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

第329章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329章

小说: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保留至今。

九月十五日午后三时许,寺庙内外遍布军警,如临大敌,三时一刻,五辆外表极普通的西洋轻便马车在一小队骑警护卫下绝尘而至。

领头与殿后的马车上各跳下四名黑西服戴墨镜的保镖,车夫动作麻利地为中间三辆车放下踏梯,第二辆马车上走下一对年纪约在三四十岁、气度不凡的夫妇,紧接着第三辆马车走下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女子,最后那辆车上走下的则是一位戴着副巨大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四个大人一色的洋式黑衣,婴儿则裹在白色襁褓里——此刻正小猪般地安睡在母亲怀抱中。

胡须雪白的老住持安详地迎了上来,双手合十行礼道:“久违了,几位施主这边请。”

中年夫妇与眼镜男也双手合十道:“有劳方丈了。”

抱小孩的年轻女子不方便回礼,只微微屈了屈身。

穿堂过院,几人既无心在佛祖金身前停留,亦听不进众僧唱经的纶音,藏经馆与他们无关,东西二塔对他们毫无意义,脚步沉重,各有所思,完全无法与老和尚那云中漫步的超脱相提并论。

老住持在松柏肃然的一处院子里停住了脚步:“几位施主,就是这里了,请自便。”

只见院子靠琉璃顶寺墙的一侧,孤零零突起一座坟茔,绿草覆盖,左松右柏,周围环着一圈半人高的汉白玉石墙,正面树起一座一人高的石碑,上书:致德公文易之墓。

坟前却早有一人面碑而立,从坟前烧到半的香火来看,似然驻足良久。

听到老住持说话,那人回转身来,新来的几人慌忙依照参见皇帝的规例行礼——男子单膝下跪,女子屈身低头。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即便是集团内部的核心高层也必须依例行礼,事关国家体面,谁也马虎不得。

那早到的自然就是皇帝刘云,后到的几位,中年夫妇正是总理大臣张志高与文教大臣罗素兰,眼镜男正是外交大臣莫宁,抱小孩的年轻女子,本是文易家的女仆小叶,虽然没能在文易生前取得妻子的名分,却在生下文易的遗腹子后获封公爵夫人,她怀中的孩子文普难更是一生下来便得以承继公爵之位。

“过来上香吧。”刘云让出了墓前的位子。

张志高、罗素兰、莫宁三人依次从一旁的小僧手中取过香炷,插在碑前香炉中,又各自双手合十,跪倒在墓前,闭目祈福。

轮到小叶母子时,小叶自是泪如雨下,怀中的孩子大概被香火熏到,突然哇哇大哭起来。

“孩子……别哭,快来见过你爹……”

小叶哽咽道,有些踉跄地跪在了孩子父亲墓前,是的,孩子父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因为直到那个人死的时候,她的身份仍只是女仆,那时候不是已经很满足了吗?可是此时,那样的事实却成了悲哀的洪峰,冲垮了一切堤防,在年轻秀丽的脸上以眼泪的形式奔腾泛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不需要借口,不需要事后的补偿——不可能不联想到,其实就只是被玩弄的女仆与私生子的屈辱俗套故事加上了以死人谋得利益的恶心结局而已。

似乎是被这种悲哀传染,同样是女人的罗素兰禁不住泪眼朦胧,她尊敬老师,却无法不同情那个某种意义上丧失了尊严的可怜女人。

男人们却小心地交换着眼神,猜测或试探,同时小心地掩护自己的情绪,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有想要抒发的感情,以及借题发挥的小小企图。

一直让那个悲哀的女人无止境地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大概是出于同样的想法,刘云和张志高同时上前搀起了小叶母子。

“素兰,你先送公爵夫人回家吧。”

这种时候,也只有罗素兰能承担这种需要莫大温柔与耐性的麻烦任务。

赶走了女人——确切地说,送走了女人们,气氛总算变得适合进行男人间的对话。

“这个贤良寺,记得在我们那个时空历史上,曾是那位同光名臣李鸿章的绝命之地啊。”刘云突然感慨道。

张志高点点头:“记得哪本书上说,甲午之后住过来的,具体是在庙右的西跨院,老北京人有个说法:‘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他住在庙右,果然是倒了大楣的,死的那天还被俄国公使纠缠,反复威胁压迫,最后吐血身亡……”

“或许,在我们手里他死得还比较幸福。”莫宁不像在开玩笑。

“你们说,文易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他的百年之地?”刘云背着手,表情有些忧郁。

张志高和莫宁面面相觑,同时选择了摇头。

“他对李鸿章和李鸿章参与的那段历史,一定抱有特殊的感情吧。”

刘云举目望天,天灰黄,云不见,不时飞过雀鸟数只,秋风冷淡,阳光朦胧,寺墙顶的琉璃瓦也黯淡无光。

“文老师说过,人总是有极限的,李鸿章已经做到了他历史位置上所能做到的极限,拿今人标准来要求古人是不厚道也无意义的。”张志高惊讶自己居然能一字不漏地背下十五年前文易说过的话。

“是啊,极限,我们的极限又在哪里呢?再过一百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如何评价我们?这些问题,如果文易还在的话,他会怎么说?我又会如何跟他辩论?我们又将得到什么结论?你们知道文易对我的意义吗?知道吗?”刘云抓紧拳头,情绪激动——比起展开什么话题,现在他更需要纯粹地发泄感情。

“我们跟您是一样的感受。”莫宁说。

“我们失去了最值得依赖的老师。”张志高强调。

刘云神经质地点点头:“我知道,你们跟我一样,少了根无可替代支柱,有些地方摇摇欲坠,这样不好,我还知道你们有话要对我说,憋了很久的话,一定很不舒服,怎么样,坐下来喝杯茶?”

张莫二人虽然有些忐忑,也只剩下点头的份。

“寺内人多耳杂,不是谈话的地方,到宫里来吧。”

皇上金口一开,三人匆匆向寺庙布施现金绸缎之后便乘车西去,却不从广安门进皇城,随从十余辆马车汽车、上百骑警浩浩荡荡向南折了一大圈,从天安门前面绕过,直开到南海的新华门里。

新华门原为乾隆时期建造的宝月楼,上下二层,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卷棚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京师动乱,皇室更迭之后,于当年五月改楼为门,在门内修建影壁,并拆除门外清真寺,并置放新制的万斤大石狮一对。

“皇上有没有考虑过在那道影壁上题写‘为人民服务’?”张志高怀着恶搞的心理眼看那道影壁一晃而过。

在他们那个时空,由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应该还原封不动地呆在原地。

进门之后,车队沿东岸便道开至位于南海之北的丰泽园,在园内主体建筑颐年殿前停了下来。

丰泽园于康熙年间建造,本是养蚕之处,雍正年间皇帝在举行亲耕礼之前在此演礼。颐年殿在光绪登基之前本名敦叙殿,在另一个时空又被称为颐年堂,是那个时空国务院高层的会议场所——此时却仅仅是皇家园林的一座较大的殿堂而已。

皇帝却没有在此停留的意思,三人下车换轿,绕过颐年殿向西,进了湖边的一座别致小亭里。

“荷风蕙露亭,果然名如其景。”张志高望着亭额的牌匾感叹道。

张莫二人都是第一次进丰泽园,如果不是刘云做了皇帝,他们恐怕此生都没有机会一睹这座皇家禁苑的风采。

从荷风蕙露亭南望,一座长长的石桥连起了南海北岸与湖心的瀛台,只见岛上亭台殿宇纵横高下,红墙琉瓦掩隐于翠柳槐荫中,湖水随风荡碧,沿岸荷叶却已渐凋残,稍显美中不足。

“以后想来这看看风景喝喝茶什么的,随时都可以跟我说。”刘云微笑的很老大。

没有哪位同志会不相信刘云的承诺,他从不轻易承诺,但有诺必行,而且一切小恩小惠都能让他演绎得豪放自然。

“退休以后我天天跑这钓鱼行不行?”张志高得寸进尺。

刘云抚掌笑道:“欢迎,只怕那时候我就没空陪你了——忙着造阎王爷的反呢。”

“我们这些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怎么能跟特种兵比身体?我最近老是头晕贫血,看来也就是再干两三年的命了,所以才开始考虑退休钓鱼的事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莫宁嘴角微微一颤,随即又掩饰般地推了推眼镜——几乎是在用整个手掌来推。

“对了,那边就是瀛台吧,想来如果不是我们的出现,那位长乐候现在应该是被关在里面才对,过着日夜摆弄钟表、随时等候被慈僖那老妖婆精神凌辱的日子吧。”张志高手指瀛台,语气里颇多感慨。

“现在他也被我们关着。”莫宁冷笑道,“过着被美女虐待,美酒凌辱,外加被鸦片摇头丸残害的悲惨生活。到底哪一种生活对他来说比较不悲惨呢?”   

第一百五十章 天地(七、八)

稍顷,几名女官奉上茶点,只见一色的汉宫服饰,广袖柔和,衣裾洒脱,博带束纤腰,领衽衬藕肤,青衣镶紫边,裾下红罗飞,头上梳的却是唐风的双鬟髻,配了一式的雕花银钗,个个朱颜玉容,眉目流韵,看不尽的风流,足把两位大臣馋得直咽口水。

“这汉服的女官,还可以吧?”刘云略显歉意地打断了两位正常男性的意淫修行。

张志高吞下最后一口哈喇子,连连点头:“妙,真是妙。”

莫宁吃力地扳开几乎焊死在汉服美女身上的视线:“汉家天子,汉家宫阙,自然应当有汉家服饰,不过这几位小妹妹跟这衣服实在太合适了,天生的模特,绝对一流……”

刘云捧茶笑道:“这都是千桦的主意,说是要做个实验,在不同的宫殿里让服务员穿各个时代的中外制服,比较看看哪种制服最合适,现在紫禁城里是搞唐服,三海的中式宫殿里搞汉服,西洋别院里搞洋服,圆明园那边分着搞宋、明、清的宫廷制服,看得朕眼花,眼花啊……就由她去吧。”

一个“由她去吧”,渗透了多少疼爱与纵容,张志高不会听不出来。

这样下去可不行,无论如何,说点什么吧。

“皇上,月华公主虽然天资聪颖,但若引导不当,恐怕对她未来的成长有所不利。”张志高小心说完,抬眼看刘云表情——却是不动如山。

“总理的意思是,朕过于溺爱月华公主了,是这样吗?”

表情不变,却不意味着声音不会走样,淡淡的不满随话漫出,绕梁而散。

话头已经出口,不好一下子吞还回去,张志高干脆正色道:“公主资历尚浅,又是突然由平民身份进入上流社会,本当严加教习,使其心理上适应这个世界,言行上适合她的身份。只怕无意纵容之下,公主难免心生骄横,言行放纵,于国体、于皇室、于公主的声誉有所不利。”

刘云更显不快:“朕知道你们这些天一定有话要跟我说,但没想到你们会对千桦有成见,是,她来这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是,难道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贵族吗?再说了,贵族又算什么鸟东西?满洲的亲王贝勒们,现在都在哪里了?你们啊,还不了解千桦,等她正式登上皇储之位以后,你们跟她多交流交流就知道了,她绝对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接班人……”张志高试探性地重复道。

“对,接班人,有什么问题吗?”刘云不像也不可能在装傻。

话题开启了,但还不是从正面进攻的时候,张志高抿了口茶,下定了决心。

“皇上,您知道文老师当时为什么如此积极地请您登基吗?”

“这个我们都明白,时势所趋,不得不如此。”刘云并非听不出张志高是话中有话,他不喜欢绕圈圈,但他也并不打算就此把话挑明——看看你到底耍什么花招。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老师希望国家正常化。”

“国家正常化?”

湖边青草与垂柳的清新气息随着水气弥漫发散。

刘云并没有闻到丝毫杀气。

“文老师希望集团在没有您的情况下依然能发挥效率,希望这个帝国今后在没有我们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正常运转,希望这个帝国日后能够真正成为今后世界文明的主导者。”

“我知道。”

“他主张拥戴您为皇帝,还主张您的后代永继皇位,不仅是想要保证当前的君宪政体正常稳定地运转下去,更希望集团的影响力走向正常化,各人依照法律各司其职,国会管国会的,大臣管大臣的,皇帝管皇帝的,至多集团成员成为具有权力优先权的元老,却不再有什么超越国家体制之上的领袖意志……”

“意思是说,在我之后,废除当前的集团领袖机制吧。”刘云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碟子里的点心,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张志高毫不掩饰:“正是如此。”

“明说了吧,你希望以后集团不再有领袖,千桦更别想继承领袖的位子,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