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那些远古的汉子 >

第28章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28章

小说: 那些远古的汉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整整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如此又过了3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这标志着秦国通过改革已经完成了国家战争资源的积累工作,已经从战略守势转入战略攻势,向东进发了。其时,魏国吃了败仗,齐国军队在马陵打败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射杀将军庞涓。商鞅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就劝说孝公:“秦和魏的关系,就象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兼并了秦国,就是秦国吞并了魏国。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建都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而独立据有崤山以东的地利。形势有利就向西进犯秦国,没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凭借大王圣明贤能,秦国才繁荣昌盛。而魏国往年被齐国打得大败,诸侯们都背叛了他,可以趁此良机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必然要向东撤退。一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就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统一天下的帝王伟业啊!”这一段话,基本上概括了秦国的战略思想。
在商鞅的精心策划下,秦军彻底击溃了魏国的军队,逼迫魏惠王割让河西地区奉献给秦国做为媾和的条件。为了躲避秦国的锋芒,魏国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至此,秦国终于再次把梦寐以求的河西之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完成了具备了进逼中原的前提条件,为未来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用了19年时间,秦国就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变成了一个超级强国之一,把一个没落的半野蛮族群,变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族群,一个侏儒,变成了一个巨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改革派最大的保护伞倒下,保守势力便卷土重来,商鞅以谋反罪名被五马分尸。这个故事也一再被儒家学者应用,告戒后世的政治家:祖宗之法不可变。
事实上包括保守势力在内,都非常清楚商鞅给秦国带来了什么,杀商鞅是泄私愤,但是商鞅的改革措施,却也被秦惠王一样不落地保留下来,并把改革持续走向深入,使得秦国不断强大。这不由让人想起了西汉年间的晁错,同样是推行对国家有利的主张,同样开罪权贵无数,同样是死得惨烈,但在死后国家同样推行着他们生前的政治主张。有时候政治人物的死,并不代表他推行的政治主张是错误的,或者是不为君王所接受的,这也是君王出于平衡政治势力的需要。商鞅的死,平息了国内保守派的喧嚣,稳定了秦国的局势,为持续深入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平稳和谐的大环境,所以说商鞅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由于明天约了朋友去郊外过周末,所以明天的更新就暂停了,到下周一再更新,大家见谅!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五十六话:2300年前的西装
    当我们回想起某个时代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代的流行服饰。比如五四运动的蓝布长衫配白围巾,文革时期的绿军装,70年代的蓝布工作服,80年代的喇叭裤、蛤蟆镜……不同的服装,总是能把我们带回到不同的时代记忆中去。这也是为什么今天那么多愤青疯狂叫嚣要恢复汉服,他们并不是觉得汉服穿着方便、舒服,不过想借助汉服这一符号回到中国最强盛的汉唐时期,找回属于那个逝去年代的心理优势而已。这实在是一种YY行为。
赵武灵王最后进入到我们的实现,也是因为衣服,因为他的“胡服骑射”。当然,在赵武灵王15岁登基那年,他也不知道自己后来会成为与伊夫&;#8226;圣洛朗或苛苛&;#8226;夏奈尔齐名的服装大师,我们也不知道。
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是个很强悍的国君,他在世的时候堪称一世英雄,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俨然成为了北方的新霸主。这其中吃亏最大的是魏惠王,赵肃侯连续发动攻势,沉重地打击魏国,使得魏国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让赵国的触角步步南逼。所以赵肃侯一死,魏惠王就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15岁的少年赵武灵王其时还只是一个孩子,本该是跟父母闹闹叛逆离家出走,或者偷偷给女孩子塞纸条的年龄,陡然要面对这样严峻的政治局面,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天才的政治人物总是年轻时候就迸发出光彩来的,就像小平同志后来说的:“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比你们现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样干?”赵武灵王宣布全国一级戒严,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他还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其缜密的计划让5国见识了赵国这位新君的能力,也打消了趁火打劫的念头。
赵武灵王在位时,中原局面极其复杂混乱,几个诸侯国经过连续不断地吞并周边小国,都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彼此争夺不休,谁要占不了上风,谁也不服谁。赵武灵王揣摩自己赵国的实力也不足以平定天下,就果断地退出了中原的争斗,把目标转向北方的胡地。
要再过600年,马镫才能被发明出来,所以当时在中原的战争中,集团化的骑兵作战还只存在于构想中,大量的还是采用战车加步兵的作战方式。就像我五一长假期间在新疆玩时遇到的哈萨克少年一样,游牧民族根本不需要马镫这东西,就可以在马背上翻飞自如。我曾经问过哈萨克少年,他们普遍在5、6岁左右就学会骑马了,而这已经是机械化大规模应用时的21世纪。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游牧民族的马背功夫可想而知。
在与北方胡地的战斗中,游牧民族身着窄袖短袍,脚登皮靴,腰系皮带,灵活多变的骑兵战术给赵武灵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赵国能拥有这样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那么距离统一天下的目标难道还会远吗?但汉人不是游牧民族,马上基因的缺失使得汉人在马镫没有的情况下,万难像游牧民族那样能做到人马一体的,所以赵武灵王的骑兵训练总是收不到太好的效果。但赵国有一个地缘优势,就是靠近胡地。赵武灵王开始大量起用胡地的贵族当官,比如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少数民族的肥义,在赵国内部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戎狄外族势力。借助这批人在自己民族的影响,大批的胡人开始效忠赵国的军队,胡汉的融合通婚开始成为可能,赵国,终于能建立起自己的骑兵部队。
然而军事上正确的未必政治上都正确。赵国的内政矛盾开始凸现,主要体现为华夏族大臣与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间的矛盾。两派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由于华夏族的大臣蔑视、排挤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赵武灵王仔细思量,觉得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中山等游牧民族国家接壤,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人文化在赵国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自己适应客观情况,大力提倡胡化是符合实际的。决心一下,赵武灵王就甩开膀子干了,开始撬动了那根能撬起地球的杠杆,那根杠杆就是“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简单说来就是赵国军队今后要改着胡服,练习骑射,并要大臣们在着装改革上率先垂范。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开始,由胡服骑射开始,必将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各项国家政策的随之改变,彻底改变赵国的面貌。清兵入关第一件事就是剃发蓄辫,而革命党人最热衷干的事就是剪人辫子,“留发不留头了,留头不留发”,这服饰外貌的改变不是是一个表象而已,真正麻烦的接下来的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变革。对于这一点,保守派的政治家们都看得很清楚,为了保住自己手里的权力,都拼了老命地抵制“胡服骑射”。其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就是公子成。
公子成不是普通人,是皇叔。他反对的道理也是那老一套,什么改穿胡服,违背了先圣的教诲,破坏了中原文化礼仪,有损民族尊严,表示难以接受啊等等。赵武灵王也是个有耐心的人儿,就登门去拜访叔叔,讲了一夜的道理,估计老不走,逼得老头不能睡觉。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我爷爷每晚8点必须准时上床睡觉,如果谁要是胆敢耽误他睡觉,老头非得抓狂不可。估计公子成当时也很抓狂,但是面对君王,也不好意思翻脸,于是就勉强答应下来。赵武灵王还不放心,第二天一大早就又来敲门,亲眼看着叔叔穿好胡服,然后两叔侄携着手一同上朝去。看着领头大哥都被搞定了,保守派的小弟们也没什么好说了,只好跟着赞成胡服骑射了。
内部障碍扫除了,赵武灵王于是正式颁布法令,赵国全境实行胡服骑射,以能任官,明确了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结果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赵武灵王主动打破华夏贵、戎狄卑传统观念的勇气在中原各国中是十分罕见的。
赵武灵王还把自己训练的精锐骑兵作为军官教导团,开始培训骑兵军官。原来的步兵和步兵将领要想转为骑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同时,赵武灵王还招募大量的胡人,充实到骑兵队伍中。由于赵武灵王控制了骑兵的军官,这支新组建的骑兵军不同于以往的骑兵雇佣军,被赵武灵王牢牢地控制着指挥权。赵武灵王借组建骑兵、选拔骑兵的机会,对赵国的步兵系统也进行了一次从上到下的大整顿,亲自选拔步兵将领。赵武灵王选拔军事将领严格遵循能力原则。这样,国民中许多有能力的人都得到了任用,而大批的赵国宗室贵族遭到了裁撤。赵武灵王通过对军队系统的调整、改建,更稳固地控制了赵国的军权。
骑兵其实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兵种,对将领和战士的选拔与训练都很严格。培养和装备一个骑兵的费用相当于十个步兵,而国家给骑兵的待遇则是贵族的水平。骑兵是当时的特种兵和军官团,是赵国的军事特权阶层。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将领主要是从骑兵中产生,至少要有在骑兵部队服役过的经历。由于骑兵的特高待遇和非常好的军官前途,赵国的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里能够出一个骑兵,最好是一个骑兵将领。于是,赵人养马蔚然成风。此后,赵武灵王出兵攻占了秦国的河套之地,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产良马之地,得到了良种马资源的赵国,开始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里极具实力的一雄了。
长期以来,面对少数民族,汉民族一直占据着人数上和文化上的优势。而要真正做到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必须像赵武灵王一样要给少数民族以政治上的倾斜,让他们能迅速融入到汉文化主导的主流社会里来。在整个过程里,或许汉民族会觉得受到些许委屈,不过从长远来看,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才是一个大的方向和目标。这也算是五一长假新疆游后的一点感悟吧。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五十七话:合纵VS连横
    继孙膑、庞涓之后,鬼谷子门下又有两位杰出弟子注定是要震惊中原各国的。苏秦和张仪两位翩翩少年横空出世,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他们的两位以军事发家的NB师兄不同,这两位一露脸就带着十足的文人色彩。尽管同属于鬼谷门下,但是他们是不同的专业,孙膑、庞涓差不多是属于体育系的,他们则是中文系,当然,那时候他们都不叫学士,都叫纵横家。有时候真的很佩服鬼谷子,能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