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千古中医故事 >

第16章

千古中医故事-第16章

小说: 千古中医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这个人很有意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不知道他活了多大岁数。现在史学界,关于孙思邈的出生年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他生在541年;另外一种说法,说他生在581年,差了40年。他去世于682年。我们首先来说说,他出生在541年的这个记载。
那么,关于孙思邈是541年出生的记载,出自哪两本书呢?一本书叫《旧唐书》,另外一本书叫《新唐书》。《旧唐书》,是五代年间编的;《新唐书》,是北宋年间编的,编着《新唐书》的人,是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先生。他在《新唐书》的卷二百一十九《隐逸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说:“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周”是指北周,北周刺史独孤信“见其”,这“其”是谁呢?是孙思邈。说见他年少,曰“圣童”矣,即说他是个圣童,聪明的意思。后面还有一句话,“顾器大难为用尔!”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本事太大,也太傲气,我用不了他。
这独孤信是在557年,北周刚一建立,就去世了。所以依据这个记载,我们便可以得知,在独孤信去世之前,孙思邈自然早就出生了。有人据此推算,他出生在541年。
我刚才引用的是《新唐书》上的材料,《新唐书》在用这段材料的时候,基本上是抄录了《旧唐书》,这《旧唐书》卷二百零一《方技传》里也有相关的记载。按照这种说法,孙思邈出生在541年,去世于682年,活了141岁。
这让人感到有点神,但这也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历史教科书上分明是说,孙思邈活了101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关于孙思邈的出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因为前面那种说法确实有问题,问题在哪儿呢?说到这个,我们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卢照邻①。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写诗的,写的《长安古意》那首诗,极好。不过卢照邻这一生,以什么为生呢?这一辈子就写诗?写完诗卖诗去,就有人给钱吃饭?是这样生活的吗?如果不是的话,卢照邻的工作是什么呢?卢照邻是个医生,是给人看病的。他是医生,还要给人家看病?那他跟谁学的医术呢?他是孙思邈的弟子。
介绍卢照邻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病梨树赋》。这《病梨树赋》,是一个歌赋,他在这个《病梨树赋》前面写了一个序。这个序里面说,这事儿发生在673年,673年也就是唐高宗的咸亨四年。因为这一年,他正好拜孙思邈为师,这为师的,怎么也得给徒弟介绍介绍自己的个人生平啊。他师傅跟他说,我今年93岁了。卢照邻一想,你这么老的老头子,才93岁?不太可能吧?于是乎卢照邻就找孙思邈家乡的乡里乡亲去问。这一问不要紧,卢照邻就记下了下面的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呢?“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矣”。他跟老乡们一打听,老乡们都说,谁说他九十多岁,明明都好几百岁了,我爷爷那阵儿就找他看过病,我爸爸都死了,到我这辈都多少辈了,我们家都去世好几辈人了,他还活着,他活了好几百岁了。然后卢照邻自己也有一个判断,他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共语周齐间事”,意思是我就跟他打听,打听什么呢?北周和北齐打仗的事,结果怎么样呢?“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说我这样一算,这数百岁是瞎说,但肯定过了一百岁。他师傅说自己才93岁,卢照邻不相信,提供了两个证据。一个证据,是老乡的证据;另外一个,是他自己跟人打听事儿的证据。所以我们可以看,说到这儿,他到底是活了101岁,还是141岁?说到这儿,我也有些糊涂了。
不过这“官司”打到后来,就到了纪晓岚这儿了。纪晓岚要编《四库全书》①,他总得解决这孙思邈的生卒年问题。他在编《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的时候,说孙思邈出生在开皇辛丑,也就是581年,死于682年,活了101周岁。当然那个时候,记的都是虚岁,活了102岁。可话说到这儿,怎么解决前面那个北周的总管独孤信,他曾经见过孙思邈这个故事呢?纪晓岚有办法,写上四个字说“史误审矣”,这是史家看错了。一个“史误审矣”,就把问题解决了?事情没那么简单。种种证据表明,孙思邈还真不见得是101岁就去世了,真有可能是141岁去世的。
我再提供一个证据,这个证据,也是孙思邈自己说的。孙思邈在652年出过一本书,叫《备急千金要方》。在这本书的序里,孙思邈说,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就是说,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即公元652年,孙思邈已经一百多岁了,算算看他是哪年出生的,还是公元541年。话说到这儿,我们是真的有点不明白了,这孙思邈到底活了101岁还是141岁呢?我也说不清楚。
其实,孙思邈到底活了141岁,还是101岁,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即使他只活了101岁,在医学非常发达的今天,也还是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那么,在一千三四百年前的孙思邈,遇到了什么高人,或者有什么高妙的养生秘诀呢?
这孙思邈真的是忒能活了,在那个年代,就说家里有点钱,又注意营养,又注意健康,活一百多岁,这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活一百多岁,总得有个来由啊,实在不成,就得编个瞎话,他小的时候肯定遇到什么高人指点,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可以活一百多岁?
这话还真没说错。他小的时候,还真遇到过一个高人。不过在遇到这个高人之前,他差点就没命了。所以我们就要说到孙思邈的童年时代。
孙思邈是哪儿的人?那时叫京兆华原人,我们今天来说,就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县孙家塬村,这个地方大家可能没去过,2007年我亲自去过一趟,它在哪儿啊?从西安往北,奔黄陵县,正中间是耀县,往西一偏即是。他们家那个地方,正好是大山里边。所以,虽然战争频繁,但是与孙家塬这个地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战争会死很多人,瘟疫会死很多人,但是与孙思邈一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么说来,他是非常幸运的。
但是,再幸运的人,在那个时代,也总得有点小病小灾吧?真的要是有个病,要有个三长两短的,那就很容易要了人的命。孙思邈小的时候,就赶上了这么一场病,差点要了他命的病。正如晚年,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所说的那样:“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说,他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病,为吃药,把家里都弄得倾家荡产了。什么病至于让他们家倾家荡产?这“风冷”,我们现在看,大概就是疟疾。这场病离现在一千好几百年了,真实的情况恐怕谁也不知道。但是,在孙思邈的家乡,关于他小时候的这场病,却一直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诸位,这故事可不是我编的,是我在2007年去那边采风的时候,一位老大爷给我讲的。
说在孙思邈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病,这个病就是前面所说的风冷,也就是疟疾吧。这小孩儿,吃了什么药都不管事,家里面眼看着倾家荡产,这孩子也快要死了。当时他的妈妈坐在家里,孩子是妈妈的命根子,一看这孩子如此,干脆,我在房梁上拴一根绳子,我等着上吊,等着孩子前脚一咽气儿,后脚我马上就钻进已经拴好的绳里,我们娘儿俩,干脆一块儿走吧。正当这个时候,突然从外面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江湖郎中,这个江湖郎中一推门进来,就跟孙妈妈说,我就剩这一包药了,赶紧把它煮了,给您的孩子吃了,我告诉您,您孩子的病包好。说话这工夫,孙思邈在床上被烧醒了,一看,有人给他送来药,赶紧爬起来,给人家磕了几个响头。这个时候医生走了,孙妈妈赶紧烧上火,开始熬这个药,一边熬药,一边擦着两行热泪。转眼之间,乌黑滚烫的药烧好了,孙妈妈把药端到了孙思邈的跟前,一边吹着一边说,孩子你赶紧把它吃了就好了。
正在这个时候,孙家的大门又被人给推开了,只见邻居的大婶,急急忙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嫂啊,您赶紧去看看,我家英儿瞪眼了,马上就要死了,您赶紧帮忙看看怎么办吧。就在这个时候,孙思邈灵机一动,马上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儿刚熬好了药,您赶紧把这个药,端过去给英儿吃了,没准就有救了。他这么一说,孙妈妈也不好意思了,说对啊,我这儿有药,您赶紧把药端走,给您的孩子先吃了不就行了吗?这个时候,这位大婶说,这怎么能行呢?您家的孩子,也处在生命的危险期,而且药就这么一碗,我怎么能端您的药?这个时候孙思邈又劝,说您端去吧。这位邻居大婶见状,也确实自己的孩子肯定心疼,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何况现在孩子没死,只是瞪眼了。于是乎,赶紧又拿了一个碗,从这个碗中,把药倒到那碗里,倒了一小半。她端着小半碗药,高高兴兴地、千恩万谢地走了。这边孙思邈就把这个多半碗药也吃了。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自然已经清楚了故事的结尾,自然是一碗药救了两个人的命,两个孩子全都好了。于是,小小年纪的孙思邈,从这场病开始,就立下了将来要学医当郎中的志向。有人说,这故事前面这段,听着挺好,后面这段,是不是瞎编的?可不能这么说啊,这是原来那故事自带的,原本就有这么一段。谁家不是这样啊?久病成良医,就是这个病害了人,人将来不想着要跟这个病作斗争啊?人立志向往往都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的。这场病之后,大病不死,必有后福也好,久病成良医也罢,孙思邈日后,还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生,被人尊称为“药王”。他怎么就从一个病号,转眼之间成了药王呢?
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无论多么远的行程,都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那么,孙思邈日后能够成为“药王”,他年轻时又是经过了怎样一番求知问学的过程呢?
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首先得认识字,首先得认识什么花、什么草治什么病,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好医生。
孙思邈在7岁的时候,能认识一千多个字。这一千多个字,都是他会写的。等到了20岁的时候,孙思邈就已经是《老子》、《庄子》、诸子百家,还有佛教的经典、道教的经典,无不精通了。这个时候孙思邈就想,我当郎中的基础已经打好了,现在我的任务是什么?我的任务是得找一个好的郎中,拜师学艺。到哪儿去拜师呢?孙思邈想到了一个地方——太白山。这个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高3767米,是我国整个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峰,比华山还要高1400多米。太白山,那个地方出产一些药材,包括杜仲等九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紫斑牡丹等十一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都是为太白山所独有。所以,孙思邈来到太白山学医,真是找对地方了。因为只有这儿的药物最多,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基因库。
来太白山投奔谁呢?要问我,我也不知道,后世由于孙思邈太有名气了,所以就没人在意是谁教的孙思邈,这师傅就此被淹没了。所以孙思邈跟谁学的医,我们现在也不清楚,我们只知道,他在太白山学的医。当然,在学医的过程当中,他还得回家,他不能天天在那儿学医,他家里还有高堂老母呢。再说,学医的时候,得交学费,没有钱了怎么办?没钱了得挣学费,挣够了学费再来学医也不晚。所以在这儿,我们用一个现在的词,形容孙思邈的情况,叫“半工半读”。这两月学医去了,那两月又打工去了,就是找工作。找什么工作呢?身大力不亏的,跟人家学锯树,把树锯好以后把它劈成一块一块的木板,给人家拉锯、扯锯,我们小时候说,拉大锯扯大锯,就是把圆木头锯成木板,天天帮人干这个活儿。就在他给人拉锯的这个时候,发生了下面的一个故事。
这故事说,有一天他给人家拉锯,突然间看到路上有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大约五岁左右的小孩,走得非常着急,走得太急了可能没看路,所以一下子一个马趴就栽倒在路上,正好离孙思邈很近。孙思邈马上三步并作两步抢到前面,把中年妇女扶起来。扶起她来就问,大嫂,您干吗去,这么着急?这个时候,再一看这个大嫂,眼睛都红了,她说您看我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他就病了,上吐下泻的。孩子他爸爸又没在家,山里头又没个郎中,我得到镇上,找郎中看病去,我走得急了就栽倒了。可是这儿离镇上还有十多里地呢,你说,这孩子可怎么办呢?
孙思邈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