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悲剧太子: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很颓唐,叹息一会道:“此事关系重大,怎可轻言。爱卿常读史书,难道忘了当初我祖先(英宗)被瓦剌劫持,又兵临京城,有人建议南下,结果被万人所唾骂。难道你想要我也被万民唾骂?”
李明睿笑了笑,不语。崇祯又道:“不知天意如何?”
李明睿道:“天命是与皇上站在一起的,请皇上不要犹豫,尽快决断。”
崇祯想了一想,轻声道:“其实我早就有南下之意,但朝中臣子无人附和,所以才到了这步田地。现在,你和我都有此意,但外边诸臣不从,该如何是好?此事重大,你要保守秘密,不可轻泄,否则,我诛你三族。”
李明睿明白,崇祯帝是担心外臣反对,而影响自己的“明君”之名。但到了该年的二月份,农民军已经逼近京师,并向他下了“最后通牒”。崇祯诏天下诸镇兵入援勤王,又命大臣们对战守事宜献计献策。愚蠢的崇祯不明白,各镇正在防守清军,一旦回师京城,就等于是把北方完全让给了满洲人。宁远总兵吴三桂并没有回京师,其他诸王见吴三桂未回,也跟着效仿起来。
大臣们各自献计献策,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计策都没有用,李明睿又向崇祯帝密陈南迁。都御史李邦华请崇祯下旨要太子先到南京,这样,南方就会以太子为天下之望,即使北京陷落,以太子在南京主事,必能卷土重来。
周皇后却认为田贵妃这是在想要对太子不利,因为从两个人所生孩子数量来看,是不相上下的。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是周皇后所生,而田贵妃生了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后两个很早就死掉了。但她凭着这两个儿子也足以和周皇后的太子朱慈烺抗衡,后来诸多的朱三太子案就能证明这一点。
朱慈烺在太子岁月留下的资料跟他的下落一样,是个谜。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朝的太子像他这样留下这么少得可怜的资料。总是有一种感觉,这个太子是否真的存在过。因为在大明朝末期,人人注意的都是崇祯和李自成还有满人,一个并没有成为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其分量真是太轻了。当时英雄太多,遂使他默默无闻。
皇太子案(1)
朱慈烺死后,事情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人死灯灭。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南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因此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穆虎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份,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朱慈烺。
其时,朱由崧已经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得知此事后,便命令太监李继周将太子接到南京。据说,太子在见到李继周时曾问:“迎我进京,皇帝给我做吗?”
李继周摇头,“此事如何哪是我等奴婢所能知晓的!”
顺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三月初一,太子来到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朱由崧派了两个太监去辨认真伪。两人一见到太子就抱头大哭,还脱下了衣服给太子穿上。朱由崧知道后,大怒,跟两个太监道:“真假未辨,你们就行见太子之礼,混账!”
说完,将两个太监拉了出去斩首,又将李继周也杀了。然后,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
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来到太子所居处,正视良久,不说一语。太子大怒,“卢九德,你见我怎不叩头?”
卢九德不由自主地跪下叩头,已经魂不附体。
太子骂道:“才一年不见,你居然肥胖如猪,可见在南京享福不浅啊。”
卢九德上下牙捉对似的厮打,又被太子骂了许久,才张皇而出。见到朱由崧后,回道:“有些相像,却认不真。”
朱由崧陷入了沉思,老实说,他这个皇帝之位来得不易。如果太子是真的,按照祖宗成法,他必须要把皇位让出去。虽然,南京百姓对他这个政权的所作所为已经痛不欲生,但就这样把皇位让出去,实在不情愿。
当南京百姓知道了太子之事后,纷纷要求太子登基称帝。明旧臣、处于长江中游的左良玉在这个时候以保护太子的名义进逼南京;长江以北的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也上疏要求朱由崧善待太子。危机一触即发,朱由崧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他准备再让人辨认太子,而这一次的辨认却是抱着某种目的去的。事实上,朱由崧政权的许多官员都在崇祯朝廷上任职,大多数人都远远地见到过太子朱慈烺。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之后都说“认不清”;朱由崧认为,这是大臣们对自己不满,而刻意地不想认出太子来。
他找来亲信,对太子进行辨认。这些亲信在他的示意下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并对太子进行严刑拷问,审讯结果出来了:太子是假的,真名叫王之明。
既然王之明承认自己就是王之明了,那么,下面的审讯应该轻松多了,但事实却是,难度依旧,笑料百出。
审问官问道:王之明,你冒充太子该当何罪?
王之明:我既然被你们说成不是太子,也就罢了,何必要给我改姓名?
审问官:王之明。
王之明不回答。
审问官:为何不应?
王之明:何不喊“明之王”?
审问官大怒,吩咐用刑。
太子高呼:皇天啊上帝。
该年五月十日,清军大举南下,朱由崧到太平府避难。南京百姓这才冲进监狱,把奄奄一息的太子救了出来,并拥其登上皇位。这个皇位只持续了五天,五天后,清军大将多铎进入南京城。他第一件事就是问太子,有人告诉他,哪里有什么太子,是一个叫王之明的人冒充的。
多铎笑道:“你们真愚蠢,如果他承认自己是真太子,朱由崧早就把他杀了。”
一名降臣趁机说道:“是啊,太子本不承认自己是冒充的,都是马士英(一个太监)的安排。”
多铎连连点头,并骂道:“奸臣,奸臣。”
十天后,多铎设宴招待刚擒获的朱由崧,并将他的位置安排在皇太子之下。皇太子对朱由崧道:“你看,你让李继周把我叫来,又不认我,还给我改名,又让人抽打我。这些事,你知道不知道?”朱由崧坐在他下首,不作一语。几个月后,多铎将太子和朱由崧带到了北京,随后都被处死。
太子孙登——孙吴政权的遗恨
太子孙登——孙吴政权的遗恨
在太子之位的二十多年里,孙登上得孙权之欢心,下被天下百姓爱戴,中与朝中大臣和睦相处,其治理国家之能力,在大事小事上皆闪耀着一个明君之光芒。品德无二,能力无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将来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可想不到的是,他居然那么早地就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众望所归的那个皇帝之位。
二十一年太子,他留给了吴国上下无限的悲哀,他留给父亲的是一份宝贵的治国遗嘱。他走的时候才三十三岁,正是一个人可创造辉煌的时候。他的宅心仁厚在整个吴国尽人皆知,他死后被称为“宣太子”,他活着的时候,其仁义、其道德已经人人传颂。他的死是吴国的大损失,也是中国历史的损失。我们在感叹他英年早逝的同时,也应该感叹,历史只是因为一个太子的死而改变了它本不该改变的发展方向。
一份宝贵的政治遗嘱
公元241年,年仅三十三岁的吴国太子孙登病逝。他在临死前给父亲孙权留下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千字文。
孩儿不孝不贤,所以被上天惩罚而缠上重病。自我反省,实在无话可说。品行鄙陋,恐怕终要离父亲而去了。我并不惋惜自己,只是一想到将离开父母,从此,人鬼殊途,永远也不能再敬奉仰望宫禁,不能朝拜陛下王后,生时没有为国家出一点力,死却留给陛下沉重的忧伤,这才是我感到悲哀的地方啊。
古人说,生死有命,长短在天。周晋、颜回都是智勇双全的人才,尚且夭折,更何况是我愚昧鄙陋,活到今天,已经是上苍对我不薄了。况且,我活着的时候是太子,死后还享受尊荣的地位,对于我来说,拥有的已经太多,我还有什么可悲叹遗憾的呢?如今天下大事还没有定局,流窜的贼寇还没有处置,四海翘首以待,把命运系在父亲您身上。处境危险的人希望安全,处境动乱的人更是希望太平。希望父亲能彻底忘掉我这个人,割舍普通百姓的情感,修炼黄老之术,专心保养精神,加进营养膳食,广开神圣英明的思虑,以确立万古不朽的功业,那么,整个天下的百姓很幸运地有了靠山,我死而无憾了。
父亲不必为我的死难过,皇子孙和仁义孝顺,聪明睿智,德行清明丰茂,应及早安排,从而让天下百姓有所希望。大臣诸葛恪才能出众,学识渊博,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器量足以承担佐助时政的职务。大臣张休、顾谭、谢景都很机敏,有见识,入则应该用为亲近的心腹,出则可以成为坚利的爪牙。范慎、华融勇猛过人,气节雄壮,确有国士之风。刁玄性情优柔且宽宏,并有道家风范,裴钦博闻强记,他的文采值得取用。蒋修、虞翻的志向气节都很分明。这些臣子里有的适宜任朝臣,有的可以任将帅,他们都通晓时政,熟悉法令,固守信用,坚持道义,具有威武不能屈的志向。他们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来,我对他们的了解很深。所以,当初父亲把他们安排在我身边,我现在由衷地感到父亲的苦心。
我深切地考虑到,现在境外多事,战争不止,我们应该勉励六军将士,以谋求进取。军队是以人为群众的,群众则以财货为宝贝。我私下听说下面郡县有不少地方荒芜残败,百姓生活困苦,奸邪祸乱萌生,因此法令频繁增加,刑法更加残忍,我听说治理政事要顺从民意,法律政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眼下确实有必要和将相大臣们仔细地选择合乎时宜的政策,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对刑法加以宽缓、赋税加以减轻,适当地取消一些劳役,从而让百姓归心。大臣陆逊对时政忠诚勤勉,献身忧国,尽心为公,有不谋私利的气节。诸葛谨、朱然、朱据、吕岱、张承、孙怡为国尽忠,通晓治国的体制。父亲可以让他们拿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办法,除掉苛刻烦琐的政策,爱护养育兵马,安抚百姓。五到十年,必能让远方的人欢喜而来,近处的人更加尽心尽力。无刀兵之祸,统一天下便可指日可待。
有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中肯,不掺一丝虚假。所以,楚国公子贞临死前,留下遗言对时政提出告诫,君子认为他忠诚,何况我孙登,还能闭口无言吗?希望父亲大人能留意听取采纳我的意见,孩儿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孙登嘱咐手下人,待自己死后将此信交给父亲。当孙权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无语泪流。老年丧子已经很不幸了,更何况这个儿子非比寻常,他是自己一生的寄托。
孙登死的消息传出来后,豫章太守谢景无法克制自己悲伤的心情,竟然擅自去参加了孙登的丧礼,并向孙权请罪,请求免去他的太守之职。孙权告诉他,你跟太子多年,和其他官员不同。同时又派亲近的使者去慰问他,并告诉他,豫章太守一职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是需要他来承担。是时,吴国上下哀痛不已,作为父亲的孙权更是以泪洗面多日。
那么,一位太子的死何以会引起孙权这么大的反应,做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太子孙登在孙权眼里、在吴国百姓心中到底是怎样一个太子呢?
孙登太子二三事(1)
公元221年,孙登被立为太子。孙权为了让其成材,特意安排了诸多才识品德兼备的名臣作为他的宾客朋友。于是,孙登遗嘱里所提到的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入东宫。他们陪着孙登研读诗书,孙登若外出,他们就跟着骑马射猎。孙权觉得作为未来之主的孙登应该熟悉近代史,于是就希望他能读《汉书》。并特意让张休去研究《汉书》很有名气的张昭那里学习,回来后再将所学的传授给太子孙登。
孙登与这群大臣相处融洽,经常同乘一辆车,有时候因为听讲很晚,索性就跟这些人睡在了一起。这些人在一起俨然没有师徒、主仆之分。太傅张温跟孙权说,“中庶子这个官职和太子最亲近,他要在太子身边回答太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应当任用德行杰出的人”。孙权以为然,就任命陈表等人为中庶子。陈表他们和孙登熟悉了以后,孙登就废除了中庶子的一些繁文缛节。有一次,孙登把陈表按在自己所坐的凳子上,陈表觉得这样很不好,孙登笑道:“您的学问理应坐在我上头。”
不久,孙权迁都建业,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镇守武昌,并让他兼任宫府留事。孙登时常出去打猎,本来应该走近道,但为了避开农民的庄稼,他宁可多走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