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鞘λ屠匆恍褂芯褪潜ξ侍猓岬角楸ㄉ纤等毡救苏蛩阍霰ざ庑┤兆酉吕础N颐鞘Φ纳送霾⒉凰阈。羰侨毡救嗽霰蚁M玖钅芏嗯梢恍┰础�
“这个没有问题。”听了吴志毅的条件之后,冯国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除了冲锋枪比较麻烦。其他的我都会给你送过来,包括你要的轻机枪,但是有一点我要先说好了,你一定要守住丹东,若是让日本人给夺走了………总统那边可是谁都没办法替你说话…”
“是!”
几个小时后,冯国璋离开了这个硝烟弥漫的指挥部,前往其他方向视察——————对国社政府而言,丹东固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点,但是其他方向也一样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已经渡过鸭绿江的部队…
而吴志毅则是返回了丹东,继续执行他的部属…
冯国璋到是没有对他撒谎,他所需要的东西很快就被送到。首先就是轻重机枪,冯国璋特意通过铁路把沈阳军区库存的一千多挺轻重机枪连同弹药送了过来,跟着一起过来的还有三百多支冲锋枪,以及相应数量的迫击炮等…
另外原本驻守在其他位置上的几个步兵师,也各自抽调出了一个团的兵力,调到了丹东供吴志毅指挥,这几个团的兵力相加在一块,大概有一万多人。
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直接调一个步兵师过来,主要是担心吴志毅指挥不了。
吴志毅和他的这个师在丹东驻扎了许多年,自然是这里最适合的人选,毕竟丹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都很清楚。问题是吴志毅他们的这个师仅仅只是一个丙种师,是国防军战斗序列当中最低端的一个——————认真的讲,如果不是丹东的对面是日本人,恐怕就连这一个师都不会留,最多也就留一个团而已,毕竟寻常的一座城市是不需要一个步兵师驻守的。
然后问题来了…
若是调来的是乙种或是甲种部队,虽说吴志毅和他们一样,全部都是少将军衔,但是三流部队指挥主力,这怎么想似乎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到不如把事情弄的简单一些,只让一些团一级的部队过来算了。
这样虽然来的是主力部队,但是军衔却要比吴志毅低上一级,指挥起来自然也就方便了许多——————国防军内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命令,所以到也不必担心会有人阳奉阴违,如果真的有人敢这么做,军事法庭自然会等着他们…
不过就在援军抵达丹东没多久,日军的援军也跟着抵达了。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援军已经抵达,还带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如轻重机枪等。凭着早些时候吴志毅在城中构筑的一条条防线,日军虽然多次发起进攻,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非但如此,反而付出了许多伤亡出来…
在丹东市内,凭着仅存的一些建筑和许多废墟,国防军构筑出了非常坚固的工事。再加上刚刚增援到的千多挺轻重机枪,日军几乎是碰了个头破血流,即便是在他们最擅长的白刃战上,收获的战果也不是很多。
国防军虽然在刺杀技术上不如日军,但是体能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一系列的新装备,如【泵动式霰弹枪】和【冲锋枪】等,那些端着刺刀的日军士兵有些时候甚至还没有冲到国防军官兵的身前,就已经被上述武器给解决掉了,气的日军军官大骂对面的中国人都是懦夫,没有勇气不敢和他们拼刺刀——————不过有冲锋枪和霰弹枪的话,这年月有几个人会傻到和人去拼刺刀?就像后世一样,随着自动武器的普及,即便还有那么一些自动步枪能够带着刺刀,也不过是顺带而已,且都是匕首,基本上就是在危急关头用用,平时会拿这个拼刺刀的还真是很少…
不过即便是这样,国防军的伤亡始终不少,平均下来每天伤亡不下千人。尽管没办法和欧洲西线的战事相比,但考虑到战场仅仅只是丹东这么一个城市,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了,自然,与之相比,作为进攻方的日军伤亡明显要更大一些,几乎是国防军的一倍半到两倍,弄得日本人也是心中滴血…
在经历过山东战役之后,日本陆军的脑子似乎要比历史同期清醒许多,对装备的作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轻视,同时也比较在意伤亡比。这点从日军如今的装备就可以看得出来,手榴弹已经淘汰掉了原来的马尾手雷,换成了国防军所用的木柄手雷。同时陆军内部也开始大量装备机枪,尽管数量上肯定没法和国防军比,但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历史上的中**队装备太差,战斗力也一样很差,日本陆军那种在欧洲只能算是‘渣’一样的装备,在远东地区可说是有着非常充分的优越感。既然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换装的动力…
但是现在却不同,日本所面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现如今的山县有朋乃至前段时间刚刚病逝的桂太郎等人也清楚,片面的推崇武士道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换装已经成为必然。
如今的日本陆军装备或许没有国防军好,可是却已经要比历史上强出许多。严绍这次会借题发挥,也有要借此机会把日本经济拖垮的想法在里面…
第六百七十一章 条约签订()
法国巴黎,尽管这个时候寒冬已经过去,巴黎的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温暖的季节与寒冬没有任何区别,尤其是同盟国的代表团成员们…
大概就在不久之前,在经过了连续数个月的争执和讨论之后,关于如何处置同盟国的【凡尔赛条约】终于敲定,并正式公诸于众。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而随着条约的公布,整个世界也为之一片哗然。
尤其是同盟国和中美等国,还有一系列的中立国更是如此。
在中立国尤其是同盟国看来这一条约无疑是极为苛刻的,因为如果按照条约来执行的话,曾经拥有漫长历史的奥匈帝国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不复存在,这两个领土面积庞大的帝国将会被彻底肢解成无数个部分,就连德国本身也将受到极大的削弱——————无论是领土亦或者是其他方面。
可以想象,同盟国对这么一个条约一定不会满意,其实何止是同盟国,就连协约国内部也一样如此。
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至于中国?作为后来才参战的国家,中国在这次的和会上纯粹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理由也很简单,除了在东欧的欧亚交界线上外,中国几乎没有丝毫利益可言,自然也就不是很关心。事实上如果不是德国代表团的团长。外长布鲁克多夫亲自上门的话,严绍甚至根本不会在和会上发言——————反正他只要自己的好处能够到手就够了,别人的事情他还真不怎么在乎。
排除掉中国之后,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在了解了条约的内容之后,德国人深感屈辱,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德国政府甚至拒绝接受这项条约。
而协约国方面呢。对于这项条约也不是很满意。法国认为自己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克莱蒙梭在随后的大选中下台。从整体而言英国对条约比较满意,德国东部边界得到了一定的安全,如波兰的独立和但泽自由市的成立。在某种程度上英国甚至认为条约对德国过分苛刻,这可能导致德国的不满并成为未来的不稳定因素。美国则认为条约是欧洲的麻烦所在,而且对德国过于苛刻,随后美国国会甚至投票决定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并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再加上目前还在东欧闹着的苏俄。这种种的一切都令如今的欧洲虽不是寒冬,却更甚于寒冬…
当然,让欧洲变得如同寒冬一般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些而已。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
在会客厅内,严绍和德国外长布鲁克多夫正面对面的坐着。
“很抱歉,部长先生…”看着布鲁克多夫,严绍有些歉意的道。
“请不要这么说…”尽管气色看上去很差,但是在面对严绍的时候,布鲁克多夫还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表情上带有一丝笑容。“总统先生在过去几个月为我国所做的一切努力,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虽说这次和会上提出来的条件的确是苛刻异常,但无论如何也是怪不到总统先生身上的…”
这正是严绍想要的,毕竟他弄了那么些的东西,甚至在和会上当堂替德国政府讲话,所为的不就是德国人的好感吗…
自然,这些是肯定不能直接表露出来的,所以严绍也只能是轻轻一叹。
而在看向严绍的时候,尽管表情上显得有些沮丧,但布鲁克多夫的眼中依旧流露出一丝感激来。
尽管布鲁克多夫他们是废了很多功夫才能进的和会现场,可是严绍为德国所做的努力,他却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得知。尤其是在布鲁克多夫他们进入会场之后,严绍更是多次在会场上替德国据理力争,认为【凡尔赛条约】内的条件过于苛刻,应该重新提出一些较为温和的条件…
只可惜,在这次的和会上,主张着复仇的意见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以法国为首的势力。尽管严绍‘据理力争’,再加上威尔逊在一旁的帮助也没能扭转这种局势。
不过即便是这样,严绍的努力还是给德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让德国代表团全体上下对严绍有了很深的好感——————只是或许布鲁克多夫并不清楚,严绍在和会上的表现完全是作秀而已,压根就没有进行过什么坚持。
所图的,也不过是德国人的好感罢了。
在别人看来,或许在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已经算是废掉了,完全不会在有什么利用价值。可是在严绍看来,德国的那些科学家还有工程师,却都是无价的瑰宝,若是能把他们弄到中国来,那么他在和会上的表演也就算是没有白费了…
“对了,关于和会上拿出来的这个条约…”抿了抿嘴,严绍明知故问的道。“不知道贵国打算如何处理?”
“这个我也不清楚…”这么说着,布鲁克多夫的脸上透露着一丝对未来的迷茫。“现在只能看看国内是如何回应的了…”说到这里,布鲁克多夫又忍不住苦笑了起来。“想必现在国内已经闹成一团了吧…”
的确是闹成一团,毕竟德国人再怎么想,也没有想到自己等来的居然会是这么一份苛刻的条约。
不过这些与布鲁克多夫恐怕是没多少关系了,毕竟即便国内闹的再怎么热闹。也不是他这个外长能够决定的。现在的他也仅仅只能是留在巴黎,然后等待着国内的最终决定。
若是德国决定接受协约国的条件,那么他所要做的就是在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如果国内选择拒绝,那更简单。他要做的就是直接返回国内。仅此而已…
不过说到底,他心里还是希望国内能够接受这个条件。并不是因为他被协约国给收买了。而是因为他很清楚现如今的德国已经没有了继续打下去的能力。
在同盟国和协约国停战之后,尽管双方的战争已经停止,可是协约国对德国的封锁却并没有停止。如今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经济已经彻底崩溃,德国的经济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与其打到筋疲力尽了才认输。到不如早早认输,这样至少能给德国留下一点火种…
同时,他们多少也能有一些重新崛起的希望——————尽管这点希望并不是很大…
————————————————————
或许是布鲁克多夫自己也不是该如何面对其他人,所以最终他在严绍那里滞留了很久,而后才乘坐汽车回到了如今代表团所居住的地方。
与此同时,看着布鲁克多夫离去的车子,严绍也叹了口气。
搁在几年前。又有谁能想象得到当年意气风发的德意志帝国,如今却会沦落到这么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