛家自然不便在王家住着,便搬回了他们在京中的宅子。贾家二房虽与薛家翻了脸,贾环与薛蟠却是交好的;因这几年皆由薛宝钗管着家中产业,与贾环往来不少。贾环遂又往薛家走了一遭,劝薛家暂且往荣国府或是太平镖局去住一时,万一出了什么乱子好照应。

    宝钗是个极聪明的,平素又得了薛蟠许多叮嘱,遂劝薛姨妈道:“环儿并非听风就是雨之人,且在京中交游甚广。我恐怕他是得了什么信儿。咱们娘儿三个皆是女流,蝌儿又年轻,家中又富裕。不若就听他的吧。”

    薛姨妈迟疑道:“只是我哪里有那个脸面再去荣国府?昨日你又说那个戏子住到他们家镖局去了。”

    宝钗忙说:“刘大家与哥哥合伙做生意,帮了咱们家许多忙的,妈妈别是误会了什么。”

    薛姨妈拧着眉毛道:“你哥哥让他迷成什么了,死活不肯成亲,我哪里误会了?”

    宝钗道:“这些年我冷眼看着,哥哥并不曾给他银钱,他帮哥哥处置些的生意上的事儿也只拿了一份当掌柜的银钱罢了。依我看,这位刘大家只怕是想借哥哥搭上海货这条线,来日他好离了戏子这个身份。他若无心,哥哥纵有意又能如何?再有,我瞧哥哥对他的心思这一两年的已淡了许多。至于成亲,只怕他是忙的没功夫、顾不上。”

    薛姨妈听她说的分明,便有几分信了。乃叹道:“真是这样就好了。只盼你哥哥早些娶个正经的媳妇儿,好接手你那些事儿。不然你怎么抽身嫁人呢。你都已经十九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好。”

    宝钗淡然一笑,岔开话去。

    次日宝钗使人回话给贾环,她们一家子愿意暂避去太平镖局。贾环不禁好笑。与薛家而言,在荣国府总比在镖局住着舒服些,他们却宁可来镖局。可见薛姨妈是何等爱面子。

    一时又想起了苏铮的小孙女苏澄,也费了半日的口舌方哄了她大小姐答应暂避荣国府,便在姑娘们的院子里住着。贾母喜欢年轻的女孩儿,听闻是苏家的千金愈发高兴,时常请她过去说话儿。

    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京中平安无事,贾环便以为是自己想多了。

    忽有一日,街面上快马奔突,有叛军围了孝慈县,圣人并满朝文武诰命皆被困住了!一时京中大震。原来天津总兵曹大通反了,发围住了皇陵。贾环急了,贾政并他两位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