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

第163章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163章

小说: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琮笑道:“不难得,多半是寻常的石灰石、粘土等物。还有些旁的矿石。回头白将军派个得用的人过来,小侄倾囊相授!”

    白令恩大惊大喜:“当真?”

    贾琮道:“许多生意皆须靠着香港呢。有了水泥,扩建香港的时候就容易许多,省去了许多打磨石料的功夫,又极齐整结实。看着是白给你们家一件要紧的东西,得利的是大伙儿。我早说过,大家发财才是真的发财。”又看着霍晟,“你要么?”

    霍晟站起来拱手:“多谢!”

    白令恩闻言怔了片刻,也站起来向他深施一礼:“琮三爷好胸襟!”

    贾琮摆手道:“哪里敢当!不过是看得实在些罢了。”

    白令恩叹道:“纵是六十岁的人也未必能看得如此实在,琮三爷这般年岁……果然是个有来历的。”

    王子腾眼中闪过了一丝不赞成,只是贾琮话都说出去了,他也不便拦着。

    一时外头有人来回到,午饭预备好了,众人一同去用饭,散了席面各自回到房中歇息。贾琮正回他自己院子去,半道上让白令恩赶上了:“琮三爷!且等等!”

    贾琮忙回头:“白将军!”

    白令恩一把拽他到旁边,面上有几分尴尬,强笑道:“琮三爷,末将冒昧,有件事想同三爷商议。”

    贾琮以为是水泥的事,也笑道:“将军别这么客气,您是长辈,直言便是。”

    白令恩有些不好意思,道:“额……因为这两年贵府的船时常来香港……这个……”

    贾琮听不明白,眨了眨眼:“那个……将军能说直接些么?”

    白令恩想了片刻,干脆说:“我们郡主瞧上吴攸小将军了。”

    “哈?”贾琮跳了起来,“哇哇不会吧!他俩好上了?太好玩了哈哈哈……”

    白令恩忙摆手:“不是不是……吴小将军还不知道呢。末将便是想烦劳三爷,可否将这桩亲事定了。”

    贾琮愣了愣,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定他俩的婚事?!”

    白令恩点点头。

    “我又不是吴攸的爹!”

    白令恩微笑道:“你却是他的主公。他的婚事,三爷自然能定的。”

    贾琮连连摆手:“不能!他的婚事他自己做主,我是他兄弟和上司,凭什么做他的主?没有上司管属下婚事这种理儿。郡主看上他了去追不就是了?给他绣荷包做鞋底、望着他笑,追的到算本事、追不到也无憾啊。”

    白令恩眉头一皱:“胡说!郡主何等身份,岂能如村姑民女一般!”

    贾琮翻了个白眼子:“郡主又怎么了?此处天高皇帝远,正好没有约束,青春少艾不泡个帅哥多无趣。规矩什么的最讨厌了。”见白令恩还是一脸的不赞成,叹道,“算了,咱们有代沟。横竖吴攸的婚事他自己做主。漫说我不会替他定,纵是他爹替他定下他不喜欢的女子,我也必有法子搅黄了。这种一辈子的事儿都不能自己说了算,活着多憋屈。”

    白令恩闻言细细打量了他一番,长叹一声:“三爷实在与寻常人不同。”乃拱手而去。

    霍白二人次日便走了。他两个前脚刚走,贾赦与王子腾后脚便都有几分不舒服,只在屋里呆着极少出来、屋中还不让人进去。贾琏王熙凤皆有几分担心,说请大夫来瞧瞧,他两个皆不许。两口子多劝了几句,俩老头不约而同大发雷霆,死活咬定自己无碍,只需歇会子便好了,将他二人各自赶了出去。贾琏颇为犯愁,来找贾琮商议。

    贾琮闻言哈哈大笑:“二哥哥放心!他俩没事,身子骨儿好着呢。”

    贾琏道:“我岳父还罢了,在岭南都已三年了。我恐怕老爷有个水土不服。大过年的,总得平安无恙才是。”

    贾琮笑道:“都说了让你放心么!咱们老子那个大老粗哪有那么容易水土不服,林姐姐都没水土不服。二哥哥,我教你一个巧宗儿。”遂趴在贾琏耳边咬了半日的耳朵。

    贾琏奇道:“这是做什么?”

    贾琮挤挤眼:“横竖哥哥照做便是了,管保能哄他两个开心不说,还再也不会藏在屋里不出来了。若想知道根由,请去问四姐姐。”

    贾琏满心疑惑的走了。

    过了几日,水泥干了,贾琮领着他老子哥哥嫂子姐姐并王子腾等人围观了一回水泥哑铃,众人皆十分惊叹。

    一时午饭毕,有个贾赦屋里的小子捧了一个红漆盘子过来。贾琮瞄了一眼,不禁掩面无语。贾琏与王熙凤对视片刻,有些好笑。

    贾赦乃抱过贾萌来指着那盘中之物问:“萌儿,告诉祖父,这个是什么?”

    贾萌大声道:“装酒酒的大海碗!”

    贾赦喜上眉梢:“好好!我孙子真有眼力介儿!”一壁说一壁得意洋洋看着王子腾。

    王子腾哼道:“分明不是当日的模样,你弄了这些日子也不过如此。”说着还瞧了贾琮一眼,正看见贾琮悄悄向贾萌竖起大拇指,又重重哼了一声。

    只见王子腾的一个随身下人也捧了一物过来,拿红绢盖着,搁在案子上。王子腾过去将贾萌夺了过来抱在怀里,一手亲掀开红绢,柔声问道:“萌儿乖,告诉外祖父,这个是什么?”

    贾萌扭头看了他爹娘一眼,王熙凤使劲儿眨眼睛。贾萌大声说:“马马!萌儿骑着来岭南的马马在睡觉觉!”

    王子腾哈哈大笑着将他举过头顶:“还是我大外孙子有眼力介儿!”

    惜春实在忍不得,掩口笑了起来。她一笑,旁人也忍不住了,一屋子晚辈齐声大笑。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至腊月二十七那日,杨衡吴攸的船才到广州港靠岸。他们已换了两艘大船,船上有挂在王子腾名下的直属水军二百余人,在广州还有营地。

    吴攸过来与众兄弟相见,大伙儿险些认不得了。比从前在梨香院的时候换了一个人似的,又黑又壮,举手抬足间杀气十足,众人笑道:“有官威了!”再看杨衡,原先那股子江湖气市井气已找不着了,面目也硬朗许多。杨安这小崽子蹿高了一大截,皮肤黝黑,眼神锐利,显见是见过血的。这会子半大不大,绷着小脸儿装大人,怎么逗他也不肯撒娇。众人遂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说起这三年海上之事。

    他们起初的船与船上几十个人皆是水溶送的。那会子杨衡吴攸不熟海情,老老实实跟着手下学。吴攸是识字念书的,上船头一日便说明,“跟着荣国府琮三爷的人不许有睁眼瞎,都得认字。”

    偏杨衡愣了愣,道:“我也不认得字!”

    吴攸道:“你也一道学,安儿也是。”

    杨衡喜道:“安儿也学?船上能请来先生么?”

    吴攸指着自己的鼻子道:“你当我是来做什么的?教书是我分内之事好么?”

    杨衡忙拱手喊他“吴先生!”

    吴攸摆手道:“也不必喊先生,又不是单单教书的。”

    船上的老水兵皆是贫寒出身,认字之事从未想过,个个惊喜。吴攸的许多手段还不及使出来,单“认字”这一条便将众人收服了。

    后他们缴了一条西洋货船,将原来那船还给水溶。地方大了,便可以新招些人来。水手们但凡有兄弟并年长些的儿子都喊来了——因为这船上兵饷多,还教认字!消息一传出去,许多好水手都想跳到这船上来。吴杨二人除去不能挖霍晟水溶的墙角,旁人的便不介意了,只管捡好的收。吴攸又依着在贾琮所授那套法子,一面练兵、一面教学。故此,虽然三年才累积了两百来人,却是个个精良。

    贾琮趁人不备悄然将吴攸拎到一旁问道:“喂喂,你认识那个郡主么?义忠亲王的孙女儿。”

    吴攸一愣:“白将军养的那个?不认识啊。你不是不想跟她结亲么?”

    贾琮哼道:“你细细想想,当真不认识?”

    吴攸奇道:“我上哪儿认识人家去?八竿子打不着。”

    贾琮撇撇嘴:“好吧,我没有问题了。”吴攸莫名无状。

    吴攸杨衡来广州的第二日,贾琮将梨香院的众兄弟并他的父亲姐姐请到了一起,二十多个人乌压压的挤了一屋子。几位姑娘从前虽养在深闺,自盘龙山那会子便顾不得什么避讳了,倒也颇为自在。

    贾琮张望了一圈儿,开口道:“年后咱们要去台湾府,比起广州来贫瘠许多,百废待兴,办事的就是在场的各位了。山河辽阔、英雄辈出,咱们最多还是一颗种子,旁人都已经长成大树。故此人家是先进的咱们是后进的,若想成大事何其难也。我先说一件事。咱们这里最缺的便是人才。不论什么人才,只要是人才就必须用。我的几位姐姐都是人才,兴建台湾府须得用她们之力。来日兴许还能发现旁的女子也是人才的,也是一样的用。谁用世俗那套扯淡的理由来想把有本事的女子踢出去,我就把他踢出去。”

    吴攸先笑道:“我家小溪也是女子。想把女子踢出去,先强过她们去。”

    贾琮道:“非也。没有什么强不强的,只有合适不合适。未必最强的便是最合适的。”

    幺儿点头:“说的是,又不是打仗。”

    众人的神情皆无异议,贾赦一副懒得管的样子,唯有贾琏眼中闪过一丝不赞成来。横竖贾琏本事寻常,贾琮不理他,道:“首要的几个人。管营造的、管作坊的、管钱的、管安排人手、管法度的。”

    吴小溪含笑脆声道:“工部、户部、吏部、刑部。”

    贾琮也笑:“工部要分成两处。眼下这会子营造与作坊皆是最要紧的,一个人忙不过来。营造的事就交给林姐姐如何?”

    林黛玉本是这群人的启蒙先生,谁会说不呢?众人纷纷点头。

    贾琏忙说:“营造之事给她一个姑娘家如何使得?”

    贾琮笑道:“偏咱们在场这么二十多个人唯有她一个是懂得营造的。”

    幺儿也说:“林姑娘钻研营造许多年了。虽比不得营造大家,总是个行家。”

    眼见贾琏还要说话,贾琮抢先道:“只有一事,我想提醒林姐姐。”

    林黛玉早知道有自己的活儿,起先只当会是在屋中算账、或是与他为幕僚,只不曾想到让她做营造罢了,心中正有几分慌乱呢,闻言忙问:“何事?”

    贾琮叹道:“林姐姐心细,又钻研了那么许久的机关,你自己家里还给弄成那般大气和精致合二为一。那是尚书府,自然要雅致有学问些。偏咱们这会子要建的是一个省。这个省眼下颇为贫瘠,什么都没有。未来的若干年天下大乱,咱们为了自保,须得将它建立成繁荣富强的铜墙铁壁。故此,什么精巧、好看,皆不如实用。眼下咱们没有时间去雕梁画栋、只需简单扎实就好。我希望姐姐能尽快完成几个要紧的项目,不然后事难续,大伙儿都先帮着你。”

    林黛玉肃然,不自觉的正坐了,问道:“什么要紧的项目?”

    贾琮道:“水泥作坊、道路、海港、书院、省府。”

    黛玉一怔。

    “排在头位的便是水泥作坊。因为水泥极为好用,得之可以事半功倍。道路不通、联络不便。既然是个大海岛,海港才最要紧的。”他乃摊开一张台湾地图,指着后世的高雄港道,“此处属于凤山县,为一处极好的天然港口。”乃又指着台中,“这里叫做南屯,也是好港,并土地肥沃,可以大兴农事。”再指基隆,“此处有有山形似鸡笼,因得名基隆。台湾府最佳的港口便是这三处,只是眼下都还什么都没有。”

    贾琏目瞪口呆:“你是怎么知道的?”

    贾琮笑道:“难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平白的向朝廷要台湾府不成?”

    贾琏问道:“倘或朝廷命我去琼州呢?”

    贾琮道:“琼州的地图我也有,只是没有详查罢了。既然王叔父在两广,圣人必不会派二哥哥去琼州的。他本性多疑,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想多些。你若在琼州,容易与王叔父一道欺瞒与他。”

    贾赦出言道:“琏儿别问那么许多事,你若想知道回头再问不迟。这会子凑一屋子人呢。”

    贾琏方不言语了。

    贾琮向贾赦嘻嘻一笑,接着指台南处说:“此处便是赤嵌楼,二哥哥的知府衙门就才此处。然另有一处也极适合做省府。”他指着台北道,“此处为诸罗县的大佳腊,来日可为一方大城。林姐姐除了前头那些以外,这个大佳腊也是极为要紧的。”

    林黛玉顿时有些蒙:“……这……这么许多事件件都要紧,我竟不知从哪里下手的好。”

    贾琮笑道:“并不急在一朝一夕,日子长着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惜春道:“姐姐若不嫌弃,我帮着你!”

    贾琮击掌道:“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