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少帅 >

第25章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25章

小说: 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胁糠质亲罱衅傅亩碌奈娜耍懿豢赡芟裨茨茄鼍挛被峋湍敲醇父鋈税桑≡偎盗耍行┦拢永锎哪切┐罄洗帜睦锎淼美础6揖挛被岬墓ぷ髁吭龃罅瞬簧伲共皇蔷友盗返氖虑椋侨傺г旱恼猩ぷ骷负跽剂舜蟀氲娜肆ψ试矗吮Vぞ挛被岬木陶嗽被ゲ桓缮妫档途禄芡庑沟姆缦眨币参颂岣呷肆ψ试吹睦寐剩跃挛被嵋擦硗饫┙艘桓霰雀=ㄊ≌笤憾妓亢敛徊畹脑鹤樱魑旃氐恪�

    在建造这所军事大院的时候,冯庸就明确划分好了办公地点,因为武官和文职人员职责不同,所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文职人员使用,一部分划归委员会下辖的武官使用。至于那些军官,主力部队还在训练中,三个师的军事主官暂时还没安排,需要等三个月训练期过了再编组;而那三个守备师已经下放到各个市驻扎了,由于武器装备的不够,所以原来二十八师、独立团加上缴获的各式步枪勉强把他们装备起来了,边驻扎边练着。所以也就冯庸一个人呆在军事委员会,而且他也不常在,蛮忙的,一会视察军工厂,一会视察各军官学院。

    新建的军委会大院分南北院,南院是文政部门办公的地方,北院后面会成为师级以上军官的办公地点。虽然现在军委会的职能划分不明确,不过冯庸不打算把军委会分文武两个部门,毕竟是军事机构,部门间还是参杂着好点。

    章太炎在福州可算是跑遍了,先在督军府被冯德麟赶来跟他儿子商量,可谁想冯庸不按套路出牌,竟然不在军事委员会办公,倒是让他在军事委员会等了半天,结果有人告诉他,冯庸去南郊外视察部队训练了,好不容易才在副官的带领下见到了他。

    冯庸这一天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上午在南郊军营视察部队训练,下午还要去特殊作战学院兼职教员,虽然他不是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但来自后世的他看过不少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在见识上比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高了多少,有了他的指点,福建的特种兵也能少走很多弯路。不过他还真没想到章太炎这个身为中华革命军政府大元帅秘书长的孙大炮手下主力人物会来拉拢福建,不过基本礼仪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从百忙之中挤出了一点时间接见他。

    “太炎先生!久仰大名!来请坐!兵营里略显简陋,希望你不会嫌弃。”在章太炎走进来后,冯庸刚刚将新兵训练工作促进会议开完,众将也才刚解散,可以说,时间选的刚刚好!边上副官也机灵,立马闪人就留下他们两。

第四十五章 莫名地震慑() 
章太炎没有急着坐下来,反而略带忌惮的说道:“少帅真是日理万机呀!找你还真挺难,走遍半个福州城。”这句话倒不是抱怨,半是恭维半是调侃吧!他还没有那个胆子光明正大的抱怨冯庸,就在刚刚进来的时候,他经过了大半个南郊军营,军营很大也很新,可以看得出建立时间不会很长,那些个红砖白瓦、三层楼高的建筑显得那样美观,但重点是其中好多训练设施都是他在国内看不见的,他虽然不带兵,但是不代表不知兵,那些训练设施比他曾经看过的日本军队的训练设施还要先进,这倒是实话,那些设施都是德国教官要求的,虽然日本陆军学习的是德国陆军,但毕竟是好些年前的德国陆军,所以训练方法和设施比不上德国很正常。

    还有更让他吃惊的是,训练场上爆炸声、子弹声不断,他也好奇的问旁边的副官,但是副官一脸理所当然的回道这是训练,当他经过一处匍匐前进训练场地时,清清楚楚的看见场地前,几名士兵抱着一挺麦德森轻机枪,这种机枪他也曾见到过,据说是卖300大洋一挺,那几个士兵用机枪对着士兵扫射,那明晃晃的子弹壳告诉他,射出去的都是真的子弹,是能够杀人的子弹,看趴着匍匐前进的士兵一个个淡定的眼色,直觉告诉他这些士兵已经习以为常了,还有进攻队形训练场上那一枚枚看管士兵手里握着的明显是手榴弹,要知道这种武器经过日俄战争引进国内,虽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由于手榴弹装备量和消耗量大,加上消耗掉火药和铁都不少,所以国内基本没有人装备得起大量的,但是看那主持训练的士兵边上还放着两箱,时不时扔一个,说明冯庸并不缺这东西,这说明他应该是有自己的兵工厂、批量生产子弹、手榴弹甚至更多,这不禁让他打了个寒颤,要知道就是占据两广的陆荣廷也没有这么阔气,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手榴弹都是弱化版,能爆炸,但是没有多大杀伤力,所以成本不怎么高,就这两个月的训练就消耗了数十万手榴弹,基本上每个新兵都亲自扔过这种能爆炸的弱化手榴弹十个,接受的投弹训练更是不计时。

    跟着副官在南郊军营漫步的章太炎,越看越心惊,那些接受训练的士兵看起来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而且每一个都面对子弹扫射、手榴弹爆炸都面不改色,而且还在观看一处队列训练的时候发现,那些士兵没有一个私自动弹的,可谓是令行禁止,就凭这点,别说中华民国革命军政府麾下的‘护法军’了,就连北洋军队都很少有这种素质,加上射击训练场,随便看一个士兵,十发子弹都能打出80几环,这是什么命中率?

    就连那些久经沙场的士兵也不过如此吧!他没想到这些士兵的射击能力是用数千万子弹喂出来的,可以说,那些军阀部队的士兵一辈子打出的子弹都没有他们这两个月打得多,也亏得他从德国进口了7。92mm通用子弹生产线十条,又在购买的德国中型机械厂自己装配了12条,还另外成立了一个子弹、手榴弹生产工厂,月产子弹三千万发、手榴弹三十万枚,当然木柄手榴弹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武器,只要原料充足,开足马力一个月能够生产五十万枚,这种木柄的成本低,投掷距离远,好处比较多,所以冯庸就采用了这种的。

    光从射击能力、精气神来说,这些传说还在训练的新兵和他见过的日本兵也不相上下,这就让章太炎很恐慌了,不是自己贬低自己,现在的民国军队还真就比不上日本军队,有两个满编的日本师团,他都敢在南方横着走,现在看来这个南郊军营至少有上万士兵,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福建派出一个师杀入广东,恐怕现在的‘护法军’就要被一锅端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军营在训人员包括教官足足两万四千人,南北东三个郊外军营各有两万四千,也就是冯庸打算组建的三个整编师,而西郊则是用来轮训守备部队以及武装警察部队,当然这个武装警察部队是福建独创,每隔县一个200人的中队,每个市一个1000人的直属大队,整个福建差不多有两万五千名武装警察,充当城市维稳机动部队,而警备师各个团则是驻守在边界上,毕竟这个乱世,狗咬狗的时代,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条或者几条恶狗来咬你。

    这种军事力量的存在,如果不能打倒,那就只能交好,这也算是乱世生存的法门,章太炎心中深深的想到:绝对不能交恶福建,尤其是这个交战时候,一旦把福建推到北洋那边,对中华民国革命军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惨剧,更何况,虽然这处他看得见的军营只有上万名新兵,可按照他们的招兵情况推测,冯德麟父子最少也该训练了三万新兵,毕竟这点兵实在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加上二十七师那两万多老兵,这五万兵,别说陆荣廷了,就是再加上唐继尧都不一定能拿得下他们,所以只能交好,如果把他们也拉入‘护法军’,那就能大大增加胜算。

    “什么日理万机呀!我不过是瞎操心而已!”冯庸自嘲的说道:“我们福建比不上你们的中华民国革命军政府人才济济,所以很多事都要自己来。”

    这话虽然带着一丝讥讽的味道,不过大部分还是实话,毕竟福建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虽然组建起来了,但是福建政府有些事还是要冯庸拍板才能决定的,至于军事委员会,就冯德麟和冯庸两父子领导,平时冯德麟也不管,就都交给冯庸了。再说了,哪个年轻的领导人不是多疑的,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就是能力再出众,你也会对自己那帮老狐狸多少不放心的,为了保证权力的绝对集中,也只能自己亲历亲为。

第四十六章 忌惮如狼() 
他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这天也蛮闷热的,而后长吁了一口气,又笑着问道:“太炎先生这么大老远的过来,不单单是慰问我吧!”

    章太炎这才坐了下来,冯庸看着虽然年轻,但是气场比起孙中山来也不遑多让,这就是一个掌握一省之地实权的军阀同一个嘴炮党的比较了。缓缓说道:“中华民国革命军政府派我来,一来是慰问一下冯督军;二来,自是想请冯督军前往广州共商大事,希望福建能够应天下有志之士的呼声,站出来一起维护共和!”

    果然够冠冕堂皇,真不愧是孙大炮的得力部下,学到了他那种正义凛然的无耻说教,说白了也就是瞎忽悠,不过冯庸可不是那些傻子,被他两三句话就能把自己卖掉,呵呵!玩这招还嫩了点。当即回道:“本来太炎先生这种共和志士相邀,福建自当答应,可是你也知道,我冯家经过连番血战才把反动军阀李厚基打跑,入主福建不过三个月,根基未稳,所以岂敢妄动,更何况边上恶狼环伺,我福建子弟兵不过两万,自保尚不足,哪有余力出省。”他也觉得好笑,明明自己家东北土匪出身,而且接受的是北洋政府的任命,这群护法义士却好像忽视了,反倒邀请自己,倒像是冯家原本就是革命志士一样。

    “少帅过谦了,这东南谁不知道冯家在福建振兴实业,福建百姓无不拥戴,早已根深蒂固,更何况谁不知道冯督军的二十八师乃是天下少有的劲旅,若得冯家相助,那我护法大事岂不是如虎添翼,孙中山大元帅数次都曾在我等面前夸赞福建建设的好,正打算邀请冯督军做中华民国的建设大臣呢!”章太炎好像没听到冯庸话里的拒绝之意,反倒夸赞冯家在福建做得事,把冯家父子夸得像万家生佛的大善人一样,听得冯庸都不好意思了。

    冯庸心里不禁笑骂:老狐狸,给我灌迷魂汤呢!于是说道:“太炎公过誉了,我冯家不过是为了弥补千疮百孔的福建,你是不知道呀!我们刚来的时候,看着福州遍地乞丐的惨象,那叫一个伤心呐!多好的百姓呐,原本安详的生活就这样被李厚基这个军阀四处征战打破了,万恶的军阀呀!如果不是兴起战争,那这些福建的百姓又岂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你说呢?”

    这番话听得章太炎面色有点黑,心里骂道:小狐狸,话里话外都是些挤兑我们的意思,哪里是说李厚基呀!明明是在说我们为了自己利益妄自兴起战火,打破了百姓的平静生活,于是只得无奈地回道:“少帅此话不错,可若没有冯德麟督军果断率军击败反动军阀李厚基,或许福建百姓还是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中,所以为了全国大众的民主生活,我革命军政府不畏北洋势力的强大,毅然决然的走上反抗独裁军阀、争取民主的道路,我想这种豪情与冯家入主福建的举动不谋而合,想必少帅心中也是赞同的,所以大元帅特地派我前来与冯家共谋民主大事。”

    不得不说,这混迹官场的人就是不一样,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恐怕偷换概念这种事没少做,本来是被指责的不利之势,一下子就被他扳回来了,俨然上升到为国为民的高度,还把福建也抬到这个高度,这番话让冯庸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着实厉害!

    “更为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这次有了孙中山先生这位革命导师,又有陆荣廷、唐继尧二位民主爱国人士的协助,若得福建助力,必然能够马到成功。”章太炎振奋的说道,他的双眼闪烁着熠熠光辉,整个人都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这让冯庸不明白了,就孙大炮那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庸人怎么就有这么大的渲染力,从清末开始,哪次他领导的起义能够成功,还有手下的黄兴,也是个纸上谈兵之辈,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失败,还有那个有名的黄花岗起义也失败了,没有战略眼光,更没有相匹配的战术指挥能力!

    你说人家也是革命导师,他也是革命导师,俄国的列宁不一样能上阵呀!而且发动起义都是恰到好处,而他呢?光会说不会做,一次次牺牲爱国人士的生命、浪费民主华侨金钱,可偏偏自己也没事,就连那个所谓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也是个抄袭出来的四不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