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之翼 >

第18章

红色之翼-第18章

小说: 红色之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机方面的歼教-7和歼教-9;楼国耀、周光耀则主持研制空警-1型预警机及其他电子战飞机。另一方面,参加这两个设计局的门徒们由于参与到夜间截击机及全天候截击机的研制,已经开始非常明确的认识到,对于电子及雷达落后的国家来说,机头留有空间安装大尺寸的雷达是多么的重要事情。特别是参加过拉-200研制的王楠寿,这对于他后来参与东风系列歼击机,以及后来亲自研制歼-9和歼-13项目都有重大影响。
此外,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元老的黄志千及徐舜寿,虽然不算以学徒身份到各大设计局学习,但他们也能经常有机会以中国见习生团领导的身份赴苏,与各大设局的总师交流目前航空工业的进展。所以勉勉强强,也可以算是苏联各大设计局的“门徒”。
黄志千及徐舜寿两位都在美国飞机公司担任过雇员,也曾经参与过西方顶级喷气飞机的研发与制造。合并东西两大阵营的飞机设计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任劳任怨,步步为营的将一个落后农业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辛力建设起来。从为朝鲜战争修理米格-9/15,到全套仿制和国产化米格-19/21,并发展自己设计制造歼教-1等自行研制的战斗机。与航天的“三钱”一样,徐、黄两位带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为红色之翼的腾飞积蓄力量。
在东平的带领下,吃过洋面包的徐、黄两位非常中肯、稳步和小心的为中国自己获得航空业具备自主建设、研发和制造能力做着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苏学子也在1959年以前,共有32名各类航空设计、力学、气动、材料、总体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通过见习培养获得稳步成长。
而来华设计师方面,最出名的就是就是苏霍伊。1949年11月27,苏联航空工业部根据部长会议的指示,调整和关闭了一部分了航空设计局,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但是长期颗粒无收并且不怎么受斯大林待见的苏霍伊设计局。在卫国战争期间颇有名气的苏霍伊设计局就这样令人惋惜的就被解散,还好他的老上司图波列夫知人善用,依然将原苏霍伊设计局的一些主要技术人员集合起来,继续喷气歼击机的研究工作,这也为数年后苏霍伊设计局重建并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苏霍伊在郁闷中,被图波列夫派到中国当起了教员。1951年,苏霍伊开始了为期2年在华办飞机设计班讲习的岁月。这也是苏联方面承诺斯大林允若马英要派遣设计局副总设计师以上级别专家来华教学的一种形式。中国方面曾对苏方有这样一个评论:“对,苏联人还是比较有信用的,不过,他们总喜欢把过去式当成允诺大方的送给你”。
来华办班的专家年限最长的则是一位在喷气歼击机初期竞争时代昙花一现的阿列克谢夫。这位不怎么出名的设计师所设计的伊-211到伊-216双发夜间截击机最终在1948年开始的航空产品设计局调整撤销潮中惨淡收场。不过,他在中国的教学岁月居然能从1951年到1960年整整10年。当多少年后,中苏关系正常化,他看到他当年所教的各位学员,目前已经纷纷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脊梁之后,这位老人在欣慰中悄然离世,遗言中留有对往日学子的祝福和对中国航空工业腾飞的美好寄予。
据统计,苏联10年间共有14位设计局副总设计师以上的航空专家来华讲习。与在苏各大飞机设计局见习的中国留学设计师一道,这些举措为中国真正成为一个航空大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就这样,被外界成为“杰出一代”的各大航空工业人才因为苏联的支持和留学生的勤恳好学在1960年以前逐步具备。展翼的红色之鹰即将腾飞,它能飞多远?世人万众瞩目!


第10节 改出的新生
更新时间2011…8…21 14:59:40  字数:2927

 在朝鲜战争之前,苏联很慷慨的认为自己应该拉一拉南方那个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小兄弟一把,以便其将来有能力帮助老大哥在二战以后面临的西方世界对苏联的封锁出出力气。不过,苏联人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们的这种慷慨是“有限度的”,斯大林也并不想吧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中国,于是他想到了把当时刚刚落伍的第一代喷气歼击机打发给中国小弟,因为对于南方的那群土包子,这些飞机依然算是高档货。
当然,中国人也绝对不是土包子,不少原来国民党政府的航空人才也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例如前文提到的徐、黄两位设计师,就是在美国飞机公司担任过雇员,也曾经参与过西方顶级喷气飞机的研发与制造,真正吃过洋面包的人才,还是分得清飞机是先进还是落后的。当他们看到苏联空军早已普遍装备先进的米格-15,而现在老毛子居然要把全苏联的几百架二手货高价“倾销”到中国,这遭到了中方代表团的严重不满。但是,考虑到中苏关系的大局,也只好无奈接受。
突如而来的朝鲜战争,让苏联人看到了中国小兄弟的实力,为朝鲜战争出兵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换来了老大哥应有的尊重。1951年5月,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问前率政府兵工代表团秘密访苏,洽谈购置武器问题。主席在致电斯大林的沟通中谈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无任何空中掩护,并抱怨米格-9的不顶事。5月22日和26日,斯大林两次致电主席,指出:“由于过去苏联没能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米洛-15飞机,并估计MiG-9飞机能敌得过美国最好的喷气式战斗机,现在看这是一个错误。这一错误的责任应由苏联来负。作为纠正这一错误的行动,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372架MiG-15战斗机(只收运输费),用以改装6个MiG-9歼击机师”。同时苏联即希望中国将原来准备提供的MiG-9照旧买下。中方考虑到这些飞机还可以作为训练之用,再照顾到双方的友好关系,也就同时买回。
这些米格-9在1954年朝鲜战争接近尾声,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空军飞行员进阶MIG-15阶段的必飞教练机。但是,就性能而言,已经不适合现代空战。这多达6个师(超过600架)的米格-9到底何去何从呢?如何让米格-9这种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发挥余热,成为了部分留学归来设计师和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任务。
根据苏联来华设计师的建议,并集合苏联方面提供的米格-9改装至米格-9M的修改图纸资料,由徐舜寿带领的沈阳飞机厂(112厂)的第一个航空设计工作室拿出了一个比较有开创性的改进方案。即将这种可靠性和性能确实平庸的战斗机,先改成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中的沿海收复战略中最需要的对地/对海的支援攻击机;然后再在未来改进成更为合适的双座教练机。
徐舜寿的航空设计工作室根据朝鲜战场教训及目前收复舟山等沿海岛屿的经验,结合从米格设计局获得的米格-9改进为米格-9M的全套“教材”。开始将超过6个师逐步改进成为一种比较灵活的对面攻击机。改装的主要方面是:将米格-9最为突出也是直接导致发动机吞烟的罪魁祸首——进气道正中央的37MM航炮换成埋入在机头两侧的4挺23毫米机炮;修改翼型,采用加固的15度后掠翼,目的是为了让这种重生的改型米格-9在中低空也要保证相当的灵活性;尾部增加了一对尾鳍以增强在大俯冲角度的安定性;同时,该机还换加装加力燃烧室的DR-21F发动机,这种改型发动机比之前更为可靠,其单台推力最大达到135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950公里/小时,强劲的动力使其在500米低空突防速度也达到了827公里/小时;电子和瞄准载具方面,新的强击机增加了必要的对地攻击的光学瞄准具和来自于朝鲜战争缴获的F-86F的技术——雷达测距仪,以提高攻击精度,其他的诸如雷达警告器、敌我识别装置也有加装;另外在双翼下和腹部下各增加1个外挂点及2个副油箱挂点,使其能挂载1。5吨内的航空炸弹与57/212毫米火箭弹;起落架与轮胎也做了相应加强,保证野战机场起降。新改进的米格-9强击型被命名为“雄鹰-301”(“雄鹰”为建国初期强击机的代号,而歼击机则代号“东风”),于1955年3月改装完成并开始试飞。在试飞了大约32个架次及不断的适应性修改之后,这种采用了米格-1517成熟技术的雄鹰-301基本上完成了强击化改装工作,飞行速度、操控品质、载荷能力及射击成绩都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种具备高突击速度的对面强击机。更重要的,它让多达6个师(超过600架)且不怎么可靠的米格-9在异国他乡重生为喷气攻击机时代早期中国武装力量对面攻击的主力。
1955年5月,雄鹰-302通过国家试飞标准检验。**下令分6年依次改装完512架,其余根据需要改装成乌米格-9(双座教练型)。其中390架改装为具有对海攻击能力的雄鹰-301A,配属给刚刚建立的海军航空兵的10个强击机团。
1954年开始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在浙东沿海进行护渔作战的经验,目前空军所装备的图-2和伊尔-10虽然在登陆江山岛战役中战果尚可。但是综合分析获胜原因后,**认为空军目前尚不具备有效攻击护卫舰以上级别军舰的对海攻击能力。因为当时登陆江山岛战役中的天气条件帮了大忙,大风浪造成的敌舰都处于港湾中,航速低机动性差又缺乏防空武器,无法对付空军的图-2轰炸机的中高空水平投弹。而图-2爬升到了3000以上的高度,致使轰炸航线超过了港湾高射炮的有效射击斜距,很多高射炮火全部打空。另外再次动用伊尔-10强击机对港湾和大陈近海的台湾作战舰艇进行俯冲轰炸也属于骚扰式的收割,战果也仅限于小型船只。所以,为海航改进的雄鹰-301,在军队的要求下,强化了专属的对舰攻击能力。
为了增强反舰能力,112厂得设计组计划在雄鹰-301A的机腹外挂改进为能挂载鱼雷的长型挂架。可挂载一枚苏联方面提供的瓦斯直航鱼雷或最新设计成果的PAT-25型空投喷气鱼雷。后者也就是后来中国方面仿制的鱼-2型鱼雷,特点是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空投入水,上浮找平后有5公里的射程,该弹能以56节的高速直接命中敌舰。如果计算精密,敌舰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规避。当然这种鱼雷属于非制导鱼雷,这就要求投弹飞机的角度和速度必须也同时精确。为了将这种高速喷气鱼雷和高速喷气攻击机完美结合,雄鹰-301在装备部队后,根据航空兵某部教导员阴法舜的建议,采取了3机500米平飞切入至投弹点的战法,根据雷达测距仪的数据,配合专门加装的投弹计算器,在敌舰在3000米外投弹攻击,这种战法能使命中率达到40%。在投放完鱼雷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火箭弹二次攻击。
雄鹰-301A对海攻击的标准挂载是一枚鱼-1/鱼-2鱼雷,左右翼各挂1副57毫米火箭巢,能够有效对付当时防空火力薄弱的驱逐舰。而对于小型舰艇,雄鹰-301A则选择挂载APC-212M型212毫米火箭弹,3枚通过符合挂架挂载在腹部的挂载点之上,而左右各1的57毫米火箭巢作为基本武器,对扫射小型船只相当有效。
1956年以后的沿海收复战略因为雄鹰-301A的加入而力量倍增。而中国也成功将600多架处于鸡肋状态的米格-9变废为宝。最重要的是,通过雄鹰-301项目,极大的锻炼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和制造队伍,能让他们从歼教-1的起跑后,继续他们的快速征程。
。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节 雪风!雪风!
更新时间2011…9…4 15:40:51  字数:5289

 '1956年丹陽艦(雪风号)進行第二次工程;把原先的日製火炮換成美製火炮;包括主炮改成三座美製五吋炮而高射機炮改成十支美製40mm口徑機炮;並且加上反潛用深水炸彈。'
苏联人将米格-9的各种改型都很慷慨的给了沈阳方面,因为1955年,1。5倍音速的第三代实用型喷气机米格-19都已经接近完成。所以,老大哥自然不屑南方的小兄弟要点“过时”的库存之货,就索性将米格-9M、乌米格-9(双座教练型)、米格-9L(加装雷达的双座全天候截击型)和I-305项目(单发米格-9改型)的全部图纸和制造经验作为礼物送给中国,并且还派遣了米格-9M米格-17CH强击改型项目的负责人,尼古拉沃尔科夫来华指导改进。同期回国的还有陆孝鹏等第一批留苏航空技术人员。很快,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国的米格-9开始被改进成为雄鹰-301A强击机。
在特别是针对海军航空兵迫切需求的雄鹰-301A的改型上,苏联和中方联合专家组倾听了来自目前沿海收复战略中的各种情况,甚至还请到了苏联方面专门派遣指导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