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期以后建国你就去报考军事学校,要想当兵就得要当一个有文化的士兵,不能去当一个没有知识的士兵,我这样说你可以理解吗?”
建国点点头对父亲说道:“我明白。放假以后我就到工厂去劳动。”
李振华又对卫国说道:“你也一样,放假以后到工厂去劳动,年后你就去报考大学,我的意思是你最好报考天津或者是上海的学校,就不要在北京了。”
“另外你们最好把名字也改一下,不要叫现在的名字了,你们以后要以一个普通的学生出现,不要让人知道你们是生于帝皇之家的人,这对于你们以后是有好处的。”
小哥俩都同意了爸爸的意思,几个人又在一起说了一会儿,建国和卫国都能理解爸爸的心意,他们也不愿意以后老是生长在父亲的阴影下,这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
很快就快过春节了,建国和卫国两人都是以优秀的成绩,从高中毕业了,他们俩和王欣说了一下,王欣一听也是很高兴的,觉得孩子长大了,知道下去了解一下民情了,于是就把他们安排到一家工厂去,二人就到一家的机械厂去上班去了,雅琪有些不放心,但是她一看到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都很高兴,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晚上回来,他们一进门就跑到了爸爸的书房里,和李振华详细地说着工厂里的情况,他们还真是看到了许多和他们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工厂里工作,而且他们还知道他们的工作是很累的,他们哥俩要是在那里干,恐怕也不能顶下来的。
第二天一早,小哥俩早早地就起床了,李振华正在进行锻炼,他们向爸爸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门,司机班的班长小刘一看他们要出门,急忙追了上去问他们道:“你们俩人要去干什么去呀?我送你们去吧。”
“不用了,谢谢刘班长,我们是要到厂里去上班的。”
小刘急忙说道:“我还是去一趟吧,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的。”
“不用了,要是让人家看到就不好了。”
小哥俩急忙跑走了,他们是乘坐公共汽车去上班的,很快他们就到了厂里,建国被分在了木工车间,车间主任主任带到他了一位老师傅的跟前对他说道:“这一位是黄师傅,他的技术可是相当好的,你就和他学习吧,让他带一下你。”
建国答应一声站到了黄师傅的跟前,他看到黄师傅的茶缸里水没有了,他就去替他打了一杯过来,放在了黄师傅的面前,然后对黄师傅说道:“师傅,我现在干什么?”
老黄一看这小伙子很有眼力劲的,非常喜欢他很他就对他说道:“走,我先和你去领你的东西去吧。”来到了保管员那里,黄师傅给他领了一套工作服,和几件木工的工具,穿好了工作服,黄师傅就和他在一起把工具给组装起来,那斧子的手柄装好就行了,而锯子则是要自己去找一根木头,放在了当中作撑,上下的手柄先得放好了,固定锯条,然后是在它的对趁面,用绳子把它拉紧。
这种活建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更不要说自己亲手去作了,他只好是看着师傅自己把它干完了,这还不算完呢,这样的锯子根本就不能用,还要掰料,这个掰料可是个技术活,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先用锯子在一块木头上锯出一条缝,然后把锯条反着放进去,也就是锯齿向上。
然后用一块铁板,上面有一个缝,这个缝隙的宽度也就是锯条的厚度,然后用它把锯齿掰向一侧,每隔一个齿向右,再隔一个齿向左,这样一来锯出的木头上的缝隙就要比锯条宽了,要不然你的锯子根本就拉不动的。黄师傅给建国掰了几个作样子,然后就是让他自己掰,这一下建国可就上了愁了。
不一会儿他就掰断了好几个齿,合格的却是没有多少,可是他的汗也下来了,这时候他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了,自己还真不是干这个的材料,旁边的一个小同事过来了,他没有说什么,他让建国起来一下,他坐在了那里,然后开始干了起来,只见他的手向右一用力一个锯齿就成了,再向左一用力,又一个锯齿成了,时间不长他就把这点活给干完了。
完了以后他用手拍拍建国的肩膀,对他笑了一下,对他说道:“这没什么,慢慢地就会了,我已经干了两年了。”说完他就就去干自己的活去了。
呆呆地站在了那里,他现在才知道爸爸为什么会让他到厂里来劳动,自己以后无论是干什么,都要打好自己的基础,从那以后建国每年的放假时间,他都会到工厂里面去参加劳动,在那里他学会了很多的东西。
卫国却是被分到了铸造车间里去了,一进入车间里,巨大的鼓风机轰鸣着在给那炼铁炉在加温,一边的砂堆旁边一些女工,和一些比较年轻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制造砂型。
卫国很快就到了那些女工和年轻人的一边,和他们学习作砂型,今天的活很容易,原形是一块弧形的铁板,宽度六十毫米,长二百毫米,上面有两个孔,正面有八条齿,后面是光面,把这个铁板做成砂型,然后浇铸,一位女师傅负责教会建国。
那个女工师傅先是把砂子放进了一个木框架中,压平,她再把铁板放在当中的位置上,压实了,再从上面再放上一个木框,这时候要把注入铁水的口和通气口留出来,她用沾了水的毛刷在铁板上刷一下,然后就开始向里面填砂子了,最后在用力把砂子压实,把上面的木框拿下来,把当中的铁板取出来,再把上面的木框放回去,这样一个模型就出来了。
这时候正在轰鸣着的整风机停止了,炼铁炉的温度已经达到了要求,一架天车从头上开过去了,天车的下面吊着一只铁水包,天车上的一位女师傅放下了铁水包,她把已经倒满了铁水的另外一只铁水包吊了起来,那边有更大的一个铸铁件在等候着铁水呢,那个女师傅对卫国说道:“那是一根管子。”(。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52章 农业问题()
第852章 农业问题
很快地电机转动起来,带动着模型也转了起来,铁水包吊过来了,一个工人打开了它的出铁水口,红色的铁水流进了模型中去了,主要的工作是浇铸那些管子,剩余的铁水就要浇铸那些小型的铁板了。
卫国正在呆呆地看着,一个女工把他拉开了,原来一个健壮的工人师傅把一只盛满了铁水的坩埚端过来了,几个人一起忙着,把那一个个的小模型浇入了铁水,完成了这一小型的浇铸工作。
整个的这一个假期,小哥俩就这样的在工厂里上班,和那些工人们在一起同吃同劳动,在工厂里他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转眼间就到了学校开学的时间了,两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建国以李建的名字,去了保定的军事学校,而建国却是以李卫的名字考入了天津大学物理系。
他们倒是经常地写信回来 向自己的父母报告他们的演习情况,在李卫去天津大学的问题上,雅琪虽然有些想不通但是她看到李建在保定也不近,她才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一定是李振华的意思,她也就不说什么了。就连送孩子们走她们也都没有去外地,只是把他们了北京站,等他们上了火车票她们就回来了。
中华帝国在工业方面的发展是很快的,也已经开始向工业化国家在转变,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不能不好好地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农业问题解决好,这是李振华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进行过农业改革的国家不少,像是俄罗斯原来是一个农奴制度的国家,在沙皇时期,他们曾经有过改革的措施,但是没有成功。结果是更加的乱了起来,让农民引起更大的反感,结果是让沙皇下了台。
再有就是日本。他们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的国家。他们已经从世界军事强国的位置上下来了,各种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农业人口下降很快,到了战后,政府已经没有多少粮食来供养自己的人民了。
农业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不会不管的,但是究竟如何去发展他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这个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今天仍然备受各国政府关注。即便是发达的工业国家,也不敢轻易放弃种地的营生。像日本,汽车、电器行销世界,满可以用换回的日元,到国际市场购粮买菜。可日本的农民,水稻还是年年栽,果蔬照样季季种,而且同城里人相比,日子过得也不算差。农业本是弱质产业,在一个工业大国之所以能够立足。除了政府的关照外,日本农协组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政府当初组建农协,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二战后,日本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作为战败国,饱尝了失道寡助的滋味,内外交困,苦不堪言。当时,就连首都东京,库存粮食也仅够支撑一个半月,居民的粮食定量,每人一天只有一小碗米。
要想解决吃饭问题,得靠增加粮食产量;而要增产,全仰仗种田人出力。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大搞农地改革,规定私人占有土地不得超过1公顷,对地主手里多出的土地,国家强行收买,再出让给无地农民。这样一来,81%的贫雇农成了自耕农。农民分田分地,自然喜出望外,可乍碰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反觉得睡觉也不踏实了。
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日本政府于1947年出台《农业协同合作法》,从上到下,层层建立农协组织,为农民撑腰说话,壮胆打气。土地分下去,粮食便多起来,可粮多了收不上来也不行,农协又成了政府的催收员,一头动员农民交粮食,一头看住粮贩不准私收乱卖,这活一干就是20多年。
60年代末,日本粮食连年丰收,政府已无力照单全收,随着经济持续走高,日元不断升值,买粮反比种粮更划算。农业逐渐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日本政府审时度势,于1970年制定了《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流转,推广专业化经营。农协的角色开始发生转换,一头连起农民:一头接起市场,由原来的“二级政府”,变成了农民的“大管家”。
日本的农协组织,自上而下,分为3个层次,处于最基层的是市町村农协,习惯上叫单位农协。都道府县建立的是地方农协,称作“县联‘;农协的全国性组织,按照业务不同,各立门户。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是单位农协,在日本农村,它的触角无处不在,无论是插秧割稻卖粮,还是农民生老病死,单位农协一揽子全包。零碎事虽多,但从大的方面说,农协的业务大体有4项:生产指导、组织流通、信用服务和开展互助共济。
日本耕地少,土地瘠薄细碎,大农场的经营方式推不开,靠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农业生产本没有多少优势可言。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放开,农业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日本政府认为,实行专业化集约经营,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可是这主意虽好,可落实起来却很难。要推广农业专业化经营,就必须把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对此,政府有心无力,做不好也做不了;而与农民打交道,正是农协的老本行。于是,日本政府把大量的涉农业务,委托给农协经办,农协也当仁不让,不负厚望,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他们围绕着专业化,农协开展了全方位的生产指导。大到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小到农户选种育苗、打药追肥,农协都一手操办,为此费尽心思。农协设有“营农指导机构”,聘用营农指导员,走村串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民制定增收计划,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手把手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53章 农业问题(二)()
第853章 农业问题(二)
在日本,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如育苗基地、孵化厂、冷藏库、饲料厂,都由农协张罗,以保本价为农民提供服务。有的新产品、新技术,农民一时接受不了,农协甚至实行免费试用。近些年来,日本农村青壮劳力不断涌向城市,在地里干活的,除了老人便是妇女,对重体力活,他们常常吃不消。对此,农协又伸出援手,把这些活接了过来。这一交一接,无形中便实行了集约经营,优良品种、先进的耕作方式、新型农机具,便通过农协接手的业务,间接传到了农民手里。
人们不愿种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前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同时风险也大。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