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些回忆-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上面这谁啊?有味道。
大卫杜夫这些年都没用了。商业香水也用的很少。咱没啥品味,一直拣某人剩下的,架不住某人有到处丢香水瓶子的癖好,所以经常是,厕所里,内裤包里,胸罩盒里,擦屁股纸里,翻翻就能找到半瓶。够喷一阵了。摄政街角有家香水店,p开头那家(不做广告了),是伦敦老牌子,2百多年历史,它可以帮你调你自己的香氛。价格也蛮公道的。大概70镑到250镑之间的价格,香氛大概给5…10ml,配成香水也可以配成30或50ml的。很特别,绝对不撞香。
撞香,对我这种鼻子灵得像狗的人来说,简直比撞衫还不能接受。总觉得,对女人而已,所谓闻香识人,一股幽香以为来的是A,结果一个笑脸过去,原来是B。带笑脸的马上变2B。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千万别!
蕉总近年来已经够娇纵的了,就别再鼓励她一统江湖了好吧?人家带着大规模杀伤性小纵队已经彻底祸搅了英瑞法德美,拜托,让她还是乖乖地征战欧美,留中华一片清静吧。帝都池浅王八多,您可千万别来。不是怕王八咬了您,而是怕您上来就把帝都给颠覆了,那我可真对不起故乡人民。哈哈哈哈。
最近单位事儿多,几乎没来,来不及翻以前的看了,就前页说,祝福全收。谢了!
爱情片,嘿嘿,一定写,我保证。啥时候?母鸡母鸡,我母鸡。这叫“千年不还,万年不赖”。这种道行,咱可是跟蕉总学来的。哈哈哈哈。
ls你等我出现?好吧,那就出现一下吧。哈哈哈哈。
…
上一页谁问来着,twitter有,围脖也有,推不成的时候,那就得织围脖。蕉总的命令是一定要遵守滴,推织是要交替进行滴,指示是要即时下发滴,行动是要时刻向组织汇报滴。和网聊比,隐私是个屁!谁要因为上个网就嚷嚷什么保护隐私,谁就是胆小如狗,简称小狗,对吧蕉总?
只许州官织围脖,不许百姓写网文。叔可忍,沈不可忍!你不忍,我忍!得,为了和平,向我开炮吧。
只是围脖不给力,动不动就在我手机上要死要活的。今天丫整整一天自绝于人民,这可不怪我。
好了,开始拆手机,修,大修!都别拦我!
ps:这绝对不是发牢骚!!
哇,我太给力了吧!
SF!
…
… 你你你,你们都给我远远的去
…
表抢!抢我不来了,我跟你讲…
…
我现在可是说话不算话极了。都别跟我提什么原则,我就是一混不吝。
爱情片儿呀,嘿,我写,会写。啥时候?今明年吧。
看吧,这多不靠谱。但是,咱得是与时俱进紧跟蕉总步伐,对不?
“蕉总,最近有点闲,能让我空余时间上网写网文玩儿吗?”
“嗯,你让我考虑一下。另外,你要是真的闲,教你一个好玩的,twitter!我早用你的邮箱follow我啦,嗯,是因为我需要多些followers这样才好看。喏,这是你的密码”
傻眼……
n个月刷刷滴过去了,过去了,过去了……
“蕉总,我的twiiter推来推去就那几个人,写网文的事儿,您考虑好了吗?”
“嗯,你先评论我这段。哦,那件事哦,我想快了。”
时间如梭滴灰过去了,灰过去了,灰过去了……
“我说蕉总,你能天天抱手着机tweeeeeeettttt,为啥我不能上网写yy文啊?”
“……”1个白眼儿,我认出那是一个大白眼儿!
“你上次说你快考虑好了,到底什么时候,你今天给我说个限!”(某小白被白怒了)
“明后年吧。”(一边飞快地回答,一边接着推)
…… ……
是不是再老实再单纯的人,一旦上了推特围脖,就立马被染缸染变的神经粗脸皮厚了啊???
伦敦攻略?我是有写私人旅游手册,但是版权也是蕉总所有的。是我用3。99镑卖给她终身版权了。我只有著作权和啥狗屁冠名权=。+!!!
至于为什么卖了3。99镑,是因为当时我手里握有一枚很有纪念价值的1便士硬币,而蕉总手里握有烂大街的两枚2镑硬币。所以,蕉总以3。99买下我的旅游手册,并“合理地”命我找给她1p。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就是——我他妈的就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我真得修手机去了。我今晚上的主要任务就是修手机,救围脖!
蕉总推特推得比较早。当时twitter刚出来,蕉总单位业务需要,合伙人希望她能搞一个可以快速迅猛忽悠目标观众且代价最小化的媒介,于是蕉总不知从那儿听说有一新玩意儿叫twitter(是不是奥巴马效应?),听手下简介了30秒便小宇宙爆发迅猛地开了一个号。迷恋followers也就发生在那个时期(其实,我分析,她只为了向合伙人显摆她的宇宙号召力和超级赛亚摆平力)。之后不久,蕉总猛然发现,哇靠,这东西貌似还可以遥控指挥外加全球即时监控!于是就开了个小号,只加狐朋狗友和me。大号则就挥一挥衣袖,秉承着蕉总一贯不努力工作的习性,交由秘书帮推去了。当然,直到今天,蕉总的大号依然衣冠楚楚地伪装成一专业大神,时不时的忽悠观众,普渡苍生。只是,观众并不知道,那些忽悠背后早就换了不知道多少人了。这就是网络的虚伪。
不过,我严重自作多一下——我认为蕉总的小号其实是冲着我来的。因为那时候我刚开始外调,通讯几多不便。电话有声音没图像,skype网络时强时弱,彩信速度总跟不上,email众人皆知有点危险。只有twitter最geilivable。不问你从哪儿来,也不问你贵庚几许是男是女,火星人土星人地球人,人人平等,随手一个号,想怎么推就怎么推。比如:
“干嘛呢,电话也不接?”
“泡面呢。”
“泡妞呢?”(某人的思维逻辑是:有一个姑娘被我狡猾地昵称为‘面’……但是我想说的是:要是有人不叫你哈尼,斯薇提,而是管你叫‘面’,你会接着跟丫谈恋爱吗?你觉得‘面’在中文里可以做恋人昵称而不被抽耳光吗??纯属找茬儿!)
无奈地,推一下。
“o…rite,please go on。”
当然,也可以反监控。比如:
“起床了吗?”
“当然!已经在车里了!”(语气慌乱ing)
“推给我看。”
“……”
几秒钟后。推出一句:
“fine,我就是今天不想上班,怎样!!”
问者对此句的评论是:关我屁事。
我表示:围观群众没有感脚到鸭梨。
不过,这段儿说的可不是蕉总。至于说的是谁?大家尽情哈姆雷特1千个吧。反正,装上班这种事,对于尽职尽责的70s,是绝对干不出来的。但是,70s里可不包括蕉总。蕉总从来都不会装上班或是装下班。上班这件事,只对我这样的打工仔存在,在蕉总的字典里,只有上,没有班。而蕉总对于“上”的作风是:姐姐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很huang,很baoli!)所以,千万别说蕉总是什么女王,女强啥的。这对蕉总而言是赤果果地侮辱。简而言之,咱们蕉总是一自打30岁后就没固定单位和固定工作的有业游民。
不过,蕉总虽然没固定工作和单位,但是title却很多。蕉总也热衷于换title玩儿。比如,看到什么职业最近流行,看起来很牛,就捣嗤一番自己造一个出来过下瘾。这事儿如果不搁蕉总身上而是换个人,我可以负责的说——那就是个骗子!(唐山音)
不过,坦白说来,蕉总目前从事的所有工作还是有一个共性的,那就是——花钱。赚钱的事儿,留给手下去思考吧。所以,我觉得蕉总微博一直空白的职业这一栏应该填写:spender。
好了,tease完了,桑个拿去。至于为什么我最近这么蹬鼻子上脸敢开蕉总玩笑?嘿嘿,暂时保个秘!
SF!
东八区的都给我睡觉去
…要是被我看见有谁熬夜有谁旷课有谁不好好上班刷屏灌水等更新…
我一准儿不再来
另外,楼上的xx火星小孩,你怎么3点才睡??我这儿不是版聊的地方,我也不喜欢不好好念书晚上不睡觉的死小孩。跟我这儿热情是没意义的,我不是别人一热情我就借坡打滚上套就跟人熟的人。这个版上水楼多了去了,有些楼我去溜过,一打开清一色的社会loser们和未出社会的未来的loser们在上面披着大小不同的马甲,精分n角,几百页的版聊意淫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美好生活。我为什么说的这么刻薄呢?因为我的非商业浏览器附加功能很强大,不信你去问斑竹,她们最清楚。道这世上有很多的不公平,有人出生富贵,有人天生睿智,有人命带偏财走狗屎运,有人爸是李刚…… 但是,这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等你越长大就越清楚——实在太小了。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和蕉总,我每周,按照我的合同,应该工作40小时。但是,为了每年年底多20%的bonus,每两年升一级官儿,我其实每周(按蕉总统计),平均工作75…80小时。当然,如果我选择只按照合同做40小时,那么,比较好的下场是我持续混在某个岗位上n年不挪窝,若干年后被年轻的小一代逼的退一线搞admin,再窝n年,退休拿一半的养老金,过喝稀粥淡的抽筋儿的清闲生活;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根本熬不到退休,就会在每几年一次的真危机或是伪危机中被重组下岗,至于能不能再就业,一要看我的年纪,二要看我是不是老得快,如果再赶上年老色衰,那基本上只能吃救济了。而蕉总呢,蕉总现在每周平均工作(这还真不好统计,咱往多里算吧)20小时,但是蕉总的收入水平,是我的n倍,也是我老板的n倍。而蕉总在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蕉总也在以这种速度提供着就业机会和创造着社会价值。我经常嘴上嘲笑蕉总之流的工作态度不认真,但是,在心里我很清楚,按照我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终其一生,我是不能望其项背的。因为,她们是“被选中”的,而我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凡人。
当然,也会有人问,那你怎么不跟蕉总混呢?这是个老生常谈,就跟另外一些人也总会问我,为什么不跟你爹干呢?这属于另一个story,今天不讲,以后有空再拿来掰。
接上面的话,那么对于我这样的凡人,为了多创造些人生价值,唯一可以拿得出手跟上帝进行置换的就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我也是到了三十岁,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和我一样明白这句话的人有很多。而那些泡在虚拟网络的人,一定不明白这个道理。
蕉总也有类似看法。但是她对时间的理解稍微有些不同。她承认这世上只有少部分人是“被选中”的,但是,她觉得上帝也是公平的,因为,上帝给你每天24小时,给我24小时,她虽然是“被选中”的,但是她也一样只有24小时。
很久以前,她给我讲过一个她编出来的故事(讲的时候骗我说,这是某位有名望的神父说给她的,唬得我好几年来都一愣愣的。但是去年被我证实,其实是她自己编得。哎,大忽悠忽悠了小忽悠,一物降一物。)。故事的大意是说:每个人在来到这世上前,上帝都会给他们带上不同的礼物,有多有少,有好有坏。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盒子,这个小盒子我们是看不到的,只有上帝看得见。在小盒子里,存着上帝给我们的红包,一种上帝才看得到的货币,这些上帝币,世人管它叫——时间。上帝派发给每个人的上帝币虽然也有多有少,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差别也不是很大。我们出生,来到世上,就开始不知不觉的从小盒子里支取这些上帝币,等花完了,也就该回去见上帝了。我们看不到小盒子,也就无法得知到底自己剩下多少上帝币。唯一我们知道的就是,为了公平,上帝规定了每一个人花上帝币的速度必须一致。所以呢,每花出去一个上帝币,都要花的仔细,不要用它乱买东西,也不要挥霍了上帝的心意。
蕉总当初编这个天真的故事,是为了劝我应该把这种珍贵的钱花在刀刃上,别总买一种东西,要试试别的东西。当时我没理解蕉总苦心一片,只是听了这个故事隐约觉得很触动。几年过去了,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寓言,时不时拿出来思索一番,企图揣测上帝的含义。直到去年,蕉总见我想这个故事都想出新含义了——企图跟上帝借贷款(见上文:时间就是金钱),才一急之下,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说白了给我听,其实就是比喻:我总是工作,工作。这在蕉总眼里就好比一个人拼命挣钱,然后把所有挣来的钱都花在购买always上了,等死的时候就只剩下躺在一堆always里。(知道啥是always吗?知道的闭嘴,不知道的不许告诉她们!)
Anyway,不管怎样说,时间是金钱也好,是上帝币也好,总之是珍贵的。我希望你们明白。如果,你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