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1142章

全官途1-第1142章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从今天开始,我会记住你的话,会时刻关注东江市网站,通过这个网站随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事,及时向你反馈群众的最新动态。

    李向东说:“删帖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当然,如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排除采取这种行动。但是,我们更要从网民的言论中正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症结,思考解决的办法。”

    文仔意识到,李向东把他引上另一条道,你从言论中看到了什么?在这些反对的言论里隐藏着什么东西?你应该如何处理?当领导的秘书,有时候会助长你的傲气,让你分不清自己有多少斤两,但有时候,也能让你学会领导如何寻找处理问题的思路。

    他笑嘻嘻地说:“现在,我的脑子是一片空白。”

    李向东说:“我给你十分钟的时间。”

    文仔见赖是赖不掉了,就又凑近电脑前看那些帖子,希望能有一闪而过的灵感。毕竟,文仔的思维是不能与李向东相比的,他还没有形成某种相对成型的思考定式,遇到问题,还不知应该怎么想往哪想?

    李向东提示他,这些人为什么会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代表的是哪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是东江市的主流吗?先把这些想清楚,我想,你应该就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了。

    真要弄清楚这些,更重要的是,你对网民的熟悉程度,你对东江市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说,这些工夫并不在对某一件事本身,还反映了你平时所积累的东西。E

正文 第1846章 主流与非主流

    文仔知道,自己就是说得很不靠谱,也是要说的,就像测验和考试一样,不管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你也要坐下来答卷。wWw.keNweN.coM

    他说,这是你到东江市后干的第一件事,所以引起了民众高度关注。可以说,这件事,让一些人失望了,他们认为你有点主次颠倒,不是关心企业的发展,而是更关心打工仔,不是关心东江市的经济发展,而是关心与经济发展没多大关系的东西。

    他说,他们怀疑你能不能胜任东江市委书记?能不能把准一个经济发达富裕地区的发展方向?甚至担心,你任期期间,东江市的经济会倒退,换言之,他们希望让更懂得经济,能够推动东江市向前发展的人担任市委书记。

    他说,不排除这些人别有用心,想通过这件事否定你,从而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我怀疑,这会不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开始,某一种势力正在蠢蠢欲动?但是,我还不能判断,这股势力来自哪一方面?

    李向东笑了起来,连连摇头,说:“你真有点草木皆兵。我看你这两年跟我跟得有点心惊胆颤了,好像周围都是一些想要算计我的人。”

    他说,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可怕。

    这是李向东到东江市的感觉,他认为,这种感觉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的的确确没有意识会有任何对手。

    他说,你对东江市网不熟悉,不了解那些发帖和跟帖的人。其实,那些发主帖的人都是这个网的活跃分子,他们总时不时会对某件事,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如果,有什么政治阴谋?首先,那些人就要收买这些活跃分子。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

    他说,这里发映的应该是真正的民意,准确地说,是一部分人的民意。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从他们平时的言论中可以判断,他们是东江市人。我不敢说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东江市人,却是长期在东江市工作和生活的东江市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并不代表那些从外地来东江市的打工仔。

    李向东说,如果,从这一点考虑,那些人还可能有看不起打工仔的思想,认为打工仔流动性大,今天在东江市,明天可能就离开了,他们属东江市的非主流群体,市政府那么重视关心他们应不应该?市政府那么重视和关心他们值不值得?当然,帖子里没有说得那么白,但能让人有这种感觉。

    李向东说,他们代表的群体虽然只是东江市的一部分,相对打工仔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是我们习惯性说的,东江市人,是东江市的主流群体,中坚力量。

    李向东说,目前,我们要做的事是,改变他们这种观念,要让他们知道,东江市是一个特殊地区,有今天的发展,除了东江市人的努力,更有无数打工仔的努力,在东江市,每一个为东江市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在东江市,不应该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他问文仔:“我们应该怎么办?”

    文仔深思了一会儿,笑了笑,说:“第一,利用宣传媒体宣传外来打工仔对东江市做出的贡献,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东江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打工仔。第二,树立一批打工仔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让大家更了解他们为东江市发展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精神。第三,组织一些专访,进行东江市人与外来打工仔的对照,反映两者之间的工作与生活差距,让大家更加认识到,两者之间谁更需要重视和关心。”

    李向东笑了笑,说:“这次可以给你打八十分!”

    文仔却没有笑。他要自己不要表现得太没层次,不要让李向东感觉到,一个口头表扬就能让他迷失方向找不到东南西北。他想,其实,解决的办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确地发现问题,就像医生诊病一样,只有把病诊断出来,才能开处方对症下药。

    李向东突然地笑了起来。

    文仔觉得他笑得很没来由,迷惑地看着他。

    李向东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笑吗?”

    文仔摇摇头。

    李向东说:“我又想起小郝记者了。”

    文仔脸红了红。

    李向东说:“我需要一篇宣传打工仔的大文章,反映他们在东江市做出的贡献,反映他们在东江市的处境,反映东江市政府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他们?如果,让小郝记者写这篇文章,一定能写出高度和深度。”

    他想起小郝记者写的那篇关于跳楼事件的文章,想她熟识打工仔的心态比一般的记者要深得多。

    文仔说:“我打电话给她,让她马上写。”

    李向东却摇头,说:“东江市就没人了?要青山市的记者来完成这个任务?”

    文仔忙改口,说:“是不是通知常委宣传部长、东江日报社长来一下?”

    李向东看了一下时间,他还有半个小时要去参加一个会,便说,时间太急了,下午吧!通知他们下午上班到我办公室来。他又补充了一句,通知冯玉如也过来!

    东江市大张旗鼓宣传打工仔的声势先是从网站的辩论开始。

    由常委宣传部长、冯玉如、东江日报社长参加的会议结束后,常委宣传部长就采用了行动,当天组织了一个三人组,专门就政府是否应该重视关心打工仔的问题,在网上挑起了一场大辩论,三人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反驳那些执反对意见的观点,渐渐地,在冯玉如的组织下,香港老板企业的打工仔也融入了这场大辩论,于是,完全改变了执反对意见的“一边倒”状况。

    三天后,东江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文章,更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打工仔一边,列举了东江市外来人口的数量,并把外来打工者称为“建设东江市的重力军”。电视台也登出了一则“评选十佳新东江市人”的活动公告,要求各企业各团体,甚至个人推荐近年来,为东江市做出卓越贡献的“新东江市人”,更是把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提上了*。

    一个星期后,常委宣传部长又以电视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个群众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在东江市这样一个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仔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待遇?政府部门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

    杨晓丽看了直播对冯玉如说:“这是给我们造势,鸣锣开道!”E

正文 第1847章 动摇军心

    他们是在香港老板给进驻队安排的办公室里收看电视直播的。那是第一生活区空置的一个小平房。原来是早年放置变电器的地方,空置后一直没拆,冯玉如找办公地点,为了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就选中了这里。

    小平房只有二十平米的面积,摆了十多张办公桌,很拥挤,不管职务高低,就是冯玉如也和所有人坐在一起办公。

    冯玉如说,我们的工作的主要对像是打工仔,如果,呆在办公室里,打工仔有事也不会找我们。办公室对我们来说,只是放文件资料的地方,只是喘口气休息一会儿的地方。

    冯玉如说,我们要多走出去和打工仔交朋友,只能成了朋友,他们才会跟我们说心里话,我们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十多个人分三个组,第一组主要负责生活区内维护秩序安全保卫,以及消防教育,由公安部门负责,第二组主要负责医疗卫生,包括心理咨询,由卫生部门负责。第三组主要负责文化艺术教育,包括培养艺术兴趣,文化知识教育等。由教育文化部门负责。第一、第二组长都由有关局的副局长担任,因此,第三组长杨晓丽比那两位组长的职务高,因此,冯玉如向大家宣布,如果他不在,便杨书记主持进驻队全面工作。这就是说,他冯玉如进驻队的队长,杨晓丽便是副队长。

    这天,大家围在电视前看完直播,便聚在一起谈各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第一组说,他们开展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有一定的形式,目前必须在一些适当的位置设制一些墙报橱窗向打工仔们进行宣传。第二组也说,医疗卫生常识也需要也进行广泛宣传,没有宣传的阵地不行。

    杨晓丽说,他们还想搞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我爱自己,更爱企业”,通过组织初赛、复赛、决赛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打工仔参与进来,不断强化和加深打工仔爱自己爱企业的意识。她说,以后,还会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打工仔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等,既丰富他们的生活,又寓教于乐,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冯玉如听了各组汇报说,很好。说你们各组不但要有分工,也要互相合作,比如,搞演讲、搞卡拉OK是第三组的专长,但也可以把其他组的内容融进来,比如以消防为主题,以生理健康为主题等等。这样,也体现出我们进驻队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很快大家就谈到了经费问题,搞墙报橱窗,搞演讲卡拉OK比赛不能没有经费,砌墙报栏橱窗张贴宣传图片文章没有钱不行,演讲PK、卡拉OKPK,没有奖金不行。有人还提出,我们办公总也该有点经费吧?不能每天都喝白开水吧?真要有打工仔上门来,我会也应该端杯茶给人家喝啊!

    这些钱当然不能由企业负担,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不给企业增加任何负担。大家便说,我们应该争取市财政支持,应该有一定的拨款。

    冯玉如点头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考虑归考虑,但他刚上位,事还没做,怎么也不好先开口向市里提出经费的问题。他说,钱很重要,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实际,我们进驻队的工作还没开展起来,就向市里伸手要钱,别人会有什么看?他说,其实,你们也看到了,这宣传声势为什么搞得这么大?就是因为有一部分人怀疑我们这么做有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我们工作还没开展起来,就打报告向市里要经费,那些反对的声音就更理直气壮了。他说,我提议,大家还是先把事做成,取得初步成效,再向市里提出我们的困难。

    冯玉如说:“各组组长都是有关单位的领导,你们回去向一把手争取一下,争取他的支持,帮助解决目前我们急需的经费。”

    他说,我想,应该也不会很多。

    他说,开始为什么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挑选一位领导参加呢?除了加强各组的力量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相信,一把手是会支持你们的工作的。如果,哪个一把手不同意的话,再由我出面跟他谈。

    有人说,你直接跟一把手谈更好!

    有人说,抽我们出来,一把手就很有意见了,现在还要我们回去讨经费,我们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杨晓丽说:“大家说的都很实际,每个人在原单位都负责一大摊工作,现在把工作都留给其他同志负责,增加了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如果,再回去讨经费,就算一把手支持,也的确不好开这个口。”

    她说,既然市里这么重视这项工作,书记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