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

第86章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86章

小说: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出乎这位委员长意外的是,日本军队没有因为他发动反共内战而停止进攻。一月下旬,日军发动豫南战役,将国民党军队十五万人包围在平汉铁路以东,两军发生激战。

    豫南是指陇海线以南、黄泛区以西的河南广大地区。它东接皖北,西靠陕东和鄂西北,南连桐柏山和大别山,平汉铁路穿行其间,公路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里属第五战区防线,担任这里防守任务的主要是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和李仙洲第二十一集团军等部队,这两个集团军共有3个军9个师,不下30万人。加上后来参加作战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所属的刘汝明第六十八军2个师、冯治安第三十三集团的曹福林第五十五军2个师、黄维纲第五十九军3个师等部队,共有6个军16个师,至少也有40余万人。

    因为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和制造皖南事变,要华中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限期撤到黄河以北的图谋,与日本要把华北建成“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的计划相违背。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声称:“华北是日本人的根据地,蒋介石要驱逐华中共产军去华北,破坏日本利益。”为了再次给予第五战区主力以打击和打通平汉铁路,并阻止蒋介石把华中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赶到黄河以北,日军第11军遂乘汤恩伯、李仙洲军东调围攻八路军、新四军之际,于1941年1月底发动了豫南战役。

    参加豫南战役的日军为其第十一军的第三师团、第四十师团主力,第四、第十三、第三十四、第三十九师团各一部,集团军直属坦克第七、十三联队,以及由京沪地面第一军抽调的第十七师团主力和第五师团的一部,计有4个师团约5万余人。这些日军在豫南应山、信阳、罗山一线集结,兵分三路,于1月25日晨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左路,第三师团和第四师团的一个联队及战车,由第三师团长丰岛指挥,由小林店向泌阳、春水、舞阳方向进攻;中路,第十七师团主力附第十五师团第六十七联队和战车队,由十七师团师团长平林指挥,由明港沿平汉线北段进攻西平;右路,第四十师团主力附第十三、第三十九、第三十四师团各一部,由第四十师团师团长天谷指挥,从正阳、槐角镇先强渡淮河,再沿野猪岭向北进攻汝南、上蔡。三路日军由南向北平行推行,而以左路为主力。

    无从判断日军动向的蒋委员长给第五战区指示的作战方针赫然是:“避免与敌正面决战,而以少数兵力在正面节节抵抗,引其深入,以其主力在敌进攻之翼,作主动的侧击;另以有力一部埋伏敌后,等其前进以后,专事切断交通。”但除了少数进行了抵抗外,国民政府军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均采取避战方针,既无侧击,也少伏击,主力部队则与敌人保持了相当距离。因此,三路日军前进途中均未遇到大的阻力,行动极为顺利。在三日内,三路日军就由出发地应山、信阳、罗山一线推进到沙河店、驻马站、汝南一线。

    2月2日,日军开始返转回撤,在10余天时间,日军连陷确山、遂平、西平、舞阳、方城、南阳、桐柏、沁阳、正阳、汝南、上蔡、项城等10余县城,使大片土地和众多同胞惨遭日军蹂躏。

    ————事后主席评论说:这对蒋介石“是一瓢极大的冷水,把他的全部的幻想打破了”————

    电台的使用被“友邻”严格的监控,以至于二支队的电台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老潘进行联系,但是这并不能阻碍王继威的决心,在和李向阳商量过多次之后,遂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组织了部队的小规模调动,报称演习的课题为山地游击战形势下的通信联络的问题,提出了将电台配备到连一级的支队,在游击作战中可以有效的进行联络和山地联合作战。这一下子将早就对这个国军的荣耀闻名已久的第一战区的大大小小的军官们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因为中条山部队本就是以游击作战为主,辅之以阵地防御。最为头疼的就是山地游击战时小部队一旦分散之后,无法捏合成拳头对敌进行打击,现在当然是对这个新秀团长大力的支持,光是电台就送来了九部,基本上达到了每个连一部的要求,加上团部本来就有的那一台,王继威团现在可是有着十台电台了,既然是通讯联络演习,不可能说完全不发报,光看着电台发呆吧!于是在十部电台同时收发的同时,给老潘的那封电报就悄悄的发了出去……

    ※※※※※

    电报中王继威约定了下次收发报的时间还有密码的微调方式,并且表明了自己已经能够完全的控制好麾下各部。还有自己驻扎的地域,并表明随时等待老潘的消息。任何时候都会兑现自己的诺言!

    实际上王继威部驻扎的区域就在中条山北麓,距离老潘现在活动的侯马、绛县一带根本就没有多远,大喜过望的老潘赶忙叫来陈前进等人分享这个喜悦,因为老潘等人现在所处的的地域十分的敏感,是日军和中条山国军对峙之地,老潘等人能够在此立足,全赖日军全力进行清乡,国军大力准备摩擦,这才让这支孤军在这中条山余脉之上悄悄的潜伏了下来。

    在多次的电文往来之中,王继威和老潘商量过了不下二十种的接应方案,但是最后都被否决,因为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第一、中条山国军足有两个集团军不下二十万人。而日军只要一旦反映过来,那么驻扎在平汉路沿线的日军就会马上扑过来,一旦两方任何一方反应过来,那么潘王两人加起来不过四千余人的部队就会像历史上的新四军军部一样,连骨头渣滓都不会剩下来。

    可是越是这样,老潘就越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王继威这个齐装满员的团给接应出来,因为这样的话,就给能给那位积极反共的蒋委员长一记响亮的耳光,只要王继威部宣布,因为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对此十分的失望,从而愿意率部加入真正积极抗日的一方。那么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日军发动豫南战役的同时,一样派出了驻扎在运城、临汾的日军对位于中条山的国军进行牵制性的佯攻,中条山驻军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王继威部因为在前段时间的演习中因为表现优异,得到了战区长官卫立煌的赏识。在团以上长官的作战会议上,为人低调的王继威在众人全无好的建议的时候,拐弯抹角的提出了不能光是死打硬拼,而是应该在正面防御的同时,对日军的运输补给线进行骚扰,以削弱日军的进攻能力。

    “各位长官,王某资历尚浅,但是有一句话不吐不快,现在日军主动对我中条山驻军启衅,我军如不主动还击,而仅仅是就地依托阵地防守,这是十分被动的,各位请看,中条山防线,虽然地势险要,而且也有大量的预设工事,但是不知各位长官、同僚注意到了没有。我军的兵力如果在这样宽广的正面上进行固定防御的话,势必会处处设防,处处无防!因此卑职认为必须要主动攻击,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我不同意王团长的意见,大家同样看这张布防形势图,我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还有二十万将士的驻守,不管日军怎样进攻,我军都能从各个方向击退敌人,我军已在此地坚持了将近三年,一向是如此应付,日军始终不能奈何我军,而且我认为,这次日军不过是虚张声势,因为他们正在晋察冀地区八路的老窝里进行扫荡哪!还有运城的日军第三十七师更是在搞所谓的‘清乡’。我看这不过是报复我军上次主动出击营救王团长罢了!”这位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的上校团长侃侃而谈,一副任他风雨飘摇,我自巍然不动的气派!语气中还带着一丝的埋怨,意为此次的日军全是王继威给引来的。

    “既然不能主动出击,那么派出得力的部队在日寇的后方进行骚扰,并阻断交通,破坏后勤辎重补给,这样的行动总是能够进行的!”王继威马上将话题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去。

    “这个敌后作战,对于部队的要求十分的高,部队一旦过于庞大,则无法顺利的在敌后活动,一旦部队过小,则有无法顺利的完成任务。我中条山守军不乏大刀见红,刺刀搏命的部队,但是熟悉敌后作战的部队多为收编的各个忠义救国军大队。可惜他们的攻击能力实在是有限,日军这次出动了将近一个师团的部队。辎重部队至少有一个联队,就算分散开来至少也有一个中队的规模。我看忠救军是没有办法达成这样的任务的!”那位一开始就和王继威对着干的团长简直让老王给爱死了。这个人每一句话都是在帮王继威做着铺垫。

    “现在有那支部队愿意承担这样的任务?”听着下属争论的战区司令长官卫将军用目光扫视着下面一百多名团级军官,发现竟然没有敢于对视的人,唯有这个自己十分欣赏的王继威在盎然注视着自己。于是不顾曾经多次有人和自己说过的“王团不稳,团中似乎有共党的人员进行活动。”定下了决心:“王团长,你可愿意率部承担这个任务呢?当日你部曾经演习过小部队山地分散行进,聚合攻击的战术。我觉得你部十分的适合进行这样的任务,你放心,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战区司令部会全力支持你的!”看到王继威欲言又止,卫顿时想起了,当日演习结束之后,电台已经全部交还了,马上许下了这样的承诺……

    王继威当时心里虽然欣喜若狂,但是表面上却是不形于色。只是“啪”的一个立正:“卑职当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历史洪流卷 第十七章 《我在清乡和反清乡斗争中》
    清乡最先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清乡的厉害,因为经历过多次的大扫荡和日军所谓的讨伐之类的,因此当时团长提出主力部队撤到外线的计划大多数同志都不理解,认为是大惊小怪!

    清乡初开始,确实和扫荡没有什么两样,首先敌人就用小汽艇封锁了柬水河,利用这条天然的屏障,将根据地一分为二,沿岸全是强迫来的老百姓,给鬼子汉奸们站岗放哨!然后就是黄河沿岸的守军开始向东一字平推,跟着就是平汉路沿线的敌人也向西来了一个“大扫荡”!鬼子、汉奸便衣队、伪军、伪警察、保安团、排成密密麻麻的队形,端着刺刀,在野地里,青纱帐中开始了分片清剿。

    “扫荡”就像扫帚扫地一样,反复地“扫”过来“荡”过去,也叫“篦几”战术。更有同志形象的比喻为猪八戒的钉耙在地上乱划拉。好比拉大网,鱼还可以从网眼里漏掉。虽然是气势汹汹,但是却不难对付,所有的战士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游击、老敌后了。更有咱们飞狐小队的几个“老资格”坐镇,远远的就能从敌人的阵型中观察出哪里是鬼子大网的薄弱点,然后按照咱们后来总结出来的“敌进我进”这一战术原则进行化整为零似的突围!

    说句老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战术。还是有一点害怕的,但是经历了十多天之后,也就不足为奇了。开始鬼子扫荡不像后来的拉大网,人员安排也不太合理,日伪军都是分开来编组的。日军兵力上的不足,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是由忠诚精锐的日军组成,既然掺杂了大量的伪军、伪警察这样的乌合之众,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了,躲扫荡的时候,我们是首先要观察的就是哪里是伪警察或是伪军的防线,看到了伪警察黑色的伪军明黄色的制服,同志们马上就有了安全感。可是一旦正面是鬼子军装的土黄色还有便衣队的黑绸子礼帽打扮的队伍,同志们可就要多加几分小心!

    咱们总结的“敌进我进”就是这样产生的,从实际情况出发,机动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游击的战术我在山区主力部队的时候就专门听过“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到后来不停的突围转移的时候,我们在老团长的带领之下,更是将这一战术发挥的炉火纯青。将跟在我们后面的敌人玩得团团转,既保存了自己,又消灭了敌人。但是到了平原地区之后,特别是这次反“清乡”期间,我们是在敌人的“清乡区”内线作战,活动范围很小,力量小,大部队现在已经跳到了外线。敌人进驻布防严密,前后呼应,以逸待劳,我们便采取了针锋相对,敌进我进的方针。当敌人向我们进攻时,我们不是单纯地退却,也不是与敌人对峙硬拚,而是从侧面、背后向敌人的薄弱环节(也就是伪军、伪组织人员)发起进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所以,我们称之“敌进我进”。跳到敌人的身后进行活动,因为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