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异时空-中华帝国 >

第71章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71章

小说: 异时空-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志远咳了一声,“郑爱卿快快请起”,心里嘀咕,不知他是头脑简单,真心真意的兴奋呢,还是做戏。不过宋的降臣大多表现如此,看来还真是有这一习惯啊。
“各位爱卿还有什么补充吗?那么,郑爱卿,关于夏国使者就由你负责,不能结盟。不过要把责任推给对方,告诉他如果想结盟,就让他先拿出诚意来”
作者注:这种开会制度好象是美国人发明的,名字忘了,此人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专门研究并出了书,书中还提出,会议中争论的双方都不针对对方提意见,而是将意见表达给主持人,通过说服主持人来决定,这样可以避免会议变成两方争吵等等。
第十五章 虎山阻击战
    大观四年的春夏就在双方积极备战中过去了,宋国得到了辽夏的承诺,抽出大批边军,并组建新军,准备大举进攻,消灭李志远。而李志远也同样忙着整军备战,只不过,李志远对于宋军实力了若指掌,而宋军对于中华军的了解却仍然严重不足,道听途说一鳞半爪的勉强拼凑出中华军的情况,远低于实际,更不了解中华军的威力巨大的火器。
七月,宋军由童贯率领,共计37万人,兵分两路进攻中华帝国,一路由房英率领约十万人,从四川方向进攻,经夔州、施州(今恩施)进攻高州、顺州、保顺州(今来凤县),进攻永顺州(今永顺)、辰州(今沅陵)、鼎州(武陵)进攻益阳,最后会师于谭州城下。而四川水军顺流而下,至江陵。另一路由童贯坐镇襄州指挥,分成四路,齐头并进,沿襄州(今襄阳)经宣城进攻荆门军,南下进攻江陵,然后沿江而下进攻岳州、谭州。宋军的细作探知中华军主力只有约十万人,加上地方部队也没有多少,自认为是泰山压卵。但宋军对于中华军拥有强大的武器火枪大炮的威力了解得非常不足,尤其是后者根本就是盲人摸象。
由于中华帝国情报力量的强大,因此,李志远甚至比四川的部队更早知道宋军的作战计划。中华人民军也集结了大部分兵力,共计有第一至第五师,近卫师大部,骑兵旅、湖北守备师,湖南守备二师,以及水军,再加上湖北各地的一些地方部队,从人数上来说,不及宋军一半,但战斗力明显胜过对方。
一开始李志远是有些想亲自领兵的,搞个御驾亲征,最终还是打消这个念头,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自知自家事,虽然军事理论头头是道,训练部队也很厉害,但这跟真正指挥是两码事,在战场上,心理压力巨大,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条接一条,有真有假,难以决断。在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也不可能有所谓的万全之策,将领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带有风险,只是大小差别而已。在战斗之后来分析,当然是洞若观火,一个个错误都是那么明显,因此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的谋略远胜于当时的指挥官,可是真正站在指挥官的位置上,那就完全不同了,事后诸葛亮人人都可以,但是能有几个人能当得上诸葛亮呢?
比如李志远曾与学生们详细研究过,急行军时如何避免埋伏偷袭,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急行军也就意味着侦察力量和侦察时间剧减,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几个侦察兵在短短时间里不可能查遍每一处草丛、每一片树林、每一个山凹,总是要冒着被敌军伏击的风险。根据演习一般只需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敌军,借助地利就可以重创急行军的部队。
但是不可能因此就要取消急行军,因为在战争中救兵如救火,需要冒险时就得冒险。
所以,在当时课堂上得出这一结论以后,李志远说了一句名言:所谓的胜利者只不过是所犯的错误比对方少而已。
李志远分析过自己,是个不太勇于决断的人,也比较贪生怕死,做事过于小心,没有赌徒的勇气,面对大量的互相矛盾的信息时难以取舍,不适合在血淋的战场上指挥。也正是这样,李志远只会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下,否则宁可信任自己的将领。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再精锐的部队也经不起一个无能的将军的折腾,李志远可不想因为自己指挥失误而葬送了大好江山。
最终李志远决定,由陆富贵担任总指挥,尹东担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此次作战。
七月七日,宋军房英部进攻高州,拉开了湖北会战的序幕,房英部对面为中华军湖北守备师及各地地方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阻击敌军,方法以骚扰敌军,断绝粮道为主,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各处各城中的居民都动员其撤出,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留下,其中有一些官绅儒生等还忠于宋朝的人以为可以翻天了,要恭迎王师,中华军也不多管,只是把粮仓以及各种物资都搬空,实在拿不走的就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卖给的城中居民。等宋军来时要想收集,那就只能从老百姓家中抢了,也算是帮中华人民军获取民心。
在高州城外的落虎崖,中华军湖北守备师师长张铁锁率两个团据地势居高临下阻击,重挫宋军前锋,消灭近两千人之后,主动撤出高州。宋军前锋到达时,发现高州衙门里连门板都拆空了,桌椅更是全无,当然这可难不倒宋军,直接抢就是了,反正总要杀些脑袋充作敌军首级的,于是高州城里一片血腥,宋军兴高采烈地收集“功劳”,有许多本来还以忠义自居的腐儒们也幡然悔悟,可惜没有后悔药吃了。
在保顺州城外的小龙山,中华军再次伏击宋军,消灭宋军七百余人。而且当日夜里,中华军趁天黑,逼近到宋军营地外,发射大量火箭,烧毁大量物资,而宋军由于天黑,怕中埋伏,因此不敢出战。
就这样,在湖北四川一带山连山,合适的埋伏地点实在太多了,虽然不可能重创,但总是让宋军不断失血,而且宋军还要留下足够多的部队驻防,保护粮道,因此进军速度越来越慢。
当然了,宋军主将房英也不在乎,他不断地向宋廷发送捷报,今天消灭五千人,明天消灭一万人等等。
在不间断的少量的打击之后,张铁锁在落鹤寨附近的虎山进行了一次顽强的阻击,虎山虽然不高,但非常陡峭难以攀爬,紧靠着大道,是进军辰州必经之路,张铁锁在这里布置了两个团和师直属部队,准备了大量的滚木檑石以及各种陷阱,就等着宋军前来送死。
而宋军前锋由于一路搜索过来,已经累得半死,来到虎山时也无心等待,因此在侦察兵还未确认的情况下,前锋就已经沿大道过来了,张铁锁一看,好歹能打到不少,于是下令开枪射箭、推石头,顿时宋军前锋哭爹叫娘的,乱成一团,估计消灭了一百多人。
宋军吃了一个小亏以后,慎重起来,开始派部队试图夺取虎山,中华军居高临下,又赏了他们一批滚木擂石,把宋军全部砸回原地,前锋部队攻了几次发现防守非常严密,只得等待大部队到来。
房英来到后,查看一下地形,大道另一侧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虽然不高,但全是悬壁,根本爬不上去,而山峰后面地形复杂,而且全是莽莽苍苍的密林,多花一两天步兵倒是有可能穿过去,但所有的辎重粮草是肯定过不去的。虎山紧紧扼住大道,而且山脉漫延甚远,但由于山势陡峭,大多地方都无路可走,问了向导,要想绕过去至少多花五六天,而且路更窄更险,危险更大,只能增派更多部队强攻中华军阵地。
地形对宋军极其不利,宋军必须先经过一段官道,但山势险峻,士兵爬得跟乌龟一般慢,而中华军站在高处,无论是火枪还是弓箭,射程都大大增加,而宋军仰攻,弓箭手在山下射不到中华军的阵地,在爬到阵地之前,没有任何进攻手段,只有被屠杀的命,房英也没有好手段,只能不断的派人冲锋试图消耗中华军的武器,他亲自站在后队监督,只要敢退后,一律斩首,宋军只得拼命进攻,向潮水一样涌上山坡,一批被消灭,另一批马上冲上来,这短短的一百多米山坡简直有如绞肉机,到处是散落的枪枝箭矢,铺满了宋军尸体,鲜血象泉水一样往下流淌。
看到进攻不顺,房英派出手下最勇悍的骁将马大雄,马挥舞着鬼头大刀,驱赶着手下向上冲, 中华军拒守阵地,使用各种远程武器如滚石檑木弓箭等向下倾注,宋军只得冒死向上冲,几乎每一步都有士兵倒下,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马大雄冲了几次,都被击退,手下两千悍卒只剩下不足百人。
进攻持续不断,宋军死伤惨重,由于天气炎热,血腥的气味混杂着热浪变成一种极其恶心的气味熏着每一个士兵,很多宋军士兵爬到一半就呕吐起来,而中华军也被熏得头昏眼花疲惫不堪,宋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多次冲到阵地前,要不是山坡由于血流显得太滑,宋军后继跟不上,要不是师直属部队带了不少手榴弹,阵地险些易手。张铁锁准备的打三四天仗的滚木擂石只用了大半天就消耗殆尽,双方打得筋疲力尽,由于天色渐黑,宋军担心夜战,只得收兵退后十里扎营,而中华军趁机撤出阵地。
这一天,宋军死伤超过八千人,中华军损失也近千人,虽然没能重创,但也使得宋军进军的速度再次下降。
作者注:在古代夜战是比较少的,因为天黑,看不见旗帜,几乎无法指挥,不可控因素太多。通常情况只有交战的弱的一方愿意冒险,而强的一方则力图避免。偷袭不在此列。
第十六章 当阳之战
    宋军主力也于七月十三日进攻荆门军,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也为了骄敌之心,中华军只是派了地方部队装模作样的败了一场便放弃了城池,宋军大部队到达荆门后,主力继续向南进攻江陵,分出一路由王禀率七万人,进攻当阳。而中华军方面当阳城的指挥官是尹东,麾下一共是第二师和湖南守备师,早就准备好收拾王禀了。
宋军要进攻当阳,需渡过漳水和沮水,尹东安排湖南守备师一部防守漳水沿岸,拖延宋军渡河时间。该部一方面将船只交水军全数带往下游,另一方面全力防守各渡口,尽力消灭宋军侦察,使宋军不易摸清我军情况。
宋军主将王禀是个比较谨慎的指挥官,在发现漳水对岸敌军数量不明的情况后,不愿冒险渡河,就地扎营,大量派斥候过河,经过两天的侦察,确信对岸中华军人数并不多,于是强攻渡河,损失数百人以后成功占领一块滩头阵地,大部队随之渡河,而中华军看到无力阻止后便趁夜发动一次佯攻,成功骚扰宋军后便撤退渡过沮水。
当阳位于沮水南岸,宋军经过侦察,决定从一个名叫两河口的渡口渡河,那里比较开阔平坦,不易受到伏击,水流也不急,便于用木筏划过去,甚至都可以游过去,而且中华军并未在渡口建立防御阵地。
七月十九日,王禀部前锋渡过河,中华军尚在十里之外,并无动静,于是在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后,宋军大部队开始渡河,这此期间中华军一直坐视宋军渡河,只是派出骑兵严密搜杀宋军侦察兵。
在宋军约一半部队过河后,由于船只容量有限,所以渡河时部队一般都很零乱,过了河之后堆在码头处,整个渡口乱成一团,各级将官正在竭力收拢部队。
这时中华军指挥官尹东通过望远镜看到以后,便下令按计划开始进攻了,十里的路最多不过一个小时就能冲到渡口。
得知中华军的行动,宋军主将王禀哈哈大笑,觉得中华军太愚蠢,只知照搬兵法,上次在漳水是防守渡口,失败后这一次又改成“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但是对方也不想想,要进攻也应该在宋军前锋建立阵地之前啊,现在宋军已经有了坚固的阵地,就算敌军数量再多,宋军也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整理好部队,中华军得不到任何便宜。因此毫不在意,反而命令其余宋军加紧渡河。 
中华军冲到渡口时,宋军大半已经渡过河,而且还在继续,尹东看到敌军一如所料,便下令炮兵展开阵地,火枪兵准备进攻,他的想法其实跟王禀差不多,只有一点区别,那就是尹东坚信宋军前锋建立起来的阵地是阻止不了强大的火器的。
随着一声炮响,中华军开始进攻两河口,由于宋军前锋采取密集防守的阵形,每颗炮弹都带走十几条人命,仅仅十分钟,宋军阵形就已经千疮百孔,看到时机成熟,尹东命令火枪队开始冲向前,而大炮向后延伸,轰炸渡口河岸。
由于宋军刚过河,几乎都密集在渡口附近,火炮的杀伤力高得惊人,随着一处处爆炸,到处血肉横飞,宋军本来就还未组织好,这一下“雷神震怒”更是让所有的官兵混成一团,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王禀也从未经历过这种事,吓得张皇夫措,好不容易镇定下来,但是部队已经失去控制。
随着中华军火枪队的进攻,宋军前锋阵地的崩溃几乎是瞬间的事,本来装备有全副铠甲的步兵防守能力是极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